河北省中考化学重点题型突破:小专题(1)《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人教版含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8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例1 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40℃水109g 129g酒精17.3g 40g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C.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解析溶剂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A正确;在室温下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质,由表中数值可知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B正确;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C正确;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 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D错误。
答案 D例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B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错误;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5g的溶液,D错误。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总温习小专题一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1

小专题(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类型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阻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①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为a1g。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如图,Q点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①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转变趋势,如图:A、B的曲线表示A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曲线表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阻碍程度,如图A,倾斜程度大,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阻碍大;B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阻碍小。
(3)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①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考点一溶解度【例1】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这句话最要紧的错误是( )A.未指明在100 g水中B.未指明达到饱和C.未指明温度D.未指明36 g为最大克数【解析】溶解度四要素:①必然温度;②100 g溶剂;③达到饱和;④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是指100 g水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随温度而变,即要紧的错误是没有指明温度,应选C。
【答案】C【例2】(2021石家庄中考模拟)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发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转变),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刻(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转变。
河北省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二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课件

专项(二)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考点突破如图G2-1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1) 上升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中物质 AB ;根 据溶解度曲线又可分为①缓升型,如图中物质 B ,②陡 升型.如图中物质A °(2) 下降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图中物质力20必温度/匕8020溶解度/g图G2»考点突破2.曲线上的点和两曲线交点(1)点:表示该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心°C时,A的溶解度为80 拓由此说明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80 gA物质形成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交点:如图中P点,表示在厲°C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解度虫图G2-1°力20也温度/匸8020»考点突破3 .结晶提纯方法选择(1) 陡升型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如从A 饱和溶液中提纯A,应 采用降温结晶法。
(2) 缓升型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如从B 饱和溶液中提纯B 应 采用蒸发结晶法。
(3) 混合物的提纯,如提纯含有少量B 物质的A 物质,应采 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A 物质的B 物质,应采 甲蒸发结晶法°图G2J°力20也温度/匸80溶解度々»考点突破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解度曲线呈上升型的固体物质(如A、B)溶解度曲线呈下降型的固体物质(如C)(1)饱和溶液一不饱和溶液①升温.②一増加溶剂③降温④增加溶剂(2)不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①降温②蒸发溶剂!|③増加溶质④升温⑤蒸发溶剂⑥増加溶质°仃20"温度/c图G2・l溶解度/g»考点突破5. 涉及溶解度的简单计算⑴计算饱W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弋耳xl00%(S 表示溶解度),如B °C 时,A 物质 1UUg+o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4.4% (保留至o.l %)o(2) 计算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如将“ °C 时180gA 饱和溶液降温至门°C 时,可以析出60 g 晶体。
(河北提分必做)2019最新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练习

滚动小专题(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2018·保定三模)25 ℃时,向图甲所示的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参考图乙K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4只烧杯中是饱和溶液的是(D)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2.(2018·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 g3.(2018·哈尔滨)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4.(2018·海南)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升温能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2018·山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当a 物质中混有少量b 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 .10 ℃时,取相同质量的a 、b 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 大于bD .将t ℃时a 、b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大于b6.(2018·邯郸一模)下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 .20℃时,A 和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50℃时,100 g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 gC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降至20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 >A >C7.(2018·岳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5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9.10AC,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4)将60 ℃的K2C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__有__(填“有”或“无”)晶体 析出。
C. 将t3 ℃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1 ℃,析 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 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两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7. (2021郴州改编)T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3)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甲__=__乙__>_丙__。 【易错警示】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 (4)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其中_甲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考查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2020.11B,2012.10D) (5)P点表示t2℃丙的_不__饱__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C点 表示t2℃丙的___饱__和溶液。 (6)将t2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变为_饱__和_溶液,丙变 为_不__饱__和_溶液。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溶液
①②③④
固体种类
KNO3 KNO3 NH4Cl NH4Cl
加入固体的质量/g 30 50 30 50
专题5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

36 × 64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64g水中最多溶解NaCl:
= 23.04g
100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
C.溶液质量为100克
64+23.04=87.04(g)
溶质、溶剂的质量比:36∶100 = 9∶25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9∶25
考点突破
6.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工艺的主要过程示意如图所示。
专题5
溶解度及溶NE
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浓度常用溶质的 质量分数
来表示,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
比。
溶质质量
(1)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注意: ①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
② 溶质的质量是指已经溶解在水中的那一部分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③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3)由图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是 a 。
考点突破: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
考点突破
2.(1)1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20
g物
质c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2 ℃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充
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g。
硝酸钾 ;、氯化铵等
;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气体的溶解度
减小
减小
结晶
不大
较大
考点突破
1.室温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人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
初三化学小专题复习课溶解度曲线共18张课件

t2ºC时,A和C物质溶解度相等
CAB
A
幼儿园入学申请书与幼儿园全园下期工作计划汇报-工作计划汇报范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明显上升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状态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 ……
20℃
100 g
31.6g
131.6g
33g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的信息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如食盐)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如熟石灰)
解: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5%
36g
100g+36g
答:略
例1、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1、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四要素 条件:在一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1、在2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3g,则在200C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钾_______g可达到饱和。
练一练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t (℃)
S(克/100水)
A
t1
a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S(克/100水)
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定义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 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类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 与温度、 压强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气压增大,溶解度增大 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和压强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①表示固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为a1g。 ②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该温度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如图,Q点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A、B的曲线表示A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曲线表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如图A,倾斜程度大,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倾斜程度小,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3)溶解度曲线的上面和下面: ①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所有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考点一 溶解度 【例1】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 ) A.未指明在100g水中 B.未指明达到饱和 C.未指明温度 D.未指36g为最大克数 【解析】溶解度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是指100g水中溶解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随温度而变,即主要的错误是没有指明温度,故选C。 【例2】(2015石家庄模拟)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烧杯底部KNO3晶体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解析】由题中信息,随时间增加(变化)温度会下降,而KNO3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结晶析出,烧杯底部的固体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致溶液的密度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增加。 【点评】将化学知识(溶解度)与物理知识(浮力)于一起,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考点二 溶解度曲线 【例3】(2015重庆模拟)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20℃时,烧杯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解析】(1)从溶解度曲线观察溶解度的关系为b>a>c,t的取值范围为20℃对甲物质来讲,加溶质甲,不溶解升高温度未溶解溶质增多,故甲为c。对乙物质来讲,加溶质不溶解,上升温度,溶质溶解,但溶解的比丙多,故乙为a。(3)2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而b的溶解度最大,溶解的溶质多,因此溶剂少,而b为丙,所以丙中的溶剂最少。(4)乙(状态1)>甲(状态3),B正确;甲的(状态1)=乙的(状态2),C正确;故一定正确的是B、C(对应的是曲线的交点)。
一、选择题 1.(2015石家庄模拟)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一烧杯中盛有60℃且含A、B两种溶质的溶液,且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则( ) A.溶液中A增多,B减少 B.溶液中A减少,杯底固体B减少 C.溶液中A、B都减少 D.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 3.(2014菏泽中考)如图为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4.(2014山东中考)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a溶液 B.b溶液 C.c溶液 D.a、b溶液 5.(2015呼和浩特中考)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6.(2015扬州中考)
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7.(2015成都中考)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8.(2015厦门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二、填空及简答题 9.(2015广州中考)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30℃后,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_______g KNO3结晶析出。 10.(2015天津中考)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字母)。 A.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11.(2015泰安中考)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右图t2℃时,MgCl2
的溶解度为________g。将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时,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3)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4.5 9 18 20 溶液质量/g 54.5 59 68 68 若将②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将④恒温蒸发25g水,过滤得18g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