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检测选用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的结果分析
真空采血管对血液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分析

真空采血管对血液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分析静脉采血法中的普通采血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广泛应用,真空采血管但操作不方便,存在血液的外溢和污染,标本的溶血等缺点。
而真空静脉血液样本的采集是对传统采血方式的一次重大改进。
由于是在全封闭系统下完成采血程序,因而从根本上排除了血液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并且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而易于普及和推广。
随着真空采血管采血法的成本不低,在县一级的卫生机构基本都取代了普通采血法,本文就市场上出现的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材质和批次的真空采血管会对血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作了如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不同厂家生产的血常规专用真空采血管。
1.2 方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真空采血管采集的血液标本。
2 误差原因分析2.1 基体材料及表面处理材料目前广泛适用于血液标本盛装容器制造的基体材料分为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无机材料以硅酸盐材料为代表,并以中性钠玻璃或钾玻璃最具适用性;高分子材料则以高聚合度聚酯(如PET 等)最常见.2.1.1 玻璃材质性玻璃的真空采血管中可能被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如出现材料中被确认加入过量的重金属如Pb、Cu 将对标本的蛋白质类指标的检验带来较大的风险。
2.1.2 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及较高的抗折强度。
但其表面因负电荷不足而呈现较大的表面张力,将影响血小板黏附、聚集与形变的速率,从而影响凝血的速度。
塑料的气透性、水透性、化学稳定性远不如玻璃材质,因此塑料管的真空变化会导致采血量的误差,使单位标本的附加剂量超过额定限量,诱使细胞形态与体积发生变化。
塑料助剂及喷霜或渗出现象的存在,使得塑料表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定量的游离或钝化后的重金属如:铅、镉、镍、锡、铜。
这些物质对蛋白质的致使变性性质,容易导致血液标本中酶的活性降低。
2.2 抗凝剂的类型、状态及剂量2.2.1 抗凝剂的类型在血常规检测中我们通常选用EDTA 钾盐作为首选抗凝剂,其中EDTA 钾盐又有EDTA 二钾盐和EDTA三钾盐。
临床生化检验应用3种真空采血管的效果观察

临床生化检验应用3种真空采血管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选择性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应用3种真空采血管的效果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取的4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离胶促凝真空管、无添加剂真空管和常规的真空管来制备血清,分析这三种真空采血管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
结果第一种和第二的真空管乳酸脱氢酶和于羚丁酸脱氢酶以及相关指标均低于常规的真空管,其差异性有显著的变化,则第一种和第二种真空采血管的各项指标则无明显改变。
结论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可以长期在稳定为2-7摄氏度环境中保存,并且不会给酶类活性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避免对血液离体后糖酵解。
【关键词】生化检验;真空采血管;效果观察因为我国作为基础性医学发展的国家,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前进,我国医学检验质量也在随着提高,医学检验可以成为我国临床检验专业性的辅助资料。
此外,面对很多医院为了确保实验数据可以正常进行,在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坚持检验质量的控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控制因素。
不同真空采血管具有各自的优势,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真空采血管作用,现对3种真空采血管在临床生化险验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取的4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有14分,女患者有26份,年龄最小的患者有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60岁,平均年龄为(40.32±3.23)岁。
1.2研究方法采取迈瑞的BS-320生化分析仪器进行血液检查,在检查的同时要抽取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实施1针3管的政策,没管都是要分别放置在三种不同的真空管当中,并且要仔细的分析血液凝固时间以及记录整体的详细情况,在血液标本凝固之后实施3000对离心,从而也要持续时间为10。
仔细观察血清分离的效果,并且在三种真空采血管血清直接上机,在检测其生化指标。
在稳定为2-8摄氏度环境当中进行储存,仔细观察其是否有溶血,同时也要仔细观察三种真空管的血清酶和血糖变化[1-2]。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 34 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凝血浆组与肝 素锂抗凝血浆 组 比较 , 肝素锂抗凝血 浆组 A F U检测值显著 升高 , 肝素钠抗凝血浆组 A D A 检 测值 明显 降低 ( 表 1 ) 。
2 O 1 4年第 2 6卷第 1 期 0 1 4 , V o 1 . 2 6 N o . 1
文章编号 : 1 0 0 4—9 2 3 1 ( 2 0 1 4 ) 0 1— 0 0 2 9— 0 2
上海预 防医学 S h a n g h a i J 0 t l r n a f o f 。 P r e v e 矗 t i v e Me d i c i n e
激酶( C K ) 、 肌酸激 酶 同工酶 ( C K M B ) 、 乳酸脱氢 酶
总胆固醇( T c ) 、 三酰甘油 ( T G) 、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 醇( H D L—C) 、 低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 D H ) 、 超敏 c一 反 应蛋 白( h s — C R P ) 、 钾( K ) 、 钠
1 . 2 仪 器 与 试 剂
量资料 以 ± 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
2 结 果
金黄色真空分 离胶速凝管 ( 内含惰性胶体 和促 凝剂) 、 绿色肝素钠抗凝管和绿色肝素锂抗凝管均由 美国 B D公 司 提 供 。检 测 仪 器 为 O L Y MP U S A U 2 7 0 0
( N 8 ) 、 氯( C 1 ) 、 钙( C a ) 、 磷( P ) 、 镁( M g ) 、 淀 粉 酶
( A MY) 。
1 . 4 方 法
测, 但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 以及 《 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 程》 第三版上给 出的参考值 范围多为血清参考值范 围, 因此就存在用血清参考范围去解释患者血浆检测
真空管采血顺序对电解质钾、钠测定结果的影响

理 。P < O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钠 离子浓 度 的升 高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P L U S电解 质分 析 仪各 项 指标 正 常 . 室 内质 量 控 制 在 控 每 次 先 检 测 A管 和 C管 再 检 测 B管 和 D
管。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检 测 数 据 使 用 ± s表 示 . 使 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采 用 配 对 t 检 验 进 行 统计 处
1 . 2 仪器 与 试 剂 检 测 仪 器美 国 Me d i c a E a s y L y t e
P L U S电解 质 分 析 仪 及 广 州 贝立 医学 科 技 有 限公
司 生产 的 电解 质 分析 仪 试剂 真 空 管采 用 由江 西
洪 达 医疗器 械 集 团有 限公 司提 供 的 软管 双 向采 血
测 A、 B、 C、 D管血 清钾 钠离 子浓 度 。所有 研究 对象 均 于清 晨 空 腹 抽 取 静 脉 血 。 无溶血 、 脂血 , 分 离 血 清后 2 h内检测 完毕
3讨 论
真空 管 采 血法 目前 使 用 越来 越 广 泛 含 抗凝
剂 的真 空管 . 尤 其 是含 液 体抗 凝 剂 的真 空 管 . 因 在
序: 普 通 真 空管 1 一普通真空管 2 f 称 A管卜+ E D — T A 一 管 3 一 普通真空管 4 ( 称 B管 1 ; 第 二 组 采 血
表 2 第二组 1 0 0例钾钠离子浓度结果6 幻)
顺序 : 普 通真 空 管 l 一普通真空管 2 f 称 C管 ) _ ÷ 枸 橼 酸 钠 抗凝 管 3 普 通 真空 管 4 ( 称 D管 ) , 分 别 检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5 1
不 同真 空采血管对生化项 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刘 婧 ’ 高 晓 宁‘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不 同 的真 空采 血 管对 生化 项 目检 测结 果 的影 响效 果 。方 法: 分 别采 集 3 5例 患者 的静 脉血 , 使用 6 种 不 同 的真 空 管保 存, 在 相 同条件 下 对 比分析血 浆 或血 清的 生化 项 目检 测结 果 。结 果: 以干燥 管作 为对 照管 , 分 离胶 管与之 相 比较 差异 不 存在 统 计 学意 义( P > 0 . 0 5 ) ; 肝 素钠 管 以及肝 素锂 管 与之相 比较 大多数 项 目的检 测结果 均无 较 大差 异 ( P > 0 . 0 5 ) ; E DT A — K 2管 以及 枸 橼 酸钠 管 的很 多 检 测 结果 与对 照 管相 比较存 在统 计 学差异 ( P < 0 . 0 5 o 结论: 由对 比数据 可知 , 分 离胶 管和 干燥 管适 用 于生化 项 目的检测 , 肝 素管 较适合
离胶管( 惰 性 分 离胶 促 凝采 血 管 ) 以及 不 含 任何 抗 凝 剂 的真 空 干 燥管 ; 所 选 仪 器 为 全 自动生 化 仪 , 配 套 产 品为 试 剂 、 校 准 物 及 质 控物。 1 . 2 方法: 使用以上 6 种真空采取管分别抽取 3 5例患者 的静脉 血, 混匀 后 进行 离 心 制备 2 1 0份血 清 或血 浆 。 对 血 清 或血 浆 进行 常规 项 目的测定 , 确 保在 测定 前 进行 定 标并 测 定 质 控 品 , 当 结果 均在 控 时 , 则 可 再 次进 行 标本 检 测 , 重 复 3次取 平 均值 [ 2 1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3 统 计学 方 法 : 应用 S P S S 1 5 . 0统计 软 件 ,采用 t 检 验 ,以 P < . 0 5为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1 . 1 临床 资 料 : 选取 3 5例 就 诊 的 患者 , 男2 6例 , 女 9例 , 采 集其 0 结 果 静 脉 血 作 为研 究 对象 。所选 6 种 真 空 管分 别 为 : 肝 素 钠 抗凝 管 、 2 肝 素锂 抗 凝 管 、 枸橼酸钠抗凝管 、 乙二 胺 四 乙酸 二 钾抗 凝 管 、 分 血 浆及 血 清标 本 生 化项 目检测 结果 : 见表 1 。
电解质检测选用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的结果分析

电解质检测选用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检验时间,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出不同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得出最适合的采血管。
方法60例健康体检受试者采取血液标本。
将真空采血管分为三组:A组血浆添加肝素锂,血清B组添加促凝剂和血清C组无添加剂。
每例采血者均给予3种采血管采血。
采用直接电极法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对A、B两组每份标本进行3次检测分别在30 min、1 h、2 h。
C组标本进行1 h、2 h共2次检测。
将检验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A组肝素例抗凝真空管3次检测,钾离子呈递增趋势。
其中2 h和30 min 对比,两次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 min时A组和B组钾离子两次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h及2 h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与真值最为接近,但是不适合急诊使用。
肝素锂抗凝血浆的真空采血管在短时间内钾离子检测偏低,有一定误差。
关键词电解质检测;真空采血管;结果分析电解质对于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短时间内电解质的改变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影响[1],对于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快速化,简单化,床旁化是这个项目的发展趋势。
所以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是关键,选择不同类型的真空采血管是实验室影响最大的因素[2],因此进行可行性的比对分析,对于结果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将本院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参加正常职工体检的标本60份,男26份,女34份,年龄22~46岁,标本无溶血、无脂血、无黄疸。
试验前正常饮食,无药物服用。
1. 2 材料真空采血管选用山东威高公司产品,质检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急诊检验仪器为深圳越华MI-921BTP电解质分析仪。
1. 3 方法60例健康体检受试者采取血液标本。
将真空采血管分为三组:A 组血浆添加肝素锂,血清B组添加促凝剂和血清C组无添加剂。
不同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不同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对急诊患者电解质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方法]使用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促凝真空管,同时抽血后分别于放置0.5、1、2 h时进行检测,观察两者不同时刻检测的结果。
[结果]在0.5和1 h 时,血浆组中K+和Na+浓度均明显低于血清组(P<0.05)。
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中K+和Na+浓度有增高趋势,并在2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清组中K+、Na+ 和Cl-的浓度不同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和血清组的CO2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的检测结果有影响。
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K+和Na+的测量值升高,血浆组和血清组CO2的测量值则都下降。
标签: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时间;电解质检测中图分类号:R 446.11文献标志码:B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ced time for vacutainer and specimen on the results of emergency electrolyte detection.[Methods]With heparin lithium anticoagulation tube and common coagulation vacuum tube,electrolytes were detected at 30 minutes,one hour and two hours after extracting blood. [Results]At 30 minutes and one hour after extracting blood,the levels of K+ and Na+ of the plasm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erum group (P<0.05). With the extension of specimen placed time,the levels of K+ and Na+ of the plasma group were becoming higher than those previously,and at two hours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t obvious difference found in the levels of K+,Na+ and Cl- of the serum group at different placed times (P>0.05). But the levels of CO2 of both the plasma group and the seru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previously with the extension of specimen placed time,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using of different vacutainers effects electrolyte detection. With the extension of specimen placed time,the levels of K+ and Na+ of the plasma group increase gradually,and the levels of CO2 of the plasma group and the serum group both decrease gradually.Key words:Vacutainer;Specimen placed time;Electrolyte detection电解质在维持人体体液渗透、酸碱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查中主要以血清电解质的形式来反映其变化。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普通采血管 分离 血清慢 , 不适 应急 诊检 验 。而 促凝 剂、 分离胶 和肝素锂 等不 同种 类 的真空 采血 管加 快 了血 清或血浆 的分离速度 , 更好 的满足 了临床 的需要 , 尤其适 合急诊检验 。但不同的采血管对 检测结 果产生 一定 的影 响, 主要表现 为 : 第一 , 样本 类 型对 电解 质 的影 响。本研 究结果显示 血浆 和血清 电解 质浓 度水 平有差 别 , 素锂 肝 做为抗 凝剂对电解质的影响已有报 道 。 , 肝素锂抗 凝采
命 。因此 , 及时准确分析血液 中的 电解质浓度在 临床 中非 常重要 , 由于使用不同采 血管可能对 电解质结果产 生影 但
响 。为 此 我 们 对 比 了 不 同 的 真 空 采 血 管 对 钾 ( ) 钠 K 、
4 .统计 学方法 运用 S S 1 . P S 5统计 软件对 数据进 1 行分 析 , 计量资料采用 ±S 来表 示 。实验 数据采 用单 因 素方差分析 , 并进一步采 用 S K检验 进行 多组 间均数 的 N
( a 、 C 一 和总二氧化碳( C 检测的影响。 N ) 氯( 1 ) T O)
一
比较 , 00 P<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 果 结 4组 不 同 真 空 采 血 管 电 解 质 检 测 , 清 组 中 的 K 血 浓
、
材 料 和 方 法
1 .材料
N V 4 全 自动 电解 质分析仪 及配套 电解 OA
3 .样本 收集 、 检测 清 晨抽 受检者 空腹静 脉血采 集 于 4种不 同的真空 采血管 , 管 4m 。采血后 室温放 置 每 L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不大( 0 0 ) P> .5 。 ( s m o L ± , m l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检测选用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的结果分析
作者:李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5期
【摘要】目的通过检验时间,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出不同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的影响,得出最适合的采血管。
方法 60例健康体检受试者采取血液标本。
将真空采血管分为三组:A组血浆添加肝素锂,血清B组添加促凝剂和血清C组无添加剂。
每例采血者均给予3种采血管采血。
采用直接电极法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对A、B两组每份标本进行3次检测分别在30 min、1 h、2 h。
C组标本进行1 h、2 h共2次检测。
将检验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A组肝素例抗凝真空管3次检测,钾离子呈递增趋势。
其中2 h和30 min对比,两次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与真值最为接近,但是不适合急诊使用。
肝素锂抗凝血浆的真空采血管在短时间内钾离子检测偏低,有一定误差。
【关键词】电解质检测;真空采血管;结果分析
电解质对于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短时间内电解质的改变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影响[1],对于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快速化,简单化,床旁化是这个项目的发展趋势。
所以检验结果的正确程度是关键,选择不同类型的真空采血管是实验室影响最大的因素[2],因此进行可行性的比对分析,对于结果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将本院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参加正常职工体检的标本60份,男26份,女34份,年龄22~46岁,标本无溶血、无脂血、无黄疸。
试验前正常饮食,无药物服用。
1. 2 材料真空采血管选用山东威高公司产品,质检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急诊检验仪器为深圳越华MI-921BTP电解质分析仪。
1. 3 方法 60例健康体检受试者采取血液标本。
将真空采血管分为三组:A组血浆添加肝素锂,血清B组添加促凝剂和血清C组无添加剂。
每例采血者均给予3种采血管采血。
采用直接电极法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对每份标本进行3次检测,检测时间为30 min、1 h、2 h。
30 min时C组不添加任何成分的真空采血管,短时间检测存在血液凝集不充分的情况,大转速离心容易发生溶血情况,上机操作容易照成机器管路堵塞,影响试验。
故C组不添加任何成分的真空采血管进行1 h, 2 h共2次检测。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A组和C组检验结果对比 A组肝素例抗凝真空管为血浆检测, 3次检测,钾离子呈递增趋势,且2 h和30 min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C组同时间对比1 h及2 h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A组和B组检验结果对比 A组为抗凝血浆, B组为促凝血清。
30 min钾离子检测结果A组数据低于B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数据和C组数据更为接近。
见表2。
3 讨论
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快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仪器的改进使得检验快速化,简便化成为现实。
真空负压管的使用大大方便了检验工作者。
安全有效的优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疑问。
分离胶、促凝剂、不同成分的抗凝剂、多种不同类型的真空采血管对于电解质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从急诊为研究对象,筛选出肝素锂抗凝、促凝剂促凝、自然析出,三种试管进行对比分析。
自然析出的血清进行的电解质检测得出的数据最为接近真值[3]。
C组不添加任何成分的真空管为自然析出的血清,可以做为结果的比对。
A组添加肝素锂抗凝,广泛用于生化项目的检测。
在表一中数据显示血浆电解质检测结果比自然析出的血清结果偏低。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其中钾离子30 min时检验结果与2 h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血清在自然析出的过程中,血细胞和血小板中的钾离子会释放到血清中[4]。
自然析出的血清进行的电解质检测得出的数据,其实略高一点[5]。
促凝剂和分离胶的作用一样,是血液快速凝集,凝集效果一样,但是分离胶对于石英杯作为比色检测容器的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容易附着,不易清洗,对于其他项目结果会有影响。
所以本实验中选用促凝剂抗凝血液。
B组数据和C组相比相差无几。
同时间段三个项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与A组30 min钾离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使用专用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急诊电解质检测的时候,使用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对于急查电解质的标本,应该严格按照急诊标本检测操作规程,按程序规定在 2 h内完成采集、送检和检测、回馈等过程。
及时向临床提供检测数据的同时,还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急诊标本的处理方面应通过科学有效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最适合本实验室的仪器及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鹤娟,徐银根,徐喜林,等.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钾离子测定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14):1755-1756.
[2] 高晓阳.溶血标本对部分血液生化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3):439-440.
[3] 王卫忠,俞燕,王洁,等.血清与血浆电解质结果差异的研究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0, 26(22):4210-4212.
[4] 刘兴敏,王迪芬,赵兰,等.围术期红细胞内外钾浓度变化临床研究.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0, 25(4):344-345.
[5] 左武,邵华,李枫,等.促凝管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评价.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 13(6):560-561.
[收稿日期: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