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真空采血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真空采血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一、临床检验标本采集1.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
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待因可使淀粉酶(AMS)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
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实验室接受标本后的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采血后5-15min尽早处理;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min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测Li、Zn、原卟啉、原孢菌素)可以不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2-8?C 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结果,如可使PH、Ca2+增高,使ACP减低;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溅和溢出等。
二、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标本(一)血常规检验标本一般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为: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力震荡);2.应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2h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测定标本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
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10次;2.准确采血至刻度线(抗凝剂:全血=1:4);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三)凝血检测(PT、APTT、TT、FBG、DD)标本静脉采集抗凝血(最好真空负压系统采血),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1:9)。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红色(Red Top)真空采血管:红色采血管内壁涂有凝血剂,用于血液生化学分析,如测定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
这种采血管采集的血样可以在血液中形成血凝块,便于生化检测。
紫色(Lavender Top)真空采血管:紫色采血管内壁涂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用于血液学分析。
EDTA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结合,抑制凝血,防止血液在采集后发生凝血,保持血液的可流动性,适用于血细胞计数和血涂片。
蓝色(Blue Top)真空采血管:蓝色采血管内壁涂有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铁铵,用于凝血学研究。
柠檬酸钠可以与钙离子结合,抑制凝血过程,适用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凝血功能的检测。
绿色(Green Top)真空采血管:绿色采血管内壁涂有肝素或肝素盐溶液,用于特殊的化学分析和血液气体分析。
肝素可以与凝血因子直接或间接发生作用,抑制凝血反应,适用于抗凝血化学分析。
灰色(Gray Top)真空采血管:灰色采血管内壁涂有草酸盐,用于血液乳酸和酮体测定。
草酸盐可以与乳酸和酮体发生化学反应,在血液中形成离子,便于测定。
黄色(Yellow Top)真空采血管:黄色采血管内壁涂有多种凝血抑制剂,如柠檬酸钠、肝素盐溶液等,用于腺苷三磷酸(ATP)的分析。
黄色采血管用于稀释血液,以便在一些分析中获得较高的稀释度。
黑色(Black Top)真空采血管:黑色采血管内壁没有任何涂层,用于无需抗凝剂的常规血液检测,如血型鉴定、血液传染病检测等。
橙色(Orange Top)真空采血管:橙色采血管内壁涂有聚合物凝胶,用于血浆分离。
这种采血管可以将采集的全血标本快速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便于后续的化学分析。
粉色(Pink Top)真空采血管:粉色采血管内壁涂有乳酸钠,用于血液乳酸的测定。
乳酸钠可以与乳酸发生反应,形成柠檬酸盐,在测定过程中起到稳定作用。
除了上述各种颜色的真空采血管,还有一些其他颜色的采血管如白色(White Top)和棕色(Brown Top),其具体用途较少见并且使用范围较窄,一般不常用。
常用真空采血管的使用

血培养瓶(厌氧优先)无添加剂管(红色,金黄色管)凝血试管(蓝色)其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灰)
2.注射器采血顺序
为避免血液在注射器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血液微小凝集,故采血顺序略有更改如下:
血培养瓶(厌氧优先)凝血试管(蓝色)其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灰)无添加剂管(红色,金黄色管)
头盖颜色
标本类型
添加剂
适用范围
要求
红色
血清
无
各种生化和免疫学检测(如:肝肾功能、血清免疫等)
抽血后不需要摇动
紫色
全血
EDTA.Na2或K2EDTA
适用于血液常规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流式检测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黑色
全血
109mmol/L(3.2%)枸橼酸钠
适用于血沉
抗凝剂与血液为1:4混合,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标本量2-5ml,摇匀
各种真空采血管头盖的颜色均为国际通用标准,试管上的标签有刻度线、取血量、有效期、内含添加剂物等说明
常用真空采血管的使用
推荐抽血顺序
规范抽血顺序目的是为了保证标本采集质量,减少不同试管间的相互影响。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规定和经验,建议真空采血管采血顺序如下: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绿色
血浆
肝素钠
流式T细胞因子检测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灰色
血浆
血糖降解抑制剂
适用于血糖测定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细菌培养瓶
需氧
血液,体液需氧细菌培养
标本量5-10ml,摇匀
厌氧
血液,体液厌氧细菌培养
干货:如何使用各种颜色的采血管

规范化真空采血管应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指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
因血液分析的多样性,添加剂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金黄色盖真空采血管:含促凝剂和凝胶添加剂,适用于血清化学检验。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5次。
(2)浅绿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肝素锂和凝胶添加剂,适用于血浆化学检验。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3)红色盖真空采血管:无或含促凝物添加剂,适用于血清化学、血清学和免疫血液学检验(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选、红细胞表型和直接抗球蛋白)。
含促凝物的试管采血后需颠倒混匀5次,无促凝物的试管采血后无需颠倒混匀。
(4)橘红色盖真空采血管:含凝血酶添加剂,适用于急诊化学血清学检验。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5)深蓝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肝素钠(玻璃管)、EDT A ·Na2(玻璃管)、EDT A ·K2(塑料管)、促凝物(塑料管,血清)和无促凝物(玻璃管,血清)添加剂,适用于微量元素、毒理学和营养化学检验。
含肝素、EDT A抗凝剂的试管采血后需颠倒混匀8次,含促凝物的试管采血后需颠倒混匀5次,无促凝物的试管采血后无需颠倒混匀。
(6)绿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肝素钠、肝素锂或肝素铵添加剂,适用于血浆化学。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7)灰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EDT A ·Na2、肝素钠/氟化钠、肝素锂/氟化钠、碘乙酸和氟化钠(血清)添加剂,适用于葡萄糖测定。
草酸盐和EDT A添加剂用于血浆标本,氟化钠用于抑制糖酵解。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8)黄褐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肝素钠(玻璃管)或EDT A ·K2(塑料管)添加剂,适用于铅测定,经认证试管含铅量小于0.01μg/ml。
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9)黄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聚茴香脑磺酸钠(sodiu m polyanethol sulfonate,SPS)添加剂,适用于微生物检验。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使用

(三)、血液倒流,预防措施 1、将病人的手臂放在低一点的位置;
2、握住试管,塞子朝上; 3、血液开始流入试管时即松开止血带。
(四)、采血速度慢,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血液黏稠度过高的病人选择了小型号的 采血针——选择适宜的采血针; 2、穿刺时未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在多管采集血样时,一定要选择肘正中静脉 或贵要静脉。 3、系统局限性,小毫升规格的采血管比大 毫升规格的采血要慢一些,小针头比大针头 采血要慢一些。
绿头管
主要用于HLA-B27 测定。 采血1ml± 肝素抗凝管。 真倒混匀5次以上。
二、采血步骤
1、常规消毒,取下采血针护套,持 采血针(黑色柄)穿刺静脉,回血
真 空 管 采 血 步 骤
2、将采血针另端(黄色座)拔护套,然 后刺入真空管,采血至需要量(3ml)
多管采血顺序: 血培养→红头管 →蓝头管→黑 头管→紫头管 →其它管
3、如需多管采血,可 再接入所需的真空管
注:血液一但进入 采血管即放开止血 带
4、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 及时颠倒混匀5次,动作要轻缓
5、采血结束:先拨真空管, 后自病人肘部拨去针头,止血
三、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1、如采血管内有异物或沉淀物存在,请 不要使用。 2、不要使用超过失效期的采血管。 3、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血液分析 和进行血液传递过程中,应戴手套等保 护用具,防止血液溅到或泄漏到身上, 避免血液感染。 4、病人静脉采血应远离输液端。
0.32ml3.8%枸椽酸钠抗 凝管 用于ESR检验。 精确采血至第1条标志线 (上,0.2ml抗凝剂 +静 脉血1.28ml)。 缓缓颠倒混匀5次以上。 负压较强,可在第2条标 志线时迅速拨管。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使用说明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使用说明作者:不详??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 发布时间:2006-6-2 20:46:55??点击数:1520?字号选择〖?大?中?小?〗核心提示:1、?采血管的采血量和采血速度的影响因素:?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的采集量在医护人员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会随采样地点的海拔高度、大气压、采血针内径以及被采血人的静脉压力及血液粘稠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对各种型号的采血管来说,采血量大的采血管比采血量少的采血管的采血速度要快,为正常现象。
(一)、使用注意事项1、采血管的采血量和采血速度的影响因素: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的采集量在医护人员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会随采样地点的海拔高度、大气压、采血针内径以及被采血人的静脉压力及血液粘稠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对各种型号的采血管来说,采血量大的采血管比采血量少的采血管的采血速度要快,为正常现象。
2、储存温度:采血管的储存环境温度为4-25℃。
如果储存温度在0℃或低于0℃,可能引起采血管的破裂。
3、使用前注意事项:(1)如采血管内有异物或沉淀物存在,请不要使用;(2)请不要使用超过失效期的采血管;(3)本采血管为一次性使用,用后应放置在专用的处理容器内,待销毁;?(4)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采集、血液分析和进行血液传递过程中,应带手套等保护用具,防止血液溅到或泄露到身上,避免血液感染。
4、使用采血管采血时,保持管内液面低于穿刺点,防止血液倒流。
由于有的负压采血管内含有化学添加剂,所以应防止血液可能从采血管中回流,造成病人的不良反映。
为保证血液不产生回流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被采人的手臂向下放置;(2)将采血管带有安全帽的一端,保持在向上的位置;(3)在静脉穿刺时,保证添加剂不与胶塞和采血针的一端接触。
(二)、使用采血管的操作步骤1、根据化验目的,选择合适型号的采血管;2、将双头采血针装到支架上(参考“双头采血针使用说明书”),保证双头采血针与支架连接稳固;3、将被采样人的手臂向下放置,选择静脉穿刺位置,应用止血带,并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对静脉穿刺位置进行消毒;4、旋下采血针护套,在保证手臂向下和采血管安全帽一端向上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5、将采血管推入支架,使采血针的另一端穿透胶塞的隔膜。
bd真空采血管说明书

bd真空采血管说明书
BD真空采血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材,用于采集、存储和运输血液样本。
以下是BD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说明书:
1. 采血前准备:请确保采血管和注射器无破损,且在使用前已经经过消毒处理。
检查采血管的标签,确保使用正确类型的采血管采集相应的血液样本。
2. 采血步骤:将采血管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将血液注入采血管中。
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采血过程中避免血液凝固或产生泡沫。
采血完成后,将采血管轻轻摇晃以确保血液与添加剂混合均匀。
3. 存储和运输:采血管应存放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请确保采血管不会受到剧烈震动或碰撞。
4. 注意事项:请勿重复使用一次性采血管。
采血管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自行操作导致感染或误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指导,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 (血生化) :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1 / 26.EDTA 抗凝管(血常规):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色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
标本的最佳选择。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
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肝素管一般用于急诊生化、TORCH、血流变的检测,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也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
5.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
用于一般血液学(血常规)检查及血氨检测。
不能用于血凝、微量元素检查。
6.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柠檬酸钠与血样中钙离子鳌合而起抗凝作用,抗凝剂与血比例为1:9,主要用于纤溶系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2ml),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8-10次。
7.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柠檬酸钠),其抗凝剂与血液的体积比为1:4,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
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2ml),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8-10次。
8.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有良好的防止血糖降解作用,是血糖检测的优良保存剂,使用时应注意缓慢颠倒混匀。
一般用
于血糖检测,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能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检测。
9.浅绿色头盖管(含肝素锂抗凝剂及惰性分离胶管):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科采用的有黑、黄、蓝、紫、绿5种真空管,使用时就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不同的检验需求,选择恰当的采血管。
如有疑问,随时与检验科工作人
员联系。
2. 采血管上必须粘贴样本号,与检验单上的号码一致。
应粘贴在采血管纸质标签上,不要粘贴在玻璃上面,以防脱落。
3. 取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挛缩,扎止血带时间不可过长(现在有学者认为尽量不使用止血带), 观察采血是否顺利,禁止拍打手臂,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
4. 推荐的采血顺序为无抗凝剂管(血清管)→分离胶/促凝剂管→肝素/EDTA管→凝血管→血沉管。
主要原因是第一管内往往含有组织液,易造成凝血,不适于做血凝测定;再者,以避免血清管被抗凝剂污染。
5. 采血完成后按不同检验类别(生化、免疫、常规、凝血、血沉)用检验单把血样卷好,分门别类,不得将所有血样混杂卷在一起,以免引起操作上的混乱。
6.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精确,采血量应符合要求。
7.采血后轻轻倒转试管混合8-10次,但不得剧烈震荡。
采完血后样品应垂直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