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汉字如绘画
汉字的艺术作文800字

汉字的艺术作文800字汉字的艺术作文800字(精选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字的艺术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汉字的艺术作文800字篇1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划构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楷书、行书、隶书、草书……这些不同风格的书写方法,让汉字呈现出各种好看的姿态……汉字是艺术,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
据传,汉字源于仓颉。
其实,汉字应是我们的先祖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汉文化是一串项链,那么如画一样的汉字就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这份宝贵财富。
在唐的鼎盛时期,有多个附属国和归降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半都使用汉字为官方文书。
靺鞨“书同文”,越南、新罗、日本通用汉文。
朝鲜文最初以汉文为主,间杂朝鲜文,后来改为不用汉字。
日文平假、片假名书写仿自汉文,中间杂汉字或简化的日本汉字,沿用至今。
到宋朝,西夏政权仿汉字依契丹文、党项文创立西夏文,但仍以汉字为主。
辽、金皆以汉文为主,且汉字一直在西域通用。
从古时流传至今,汉文从未衰败,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汉字。
现在,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汉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一个字、词常有几种说法。
如“妻”一词,可呼作“妻”“妻子”“老婆”“堂客”“夫人”等。
汉语中还有许多成语,且皆为四个字,多出自典故,也是汉语中较精髓的一部分。
汉语中大量字同音,有些古文通篇只用一个音,换不同的调变成不同的字,便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这几乎是其他语言不可模仿的。
不同的人写汉字会有不同的韵味,汉字如同绘画一般,会写容易,关键是如何写好。
比起其他一些没有含义,只是注音的文字美多了,这是一门艺术,所以才会有书法。
书法艺术影响甚广,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东亚,甚至世界。
汉字有非凡的感情承受力,喜怒哀乐样样可以表现出来:喜时,如流畅欢快的行书;怒时或狂喜时,如龙飞凤舞、别有风趣的草书;哀时,如古朴庄严的隶书;乐时,如精巧绝伦的楷书。
关于写汉字的名言名句大全

关于写汉字的名言名句大全1.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2.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5.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6.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
7.从小写好规范字,练手好字将名扬。
8.点画皆有筋骨,字形自然妙绝。
9.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
10.汉字之美,美在真情;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挚。
11.提笔忘字还礼貌,落笔生花皆因熟。
12.汉字有灵性,书写有美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会。
13.横平竖直显功力,一字多义添神秘。
14.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15.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16.规范的书写汉字,是人生中的一门必修课。
17.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18.写好规范字,争当文明人。
19.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20.写好钢笔字,不仅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和情操的陶冶。
21.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2.汉字如诗,方块字中显天地。
23.写字如做人,一笔一画显真诚。
24.写好汉字,传承文化,展现风采。
25.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文明是我们的责任。
26.写字如绘画,一点一画皆传情。
27.汉字之美,美在形神兼备,意蕴无穷。
28.书写汉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9.汉字之魂,笔墨之间见风骨。
30.横平竖直皆风范,撇捺之间显英豪。
31.书法艺术,心手相应见精神。
32.汉字之美,尽显传统文化的精髓。
33.写好汉字,修身养性,展现个人风采。
34.一笔一画皆学问,字里行间见智慧。
35.写字如修行,一笔一画皆人生。
36.汉字之妙,毫厘之间见天地。
37.写好汉字,传承文明,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38.写字如舞剑,起落之间显功力。
39.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40.写好汉字,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 ——始于绘画,终于书写

“前书写”概念的厘清与运用前书写是指“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通过涂鸦、图画、像字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1。
同时,书画同源,前书写是“书(写)、(绘)画融于一体的活动,而且是以绘画和涂画为主、以文字书写为辅为特征的书写游戏(学习)”2,即,前书写与绘画在儿童的活动体系中相互交错,有众多类似甚至相似的特征,但其形式、目的等又有所不同。
厘清两者概念的异同,能够在前书写与绘画行为逐渐分离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一、前书写与绘画的概念比较Gillan Dowley(1991)3的对一名名为Jose的男孩绘画人像与诠释的研究证明,前书写行为与绘画行为在早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早期的书写就是一种绘画。
这集中表现为两者具备相同的活动特征,但在活动目的、活动形式上逐渐分离。
(一)前书写与绘画的共同活动特征由于前书写与绘画两活动同源、并且紧密结合,因此,前书写与绘画在活动特征上都具备了游戏性、表现性、过程性、经验性的特征,具体如下。
1.游戏性,前书写即是学习活动,又是游戏活动,而且首先是游戏活动2。
同样,无论是绘画的游戏起源说,还是绘画的游戏本质论,均认为绘画是游戏的一类。
因此,前书写和绘画都具备了游戏的诸多特征,均由内部动机引发、受内部动力支持、无外在功利目的、不受外在规则的强加。
2.表现性,前书写要求儿童表达一定的“意思”,并积极调动已有经验、处理较为复杂的情境,试图理解他人的意思4。
同样,当幼儿的绘画发展为表征性1周競,主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285.2王纬虹,申毅,庞青.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4(5):40-42.3Joan Brooks Mclane , Gillan Dowley 著,贾立双译.Early Liter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辽海出版社,2000:57-59.4周競,主编.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287.绘画(representational drawing)时,便以为这儿童创造出一系列基本有意义的图像和形状,并不断地重复使用5。
有趣的汉字美术课件

汉字在建筑中的应用
汉字作为建筑装饰
汉字可以作为建筑装饰元素,通过雕 刻、镶嵌等方式,使建筑更加具有文 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汉字与现代建筑设计
汉字与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中常常使用汉字作为装饰元 素,如门楣、窗棂等,通过汉字的运 用,展现出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和艺 术魅力。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汉字的形态和意 义可以成为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为 建筑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意。
2023
PART 04
汉字美术创作方法
REPORTING
汉字的创意写法
创意字体
通过改变笔画粗细、角度和方向,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汉 字更具艺术感。
变形字
将汉字的某个部分进行夸张、变形或重新组合,以增加视觉冲击力 ,如将“水”字变形为流动的波浪状。
简化字
通过简化笔画或结构,使汉字更加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雕塑中的应用
汉字作为雕塑素材
汉字的形态和意义,可以成为雕 塑创作的素材,通过立体化的表 现形式,展现汉字的美感和内涵
。
汉字的雕塑造型
通过对汉字的变形和重构,创造 出具有雕塑感的造型,使汉字在 雕塑中呈现出更加立体和生动的
形象。
汉字与环境雕塑
将汉字与环境雕塑相结合,可以 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效 果,增强空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在龟甲和兽骨 上刻写文字,形成了甲骨文;而在金 属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则被称为金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从甲骨文、金文演变成为篆书、隶书、楷书等更为 规范和易读的字体。
简化字的产生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对部分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形成了现代 汉语中的简化字。
蝴在田字格的 写法

蝴在田字格的写法
蝴在田字格的写法,是一种将汉字书写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对蝴蝶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将了解到如何在田字格中书写蝴蝶这个字,从而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技巧和审美素养。
1.蝴蝶的简介与分类
蝴蝶,昆虫纲、鳞翅目的一类动物。
根据翅膀的图案和颜色,蝴蝶可分为多种类别,如菜粉蝶、蛱蝶、斑蝶等。
在我国,蝴蝶种类繁多,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
2.田字格的作用与结构
田字格是汉字书写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将字形划分为四个部分,有助于规范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田字格的结构分为横线、竖线和交叉线,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笔画书写要求。
3.蝴蝶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步骤
(1)先书写左上部分的竖折笔画,从上到下,再向左转折。
(2)接着书写右上部分的横折笔画,从左上角开始,向右转折,形成一个横折。
(3)然后书写右下部分的竖折笔画,从上到下,再向右转折。
(4)最后书写左下部分的横折笔画,从右下角开始,向左转折,与左上部分的横折相连。
4.书写注意事项与技巧
(1)在书写蝴蝶的翅膀部分时,要注意线条的流畅与舒展,使之富有弹
性。
(2)笔画之间的间距要适中,保持字形的均衡与美观。
(3)转折处要圆润,避免生硬。
(4)可以参考蝴蝶的实物图片,以更好地把握字形结构。
5.练习建议与评价标准
(1)反复练习蝴蝶字的书写,掌握笔画顺序和结构。
(2)尝试在不同的纸上书写,如毛边纸、宣纸等,以提高书写技巧。
(3)可以邀请老师或同学互相点评,提高书写水平。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田字格中书写出美观、规范的蝴蝶字。
书法为什么能成为一种艺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目前来看,只有中国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汉字具有绘画性中国的汉字,最原始的造字法是——象形,就是按照事物的样子、形态,把它画出来。
也正因为汉字这种特性,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形,唐代张彦远即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将书法比喻绘画,如此理论下,书法就和绘画一样可以成为表现人心理想法的艺术了,所以古代有字如其人的说法。
中国的书法曾被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成为主要的艺术,与东汉汉灵帝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东汉时期,汉字的字体已经基本统一稳定,但是汉字艺术还没有完全的得到重视。
汉灵帝时期,因为宦官专权,灵帝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建立了鸿都门学,这所学校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还规定了把书画做为主要内容。
学生的入学前考核还要考察:工书鸟篆,如果擅长才可以得到推荐的资格。
因为汉灵帝的这个做法,使得书法被全国重视,练习书法的人数大量增加,极大的有利于书法的发展。
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隶变使得汉字具有了线条感除了统治者的原因,汉字本身的发展也是原因之一。
汉字的形体发展大家都很熟悉了,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从篆书变为隶书是中国汉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篆书虽然很美,但是它的笔画过于复杂,不仅不利于辨识,更加不利于书写,杂乱的笔画,很大的降低了书法的美感。
但是里边以后的汉字去却不一样了,不仅更加的方便人们辨认,笔画也由之前的弯曲变为了转折度低一些的圆润的笔画,增加了字体的线条感。
而中国人的审美,又是重线条的,我国的绘画大师,比如顾恺之,他的绘画手法就有铁线描、游丝描。
隶书后来又发展为:章草、行书,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
康有为曾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
"古代接触书法的非富即贵,百姓对其有仰望的心态。
汉字艺术的发展形式

汉字艺术的发展形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汉字艺术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一、篆刻艺术篆刻艺术是汉字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篆书为基础,通过刻制印章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形式。
篆刻艺术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篆刻艺术家通过刻制印章,可以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汉字艺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书写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
书法艺术家通过书写汉字,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三、字画艺术字画艺术是汉字艺术的一种综合形式,它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形式。
字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字画作品可以追溯到唐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字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
字画艺术家通过绘画汉字,可以将汉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四、雕刻艺术雕刻艺术是汉字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雕刻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形式。
雕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雕刻作品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雕刻艺术家通过雕刻汉字,可以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之,汉字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它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形象生动教写字一丝不苟育人品

形象生动教写字一丝不苟育人品作者:赵建玲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7期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单集实验小学(221000)赵建玲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写字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教师的育人理念应融入日常的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写字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渗透品格养成教育,使学生堂堂正正做人,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评论楷书像站立的人。
他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
有人说看一个学生的字就可知道他的学习成绩,甚至还可以看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
这话说得未必正确,但说书品和人品有密切的关系,还是有道理的。
从字怎么看出作者的学风呢?学习踏实,书品自然整洁、端正,笔画清晰有力。
学习马虎,习惯差,写字则脏乱歪斜,犹如水上浮萍。
如今,课程标准亦把写字提升到培养审美情趣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一、写字态度如绘画,要求投入、专注孩子们大都喜欢绘画。
低年级所要求写的汉字有相当一部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它们与画密切相关,其本身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美,如“亭”与“停”,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
为了让学生掌握偏旁之间的搭配关系,教写“奇”字时,教师可以说:“‘奇’字真奇怪,上面明明是“大”却写得小。
”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因此我总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努力写得和范字一样。
教师在指导写字时,除了挖掘汉字本身的美,引导学生旁若无物地专心练字之外,还应从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使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写字。
二、写字姿势如体操,要求挺拔、正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的执笔方法,对学生挺拔的身姿、俊朗的仪表、飒爽的风姿有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汉字如绘画是开发右大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柯燕祖当前,有识之士关于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仅仅停留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上是否有些单一,缺乏时代的新认识;而且,也很难说服人们从心底里重视书写、书法;我们应站在时代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认识汉字书写的意义(如:京剧、越剧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之一,但对于某些人他可以不喜欢)。
近年,中国出版的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斯贝瑞强力推荐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学习绘画(不是为当画家)可以开发右大脑的创新思维,此书被通用电气、IBM和AT&T等大公司列入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课题小组阅读此书,进行研究并将汉字书写、书法与绘画联系,得出“学习汉字书写、书法”不单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且可以开发右大脑的创新思维,因此有了如下此文,同时摘引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些主要观点文字,供各位书画大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参阅,共同进行研讨,在电脑书写盛行之际,为振兴汉字书写、书法提供有力的科学论据!汉字书写与学习绘画一脉相承,可以不夸张地说:从小学习绘画,可以开发右大脑,进而锻炼人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而这正是我国确立的自主创新、科技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基础。
所以,我们应站在新的科学高度来认识汉字书写的特殊意义,振兴汉字书写!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语言文字学家李行健指出:“汉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我们祖先在几千年漫长历史中创造、优化和完善才有今天的汉字。
因此,它是我们民族的标志,是我们几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
今天人类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汉字仍然是我们书面语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应该说,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
”他又说:“凡是热爱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人,都是热爱汉字的。
今天我们要振兴中华、弘扬我们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就要研究、重视我们的汉字,运用、书写好汉字。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语言文字学家季恒铨也指出:“学习汉字书写是培养孩子们对于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使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汉字源于象形,最初的汉字“画成其物,全如作绘”。
也就是说,先人在最开始创造汉字时,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描写。
后来,由于职能不同,绘画要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客观物体,慢慢趋向繁荣;而汉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为快速便利,渐渐变得简化。
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
上古陶器以织纹作为美的装饰,因此,汉字“文”引申出“美饰”的含义。
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百态千姿的汉字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美的书写,具有艺术化倾向;可以说,自汉字产生起,书法艺术也伴随着产生了。
即使电脑书写在主要范围替代人手书写的时代到来了,汉字的手写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电脑打字,必然会导致手写能力的退化,尤其是学生尚处于汉语言的基础学习阶段,过早地脱离手写会影响汉语掌握的水平。
使用电脑是科学技术能力,汉字书写是基础教育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
目前,全世界教育模式基本是使用左大脑,每个学生学习词汇、训练理性思维,遵守时间等都使左脑得到培养,而右脑几乎被遗忘了。
学校系统仍然构建在左脑的基础上。
上学就是一种排序: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步步呈线形上升;语文、数学、阅读、写作等课程也主要由左大脑完成;而右脑——这个梦想家、发明家和艺术家,已经在学校系统几乎丢失了。
世界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绘画对开发右大脑具备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为右脑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个训练系统包括绘画技巧的训练,并提出“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参见〖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斯贝瑞推荐)。
而中国汉字的书写与绘画相通,这当然与汉字的象形来源有关,汉字发展到今天,象形性虽然已基本看不到了,但它依然保持着笔画线条美的组合和构成关系,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汉字一幅画。
学习书写汉字,就是在学习绘画,在开发右大脑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这多么了不起!由此看出,中国汉字书写具备双重功能:掌握使用这一信息载体、书面交际工具;同时在学习书写中发展右大脑,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这不正是党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科技兴国决策所迫切需要的吗!如果我们丢掉了汉字书写的学习,那不是丢掉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吗?另外,手写的字是通过心脏的跳动,大脑的思考,支配手指书写出来的“有血有肉有体温”的字,是充满感情的。
著名书法家启功说过:“与印刷字体不同,手写的汉字活了,有精神了,发光了,有杰作了,字的形象与所写的内容为一体时,使人能更深地理解文章的精神。
”以下资料是从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斯贝瑞强力推荐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摘录的(本书作者是美国画家兼心理学家贝蒂·艾德华著,本书被通用电器、IBM和AT&T等大公司列入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提供给各位会员在研究汉字书写时参考,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以引起人们的真正重视!〖以下资料摘自《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学习绘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也能够提高他的艺术自信。
绘画与创造力之间的联系与看事物的方式有关:看事物的特殊方式不仅包括观察事物整体的能力,还包括感知整体间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学习绘画的关键是把大脑转换到不同的信息处理模式,为你能够更好地看事物建立条件。
我将教你如何绘画,但绘画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我的目标。
绘画将会激活“适合”绘画的特殊能力。
通过学习绘画,你将会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看事物,就像画家罗丹说的那样,把你的眼睛叫醒并看到可爱形态的语言,以及使用这种语言表达自己。
在绘画时,通过这种经历.你得以全新地感受事物的整体,通过新模式的思考和使用大脑能量的新方法,你都能够产生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方案。
人类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潜能无穷无尽。
绘画可以帮你了解这种能力,一旦没有经过美术训练的人们学会如何转换成画家的视觉模式,即右脑模式,视觉的旧习惯干扰和阻碍了这种能力,本书的训练主要是为了移去这些干扰和阻碍。
左脑的模式是词汇性和分析性的,而右脑的模式是非词汇性和总结性的。
我的学生告诉我,学习绘画让他们变得更有创造力。
创造力其中一项定义就是能够把手头上的信息用全新的方式处理。
有创造力的人,能够凭直觉找到方法将普通数据变得有创意,远远超越其原来的摸样。
右脑模式:一个直觉性、主观的、相关的、整体的、没有时间概念的模式。
我们的教育系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每个学生词汇性、理性、守时的左脑被很好地培养起来,而他们的另一半大脑却几乎被遗忘了。
今天,教育家们越来越关心直觉和创意的重要性。
然而,学校系统通常仍然构建在左脑模式的基础上。
右脑——这个梦想家、发明家和艺术家,已经在我们的学校系统中丢失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受到教育。
我们也许能找到几节美术课,几节手工课,所谓的“写作创意”和音乐课程,但我们不会找到关于想象、形象化、感知的课程和立体技能,也不可能找到把创意、直觉和发明创造作为独立科目的课程。
我们的文化太倾向于奖励左脑的技能,以至于我们的孩子们丧失了一大部份右脑的潜力。
那么,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右脑该怎么办?现在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为右脑的培训提拱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开始建造一个训练整个大脑的教育系统。
这个系统能真真正正地包括绘画技巧的训练——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训练适合右脑思维。
西方世界多数成年人的绘画技巧总是停留在九到十岁的水平中,一直不会有什么进步。
在大多数精神和生理活动中,一个人的技能将随着他进入成年而得以进步:讲话是一个例子;然而绘画技巧的进步似乎在多数人的早期阶段就停顿不前。
多数大人也像孩子那样绘画,不论他们在其他领域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今天,书法不再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就像那逝去的时代、古老的谚语和茶话会上优雅的举止,如果还有人想得起来,书法也被归类于几个世纪以前那些离奇古怪习俗。
然而,当我问一群人:“你们中有多少人希望改善自己的笔迹?”几乎所有的手都举了起来。
如果我问:“为什么?”回答各种各样:“我希望我写的字能够更好看……写的字能够看得懂……写的字好得让我骄傲。
”这种反应让我很吃惊。
书法作为一个学校的科目已经基本上被抛弃了,至少三四年级以上是这种情况。
出于好奇,我在家里把所有藏书中关于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素描、油画、艺术史、大脑和脑半球功能的书籍翻了个遍,企图寻找关于书法的只字片语,结果一无所获。
当然,早期的教育书籍有一些关于教授字母和单词书写的文字,它们大多数是英国出版的,在那个国度里书法技巧还受到相当大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书法被看成一种艺术。
每所学校都配备教授书法的男老师或女老师,我们的小学生们勤奋地学习古老的帕氏书写法,一种起源于斯宾赛哲学手稿的优美书法。
为了响应20世纪50年代关于鼓励个性化和避免生搬硬套教育的号召,老师们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书写风格,希望每一位学生写的字能够保持一种易读的现状就可以了。
字的美丑不是问题,看得懂足矣。
但是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
它使用线条这种最基本的艺术元素,并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地自我表现。
像绘画一样,书法也是一种被认可的交流方式。
二十六个字母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优雅形态,不仅能用于语言沟通,还能传达出作家/艺术家脑海里非词汇性的意识和反映。
这正是我们正在丧失的东西。
我认为,光看得懂还不足够,教育理论家们太小看书法的作用了。
让我们看看日本书法专家威廉·里德怎么说:草书就像大脑潜意识的图像,是作者在书写时的即时心境描写。
高尚的人格可以通过不断的书法练习得以发展和巩固。
潦草的书写也是一种练习的形式,它使得你纵容自己的坏习惯,并阻碍高尚人格的发展。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获得东方的审美观,但我们肯定能够让方法重新焕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