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武松打虎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29武松打虎3_语文S版1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29武松打虎3_语文S版1

29武松打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 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品析细致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 体会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2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故事性强, 很容易吸引学生, 但篇幅较长。

其中的一些方言和古汉语不容易理解, 学生读起来会有困难, 在学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 要结合课后的注释来进行, 老师要适当地讲解, 这样才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到这位具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的英雄特点的教学要求。

3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老虎的凶猛和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2、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3、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武松打虎(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播放歌曲《好汉歌》。

(带着问题听歌曲)2.提出听歌曲的要求。

3.老师板书课题。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

活动2【讲授】武松打虎(二)、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的生字课件(个别读)2.出示本课的词语积累课件(齐读)设计目的: 让学生读准字音, 为熟读课文打好基础。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教师提问: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问题自由读)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武松打虎?③1—3自然段写了什么?谁来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

设计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四)、引导探究, 读中感悟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提问: ①描写老虎出场的是哪句话?②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和回答问题。

)2、板书: 凶猛3.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第二幅图(说出这幅图的意思)设计目的:了解老虎的特点, 为体会后面武松勇敢行为做好铺垫。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9 武松打虎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9 武松打虎

29武松打虎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掌握“耻笑、脊梁、寻思”等词语。

3.阅读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部分,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

阅读《水浒传》。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一部不朽的鸿篇巨著,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武松就是其中一位。

《武松打虎》选自《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三回。

让我们跟随作者,穿越时空,来到景阳冈,目睹英雄打虎的全过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指名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注意读通顺。

2.纠正读音,重点提示。

冈:读gāng,不要读成gǎng。

榜:读bǎng,是后鼻音。

耻: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ǐ。

脊:读jǐ,不要读成jí。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ū。

3.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道、印信、榜文、端的、吃、存、绾、直、却待、纳定、兀自、把棒撅了又打了一回,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填空:醉酒(上冈)——赤手(打虎)通过以上的填写,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第二课时一、回顾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二、细读第二部分,深入体会人物性格1.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武松打虎经过是文章的重点。

)2.自由读4~6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第四自然段:猛虎出现第五自然段:猛虎进攻,武松躲闪第六自然段:武松打死猛虎3.这一部分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重点体会:(1)【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武松打虎课文

武松打虎课文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29 武松打虎之马矢奏春创作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没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年夜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zhàng)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sì)、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独身客人,白天禁绝过冈,恐被伤害性命方便.各宜知悉.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真个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chǐ)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jǐliang)上,将梢棒绾(wǎn)在肋(lèi)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哪得甚么年夜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tǎn)开,踉(liàng)踉跄(qiàng)跄,直奔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tà)挞年夜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面前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年夜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年夜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cuān)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年夜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年夜虫面前.那年夜虫面前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kuà)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年夜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pīlì),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年夜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年夜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年夜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sù)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年夜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年夜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年夜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年夜虫顶花皮胳月荅(gēda)地①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年夜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年夜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年夜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年夜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年夜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年夜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年夜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迸(bèng)出鲜血来,更转动不得,只剩口里兀(wù)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jué),拿在手里;只怕年夜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年夜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年夜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sū)软了,动掸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有删改.①胳(月荅)地:这里是一下、一把的意思.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29 武松打虎

29 武松打虎

狮子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李智春使用审核李珂29 武松打虎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本课7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课文中武松打虎的精彩场景描写,体会武松的英武、豪放和机敏。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二、自主预习1、说一说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英雄故事?2、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词语。

三、合作探究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武松的什么事?除了打虎,还写了他的什么?2、找出相关的段落,写出小标题。

3、读课文第一部分,你觉得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小组交流)四、展示交流1、展示初读感受。

读了课文,我知道文章主要写武松________的事,除了打虎,还写了他________。

第3段写的是_________,第4、5、6 段写的是________。

2、读句子(1)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看怎地读了这个句子,我觉得武松是一个_____的人,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

全班交流,补充、纠错。

生练习有感情地读句(1)。

自读、互读、指名读、评议朗读、小组展示朗读。

五、达标训练1、看拼音写字词zhàng xiàn chǐ jǐ liang táng nà手()()期()笑()()胸()()定2、比较组词梁()限()杖()粱()垠()仗()3、填空(1)《武松打虎》选自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 。

这部小说为我们塑造了___位好汉,除了武松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打虎》主要写____________的事,先写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拓展延伸课外查找资料,试着完成连线作业吴承恩《红楼梦》孙悟空大战二郎神施耐庵《西游记》晴雯撕扇罗贯中《水浒传》三顾茅庐曹雪芹《三国演义》林冲大闹野猪林黑旋风李逵行者林冲豹子头鲁智深花和尚武松狮子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师生共用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李智春使用审核李珂29 武松打虎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武松打虎可分几部分,各写什么?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第二部分的 3 个段落,弄清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29.武松打虎

29.武松打虎

老虎:猛、力大无穷、凶狠 武松:勇敢机智、武艺超群
这么精彩的场景,除了给大家视觉和想象 的享受之外,也留给我们许多写作的技巧。 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学完本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还沉浸在武松打 虎的精彩场面之中,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武松打 虎的漫画,回顾这个经典的打虎场景吧!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
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 下去了。
见一块光哒哒大 青石,把那梢棒 倚在一边,放翻 身体,却待要 睡...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见乱树 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 吊睛白额大虫来。
一扑
一掀
一剪
武松
按住猛虎的头部,提起铁 拳般的大小拳头,尽平生 的力气,只顾打。
jǐ liáng xiōng táng jí xiàn chǐ rǔ pī lì ( ) ( ) ( ) ( )(
chǐ xiào )( )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大虫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 2、大虫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到竖起来。 ( 3、武松提起铁拳般的大小拳头只顾打。 (
齐读下列描写武松打虎过程的短文 原来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 一剪,三般都提不着,气性先自没了一 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 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 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 半空劈将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簌地 把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下来。定睛看时, 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 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 半在手里。
背景简介
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 23回改写的。《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 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这部小说写 宋江等108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下, 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部书中 的英雄人物之一。 景阳冈,在山东阳谷县城东17公里处,传 说这里古木参天,荒草无涯,是虎狼藏身,野兽 出没的地方。清代末年在山冈修建了“山神庙”, 庙内有武松打虎的塑像。

29 武松打虎

29  武松打虎

29 武松打虎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前置自学1 、关于《水浒传》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断——《武松打虎》。

2.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二、展示交流(1)比较组词。

岗()帐()耻()梁()堂()迸()冈()杖()职()粱()膛()并()(2)注意读音。

迸(bènɡ)、冈(ɡānɡ)(3)注意字形。

脊:上半部笔顺为:先两边再中间,即:点、提、撇、点、撇、捺梁: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4)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理解:道、印信、榜文、端的、吃、存、绾、直、却待、纳定、兀自、把棒撅了又打了一回,就三、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四、巩固拓展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五、教学评价这节课我学会了,我在方面还要努力。

29 武松打虎_教案

29 武松打虎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29 武松打虎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武松打虎》节选自明代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课文细致而生动地叙写了梁山好汉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一只伤害人命、屡捕不得的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英武、豪放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细致生动。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理清文脉,把握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整合读、议、想象、讲述等教学方式,感受武松豪放、机敏、勇猛的性格特征;领略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练习运用细节描写和衬托的方法写文段。

如此设计,力求引导学生体味到阅读古典名篇的好处,从古典名著中汲取营养。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并讲述武松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感受武松豪放、机智、勇猛的性格,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引导学生读懂文言词句的意思,感受文言词句典雅、庄重的特点。

3.练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语段。

4.会认“杖、耻、梁、肋、袒、迸”6 个生字;会写“杖、限、耻、脊、梁、膛、纳、”等7 个生字;掌握“景阳冈、时辰、耻笑、脊梁、胸膛、寻思、踉踉跄跄、咆哮、酥软”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武松是怎样打死老虎的,感受武松豪放、机敏、英勇的性格,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文言词句的意思,读通读顺读懂句子;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语段。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空:的武松。

在空中填上评价性的词语,如“机智”“机敏” 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写出“英勇”等,绘声绘色地朗读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来,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然后,让学生依据此法,自三、想象官民赞英雄设置情境:武松打死了老虎,消息传遍了全县,官民是怎样称赞武松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联系课文内容,模仿官民的身份,以赞美的语气,传讲武松打虎的事迹。

第三课时一、感悟文章的写法(一)默读第五自然段的一个片段(见课后习题2):“那个大虫又饥又渴……只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

五年级29《武松打虎》

五年级29《武松打虎》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9、武松打虎
(事情发展的顺序)
一、(1—3)写了武松上冈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二(4—6)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2、交流。资料
3.齐读课题
师生之间轻松而又愉悦的谈话,更使学生增添一份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学生设疑
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预设:武松为什么要打虎?他是怎样打虎的?…..)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老虎:扑、掀、剪
武松打虎 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武松:跳、闪、躲、抡、




2.《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呢!你还知道《水浒传》中的那些故事?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讲一讲《水浒传》中的故事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选字填空。
渴 喝 歇 :( )酒 饥()停( )
棒 捧:( )橛 吹( )哨( )
2.故事中的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说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
3.板书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词,它们的意思可与现代汉语。你能说出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吗?
1.还有些贴钱与你 ( )
2.武松走了一直( )
3.那里提得动( )
4.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 ( )
5.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 )
6.众猎户先把野味将来与武松把杯( )
二、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反复出现官府榜文?
答:
2.一个打虎英雄,“尽平生气力”“双手轮起梢棒”竟没打中老虎而“将那树连枝带叶
劈脸打将下来” ,那条梢棒也“折做两截”,有人认为这样写损害了英雄形象,你赞同吗?
请简述理由。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