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版语文《景阳冈》五年级下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5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02教学流程一、播放视频,情景导入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让学生自由交流对武松的认识。
2.出示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阅读并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景阳冈》。
4.教师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冈”,并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冈”与“岗”。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初读课文,明确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猜猜意思。
(3)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展示学习,感知语言。
(1)读准字词,字正腔圆。
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课件显示)筛抡簌霹雳枉送吓唬咆哮耻笑酥软请勿自误谋财害命踉踉跄跄(2)博古通今,理解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该如何读懂不太明白的词语。
(3)教师总结,梳理方法。
同学们,我们在读像《水浒传》这样带有文言文特色的小说时,可以借助书中图画、换词理解、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猜一猜等方法来读懂不太明白的词句。
三、默读课文,梳理脉络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成填空。
喝酒( )( )(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第二题,从整体上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感知。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题中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喝酒”,文中写的是谁喝酒?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武松喝酒”的段落,即第1、2自然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课件准备】课件一:“武松打虎”影片片段(2分30秒)课件二(词句):第一组:1、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
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第三组闪躲(用“闪”好在哪里?)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片片段(30秒)。
【阅读准备】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
【教学过程】一、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1、师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放影片“武松打虎”片段(课件一),学生欣赏。
2、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
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
(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
)3、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
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
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
师随即用红笔板书“神”。
全体学生赞“武松真神啊!”二、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1、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熟练朗读课文《景阳冈》,掌握关键词语词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景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景阳冈》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关键词汇的识记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较生僻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的理解。
2.通过语音语调准确表达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本、教案、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课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景”字的基本意思。
•带领学生联想“阳”字在生活中的表现。
•以“景”、“阳”字为线索,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解释课文中生僻词,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寓意,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4. 全班讨论(10分钟)•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全班一起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
•解释课文背后的意义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5.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要求写一份感想文章,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七、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认识更多自然美景,并分享给同学。
八、板书设计•标题:《景阳冈》•关键词:景、阳•重点: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九、教学反思•教师可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不足之处,并提前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20.景阳冈)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切入主题1、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
(板书课题:景阳岗。
)(引起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帮助老师纠正错字:“岗”应作“冈”。
)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画字形帮助记忆:“岗”字形像岗楼。
2、题目既然叫景阳冈,那么这是一篇写山水风光的文章。
(这是写事的文章。
)写了什么事呢?(武松喝酒、打虎的事)武松喝酒、打虎是在一个地方吗?(还有上冈、下冈。
)(适时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根据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水浒传》资料。
5、知道武松后来是怎样当上捕头的吗?当时很多人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帮他写求职简历,介绍他的特长,为他推荐工作,咱们也帮他写一份求职简历吧。
重点导读1、填写姓名、籍贯。
2、写主要事迹:(1)用一段话表现出他的英勇来。
选黑板上哪一件事?(打虎)(2)自读课文,想一想当时怎么打的虎?应该怎么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
一人一句对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扑——闪掀——闪剪——闪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②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③接下来谁占上风了?那就让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没力——揪打不动——棒打(4)整个打虎过程可分为几部分?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从防守转向相持再进行反攻,你写主要事迹的时候,也可以注意开始先写虎的凶猛,再写我如何拼力相持,最后写我越战越勇,制服老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能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2.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1.播放《武松打虎》相关视频片段,学生观看,有什么感受?2.导入,这段视频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视频直观形象,学生能感受人物语言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文中文言词语,为课文学习做铺垫,同时也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武松的形象特点。
导入语具有悬念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记字词情况。
1.默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可以画出来,做个标记。
2.出示会认的字,指名认读,读错时给予指正。
①“肋”“踉”字音要读准。
②“勿”与“匆”,“跄”与“抢”分清特点,“勿”可联系生活中的标志牌记忆、理解,如“请勿吸烟”“请勿大声喧哗”。
③“踉跄”“霹雳”“咆哮”都是同偏旁双音节词,指导读准字音;出示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④多音字“绰”“呵”“泊”引导学生据义变音。
⑤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自主观察,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占位,以及笔画的穿插、避让。
“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提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再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点拨多元化识字的方法,字词学习是阅读的基础,要抓实。
)3.出示文中一些文言语句,交给理解方法。
①“梢棒”联系上下文和文中插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第1篇】《景阳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4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景阳冈》。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课之前呢,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呢?师:已经有聪明的同学说出了答案,没错,就是《武松打虎》的视频。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你来说。
师:你说里面的武松太厉害了,连凶猛的老虎都能够打败。
你也来说说?师:你说你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水浒传的世界,看看里面的英雄好汉们了。
师:说的很好,老师也很想去看看呢,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激情昂扬的《好汉歌》一起走近《景阳冈》吧。
二、初读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首先来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让老师听一听你们读的怎么样?师:同学们刚刚朗读的声音可真是动听啊,现在老师就先来检查大家字词的掌握情况。
师:现在老师要检验一下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课后的生字呢?师:你的小手举得最快,就请你来吧。
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师:嗯,读得声音非常洪亮啊,真像一个小播音员。
师:哦?我听到下面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字读错了。
那这个字应该读?师:对,踉踉跄跄,都是四声,这里呢,需要大家多加注意。
师:除此之外呢,老师还要为大家强调一个词语的意思,“霹雳”,指的是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师:理解了意思,是不是就更容易书写了呢?同学们要注意霹雳的上面都是雨字哦。
师:好了,阅读障碍解决了,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吧,谁能来概括一下?师:第二排角落的女生,不要害羞,就请你来说一说吧。
师:哦?你说本文讲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
师:概括的很准确,但是还不够具体,同桌想帮她完善一下?师:没错,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到最后下冈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
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武松打虎)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学生自由思考,回答)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
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
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板书、评价。
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
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
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能详细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内容。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生字,教学时可以在初读课文时随文识记。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如,“肋”读lèi,不要读成lè;“踉”读liànɡ,不要读成niànɡ。还要帮助学生辨析容易混淆的字,如“匆”和“勿”、“跄”和“抢”。本课的多音字,要引导学生据义辨音。如“绰”字用作动词时读chāo,是抓取的意思。
2.一曲热血满满的《好汉歌》,一段梁山英雄的聚义豪情。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去结识豪气冲天的梁山好汉。
3.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期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4.《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末期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你都知道哪些?课件出示几位好汉,向学生介绍。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课文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景阳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3.讨论分层理解。(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泊”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活动3品读课文,初识英雄
1.过渡: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说他鲁莽,不听劝告。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思考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感受武松的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的性格特点。
(5)大家一起来评价:重点围绕“过程清楚”“动作准确”“气氛紧张”这几个要点进行评价。
5.生汇报学习情况,师适时指导朗读。
(1)过渡:此时此刻,那大虫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武松要不要闪下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
(2)出示武松打虎的动画片,对照课文片段,圈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轮、劈、跳、丢、揪、按、踢、提、打。)
活动内容
借助表格复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回合
老虎的关键动作
武松的关键动作
课件出示(1)朗读“打虎”的精彩片段,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场面的激烈。
(2)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描写老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武松的句子,与同桌互相配合读。
(3)圈出老虎进攻时的关键动作和武松防守时、进攻时的关键动作。
(4)结合表格中摘录的关键词语,将武松打虎的场面讲给大家听。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泊”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好汉歌》,交代学习内容。
2.能详细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联系前文,迁移过渡
1.导入:历史上打虎的英雄有很多,但是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武松。为什么呢?
2.是啊!因为他在喝了十八碗酒之后,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他是一个多么勇敢的人啊!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打虎场景中的豪爽勇武的好汉形象。(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学生对古代白话文还是有一些阅读障碍的,先放手让学生自学字词,然后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大胆猜测,鼓励学生阅读整本的古典名著。只要学生能够根据词语特点或结合上下文语境,大致猜出意思即可,不要求作细致、深入的理解。
板块三读文梳理,初识英雄
活动1默读课文,知晓内容
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同学们能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尝试多角度评价武松,认识这位好汉。你们的学习方法非常好。
操作指导浏览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能力,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提示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想一想武松依次做了哪些事,用划分段落、概括小标题的形式,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把句子浓缩为关键词,如“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并填写在图表中。最后,引导学生借助填好的图表,回忆相关的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把主要内容说完整。
“绰”在文中读chāo,是“抓取”的意思。
“泊”是多音字,在“梁山泊”一词中读pō;还有一个读音是bó,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呵”在文中读ā,同“啊”。
活动2交流词语,猜测大意
1.课件出示“筛酒”,指名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斟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过渡: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猜测大致的意思,这是读懂古文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交流其他词语的意思。
(5)师生一起加上动作表演读。
(6)小结:太精彩了!就是这一打,让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这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是武松打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巧、写得妙呢?单一个打,就有了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方式,看来这精彩的描写太重要了。
(4)武松约行了四五里路,看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这样的警示,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要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他的反应会是什么呢?——(肯定会回去。)武松真实的反应是什么呢?
预设: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活动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学生快速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试着猜猜意思。
(3)自主识记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2.师生互动,解决字音障碍。
“冈”读一声ɡānɡ。
“坠”读zhuì。
“哮”读xiào,不读xiāo。
“锤”是翘舌音,读chuí。
(5)武松一直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才真的相信景阳冈上有大虫。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要强,看到盖有官府印信的榜文,他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呢?——(赶紧回去。)可是武松呢?
预设: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6)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体会到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尊心很强,虽有犹豫,但爱面子,更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
(1)武松多疑表现在:“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本来店家是一片好心,他反倒怀疑店家是要害他性命。
(2)武松爱面子、要强表现在:“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武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好汉,一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竟然把好汉的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把他爱面子、要强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预设: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3)“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一齐好过冈子。’”店家如此好心,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不要强,武松应该有怎样的反应?——(他先谢过店家,然后在店里住下。)武松的真实反应是什么呢?
预设:
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板块四总结本课,铺垫后文
1.小结:武松有很多机会选择不上冈,可是他就是这么勇敢、倔强,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感受武松的神勇。
2.阅读《水浒传》。
操作指导本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及时总结,并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武松打虎”的部分,感受“打虎”这部分中武松的人物形象。
3.课件出示“榜文”,指名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古代指文告。)
4.官府的榜文上写着什么呢?请同学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操作指导回顾前文,让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武松这一人物的特点,感受文中刻画的武松这一人物的形象,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学习课文,品读人物
活动1朗读课文,再识英雄
1.默读课文中有关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思考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2.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4.出示活动卡,根据活动要求小组内完成学习。
3.对比朗读,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
(1)“酒家道:‘俺家的酒……更不再问。’”如果武松不是个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的人,他会有什么反应?(他吃了三碗后便不会再问。)他的真实反应是什么呢?
预设: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2)店家诚心诚意,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武松会怎么做?——(武松会说:“多谢店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武松的真实反应是什么呢?
5.揭题:这么多的英雄好汉,有的人物作者只用短短几行文字来概述。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来描写武松,看来,武松真是一位勇武、豪放的好汉。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景阳冈》,一起来认识这位打虎英雄——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