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和运动》总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人教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零刻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认 零刻线、测量范围、 2.选: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适当精确程度和量程 选 的刻度尺 3.放:贴、正、齐 放 4.看: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看 5.读: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 6.记:结果=数值 单位 记 结果 数值 数值+单位 数值=准确值 估计值 数值 准确值+估计值 准确值
•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教学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 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 归纳法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引导分析法: 引导分析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力平衡: 力平衡: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 。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O”。
六 、 二 力 平 衡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反向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 ),将 物体在平衡力作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用下时的运动: 用下时的运动: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 的特点: 的特点: 用于两个物体上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力和运动

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__浮____力的原因而悬停
不动。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
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 速上浮直至漂浮,如图-2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
力__大___于____重力且浮力大小___不___变_____。
解题技巧:加速运动的物体 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 力,其合力方向与二者数值 更大的力方向相同。
命题点3
惯性概念及现象解释
命题点4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1: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题1.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是模拟伽利略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图中三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木板、棉布、毛巾。
(1)为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次实验都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相___等____(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即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的__同___一___高___度____静止释放。 (2)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__距___离_____来推断阻力对小车运 动的影响,这个力____减___小____小车速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题11.(2022云南)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
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惯___性___,仍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2.(2022丹东)骑踏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是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
命题点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题15.(2022云南)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 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从载人飞船进入核心舱。2022 年3月23日,他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所示是空间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共42张)ppt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 变 力 5.变速直线运动:弹簧振子
4.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变速曲线运动:单摆
复习中应使学生重点理解的问题 1.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力、初速度
(1)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 直线 合力方向与初速 ★运动轨迹 度是否共线 曲线 合力是否为零 匀速 匀变速 合力是否 变速 ★速度 非匀变速 为恒力 合力方向(或合力 速度大小 加速 的分力)与速度是 减速 否同向 (2)物体在某一方向的运动只取决于此方向 的受力和初速度
D.m1 2 :m2 2
A
F
B
1.适用条件及研究对象 : 联结体构成的系统各物体具有相同 的加速度。
2.解题方法: 1)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质点)
2)分析整体所受外力和运动情况
3)先利用整体法求加速度
4)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动力学的典型问题
超重和失重问题
例: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
5.特点
(1)同体性 (2)同向性 (3)同时性 (4)同单位制 (5)矢量性
F、a、m对应同一物体 a与F方向相同
同时存在、消失、变化
F—N
m—Kg
a—m/s2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异体、等大、共线、反向、同性质、共存亡
(1)相互依赖 (2)不可叠加
3.一对平衡力:
复习中应使学生重点理解的问题
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1)高考热点 物体平衡问题 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 (2)学生应建立的基本功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力的矢量运算处理 (3)本章命题侧重于考查因物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 或物体所受力发生变化而造成物体平衡状况发 生变化时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和求解
中考物理专项总复习——运动与力的关系 专题课(共53张PPT)

)
A.向东跳有利
B.向西跳有利
C.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h
27
03– 惯性 - 现象分析
11.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
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3.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4. 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
)
5. 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永远静止下去。(
6. 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
)
)
7. 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静
止
h
)
匀
直
运
状
改
变
)
受
非平衡
力
受
力
受
平衡力
运
状
不
变
不受力
8
01 - 辨析类
(
)
h
5
01 - 辨析类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h
)
6
01 - 辨析类
1.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
化。(
)
2.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可能改变。
(
)
3.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4. 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运动与力的
关系
重难点专项
复习
h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精品PPT课件

棉布表面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木板表面
(2)二力平衡的条件
F1
F2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小车放在_水__平__桌__面__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质量相等 时, 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相反 ,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运动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 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 一条直线上 ,放开手后,发 现小车转动。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但还有一种本领与及时获取正好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时间的迭代,时间的积累,最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可这种能力,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写入人们的记忆。以至于有时,人们颠三倒四,用错了地方。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木板表面
(2)二力平衡的条件
F1
F2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小车放在_水__平__桌__面__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质量相等 时, 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相反 ,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运动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 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 一条直线上 ,放开手后,发 现小车转动。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但还有一种本领与及时获取正好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时间的迭代,时间的积累,最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可这种能力,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写入人们的记忆。以至于有时,人们颠三倒四,用错了地方。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实验次数 压力 F /N 摩擦力f /N
1 3 0.6
2 4 0.8
3 5 1.0
4 6 1.2
5 7 1.4
(3) 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 , 记 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 , 在图乙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答图所示
乙
第6题答图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图片
命题内容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可以 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两 个相互接触的表面⑦ 彼此分离 ________, 减小摩擦
图片
命题内容
通过向船体下方施加 气垫船⑧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空气 使船体悬浮在水平面 __________ 上,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摩 擦力
第一部分
第七章
教材知识梳理
运动和力
中招考点清单
教材图片解读
课堂过关检测
河南五年中招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备考试题演练
教材图片解读
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
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
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① 惯性 小球之后又落回支座,是因 _____, 重力 的作用 为受到了② _____
第3题图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由于每段距离的时间间 隔是一样的,木块运动的距离不断减小,根据 s 公式v = 可得出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 t 越来越小,说明木块做的是减速运动,即木块 的速度减小;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 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题中木块与桌面
的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6. (’12河南19题7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精讲课件

第8讲┃ 运动和力
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 ,如: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 。下列过程中应用了实验推理法的是( A ) A.牛顿第一定律 B.将撬棒、剪刀等抽象成杠杆 C.用总电阻替代各分电阻 D.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8讲┃ 运动和力
考点 27
运动与力的关系
第8讲┃ 运动和力
1. 【2013·泉州】如图 8-2 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 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C )
图 8 -2
第8讲┃ 运动和力
2.【2013· 湖州】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科学书,与科学 书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A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 C.桌子的重力 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第8讲┃ 运动和力
考点 26
惯性
原来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 ______________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质量 有关,与物体 2.决定因素: 惯性只与物体的________ 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是否失重等均无关。 3.理解: 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 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但它却具有惯性。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共线);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体),相互 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异体)。
第8讲┃ 运动和力
┃考题自主训练与名师预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D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解析] B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且挤压、接触表 面粗糙、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错。当物体 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汽车 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B正确。惯性是 物体的一种属性,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 错。力的相互性是指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 受力物体对施力物体也有一个力的作用,故D错。
初三物理《力和运动》总复习课件

如分析物体运动过程时忽略某些状态 或过程。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 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PART 06
实验与探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总结词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理解力和运动 关系的基础实验。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当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时,物体会保持平衡状态。这个 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衡等概念。
详细描述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 。
力的三要素
总结词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力 的具体效果。
详细描述
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大小,单位是牛顿(N),国际单位制中 的基本单位;力的方向是指力作用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哪一点,因为同样的力 作用在不同的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如代数、几何 、三角函数等。
多角度思考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解题思路。
常见易错问题解析
概念混淆
如惯性与力的区别,动量与动能的区 别等。
单位换算错误
如牛顿、千克、米、秒等单位之间的 关系换算错误。
受力分析不准确
如分析物体受力时漏掉某些力或分析 错某些力。
运动过程分析不全面
弹力大小
弹力大小与施加形变的物体形 变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弹性系
数有关。
弹力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加形变的物体 形变方向相反。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 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PART 06
实验与探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总结词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理解力和运动 关系的基础实验。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当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时,物体会保持平衡状态。这个 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衡等概念。
详细描述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 。
力的三要素
总结词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力 的具体效果。
详细描述
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大小,单位是牛顿(N),国际单位制中 的基本单位;力的方向是指力作用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哪一点,因为同样的力 作用在不同的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如代数、几何 、三角函数等。
多角度思考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解题思路。
常见易错问题解析
概念混淆
如惯性与力的区别,动量与动能的区 别等。
单位换算错误
如牛顿、千克、米、秒等单位之间的 关系换算错误。
受力分析不准确
如分析物体受力时漏掉某些力或分析 错某些力。
运动过程分析不全面
弹力大小
弹力大小与施加形变的物体形 变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弹性系
数有关。
弹力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加形变的物体 形变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 一 练
1、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此时鱼受到的 平衡力是 绳子对鱼的拉力 和 鱼受到的重力 这 一对力。
2、起重机吊着40000N重的货物静止不动, 货物受到的重力是 40000N N ,受到的拉力 是 40000N N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它受到 的拉力 = 重力;当货物匀速下降时, 它受到的拉力 = 重力。(选填“>、 = 、<”)(g=10N/Kg)
几种错误的认识:1、把惯性误认为是一种力,如“在
惯性的作用下”“受到惯性的作用”等;
2、误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3、误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4、误认为变速运动的物体无惯性; 5、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误认为是“克服了惯性” ,物 体由静止变为运动误认为是“增加了惯性” 。
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A.不受力的物体不会运动
B.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练 一 练
1.在以下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有(BC )
A、静止的物体 B、物体沿圆弧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相等的路程
力和运动复习课
一.牛顿第一定律: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滑下时速度相同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____________
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练 一 练
①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
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 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让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不同表面运动 ?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 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 ③平面越 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 。 慢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 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将保持 就是在这样的 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出来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 1.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C、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的过程
D、跳伞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过程,速度不变 2.关于速度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A
)
B、物体的路程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这处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
静止的 物体
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的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以原来的速度)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1.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 个力就彼此平衡。 判断二力平衡有四个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推论)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 惯性不是力,质量大,惯性大。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答:师傅在向炉灶内加煤时,铲子和煤一起 向前运动,在到达炉灶前,铲子停止向前, 而煤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 续向前运动,所以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 向进入灶内了。
牛顿第一定律专题练习
6、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 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7、 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 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下图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B )
3牛 5牛
5牛
A
2牛 2牛
B
3牛 2牛
2牛
C
D
1.下图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B )
3牛 5牛
5牛
A
2牛 2牛
B
3牛 2牛
2牛
C
D
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 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B ) A 肯定是平衡力 B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那对是平衡 力( A )
2、误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3、误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4、误认为变速运动的物体无惯性; 5、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误认为是“克服了惯性” ,物 体由静止变为运动误认为是“增加了惯性” 。
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
对 惯 性 要 正 确 的 理 解 大小看质量,不管动与静。
D )
(2)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3)运动的物体很难立刻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结论:一切物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 C )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4、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 因为( C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
A.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C. 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牛顿第一定律专题练习
4、乒乓球在上抛过程中,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 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B ) A、先上升,后下落 B、匀速上升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5、 原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去掉所有外 力,物体作________ 运动。 匀速直线
惯性现象
1、解释惯性现象 2、惯性现象的利用 3、惯性现象的危害防止
练 一 练
——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格式:
① 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或静止) ② 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 ③ 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或静止)状态。 ④所以……。
1、为什么突然刹车时, 车内的乘客向前倾, 而突然启动时,车内 的乘客向后仰? 答: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 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 客就会向前倾;反之,汽车突然起步,乘 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 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
练 一 练
4、锤头松了,通常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答: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向下运 动,当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 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向下的运 动状态,所以锤头能紧套在锤柄 上
练 一 练
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两 个 力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效 果 相 互 抵 消
练 一 练
5、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个小石块,当细 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是[ D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练 一 练
将
6、用尺子迅 速打出下面 的棋子,上 面的棋子到 底会怎么样?
将
将
将
车
答: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 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 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牛顿第一定律专题练习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 一步 科学推理 而概括出来的,是不能用 实验 来直 接证明的,这是因为我们周围事实上没有 不受外力 的 物体。 2、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 一切 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在 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在 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3.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练 一 练
2、跳远时助跑 为什么可以增加 跳远的距离,提 高成绩?
答: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 较快的速度,跳起后身体由于惯性还 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 跳远的距离。
练 一 练
3、请解释双 桶洗衣机甩干 的原理?
答:衣服在甩桶中高速转动时,衣服 中的水具有很高的速度,由于惯性, 这些水保待原来的高速切向运动,于 是从衣服从运动出来。
三、惯性
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 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2.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1)公交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后倾倒?
(2)公交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3)公交车向左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右倾倒? 3.思考回答:
(1)骑车的人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快?
同体 等大 共线
反向
练 一 练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 最主要区别:平衡力是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 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 物体上(施、受力物体)。
例:放在桌面上的书:
平衡力: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相互作用的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 面对书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