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好电缆的技术标准

好电缆的技术标准

好电缆的技术标准一、导体材料1 .导体应为纯铜或镀锡线芯,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氧化层。

2 .导体的直径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0.5-4平方毫米。

3 .导体的结构应符合GB/T3956-2008规定。

二、绝缘层1 .绝缘层应为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2 .绝缘层应均匀覆盖在导体上,无气泡、无龟裂现象。

3 .绝缘层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0.5T.5毫米。

三、护套1 .护套应为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2 .护套应紧密包裹在绝缘层上,无明显气泡、龟裂等现象。

3 .护套的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1-2毫米。

四、电缆结构1 .电缆应由导体、绝缘层、护套、填充物(如棉花或玻璃丝等)组成。

2 .各组成部分应相互配合,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五、电缆尺寸1 .电缆的外径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5-30毫米。

2 .电缆的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常为10-100米。

六、额定电压1 .额定电压是指电缆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通常为300-1000伏特。

2 .电缆的实际工作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0%。

七、导体电阻1 .导体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通常用欧姆表不O2 .导体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为不大于0.018欧姆/公里(铜导体)。

3 .导体电阻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3048.4-2007规定。

八、耐火性能1 .耐火性能是指电缆在火灾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时间正常工作的能力。

2 .耐火性能应符合GB/T19666-2008规定,如使用A级防火材料制造的电缆等。

电缆技术要求

电缆技术要求

xxx工程电线、电缆技术规格要求
施工范围:
一、电缆
1.导体:导体为铜导体,铜芯材质纯度为99.9%以上,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符合GB/T12706-2002,绝缘最薄点的厚度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90%。

3.填充及隔离套: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为线性聚乙烯或聚丙烯填料),紧密无空隙。

4.外护套:采用黑色聚氯乙烯化合物,外护套厚度及性能符合GB/T12706-2002规定。

5.标志:电缆采用喷墨打印有米数、生产厂家。

6、电缆的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
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相关检测记录。

7、电缆进场后应由厂家负责电缆的节能检测(监理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比
率及取样长度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二、电线
1.电线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2.电线包装完好,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线无压扁、扭曲。

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耐火、阻燃的电线,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耐火、阻燃的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按照制造标准,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

4.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下表规定:
5.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要求,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由厂家负责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日期:。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

电力工程施工电缆规范是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施工,包括电缆选型、敷设、连接、固定、防火等环节。

一、电缆选型1. 电缆类型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设计要求、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分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橡皮绝缘电缆等。

2. 电缆截面应根据负载电流、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长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应满足热稳定、载流容量、电压降等要求。

3. 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缆的类型、截面、敷设环境、地下管道的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有直接埋地、电缆沟、隧道、架空等敷设方式。

二、电缆敷设1.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清管、吹扫,确保管道内无杂物、水分、油污等。

2. 电缆敷设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度弯曲损伤电缆。

3. 电缆敷设应采取防潮、防火、防腐蚀等措施,确保电缆安全可靠。

4. 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缆的绝缘电阻、电压降等参数,确保电缆质量。

三、电缆连接1. 电缆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器件,如接头、连接管等。

连接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2. 电缆连接前应清洁电缆端面,去除氧化层、污垢等。

3. 电缆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器件的接触电阻应符合规定。

4. 电缆连接后应进行绝缘测试,确保连接部位的绝缘性能达到要求。

四、电缆固定1. 电缆固定应采用专用固定器件,如夹具、挂钩等。

固定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2. 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电缆过度弯曲、磨损等。

3. 电缆固定间距应根据电缆类型、截面、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确定。

五、防火措施1. 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采取防火隔离、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

2. 电缆穿越防火分区时,应设置防火堵料、防火门等防火设施。

3. 电缆隧道、电缆沟等敷设场所应设置火灾报警、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六、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电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35KV电缆技术规范书

35KV电缆技术规范书

35kV交联聚乙烯电缆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35KV电缆的招标通用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采用标准供货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

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供货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

当以上标准中的条款与本技术条件发生偏差时,应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3.使用条件3.1运行条件3.1.1系统额定电压:35kV3.1.2系统最高运行电压:40.5kV3.1.4系统频率:50Hz3.1.5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含经消弧线圈接地)3.2环境条件3.2.1海拔高度:不大于1000 m3.2.2环境温度:-25℃~+45℃3.2.3土壤热阻系数:1.2℃.m/W3.2.4埋设深度:1.1米3.2.5土壤温度:25℃3.2.6空气温度:40℃3.3敷设条件、安装位置及环境3.3.1电缆敷设在沟道内,沟道雨季有积水,电缆会完全浸入水中。

3.3.2电缆敷设在排管内,排管材料为水泥、塑料或钢铁。

3.3.3电缆直接埋设在土壤中,埋设深度为1.0 1.5m。

3.3.4电缆终端安装于户内开关柜或户外杆塔上,电缆户外终端直接安装在户外电缆终端站内。

3.3.5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0℃。

3.3.6敷设电缆使用机械牵引4.1使用特性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工作温度90℃,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250℃(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4.2型号投标电缆型号: YJV22或YJLV22(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内护套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4.3电缆额定电压 U/U 26/35kV4.4结构材料4.4.1导体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不小于0.9。

4.4.2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芬兰诺基压公司的三层共挤挤塑机生产;挤出交联工艺采用导体预热、痰气加热、氮气冷却,全封闭干式交联。

电力电缆 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 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0.6/1kv)
产品特点及用途:该电缆绝缘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热延伸、吸水性和收缩性能,而且具有耐高压、防腐、阻燃等特性,适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场所使用,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

包装、储运电缆出厂按规格型号、分盘包装、电缆盘坚固,
密封和卷盘:电缆工厂试验后,其两端立即密封以避免潮气及污秽及昆虫进入。

产品包装、运输、储存符合本规范书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规定。

最小弯曲半

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对于绕包双层钢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电缆结构示意图:。

电缆技术要求精编

电缆技术要求精编

电缆技术要求精编电缆是现代电力传输和通信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电缆技术要求精编,以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以下是电缆技术的一些主要要求。

首先,电缆的导电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和导电稳定性。

电缆的导电材料通常采用铜或铝等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电导率测试和导电稳定性测试,以确保导电材料的质量。

其次,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绝缘材料的选择对电缆的绝缘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电缆绝缘材料有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这些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和耐热性能测试,以确保绝缘材料的质量。

另外,电缆的屏蔽层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导电性能。

屏蔽层主要用于防止电磁干扰的影响,保证电缆信号的传输质量。

常见的屏蔽层材料有铝箔、铜箔等金属材料。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屏蔽性能测试和导电性能测试,以确保屏蔽层的质量。

此外,电缆的外护层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外护层主要用于保护电缆的内部结构不受外界因素的损害。

常见的外护层材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耐磨性测试和耐腐蚀性测试,以确保外护层的质量。

最后,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要求也是电缆技术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缆的安装和维护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接头的可靠性等问题;在维护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电缆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综上所述,电缆技术要求精编,需要对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屏蔽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同时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电力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电缆技术要求

电缆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所提出的技术指标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货商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的优质产品, 所有提供的货物应遵照适用的最新版IEC标准和中国GB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本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GB/T12706-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18380.21-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11033-1989 额定电压26/35 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T12976.3-2008 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 12666.1-2008 单根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T 9330.1-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 15065-2009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400V成品电缆应能经受交流50Hz、3000V(动力电缆 3.5KV)5min耐压试验。

6KV及35KV电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最新电力规程的要求。

2、电缆使用环境条件2.1 运行条件2.1.1 额定工作电压:见规格型号。

2.1.2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2.2 环境条件2.2.1 环境温度: -15 ℃~ +60 ℃2.3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竖井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4 运行要求2.4.1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 90 ℃。

2.4.2 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250 ℃。

2.4.3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电缆的实际外径。

电缆线路技术规范

电缆线路技术规范

电缆线路技术规范(一)电缆选择6.3.1 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特殊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一、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铅芯电缆,但在振动剧烈和特等建筑物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

二、埋地敷设的电缆,一般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

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三、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

四、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应尽量不采用埋地敷设电缆。

如果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

五、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一般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六、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外护层。

一般采用裸铠装电缆、塑料护套电缆或裸铅(铝)包电缆。

七、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绝缘电缆。

八、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不应选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作为工作零线的方式。

6.3.2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来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条件进行校正。

当选出的电缆截面介于标准截面之间时,一般按上限选择。

电缆在空气和土壤中多根并列敷设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环境温度变化时电缆载流量的鹇正系数,参见附表6-3所列数值。

6.3.3 电缆线路一般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

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不作校验:一、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

二、馈电给非重要用电场所,电压在10千伏及以下,容量为125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的电缆,当电缆损坏时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者。

6.3.4 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MHZ
≤1.7
≥100
200MHZ
≤3.5
≥110
550MHZ
≤6பைடு நூலகம்0
≥110
800MHZ
≤7.4
≥110
1000MHZ
≤8.5
≥100
3
回波损耗
300 MHZ及以下
dB
≥22
300 MHZ以上
≥20
4
特性阻抗

752.00
5
绝缘电阻
兆欧KM
≥5000
要求:1.内导体为铜包铝芯线,镀铜层厚度≥15um。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二)SYWV-75-5-I二屏蔽型
检验项目
单位
-5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1.00.02
绝缘外径
4.80.20
电缆外径
7.20.2
铝箔
自粘型。铝箔厚度为0.04-0.05mm搭接率≥18%
屏蔽线数:

80
屏蔽线外径
mm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四、SYWV-75-5-I电缆(全铜)技术标准
(一)SYWV-75-5-I四屏蔽型
检验项目
单位
-5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1.00.02
绝缘外径
4.80.10
电缆外径
7.650.15
内层铝箔
自粘型。内、外层铝箔厚度为0.04-0.05mm搭接率≥18%
≥0.12
编织角

≤45
长度

200
2
频率
衰减常数
屏蔽衰减
5MHZ
dB



≤2.0
≥85
50MHZ
≤4.7
≥85
200MHZ
≤9.0
≥90
550MHZ
≤15.8
≥90
800MHZ
≤19.0
≥90
1000MHZ
≤22.0
≥85
3
回波损耗
300 MHZ及以下
dB
≥22
300 MHZ以上
≥20
4
特性阻抗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600-1000米,可按需定制。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二)SYWV-75-9-I、SYWY-75-9-I二层屏蔽型
检验项目
单位
-9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2.150.03
绝缘外径
9.00.25
单位
-9铝管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2.150.03
绝缘外径
9.00.25
电缆外径
12.30.3
护套厚度
1.150.2
屏蔽层

铝管(氩弧焊)
长度
米/盘
600-1000
2




频率
衰减常数
屏蔽衰减
5MHZ
dB



≤1.0
≥100
50MHZ
≤2.3
≥100
200MHZ
≤4.5
≥110
欧姆
753.00
5
绝缘电阻
兆欧
≥5000
要求: 1.内导体芯线为无氧铜,屏蔽线为铝镁合金丝。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200或300米,可按需定制。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4.5
≥95
550MHZ
≤8.0
≥95
800MHZ
≤9.9
≥95
1000MHZ
≤11.3
≥95
3


300 MHZ及以下
dB
≥22
300 MHZ以上
≥20
4
特性阻抗

752.5
5
绝缘电阻
兆欧KM
≥5000
要求: 1.内导体为无氧铜芯线,屏蔽线为铝镁合金丝。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dB
≥22
300 MHZ以上
≥20
4
特性阻抗
欧姆
753.00
5
绝缘电阻
兆欧
≥5000
要求: 1.内导体芯线为无氧铜,屏蔽线为铝镁合金丝。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200或300米,可按需定制。
电缆技术规范
一、SYWLY-75-12电缆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
单位
-12铝管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2.770.03
绝缘外径
11.50.3
电缆外径
15.10.3
护套厚度
≥1.00
屏蔽层

铝管(氩弧焊)
盘长
米/盘
600-1000
2




频率
衰减常数
屏蔽衰减
5MHZ
dB



≤0.6
≥100
800MHZ
≤12.8
≥90
1000MHZ
≤14.4
≥85
3
回波损耗
VHF
dB
≥22
UHF
≥20
4
特性阻抗

752.5
5
绝缘电阻
兆欧KM
≥5000
要求: 1.内导体芯线为无氧铜,屏蔽线为铝镁合金丝。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200或300米,可按需定制。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600-1000米,可按需定制。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二、SYWLY-75-9电缆技术标准
(一)铝管
检验项目
3.电缆外护套必须有明显米标和福建广电网络专用字体,每捆600-1000米,可按需定制。
4.电缆其余指标应符合国标GYT135-1998Ι类电缆技术要求。
三、75-7-1电缆技术指标
(一)SYWV-75-7-1、SYWY-75-7-1四屏蔽电缆
检验项目
单位
-7发泡电缆
标准要求
1




内导体外径


电缆外径
10.300.30
铝箔
自粘型铝箔,厚度为0.04-0.05mm搭接率≥18%
屏蔽线数

96
屏蔽线外径
mm
≥0.12
编织角

≤45
长度

200或300
2




频率
衰减常数
屏蔽衰减
5MHZ
dB





≤1.3
≥85
50MHZ
≤3.0
≥85
200MHZ
≤5.8
≥90
550MHZ
≤10.3
≥90
≤8.0
≥90
800MHZ
≤9.9
≥90
1000MHZ
≤11.3
≥90
3


300 MHZ及以下
dB
≥22
300 MHZ以上
≥20
4
特性阻抗

752.5
5
绝缘电阻
兆欧KM
≥5000
要求: 1.内导体为无氧铜芯线,屏蔽线为铝镁合金丝。
2.绝缘介质采用优质的发泡绝缘材料,如买方需要,绝缘介质应与中心导体粘结确保中心导体不能移动。
屏蔽线数

内层:
外层:
80
64
屏蔽线外径
mm
≥0.12
编织角

≤45
长度

200
2
频率
衰减常数
屏蔽衰减
5MHZ
dB



≤2.0
≥85
50MHZ
≤4.7
≥85
200MHZ
≤9.0
≥90
550MHZ
≤15.8
≥90
800MHZ
≤19.0
≥90
1000MHZ
≤22.0
≥85
3
回波损耗
300 MHZ及以下
电缆外径
12.30.3
护套厚度
1.150.2
铝箔
自粘型。铝箔厚度为0.04-0.05mm搭接率≥18%
屏蔽线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