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报告
10kV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书编制说明

SOIQkV电力电蒙附件技术规范书编制说明中国南方电网"责任公司2。
22年8月目录1编制背景 (1)2编制主要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标准结构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本技术规范书修订任务来源于《关于持续开展公司配网设备标准化优化提升工作的通知》(办生技(2023)5号)。
1.2 技术规范书编制工作过程2023年1月,公司生技部印发《持续开展公司配网设备标准化优化提升工作的通知》成立中压电缆及附件标准化工作组。
2023年I月~2月,由南网科研院、公司生技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派员组织成立了编写小组,对该技术规范书的内容、主要原则和技术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23年2月~3月,开展公司内外部标准化要求调研。
2023年4月,组织小组成员完成IokV电缆附件技术规范书(征求意见稿2023版)修编。
2023年6月,邀请公司生技部、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对技术规范书初稿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13参编单位及工作组成员本标准主编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广东电网公司、广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10kv配电线路杆塔悬挂光缆的技术规范

10kV配电线路杆塔上悬挂通信光(电)缆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通信(光)电缆在10kV配线电路上悬挂施工工作,规范施工及验收标准。
2 引用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一级骨干通信电路特种光缆运行维护管理规定3 安全规范3.1 钢绞线的终端和接续紧固铁件,其破坏强度应不低于钢绞线强度的110%,被紧固部位的钢绞线拉断强度不低于原钢绞线拉断强度的90%。
3.2 钢绞线的最小规格应不小于GJ-25。
3.3 悬挂光(电)缆的钢绞线应在200-500米,进行重复接地,以保证运行人员的安全。
3.4 悬挂光(电)缆的钢绞线在开断或转角时应进行增补拉线或补强措施。
补强措施应单独设立拉线地锚,不得利用电力线路拉线设施。
3.5 钢绞线在紧线时,不宜收的过紧,以钢绞线绷直为宜.在未补强措施前,不得紧线。
禁止使用倒链收线。
3.6 直线杆严禁作为悬挂光(电)缆的终端承力杆使用,若通信光(电)缆在直线杆处开断或转角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3.6.1 遇光(电)缆开断时,若高压线路为直线,钢绞线应顺线路延伸到耐张杆。
若高压线路有10度以上转角时,不得采取延伸钢绞线的措施,宜在该直线杆处采取增补拉线等措施。
3.6.2 遇光(电)缆在电杆处转角或T接时,应在架设光(电)缆反方向采取增补拉线等措施。
若无法实现时,则应由光(电)缆架设方另立电杆或地埋进行转角,不得直接在线路电杆上转角或T接。
3.6.3 遇光(电)缆在档距内转角或T接时,应由光(电)缆架设方另立电杆或地埋进行转角,不得直接在档距内转角或T接。
3.7 通信光(电)缆必须架设在配电线路的下方,并与高低压线路垂直距离保持在2.0米以上,一般新立的电杆与导线垂直距离应保持在3.0米以上,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3.8 通信光(电)缆穿越配电设备应严格执行《架空配电线路运行规程》要求.悬挂的光(电)缆穿越配电设备台架,应从台架下方穿越,并设保护管。
穿越保护管的长短、大小应一致并且整齐地穿越配电设备,穿越后的保护管不能影响配电设备安装与更换。
10kV电缆分接箱施工规范

10kV电缆分接箱施工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10kV电缆分接箱的施工提供规范和准则。
分接箱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影响着电能的传输和分配质量。
遵循本规范可以确保施工符合安全和标准要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施工前准备2.1 施工材料准备施工前应确保所有所需的电缆分接箱及相关材料齐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2.2 施工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并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必要时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施工步骤3.1 基础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前,应清理和准备好施工区域。
确保地面平整、结构牢固,并具备必要的防护和安全措施。
3.2 电缆连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缆的连接工作。
应确保连接部位干净、整洁,并采取适当的接头保护措施。
3.3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电缆和分接箱的安全运行,应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如接地装置、绝缘层和防护罩等。
3.4 接线调试完成接线后,对分接箱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5 安全检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测。
对分接箱的所有功能和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 施工质量控制4.1 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如发现问题或质量缺陷,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
4.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对分接箱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5. 安全和风险管理5.1 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措施,并积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2 风险评估在施工前,应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6. 管理和文件记录6.1 施工计划和组织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安排,并确保施工过程按计划进行。
6.2 文件记录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文件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检测报告和质量证明等。
10kv及以下电缆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0kv及以下电缆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在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中,电力配电线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10kv及以下电缆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则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系统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发展。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设计的电缆配电线路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该合理选用材料和设备,尽量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配电线路的经济性。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都能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避免中断和故障发生。
4. 灵活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配电网络的扩建和改造需求,保证电缆配电线路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三、设计步骤1. 系统规划:明确用电设备的分布、工艺要求和未来的扩展规划,确定配电线路的总体布局和结构。
2. 负荷计算:根据实际用电负荷需求,进行电力系统的负荷计算,确定线路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容量。
3. 电缆选型: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线路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和规格。
4. 线路敷设:确定电缆敷设的方式、路径和埋设深度,保证电缆的安全和稳定敷设。
5. 设备配置:根据需求配置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保证线路设备的完善和可靠性。
6. 配线图设计:制定电缆配线图和接线图,标明线路的走向、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
7. 安全保护:设计线路的过流、短路和接地保护装置,保证线路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断开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8. 系统检测:对设计的电缆配电线路进行系统的检测和验算,确认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要点1. 电缆选型要合理: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负荷特性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电缆型号和规格,避免因电缆选型不合理而出现故障和事故。
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3至编号:001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3至编号:002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4至编号:003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4至编号:004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6至编号:005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 82AH05至编号:006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编号:007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 1 编号:008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 1电缆编号:009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2电缆编号:010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1电缆编号:011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2电缆编号:012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天气:晴日期:安装位置:至2 编号:013。
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导体及承载纹线的技术要求

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导体及承载纹线的技术要求中括号主题: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导体及承载纹线的技术要求引言:架空绝缘电缆作为一种重要的输电方式,在10kV和35kV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导体和承载纹线是架空绝缘电缆中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电缆的性能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10kV和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导体和承载纹线的技术要求,并逐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导体的技术要求1. 导体的选择在10kV和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常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
铜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长距离输电。
铝导体则具有轻质、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中短距离输电。
在选择导体时,需要根据实际输电距离、负荷情况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导体满足电缆的电气要求。
2. 导体截面积导体截面积直接关系到电缆的输电能力和负荷容量。
在10kV和35kV架空绝缘电缆中,常见的导体截面积有16mm²、25mm²、35mm²等。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输电距离,选择合适的导体截面积,确保电缆能够承受负荷并保证输电效果。
3. 导体结构导体一般采用多股圆形结构,以提高柔性和导电性能。
通常采用的结构包括7股、19股和37股等。
导体采用多股结构可以增加导线的柔韧性,降低电流密度,减小皮肤效应,提高导线的电气性能。
二、承载纹线的技术要求1. 承载纹线的选择承载纹线用于支撑和固定架空绝缘电缆,承受电缆的重量和外界风力等力作用。
常用的承载纹线材料有钢丝和铝合金线。
钢丝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长距离大负荷运行。
铝合金线则具有轻量化、低成本等优点,适用于中短距离输电。
在选择承载纹线时,需要综合考虑电缆的负荷、跨越距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保承载纹线能够承担相应的荷载。
2. 承载纹线的规格和结构承载纹线的规格和结构需要根据电缆的跨越距离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
常见的承载纹线规格有6mm²、10mm²和16mm²等。
10kV电缆采购技术设计规范方案书模板

10kV电缆采购技术设计规范方案书模板...wd...**********工程10kV电力电缆采购10kV电力电缆技术条件书设计单位:*****************目录1.总那么11.1一般规定11.2供给商应提供的资格文件21.3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21.4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31.5标准和标准41.6供给商应提交的技术参数和息51.7备品备件51.8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62.技术要求72.1电缆构造72.2密封和牵引头102.3技术参数103.工程需求局部193.1工程概况193.2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193.3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20...wd...3.4供给商应供给的有关材料203.5利用条件214.实验224.1试验条件224.2例行试验234.3抽样实验234.4型式实验234.5装置后的电气实验245.手艺效劳、工场检验和监造245.1技术效劳245.2工厂检验及监造255.3验收256.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267.投标时应提供的其他资料278.招标人相应局部288.1技术偏差288.2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288.3主要原材料产地表298.4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29...wd...1.总那末1.1一般规定1.1.1供给商应具备采购公告所要求的资质。
1.1.2供给商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
近3年至少有300km的10kV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1.3供给商应细致阅读采购文件,由供给商供给的10kV电力电缆应与本标准中规定的请求相一律。
供给商应细致阅读包孕本标准在内的采购文件中的统统条款。
供给商供给货色的手艺标准应符合采购文件请求。
1.1.4本标准提出了对10kV电力电缆技术上的标准和说明。
1.1.5假如供给商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标准的条文提出异议,那末意味着供给商供给的产物完全符合本手艺标准书的请求。
整理10kv地埋电缆施工规范

10kv地埋电缆施工规范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HFWX·QB/1-6-008-2004)l、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 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
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
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
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
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 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 1 3 标准技术参数 ............................................................................................................................. 3 4 使用环境条件表 ......................................................................................................................... 7 5 试验............................................................................................................................................. 7 6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 8 1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 电缆外护层 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048.1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1019 电缆用铝带 GB/T 12706.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GB/T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电缆结构 2.1.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他应符合GB/T 3956的规定。 800mm2以下导体应采用紧压圆形导体结构;800mm2的导体可任选紧压导体或分割导体结构,1000mm2及以上应采用分割导体结构。 2.1.2 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绝缘料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半导电屏蔽料采用交联型材料,绝缘料和半导电料从生产之日到使用不应超过半年。生产厂家提供对产品工艺制造水平的描述,包括干式交联流水线方式,生产设备中的测偏装置、干式交联,冷却装置的描述等。 2.1.3 导体屏蔽 导体屏蔽应为挤包的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1000·c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并与绝缘紧密结合,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 2.1.4 绝缘 绝缘标称厚度tn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tn的90%。任一断面的偏心率[(最大测量厚度-最小测量厚度)/最大测量厚度]应不大于10%。
电缆的绝缘偏心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tmaxtmin)/tmax≤10% 式中 tmax ——绝缘最大厚度,mm; tmin ——绝缘最小厚度,mm。 2
tmax和tmin在绝缘同一断面上测得。 2.1.5 绝缘屏蔽 绝缘屏蔽为可剥离或不可剥离挤包半导电层,电阻率不大于500·cm,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从老化前后的试样绝缘上剥下挤包半导电屏蔽的剥离力应不小于8N和不大于45N,绝缘表面应无损伤及残留的半导电屏蔽痕迹。 三芯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 2.1.6 金属屏蔽 2.1.6.1金属屏蔽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金属编织带、金属丝的同心层或金属丝与金属带的组合结构组成。 2.1.6.2 金属屏蔽中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 3956的要求。铜丝屏蔽的标称截面积应根据故障电流容量确定。 2.1.6.3 铜丝屏蔽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应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相邻铜丝的平均间隙应不大于4mm。 2.1.6.4 铜带屏蔽由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绕包连续均匀、平整光滑、没有断裂,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 (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软铜带应符合GB/T 11091,铜带标称厚度为: ——三芯电缆:≥0.10mm。 铜带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2.1.6.5 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的金属屏蔽应采用铜丝屏蔽结构,金属屏蔽中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 3956 的要求。 2.1.7 内衬层与填充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才允许采用绕包内衬层,挤包内衬层前允许用合适的带子扎紧。 挤包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符合GB/T 12706.2的要求,有防水要求时,宜选用PE内衬层。 采用与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密实、圆整,并保证在成品电缆段附加老化试验后不粉化,三芯成缆后外形应圆整。 2.1.8 金属铠装 金属铠装分为金属带和金属丝两种。 金属带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或涂漆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平整光滑,3×240mm2及以上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8mm,3×240mm2以下电缆的钢带标称厚度为0.5mm。 金属丝铠装应紧密,必要时可在铠装外疏绕一条最小厚度为0.3mm的镀锌钢带,钢丝直径应符合GB/T 12706.2的要求。 2.1.9 外护套 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料挤包,有特殊要求时可使用化学添加剂,但所使用的添加剂不应包括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的材料。外护套根据项目单位要求设置导电层,导电层应均匀、光滑、牢固、不脱落,在敷设和长期运行条件下应牢固包覆在绝缘外护套上。如选择挤出外电极方式,外电极最大电阻率不大于500·m。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见表1。
表1 三芯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
电缆截面积(mm2) 外护套标称厚度(mm) 无铠装 有铠装 金属带 金属丝 35 2.5 2.7 2.8 70 2.7 2.9 3.0 95 2.8 3.1 3.2 120 2.9 3.2 3.3 3
150 3.0 3.3 3.4 185 3.1 3.4 3.5 240 3.3 3.6 3.7 300 3.4 3.8 3.9 400 3.7 4.1 4.2
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或红色,也可以按照制造方和买方协议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环境。外护套应经受GB/T 3048.10规定的火花试验。 2.1.10 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的计算公式为:
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100%
2.1.11 电缆阻燃要求 采用阻燃电缆时,电缆的阻燃特性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符合GB/T 19666的相关规定。 2.1.12 电缆阻水要求 阻水电缆可采用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或金属套等径向防水构造,电缆的阻水特性要求需符合GB/T 12706.2、GB/T 11017.1及GB/Z18890. 1的相关规定。 2.2 密封和牵引头 电缆两端应用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应不小于200mm。如有要求安装牵引头,牵引头应与线芯采用围压的连接方式并与电缆可靠密封,在运输、储存、敷设过程中保证电缆密封不失效。
3 标准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供货方应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参数值进行响应。10kV三芯电力电缆技术参数特性见表2。
表2 技术参数特性表 电缆结构技术参数 绝缘水平(U0/U) 8.7/15kV 铜导体 材料 铜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备注
铜导体 芯数×标称截面 芯×mm2 3×35 3×70 3×95 3×120 3×150 3×185 3×240 3×300 3×400 结构形式 紧压圆形 最少单线根数 根 6 对应35mm2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