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作文
【民间故事】为一些人所不齿的卓文君

【民间故事】为一些人所不齿的卓文君卓文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间故事人物之一,她是中国汉代名将卓文的孙女,因其富有才情和美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动人的爱情故事。
卓文君的父亲卓广早逝,母亲也很早就再嫁给了别人。
卓文君自小聪明伶俐,天资过人,在父亲早逝后,由母亲和继父抚养长大。
卓文君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得到了一位乐师的青睐,他经常教导她音乐和舞蹈。
卓文君迅速掌握了乐器和舞蹈技巧,成为了一名才女。
卓文君青春美丽,才情出众,很快被当时的汉武帝所知晓。
汉武帝对卓文君的美貌和才华执迷不悟,决定将她选为贵妃。
卓文君并不愿意成为汉武帝的贵妃,她宁愿隐居在乡间和乐师一起享受普通人的生活。
卓文君的坚决立场引起了汉武帝的愤怒,他下令将卓文君流放到边缘地区。
卓文君被迫远离故乡,远离家人和乐师,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即使身处困境,卓文君依旧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她用自己的才华和美丽,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和尊重,并积极投身于当地的社区事务。
卓文君在边缘地区住了很长时间,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她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她发起了多项公益活动,帮助贫困人民改善生活条件,提供教育机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她的善行和仁爱使她赢得了人们真挚的爱戴和敬仰。
卓文君的伟大事迹逐渐传遍了中国各地,人们称她为"妇孺皆知的贤良"。
卓文君的才华和美貌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这些人将她的坚持和行为视为背叛和不齿,试图诋毁她的名声和过去。
卓文君并没有被这些谣言影响,她继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伟大,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她的优秀和才华。
最终,卓文君被人们重新接纳,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
卓文君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和美丽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价值。
一个人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伟大,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诋毁和嘲笑所动摇。
卓文君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坚持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民间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红颜薄命作文800字

红颜薄命作文800字红颜薄命作文一:红颜薄命回首红尘泪两行红楼梦里有着一位卓文君,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却因为家族的衰败而被迫嫁给了匈奴的亲王,生活沦为农奴。
然而,卓文君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勇敢地与病重的父亲逃亡,若不是后来被匈奴国王发现,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许能够借助匈奴的实力为父报仇,救家族。
可是这一切都证明,红颜薄命。
在古代,红颜薄命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
一个个才情出众、美丽动人的女子,往往遭得家族的利益束缚,被迫嫁给别人,注定不能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
以身殉国、为了家族勾结国敌为嫁祸,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这些女子虽然才情出众、美丽动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这是多么的可悲啊!红颜薄命不仅发生在古代,同样在现代社会也有发生。
有着一张美丽的脸蛋,却因为家境贫寒无人倚重而黯然生活只能过着艰辛的生活。
这些女子因为长相出色,注定会引来别人的嫉妒与钳制,遭到别人的种种诽谤,使红颜薄命的现象更加严重。
红颜薄命是注定的吗?当然不是。
红颜薄命的问题在于社会的偏见,人们过度强调外表而忽视内在的美。
只有当社会不再将女性的价值完全建立在外貌上,而是更注重她们的才能和内在品质时,红颜薄命现象才能有所改善。
红颜薄命作文二:红颜薄命凡尘红颜凄凉×不离不弃夫妻情浓红颜薄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课题,小说里,影视剧中充斥者许多不流泪经,宋时如梦如幻、卓文君救父还乡的故事,以及民间旁读的李清照未老先衰、王昭君弹琴救国的佳话,本身就是红颜薄命四字体生写照。
唐代以前的历史,红颜薄命几乎是女性不明朗意识上销让给男子地位的学科。
小说《红楼梦》中寄寓者曹家玉人贾宝玉,那真被红颜深深穿透的伤感凄凉的能力,就象一道深深裂在他心上的伤口,即便她的自杀也以神秘美丽的方式存在。
她的夭寿无疑是鸠占鹊巢的婶子,心灵的悸动与美丽的蓝天相比,她想要得到世人的哀悼与痛苦也仅仅是天使之殇罢了。
宋时人的如梦弱水,她的美是那样的没有顾及与趣味,纵使从来都没人记得他愁眉苦脸得说什么杨贵妃,但你知道却为何样被打败吗?就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一个传说。
【民间故事】为一些人所不齿的卓文君

【民间故事】为一些人所不齿的卓文君
卓文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
她以其美貌,智慧和才华而著称,传说
她倾国倾城,悲剧一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悲剧人物。
然而,也有一些民间故事,描绘了
卓文君冷酷无情,纵欲极端的一面,这些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而不同寻常的印象。
故事一:
相传,卓文君与姚娘是两个好朋友,她们常常在一起玩乐,畅游各地。
在一次旅行中,姚娘遇到了一位帅气的青年,并追求成功。
然而,青年却对卓文君一见钟情,之后卓文君
就慢慢地将青年迷到手心。
卓文君忽然意识到,青年已经成功地抛弃了姚娘,转而和自己在一起。
面对这一情况,卓文君却变得冷酷无情,毫不留情地嘲笑和羞辱姚娘,并表现出极大的自我满足感。
而姚
娘最终深陷痛苦中,寻死不得。
在另一个故事中,卓文君被描述成一个极端的纵欲者。
在故事中,卓文君借用了处女
之身,与许多不同的男人作爱。
她在这方面的荒淫行径引起了人们的非议,成为了他人的
谈资。
而卓文君对这些批评根本不以为意,她反而更加骄傲和自信,并将自己的纵欲行径
当成一种奇特的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为她带来了无限的快感。
这些民间故事可能只是虚构,不能完全说明卓文君的真实本性。
然而,无论如何,这
些故事都让人看到了卓文君另外一面,强烈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纵欲的厌恶和否
定。
一代汉女卓文君

一代汉女卓文君我喜欢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的原因,是贯穿于他们爱情故事之中的诗赋以及卓文君对爱情的态度。
且不论故事的真伪,在读诗赋知故事的过程中体会一段千古奇缘,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独特的美的飨宴。
《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
古人经常用“凤凰于飞”、“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谐美好。
凤凰又与音乐相关,比喻音乐之美。
文君雅好音乐,而且是个才女,司马相如自喻为凤,把文君比为凰,以琴声“求其凰”,恰恰比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
司马相如这个落魄的风流才子就这样用一首浪漫的情歌热烈追求卓文君,打动了佳人的心,从而赢得美人归。
其实,《凤求凰》的内容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炽烈的。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几句说的就是相如说服文君和他远走高飞的意思。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私奔。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不但没有放弃司马相如,反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卓文君的做法可谓惊天动地,我虽处于思想高度开放、社会包容度极高的现代社会,也不得不对卓文君大胆泼辣的性格所震撼。
文君是在相如非常落魄失意的情况下,和相如走到一起的。
封建旧道德的问题就不用说了,这行为当让是不为世俗和礼教所容的。
她作为一个富家女,却没有富家女的金贵娇气,她不嫌弃相如的穷困,为追求高洁的爱情,毅然和相如共同担起生活的风雨,“当垆卖酒”不是哪个富家千金都能拉下面子做出来的。
当今社会,男女交往婚嫁,女方多半都要求对方有车有房有票子,最好都是“高、帅、富”,“富”最重要。
文君司马的故事

文君司马的故事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是一段古代的浪漫爱情故事。
他们相识于王吉家中,两人为了在一起选择了私奔。
卓文君,原名文后,是蜀郡临邛巨商卓王孙的女儿,也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她当时仅十七岁,美丽聪明,善琴棋书画。
原本已经许配给某一皇孙,但那皇孙未待成婚便去世了,所以当时卓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
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
在一次家宴中,司马相如弹奏的一曲《凤囚凰》深深吸引了卓文君。
宴会完毕后,司马相如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
于是,卓文君在深夜里与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生活所迫,卓文君向自己兄弟借钱,与司马相如回到临邛开了一家酒楼。
后来,司马相如靠着《子虚赋》和《上林赋》被汉武帝封为郎官,终于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誉。
这个故事最后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司马相如衣锦还乡,卓王孙觉得足够风光才送给他黄金认下这个女婿。
他们的故事被流传至今,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凤求凰散文

凤求凰散文从认识时便知一切不易。
一个绝世才女,一个才华俊少。
卓文君独自斜依澜窗。
回忆往日种种。
当年卓府内的一曲凤求凰,琴声悠扬,丝丝扣入心扉,那琴声中的昭昭爱慕之情,也深深打动自己。
之后看到自己的侍者拿回玉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
千里夜奔,只为良人。
从此以后,夫唱妇随,随贫贱但能自乐。
他曾几次问她,”你可否后悔,如果不是嫁入我,也不会如此贫苦。
”每次,卓文君都会微笑的,搽干净干活的双手,慢慢走近自己的丈夫,双手紧握。
一切情义尽在无言中。
他懂得她的付出,她等的到他才华出众的那一日。
他们坚信。
终于一日,父亲终于熬不住了,追加嫁妆,两人回到成都,开始富裕安乐的生活。
再然后丈夫入宫,一别五年。
这五年来无尽的'相思完全占据卓文君的心。
如此聪明如她怎么会不懂,天下男人的易变。
只是不愿承认自己的丈夫也会如罢了。
爱情如三月里的桃花,美丽,香味扑鼻,但一日暴雨后,散落满地。
终于等来了丈夫伤心的信。
她不愿意坐以待毙,提笔回信,最后一句:“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丈夫回心知错,驷马高车接她到长安。
然而,她的心已经变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头,以后如此的日子长了,是不是真的每次都可以用曾经的山盟海誓将丈夫挽回。
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第二次如期而至,丈夫想要纳妾,年轻貌美,善于歌舞。
于是她再次提笔写下千古文章,回击丈夫纳妾的想法。
“闻君有两意,古来相决绝。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又一次坚决而铿锵有力的回绝了丈夫的要求。
如此坚定,不能妥协,不能商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然而她心已然冰冷了。
丈夫一而再的要求,让她已经对这个曾经同甘共苦的男人没有了信心。
她清楚知道他没再要求纳妾是因为自己的坚决。
是因为这段婚姻,这个世俗对这个男人带来的名誉。
这样的光芒这样的歌颂不是谁都可以轻易放弃的。
他不再要求纳妾不是他幡然悔悟,而是两者相权,婚姻和自己给予的巨大支持远远大于一个妾给予的一时欢乐。
古代男女爱情文章

古代男女爱情文章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读一篇古代经典的爱情文章,是我们学习和感悟爱情最好的借鉴,是我们学会珍惜和爱的关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男女爱情文章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古代男女爱情文章篇1: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吟》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
他与王吉是好朋友,王吉曾对他说:“你在外面游学,如果官运不好,日子不好过,就到临邛找我。
”有一天,司马相如真的来投奔了王吉。
两人携手来到客厅,司马相如向王吉谈了近几年的行踪,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
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
司马相如听了,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王吉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
宴会开始,卓王孙带领众宾客向司马相如敬酒,少不了说了许多奉承话。
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奏也弹得很好。
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
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
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
她本来就喜爱音乐,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
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
而宴席上的宾客,当然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为了恭维司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两个人互相爱慕。
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
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如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
开了一家酒铺,卓如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卓文君——奇女子也_写人的作文

卓文君——奇女子也——写人的作文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她是四川有名的富商卓王孙之女,因家境富裕,卓王孙也很开明,所以卓文君自幼熟读诗书,有精通音律,渐渐地名声远扬,成为蜀中一带有名的才女。
但有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纵是一代才女也不可避免,在卓文君十六岁的时候,她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了当时的一位青年才俊,至于他们的婚后生活如何,我们就无从得知了,我们只知道,在卓文君与丈夫成亲的几年后,她的丈夫就去世了。
她丈夫的家人觉得卓文君天生克夫,克死了她的丈夫,便处处刁难她。
文君实在是忍无可忍,索性直接回了娘家。
卓王孙倒也开明,并未对女儿私自回娘家有什么异议,也是,卓家家大业大,害怕养不起一个在婆家受尽委屈的女儿吗!就这样,卓文君就又一次回到了娘家,并住了下来,卓王孙此人,喜欢结交朋友。
当时有一个名叫司马相如的文人,才华横溢却不得功名,当地的县令王吉与他交好,卓王孙听说了此人以后便请王吉为他引荐司马相如,并在家中设宴款待他。
司马相如本不想去,可王吉极力相邀,又听说卓王孙家中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不由心中一动,便答应了下来。
而卓文君也很仰慕司马相如,于是在卓王孙宴请宾客时偷偷躲在屏风后面窥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也知道卓文君就躲在屏风后面,却故意装作不知道。
司马相如知道卓文君精通音律,便在他受邀弹琴的时候,弹了一首自己写的《凤求凰》,借此抒发自己对卓文君的倾慕之意,卓文君也被司马相如的气度与才华所折服,同样爱上了司马相如。
酒宴过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互传书信,彼此之间好感倍增,但文君清楚的知道,她的父亲卓王孙是绝对不会同意自己嫁给一个没权没势的穷小子的。
于是,卓文君当即决定——私奔。
她与司马相如连夜逃到了司马相如的家乡处,等卓王孙知道后,却无可奈何了,卓王孙气的说就当没有生过这个女儿。
司马相如家里很清贫,卓文君就用自己带来的金银与司马相如开了一家小酒馆,卓文君掌管店务,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就充当伙计,两人的生意竟然做的红红火火,远近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文君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当初款款一曲凤求凰,你以为你遇见了此生最爱。
于是不顾世人指指点点,毅然抛弃寡妇的身份与他私奔。
唔,听说你甚至和你父亲卓王孙恩断义绝。
为了他,你抛弃了对你宠爱有加,已经双鬓斑白的父亲。
或许我该好好批评你不孝。
可爱情来了对女人来说总是毒药,你不可避免地被迷惑了。
世上总会有人羡慕你们的爱情,所以反对的声音便渐渐地消失了。
他能弹一手好琴,于是刚开始的时光里,你常常坐在他身旁,听着那缠绵琴音绕梁三日,你不悔。
纵然十指不曾沾过阳春水,却为了他能够进长安见当朝天子,辛苦劳作。
在他坐在书房阅书时,你便坐在房外,轻轻地学起纺织。
似乎你已忘了你亦是才华横溢丝毫不比他逊色的女子。
然后你便看着他离
开,临别时他信誓旦旦,说此生定然不会辜负你。
而这一等,便是整整三年。
三年之后,他驾马而归,意气风发。
此时他已成文官,来接你一同去长安的府邸。
此后夫唱妇随,你便觉得此生足矣。
于是不曾问他这三年是如何度过。
可是我想,我应该告诉你,他这三年是如何度过。
他原本自信满满地请求大官推荐,遭拒之后,每日在酒坊买醉,挥墨写诗,或者与酒倌嬉笑闹成一团。
若不是偶然遇见微服出宫的汉武帝,他恐怕今世也无可作为了。
你十六岁嫁与你第一任夫君,他待你极好,甚至仰慕你的才华,可惜不过一年便早逝。
半年后,你因凤求凰,抛父私奔。
相敬如宾恩爱一年,换得你日后日夜盼望三年。
哦,其实那当中,你父亲已原谅你,要接你回卓家。
你不愿,执意要在茅屋等。
好吧,你等来了。
可是却发现他在嫌弃你。
不曾细致保养的面容已惹来他的远离,色衰爱弛。
他有意要纳一个茂陵女子为妾,你不语,却写好了诀别书。
而偏偏在此时
废后陈阿娇用重金要他写一篇赋文来挽救帝王的心。
你在想,原来这世间被抛弃的女子,不只是你会悲凉。
在他伤神不知如何下笔而酒醉卧眠之后,提笔写下《长门赋》放于桌上,长叹。
后来他,也就是司马相如因为这首《长门赋》声名大噪,同时却也知道他家中有贤妻。
他便不敢在此时纳妾,你原谅他,以为万事终归平静。
可惜陈阿娇到底还是死在了长门宫里。
世态炎凉,色衰而爱驰,爱弛而恩绝。
司马相如还是想娶茂陵女。
我想,能够拒绝汉武帝要纳你为妃的你,一定是将诀别书留下,此后宁愿孤老一生,也定然不会原谅他了。
而不是像有人说,他看了信后,终于彻底放弃纳妾的念头,求你原谅之后辞官隐居山林。
我不信,性情柔弱却也刚烈的你,会原谅他第二次背叛。
款款一曲凤求凰,终究只是一场极其可笑的繁华梦。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