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入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学年入学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20分。
Ⅰ卷表达题一、语言文字运用(52分)1.下面各句中画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由于购房者对楼市政策有多种揣测,观望心态较重,2012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哀鸿遍野。
②王老师真是干一行爱一行,他虽然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了,却仍然白头如新热情不减。
③王进喜跟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辟者。
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⑤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⑥希望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乞儿也有。
A.①②④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⑤2.下面各句中画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3分)①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毫发不爽。
②近日,新冠流感疫情持续蔓延,一项有利于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和聚集性爆发的政策呼之欲出。
③表演开始了,看,演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活灵活现;锣鼓喧天,惟妙惟肖;唱念做打,有板有眼……④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⑤我终于来到了蜀道,本想亲身领略一下李白笔下那猿猱愁攀,风声鹤唳的险要,却见那盘山公路像飘浮的玉带缠绕在座座峰峦之间,真是天堑变通途啊!⑥百货公司并没登广告而特价清货,这消息却不胫而走,离开门营业还有好几个小时,就已经排起了抢购的人龙。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④⑤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二模块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二模块考试语文答案1.C。
(A项,强加因果,按照第一段所说,“冲突和竞争”是亲密的血缘关系对社会活动形成的主要限制,也就是血缘关系限制社会活动的主要表现;B项,依据不足(或夸大其词)“为社会关系减轻负担”只是防止关系折断的“方法之一”;D项,张冠李戴,依据句原文,“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出的”,“这一切”指的也不是选项所说内容。
)2.C。
(推理绝对,“就能吸引人们……”只是一种可能。
)3.D。
(错误有二,一是强加因果,作品的出处与观点没有必然联系;二是依据不足,没有证据表明材料三社会价值更高。
)4.①乡土社会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才能促进商业和现代化的发展;②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每点2分)5.D。
(三个“依恋”上承的是自己不写西湖、不写杭州的狭陋的街道和店铺,解释写清河坊的原因。
)6.B。
(B项,第③段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7.(1)原句用了拟人,“豪纵”“洗刷”形象而充满力量,相比于修改后的客观陈述“很大”“冲”,更能突出了雨之大;(2)原句结尾还用了反问,“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亲切而引人思索,相比于修改后的客观陈述,更具感情色彩,不舍眷恋溢于言表。
(每点3分,手法1分,结合词句分析1分,效果1分。
若从风格、句式等角度分析酌情给分。
)8.C。
(见参考译文)9.B。
(“隋炀帝”为谥号)10.D。
(“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为无中生有,且不是“不与使相”的原因。
)11.(1)后来(曹彬)说:“我最终拒绝,就是在追求虚名了。
”于是接受并登记带回,全部上交给朝廷。
(“近”“籍”“悉”各1分,句意1分。
)(2)咸平二年的时候,曹彬患病。
皇上赶快亲自前往探望,亲手为他调药,又赏赐万两白银。
(“被”“趣驾”“仍”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高三其次次模拟考试(内用)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中介组织作为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主体,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当前,应着力培育文化中介组织,发挥其在开拓文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畅通文化要素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旺盛发展。
文化中介组织是指从事文化的策划、居间、代理、询问、出租等活动,在市场中为供需双方供应交换信息、促成交易等服务的文化市场经营主体。
在文化市场中,文化企业不必也不行能担当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部环节的活动,而是须要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各类文化询问服务机构供应选题、策划、组织、联络等各种中介服务。
要实现文化创作与文化产品生产的有效沟通和对接,也须要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介组织及经纪人、代理人供应设计、包装、推广等服务。
文化中介组织有助于提升文化市场效率。
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化中介组织的经营与服务为文化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供应了有效途径。
例如,一些文化中介组织在文化产品的交换活动中,通过经纪人的创建性智力劳动与服务,为文化交易双方供应沟通、合作、成交的机会,拓宽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大大降低了文化市场交易成本。
在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为文化中介组织成长供应了有利条件。
文化中介组织既要承接政府转出的一些文化服务职能,又要适应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的须要来供应相应服务,正在成为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消费者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各种类型的文化中介组织不但从事文化产品经纪活动,而且起先致力于开拓新的文化市场领域。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án)垝垣(ɡuǐ)陨落(yǔn)帷裳(chánɡ)B.攘诟(ɡòu)溘死(hé)侘傺(chì)公姥(mǔ)C.伶俜(pīnɡ)遗施(wèi)否泰(pǐ)鲑珍(xié)D.袅娜(nà)蓊蓊郁郁(wěng)敛裾(jù)斑驳(bó)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迁延顾步淇水汤汤隰则有泮四牡业业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B.箱帘六七十C.匪来贸丝D.屈心而抑志兮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耳孺目染漫溯(shuò)万户候寥(liáo)廓B.中流砥柱瞋(chēng)目长蒿忤视(wǔ)C.试目以待游说(shuì)颓杞卒起不意(zú)D.绿草如茵青荇(xìng)山清水秀彷徨(pá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失其所与,不知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4.与“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是寡人之过也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夫晋,何厌之有5.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是()(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常痛于骨髓(4)取之百金(5)是寡人之过也(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8)何厌之有A.(2)(4)(8)B.(1)(5)(6)C.(3)(4)(7)D.(4)(7)(8)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夜缒而出。
A.越国以鄙远B.晋军函陵C.今太子迟之D.发尽上指冠7.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B.皆白衣冠以送之C.以乱易整,不武D.敢以烦执事8.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D.而右手揕其胸揕:刺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B.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5分)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中华文明在对外传播中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华文明有着一贯的处世之道,有着永恒的精神气质,有着内在的生存理念。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也决定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原则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着实践主体看待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要更加注重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要坚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道路,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既在传播渠道方面掌握现有媒体和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又在传播内容方面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充分运用各类传播方式,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礼的毁灭、改良与重生在远古时代,基本不能理解一切带有灾害性质自然现象的人,相信在天地之间,除了有超越自然的神掌管着世间万物与人之命运,还有形形色色的鬼在作祟。
而没有任何超自然能力的人,只能以虔诚的态度,用各种形式向神鬼跪拜敬礼,祈求祥福。
所以在远古时代,人们“行礼”的对象主要为神鬼,并在长期持续的祭拜活动中,将各种程序与形式逐渐完善与固定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礼仪。
在私有制与阶级、国家等制度出现之后,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人类文明开始出现,礼仪也随之从原始性的敬神仪式,发展至以阶级为基准的伦理道德观念。
诸位神明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奴隶主贵族则取而代之,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行礼对象”。
也正是在这个社会阶段,古代华夏族以丰富的礼仪文化成为“礼仪之邦”,并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
西周时代更是中国的“礼治”时代,由周公主持定下的《周礼》更是成为中国最早和最为重要的礼仪论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礼具有了严格的阶级属性,主要作用变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周礼》、《仪礼》和《礼记》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经典,从唐朝开始即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基本科目,位列九经中的三篇。
宋朝之后,朱熹将解说《周礼》与《仪礼》的《礼记》重新编撰,并将其列为儒家五经之一,进入科举考试科目。
封建时代的礼更像是一门“人治之法”,能够通过礼稳固世袭的阶级结构,在保证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与交替的同时,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为人处世的良性规范。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之礼是建立在君权和父权的基础之上,那么西方封建社会之礼则建立在君权和神权的基础之上。
而这两者也因为“君权神授”的观点有所关联。
在封建社会式微、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时,西方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以神为本”转换成“以人为本”。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0月1日,受阅部队像一道雄伟壮观的长城,沿长安街绵延向东,浩浩荡荡,气势恢弘。
观礼台上各国来宾激动万分,无不侧目而视,为国家的强大而骄傲。
B.老李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古董字画,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么样,只有小刘画的这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D.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已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班总分名列全校第一,同学们弹冠相庆,欢呼胜利。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日本女艺人酒井法子的藏毒、吸毒丑闻让亿万倾心于她的歌迷、影迷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失所望。
B.人教版语文教材要大幅缩减鲁迅作品的消息一传出,舆论已是人声鼎沸,仿佛这民族脊梁就此折断。
C.人们无法从车窗外分辨出哪个驾车者是酒驾司机,但各地屡屡传出的酒驾伤人消息,不得不令每一位出行者坐立不安。
D.集中公布的一系列主要经济数据表明经济回暖持续,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从当日中国金融市场波澜不兴的表现中可略见一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月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15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评定。
B.针对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执意拍卖中国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的行为,由80多名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本月9日向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和收藏人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
C.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D.“躲猫猫事件”在一片质疑的喧嚣声中成为政府处理网络舆论的实验性标本,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化,让人信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B. 四十年来,雷锋,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直为人民所铭记,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C. 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D. 不管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诺贝尔奖还是第一大奖,许多人视其为殊荣,得主大多受宠..若惊..,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拒绝领奖,德国的斯埃特斯就是一例。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A项,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结合“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分析,此处望文生义。
B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修饰“名字”,不合语境。
C项,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修饰“斗笠”分析,不合语境。
D项,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使用正确。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②有些网络传销网站在国外注册,服务器也设在国外,国内监管部门鞭长莫及....。
③菲律宾政府发言人在谈到黄岩岛为其固有领土时闪烁其词....,因为自古以来黄岩岛就是中国的领土。
④没有昭君出塞,就没有汉与匈奴那五六十年的短暂和平,就不会有双方互不侵扰的城下之...盟.⑤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
⑥常言道:三人成虎....。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定能渡过难关,再创辉煌。
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①②⑤D. ③④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形容公安干警,感情色彩不当,适用对象不当。
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使用正确。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使用正确。
城下之盟:指在敌国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盟约。
后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条约。
结合“双方互不侵扰”的分析,不合语境。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使用正确。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结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等分析可知,不合语境。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 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搭配不当,将“营造”改为“打造”;B项,语义重复,“短期”与“一时”语意赘余,改为“短期内难以恢复”或“一时内难以恢复”;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中国最近掀起的健身热潮,极大地提高了国内外运动服装品牌的销售额。
B. 虽然《战狼 2》采取的是美国队长式的英雄主义叙事,但呈现的并不是一个虚拟的故事,而是中国近年来海外撤侨的真实事件。
C. 广州大剧院大型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将于 5 月 16、18、19 日在天桥艺术中心盛大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 5 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关联词位置错误。
复句中分句,前后主语一致,主语“《战狼 2》”应放在关联词“虽然”前。
C.逻辑矛盾。
日前,表示时间,可以指往日,以前或几天前。
指的是过去,它与表示现在的“正”连用,显然是矛盾的。
D.偷换主语。
改为“此法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
而“六义”之说,则指《诗经》“风、雅、颂”三种体制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 “楚辞体”是指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和诗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
因为春秋时期的屈原所做《离骚》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后人也常称“楚辞体”为“骚体”。
C.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的萧统的《文选》。
“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春秋时期的屈原”错误。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故选B。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几年来,执法者和市民产生冲突的事屡有发生,,,,两种极端走到一起,焉有不发生冲突之理?,说的也是整个道理,,,谁也不是窝囊废,结果也就成了窝里斗。
①市民强调情理而忽视法理②究其原因,往往与双方的情法失衡有关③你持情理,我持法理④执法者强调法理而忽视情理⑤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⑥你用情理攻击我,我用法理回击你A. ⑤④①②③⑥B. ②④①⑤③⑥C. ②①④⑤⑥③D. ⑤③⑥②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阅读语段,了解这段文字讲的是执法者和市民产生冲突的原因。
该语段有三处空缺,根据语段的内在语意关系,把备选选项分为三组,②①④为一组,⑤单独一组,③⑥为一组。
第一处根据首句“执法者和市民产生冲突的事屡有发生”,接下来应是对这种现象找原因,所以其后应紧接②,由首句确定法排除AD项。
“两种极端走到一起”这句,可推知该处说的是“两种极端”的表现,应该是先从“执法者”的角度分析原因,再从“市民”的角度分析原因,所以应该是④①。
排除C项。
根据“说的也是整个道理”可以推知第二空处照应前文,总说各有各的理,所以第二空选⑤,⑤领起下面内容,所以接下来排③⑥。
故本题选B项。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一至两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将.子无怒将:请、愿女也不爽.爽:痛快B. 何意致.不厚致:导致始适.还家门适:出嫁C. 多谢.后世人谢:拒绝还部白.府君白:禀告D. 枉用相存.存:问候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遭受【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爽”,差错。
B项,“致”招来。
C项,“谢”,告诉。
故选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 舞.幽壑之潜蛟足以荣.汝身B. 顺流而东.西.望夏口C. 泣.孤舟之嫠妇侣.鱼虾而友麋鹿D. 鸷鸟之不群.兮高.余冠之岌岌兮【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
A项,都是使动用法,使……起舞;使……荣耀。
B项,名词动用,向东进军;名词作状语,向西。
C项,使动用法,使……哭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D项,名词动用,合群;使动用法,使……高。
故选A。
9.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A. 便可白公姥.... B. 我有亲父兄C. 否泰....如天地 D. 昼夜勤作息【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偏义复合词,汉语中的一种双音节合成词,由意义相近或相反,并且词性相同的两个语素构成,用义偏向或只取用其中一个语素。
常见于古汉语,现代汉语也有保留。
A项,“公姥”,偏指姥,婆婆。
B项,“父兄”,偏指兄。
C项,“否泰”,好运气坏运气。
D项,“作息”,偏指作,劳作。
故选C。
10.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 秋以为期而今安在哉C. 府吏见丁宁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客有吹洞箫者长余佩之陆离【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