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赠从弟
(汉末)刘桢
亭亭 山上松,瑟瑟 谷中风。 风声一何 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 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西都:指长安。
伤心秦汉经行处: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经行,经过。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 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 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
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河表里: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辅,护卫。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 广大地区。项羽灭秦以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所 以称三秦。
风烟望五津: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五津,四川岷江当时有五个渡口,这里指杜少府 即将赴任之地。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即全国各地。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歧路:告别的地方。沾巾:意思是挥泪告别。
八年级下册必背篇目

八年级下册必背篇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八年级下册必背篇目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通过背诵这些篇目,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必背篇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些课文。
1.《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在夜晚时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另一首代表作,通过描述宴会的场面和畅饮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以豪迈激昂的语言引人入胜,是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3.《木兰辞》《木兰辞》是我国古代的一首民歌,描写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感人故事。
这首词以优美动人的语言展现了木兰的英勇和坚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4.《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散文随笔,以登临岳阳楼的经历和感悟为主线,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
5.《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随笔,以游观醉翁亭的经历和感受为主题,表现了文人墨客对自然风光和生活琐事的细致写照,展示了唐宋文人的风雅风范和文人情怀。
6.《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一部讽刺小说,通过四个故事讲述了人情世故和处世道理。
这部小说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7.《孔乙己》《孔乙己》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底层社会人物的生活遭遇和人格命运,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剧的深刻关怀和批判。
这篇小说以忧郁沉重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尊严和社会正义的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上述篇目是八年级下册必背的部分内容,通过仔细阅读、背诵和理解这些课文,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抄写

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抄写八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抄写学习:1.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诗词内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诗词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赤壁》- 作者:杜牧- 诗词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诗词内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5.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诗词内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诗词内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诗词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作者:辛弃疾- 诗词内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9.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诗词内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0. 《滕王阁序》(节选)- 作者:王勃- 诗词内容: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以上古诗词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同学们在抄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背诵诗词,还能够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领会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 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

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背诵篇目9、《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诗经》二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八下语文书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书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根据中国的教育大纲,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包含了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供参考: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岳阳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2. 《滕王阁序》 - 王勃-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名作,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 《赤壁赋》 - 苏轼-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5. 《出师表》 - 诸葛亮-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出征的决心。
6.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学习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7. 《诗经》 - 古代诗歌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许多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和情感的诗歌。
8. 《离骚》 - 屈原-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以屈原的遭遇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对国家的忧虑。
9. 《将进酒》 - 李白-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作,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
这些篇目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常见的必背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能够背诵。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注音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注音八年级下册的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其注音:1.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3. 《醉翁亭记》(欧阳修)-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4.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5. 《出师表》(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 《滕王高阁临江渚》(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些古诗词文言文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极为丰富,而且通过背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每一篇作品的内涵和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篇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卖炭翁
关雎《诗经》
唐代:王勃唐代:白居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蒹葭《诗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唐代:孟浩然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题破山寺后禅院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唐代:常建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式微《诗经?邶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代:杜甫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诗经?郑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送友人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唐代:李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