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材料-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酸性化工液体贮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酸性化工液体贮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酸性化工液体贮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2.12.24-2013.01.04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Array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摘要温度控制系统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主要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四个部分组成。

本文根据设计任务设计了酸性化工液体贮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进行了方案的论证,本系统采用前馈-反馈复合式控制系统,对储槽内酸性液体的温度进行控制。

系统采用HSLW-F防腐型温度变送器对储槽内的酸性液体进行检测,采用ZAZP 电动精小型单座气开式调节阀控制蒸汽的进入量,采用FUJI PXR7 (PXW7) PID调节器来调节系统的控制品质。

通过以上几种调节规律的分析,工艺要求储槽内液体温度达到一定的范围,这里储槽内液体温度是工艺的操作指标。

温度控制器TC1是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由于温度对象的容量滞后比较大,因此,温度控制器应该选择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规律,系统为消除进料温度波动带来的干扰,为使前馈温度控制器TC2能迅速地投入工作,前馈制器应选为比例式控制规律。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执行器;变送器;控制器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1)1.2 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 (1)1.3 酸性化工液体贮槽温度控制系统概述 (2)第2章系统方案论证 (3)2.1 设计的任务分析 (3)2.2 单回路控制系统 (3)2.3 前馈-反馈复合式控制系统 (4)第3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7)3.1 变送器的选择 (7)3.2 执行器的选择 (8)3.3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9)3.4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 (11)第4章系统仿真 (12)第5章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绪论1.1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分类过程控制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论文报告-液位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论文报告-液位控制系统

中南大学《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液位控制系统指导老师设计者专业班级设计日期2011年6月目录第一章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1.1课程设计的目的 (3)1.2课程设计的意义 (3)1.3课程设计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3)第二章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 (4)2.1设计内容及要求 (4)2.2课程设计的要求 (4)第三章实验内容及调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5)3.1实验目的 (5)3.2实验内容 (5)3.2.1流量单闭环控制系统 (5)3.2.2流量比值控制系统 (7)3.3实验调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 (8)第四章液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9)4.1液位控制系统在工业上的应用 (9)4.2液位控制系统变送器以及开关阀的选择 (11)4.3控制算法 (11)4.4系统控制主机的选择 (12)4.5系统的硬件设计(单纯的逻辑控制) (13)4.5.1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图 (13)4.5.2 I/O接口的分配 (14)4.5.3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I/O设备 (14)4.5.2 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15)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17)5.1系统软件设计1(单纯的逻辑控制) (17)5.1.1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17)5.1.2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8)5.1.3 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19)5.2系统控制的程序 (20)5.3 加入PID控制的指令的软件程序 (20)5.3.1PID控制系统梯形图 (21)5.3.2PID控制系统的指令: (24)第六章收获、体会和建议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而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现代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前期课堂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一个工业过程控制对象进行仪表设计与选型,促进学生对仪表及其理论与设计的进一步认识。

液位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液位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通过对控制器程序的设计,使我掌握了运用SIMATIC S7-200型PLC实现PID算法控制以及单闭环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使我对小型液位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具备了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锦国.过程控制.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范永久.化工测量及仪表.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2
2个中间结果参数:PVn-1为上一次的归一化测量值;Mx是计算中的中间参量,是积分之和。可见,9个参数中有:1个输出变量,1个输入变量,5个常数,2个中间变量。设定值SPn、采样时间Ts和3个PID参数共5个常数应事先确定,并在程序初始化时、或在每次执行PID模块指令前,存放到数值存储区,以供调用。
[7]潘新民.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8]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MOVR0.0,VD124//关闭微分作用
MOVB 100, SMB34 //100ms放入特殊内存字节SMB34,用于控制中断0的时间间隔
ATCH INT_0, 10//调用中断程序
ENI//全局性启用中断
INT0
LD SM0.0//RUN模式下,SM0.0=1
ITDAIW0, AC0//模拟量输入映像寄存器AIW0的数转双精度数存入AC0寄存器
可得到:Mn = Kc*(SPn-PVn)+Kc*(Ts/Ti)* (SPk-PVk)
+Kc*(Td/Ts)*[(SPn—PVn)-(SPn-PVn-1)]
=Kc*(SPn-PVn)+Kc*(Ts/Ti)*(SPn-PVn)
+Kc*(Td/Ts)*[PVn-1—PVn]+Mx

操作贮槽的液位控制系统课件

操作贮槽的液位控制系统课件

若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 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总结分析,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及操作规程。
06
复习与思考
本章重点回 顾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贮槽液位控制模式
液位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思考题与练习题
什么是贮槽液位控制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对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日常维护?
阀门故障
阀门可能出现泄漏、卡死等问题。对于泄漏问题,应更换密封件;对于卡死问题,应清理 阀门的杂质,并检查阀门是否需要润滑或更换。
泵的故障
泵可能因为过载、轴承磨损等原因而出现故障。此时应检查泵的轴承是否磨损,泵的叶轮 是否堵塞,泵的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对于磨损问题,应更换轴承;对于堵塞问题,应清 理叶轮的杂质;对于电源问题,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
液位控制模式的设定
选择控制模式
液位控制系统有多种控制模式, 如手动、自动等。在操作前,需 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
模式。
设定液位高度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需要设定贮槽 的液位高度。设定的液位高度需要 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来确定。
调整控制参数
在液位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 的生产需求来调整控制参数,如PID 参数等。
操作贮槽的液位控 制系统课 件
目 录
• 引言 • 贮槽液位控制原理 •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操作步骤 •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安全注意事项 • 复习与思考
contents
01
引言
背景介 绍
01
贮槽是一种用于储存液体物质的 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 食品等领域。
02
液位控制是贮槽操作中的重要环 节,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贮槽的液位控制系统课件

操作贮槽的液位控制系统课件

应用领域拓展
化工行业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液位控制系统将在化工生产过 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制药行业
制药行业对液位控制的要求极高,液位控制系统将广泛应 用于制药生产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食品行业
食品行业对液位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液位控制系统 将有助于提高食品加工和包装过程的效率和卫生水平。
液位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 、制药、食品和饮料等领域,对于保 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 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用于检测液位、流量、 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将
信号传输到控制器。
控制器
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 预设的参数值与实际值 进行比较,输出控制信
号。
执行器
根据控制信号调节阀门 的开度、水泵的转速等 ,以实现液位的控制。
每季度或半年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包括液位计、传感器、阀门等部件。
更换磨损件
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如密封圈、轴承等,应及 时更换,以保证液位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校准设备
定期对液位计、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 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位异常波动
检查液位计、传感器、阀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管路是否 有堵塞或泄漏。
定期维护
定期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安全防护措施
安装防护装置
01
在液位控制系统中安装安全阀、溢流阀等防护装置,防止超压
、超温等危险情况。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02
操作人员需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眼镜
等,以保障人身安全。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过程控制.doc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过程控制.doc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过程控制目目录录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1 第二章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3 第三章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5 第四章软件设计与说明.16 第五章调试结果与必要的调试说明22 第六章使用说明24 第七章总结25 第七章总结25 第八章参考文献27 附录程序清单28 第一章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贮槽设备是一水箱,生产工艺要求水箱液位应保持在20±0.5cm,设计控制系统满足该要求。

对系统要求进行分析,生产工艺简单并且要求不高,因此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所谓单回路控制系统,通常是指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执行器和一个被控对象所构成的闭环系统,也称为简单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所需的自动化装置数量少,操作维护也比较方便,因此在化工自动化中使用很普遍,这类系统占控制回路的绝大多数。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虽然简单,但它的分析、设计方法是其它各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

因此,学习和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单回路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运,又能满足不少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对被控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简单、可靠、经济与保证效果是方案设计的基本准则。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学会了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分析、设计的处理方法,认识到系统中各个环节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并了解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后,就可以联系实际,处理其他更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

从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成熟的一种控制方式。

单回路控制系统根据被控量的类型可分为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压力单回路控制系统、流量单回路控制系统等。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一般形式如下SF SXSY SWCSW V 0 SW SWm SZ V WS 调节阀的传递函数0 W S 被控过程的传递函数 C WS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WmS测量变送器的传递图1-1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第二章第二章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2.1、系统结构框图图2-1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2.2、工作原理单回路控制系统又称简单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及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闭合系统。

储水罐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大学论文

储水罐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大学论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储水罐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诞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

本文将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储水罐液位,具体本文中储水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基于MCS51单片机系统而设计,利用单片机强大的功能和方便通信接口,实现水位检测、电机速度控制,采用PI调节误差,进一步对液位控制系统优化,从而实现怼储水罐液位的计算计控制。

关键字计算机控制;储水罐;传递函数目录1 课程设计说明 (3)1.1 题目说明 (3)1.2设计要求 (3)2 控制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4)2.1系统结构框图 (4)2.2 系统工作原理 (4)3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总体控制方案 (5)3.1储水槽数学模型建立 (5)3.2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 (6)3.3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建立 (7)4 硬件选择 (9)4.1液位传感器的选型 (9)4.1.1液位传感器简介 (9)4.1.2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9)4.1.3液位传感器选型 (9)4.2微控制器的选择 (10)4.2.1 80C51电源 (11)4.2.2 80C51时钟 (11)4.2.3 80C51 控制线 (11)4.2.4 80C51 I/O接口介绍 (11)4.3 A/D转换器选择 (12)5 硬件电路设计 (13)5.1 80C51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14)5.1.1 时钟电路 (14)5.1.2 复位电路 (14)5.1.3数码管显示电路 (14)5.1.4 A/D转换电路 (15)5.2水泵驱动电路设计 (15)5.2.1 电机驱动电路 (15)6 软件设计 (17)6.1软件设计概要 (17)6.1.1软件设计模块: (17)6.1.2模拟PID控制原理 (17)6.2软件设计流程图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1 课程设计说明1.1 题目说明被控系统为一储水罐。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091班2012年6月4日小组成员:序号学号姓名设计分工160902100138姚航程总方案的确定及原理、控制参数的整定、simulink仿真17090210014韦寿德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查阅资料180********1张印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190902100142邓世杰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00902100147杨奉志总方案的确定及原理、控制参数的整定、simulink仿真210902100148钟昌帅simulink仿真、调节阀的选型220902100149李晓明控制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设计总结、整理报告230902100202张凯强simulink仿真、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240902100203农志兴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50902100204袁剑波控制器的选型、查阅资料260902100206李季调节阀的选型、控制器的选型270902100208黄灵浩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280902100209谭雷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90902100213吴高阳控制参数的整定、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300902100216潘敏调节阀的选型、测量变送器的选型目录一、设计目的··4二、设计任务及要求··4三、工艺过程及要求··5四、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说明··6五、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71.系统结构框图··72.工作原理··83.水箱建模··8六、各单元软硬件··101.控制对象··102.控制器··103.调节阀··114.差压变送器··12七、参数的整定及仿真结果··131.经验法(现场实验整定法)·132.常见被控量的PID参数选择范围··133.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134.仿真结果··14八、分析总结··16设备清单··17参考文献··18一、设计目的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贮槽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091班2012年6月4日小组成员:序号学号姓名设计分工16 0902100138 姚航程总方案的确定及原理、控制参数的整定、simulink仿真17 0902100140 韦寿德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查阅资料18 0902100141 张印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19 0902100142 邓世杰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0 0902100147 杨奉志总方案的确定及原理、控制参数的整定、simulink仿真21 0902100148 钟昌帅simulink仿真、调节阀的选型22 0902100149 李晓明控制器的选型、控制参数的整定、设计总结、整理报告23 0902100202 张凯强simulink仿真、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24 0902100203 农志兴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5 0902100204 袁剑波控制器的选型、查阅资料26 0902100206 李季调节阀的选型、控制器的选型27 0902100208 黄灵浩测量变送器的选型、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28 0902100209 谭雷调节阀的选型、水箱的建模29 0902100213 吴高阳控制参数的整定、水箱的建模、查阅资料30 0902100216 潘敏调节阀的选型、测量变送器的选型目录一、设计目的 (4)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4)三、工艺过程及要求 (5)四、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6)五、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7)1.系统结构框图 (7)2.工作原理 (8)3.水箱建模 (8)六、各单元软硬件 (10)1.控制对象 (10)2.控制器 (10)3.调节阀 (11)4.差压变送器 (12)七、参数的整定及仿真结果 (13)1.经验法(现场实验整定法) (13)2.常见被控量的PID参数选择范围 (13)3.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 (13)4.仿真结果 (14)八、分析总结 (16)设备清单 (17)参考文献 (18)一、设计目的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一个工程实际课题的设计练习,学生可以初步实践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明确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采用的具体设计方法,达到巩固、充实和综合所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2)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3)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4)编写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课程设计应充分运用过程控制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的知识,针对某生产工艺过程实施自动过程控制方案。

因此,既要充分掌握生产工艺过程及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又要熟悉控制及检测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型号、规格、价格等信息。

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生产工况:研究过程控制单元的生产工艺及工作环境,在这一阶段还需要收集工艺中有关的物性参数和重要数据。

2.明确控制要求:找出被控对象,针对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分析控制目的及其应达到的控制效果。

3.拟定控制方案:按照现场的特点、控制室与现场的相对位置及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合理的控制系统类型,定出各检测点、控制点的实际位置,初步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4.制定控制流程图:根据工艺特点以及控制方案画出系统的控制工艺流程图及控制方框图。

5.选取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根据控制要求及工艺合理性进行选取,尽量选取容易检测、无容量滞后或滞后小的变量。

6.过程装置及仪表的选型:根据工艺提供的数据及仪表选型的原则(根据工艺数据和有关计算方法对调节阀进行相应的计算),调研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选定检测、变送、显示、控制等各类仪表的规格、型号。

另外,对于仪表设备的辅助设备材料(仪表设备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选用一些有关的其它设备材料)也需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数量统计,编制仪表安装材料表等。

7.设计总结:对整个设计过程做客观的评价,并阐述控制系统的优、缺点等。

三、工艺过程及要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体贮槽如进料罐、成品罐、中间缓冲容器、水箱等设备应用十分普遍,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物料进出需均衡,以保证过程的物料平衡。

⏹工艺要求液位贮槽内的液位需维持在某给定值上下,或在某一小范围内变化,并保证物料不产生溢出。

四、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说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艺条件越来越复杂。

对过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被控过程的特性为依据的。

由于工业过程的复杂、多变,因此其特性多半属多变量、分布参数、大惯性、大滞后和非线性等。

为了满足上述特点与工艺要求,过程控制中的控制方法是十分丰富的。

通常有单变量控制系统,也有多变量控制系统,有复杂控制系统,也有满足特定要求控制系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体贮槽设备如进料罐、成品罐、中间缓冲容器、水箱等应用十分普遍,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物料进出需均衡,以保证过程的物料平衡,因此工艺要求贮槽内的液位需维持在某个给定值上下,或在某一小范围内变化,并保证物料不产生溢出,要求设计一个液位控制系统。

对分析设计的要求,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要求并不高,所以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单回路控制系统又称简单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系统、一个检测元件及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闭合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成熟的一种控制方式。

单回路控制系统根据被控量的系统、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等。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所需的自动化装置数量少,操作维护也比较方便,因此在化工自动化中使用很普遍,这类系统占控制回路的绝大多数。

单回路控制系统虽然简单,但它的分析、设计方法是其它各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

对单回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调试处理的方法,理解单回路控制系统对各个环节的影响,就可以分析处理好更复杂的设计问题。

这里选择的是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一般形式如下:W C(S)——控制器的传递函数W V(S)——调节阀的传递函数W O(S)——被控过程的传递函数W m(S)——测量变送器的传递函数五、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1.系统结构框图: 液位控制器执行阀液位过程检测变送器e u 1q )(t f 设定值实际液位过程控制系统,简单的说,就是采用计算机来实现的过程工业控制(含管理)系统。

从控制系统引入计算机,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逻辑判断和记忆等功能完成多种控制任务实现复杂东芝规律。

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因此给定值和反馈要先经过A/D 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量,才能输入计算机。

但计算机接受了给定量和反馈量后,依照偏差值,按某种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如PID 运算),计算结果(数字信号)在经过D/A 转换器,将数字 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执行机构,从而完成对系统的控制作用。

液位检测变送器 液位控制器设定值执行阀2.工作原理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亦称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是指正对一个被控过程(调节对象),采用一个检测变松器检测被测过程,采用一个控制(调节器)来保持参数恒定(或在很小范围变化),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调节阀)。

从系统的款图看,只有一个闭环回路。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单元、其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运,能满足一般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在工业生产小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适用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虽然简单,但它的分析、设计方法是其它各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

因此,学习和掌握单回路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水箱建模这里研究的被控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单容水箱(图2-1)。

要对该对象进行较好的计算机控制,有必要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正如前面提到的,单容水箱是一个自衡系统。

根据它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用阶跃响应测试法进行建模。

如图2-1,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 1,出水量为Q 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 ,出水阀V 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

若Q 1作为被控对象的输入变量,h 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Q 1 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 12dh Q Q Cdt -= (2-1) 将式(2-1)表示为增量形式 12d h Q Q C dt∆∆-∆= (2-2) 式中,1Q ∆、2Q ∆、h ∆——分别为偏离某一平衡状态10Q 、20Q 、0h 的增量; C ——水箱底面积。

在静态时,1Q =2Q ;dh dt =0;当1Q 发生变化时,液位h 随之变化,阀2V 处的静压也随之变化,2Q 也必然发生变化。

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液位h 与流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但为简化起见,经线性化处理,则可近似认为1Q ∆与h ∆成正比,而与阀2V 的阻力2R 成反比,即22h Q R ∆∆= 或 22h R Q ∆=∆ (2-3) 式中,2R 为阀2V 的阻力,称为液阻。

将式(2-3)代入式(2-2)可得221d h R C h R Q dt∆+∆=∆ (2-4)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2012()()()11R H s K G s Q s R Cs Ts ===++ (2-5) 式中,T=R 2C 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 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K=R 2为过程的放大倍数。

令输入流量1()Q s =0/R s ,0R 为常量,则输出液位的高度为:000()(1)1/KR KR KR H s s Ts s s T==-++ (2-6) 即 10()(1)t T h t KR e -=- (2-7)当t →∞时,0()h KR ∞= 因而有 0()h K R ∞==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2-8) 当t=T 时,则有100()(1)0.6320.632()h T KR e KR h -=-==∞ (2-9)式(2-7)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2-2所示。

由式(2-9)可知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此切线与稳态值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

图2-2 阶跃响应曲线六、各单元软硬件1.控制对象控制对象为一个水箱,水箱液位高度决定于入水量、出水量、水箱形状等因素。

实验选用PI 算法将水箱液位控制在指定位置。

水箱装有液位传感器,并选用水箱中的液位高度为控制变量。

管路任一个手动阀都可以作为干扰源,用以产生干扰信号,整个被控对象组成了一个控制系统。

2.控制器模拟式控制器DDZ-Ⅲ型DDZ-Ⅲ型电动单元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模拟式控制器,以来自变送器的标准1-5V 直流信号作输入,与1-5V 直流设定值比较得到偏差,进行PID 运算后输出1-5V 或4-20mA 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