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丙烯酸甲酯的制备

丙烯酸甲酯的制备

丙烯酸甲酯的制备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纺织、医药等行业。

它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甲醇和丙烯酸的酯化反应制备丙烯酸甲酯。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反应设备:将反应釜和冷凝器连接好,同时设置好温度控制和搅拌装置。

2. 加入催化剂: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酸催化剂,常用的有硫酸、磷酸等。

3. 加入原料:将甲醇和丙烯酸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4. 开始反应:加热反应釜,同时开始搅拌,使反应均匀进行。

5. 控制温度: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一般在50-80摄氏度之间。

6.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时间一般为2-6小时。

7. 冷却:冷却后,收集生成的丙烯酸甲酯。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乙烯和甲醇的氧化反应制备丙烯酸甲酯。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反应设备:将反应釜和冷凝器连接好,同时设置好温度控制和搅拌装置。

2. 加入催化剂: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催化剂,常用的有过氧化氢、过氧化钙等。

3. 加入原料:将乙烯和甲醇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4. 开始反应:加热反应釜,同时开始搅拌,使反应均匀进行。

5. 控制温度: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一般在100-150摄氏度之间。

6.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时间一般为2-8小时。

7. 冷却:冷却后,收集生成的丙烯酸甲酯。

无论是通过甲醇和丙烯酸的酯化反应还是通过乙烯和甲醇的氧化反应,制备丙烯酸甲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控制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此外,反应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技术也对反应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制备方法在反应条件、催化剂选择、反应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对于工业生产来说,还需要考虑成本、产量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制备方法有多种。

无论是通过甲醇和丙烯酸的酯化反应还是通过乙烯和甲醇的氧化反应,制备丙烯酸甲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控制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生产工艺路线的选择:氰乙醇法和烯酮法由于效率低、消耗大,已被淘汰。

丙烯腈水解法只限于生产。

生产高级酯时,尚需进一步采用酯交换法。

改良法在煤化工发展时期曾一度占统治地位。

至今仍有一些企业还在采用丙烯腈水解法及乙炔法,但近年来世界上新建装置均趋向采用工艺先进、成本低、效益高的丙烯氧化法。

所以我们选取的是丙烯氧化法。

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

丙烯通过两步氧化后变成丙烯酸,二步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合成丙烯醛,(第一步反应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第二步是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其O作催中以壳牌开发公司所采用的方法最早引起工业上的注意,这种方法以Si2化剂,反应系统中氧气浓度保持很低,转化率低到1%左右。

丙烯氧化反应单元是将丙烯气体、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触媒固定床反应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气相氧化。

混合气体的丙烯首先经过反应器下部触媒氧化成丙烯醛,然后再经过反应器上部触媒进一步氧化成丙烯酸,反应气体中的丙烯酸、醋酸等生成物,经丙烯酸收塔收后,得到70%左右的AA水溶液,再经汽提塔脱去轻组份后,送往AA分离精制元,丙烯酸吸收塔塔顶气体,一部分作为反应器的循环气使用,另一部分作为废气往催化焚烧单元,焚烧后的气体排人大气。

第二步反应与第一步反应相比,可以在稍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即在350~400℃和接近与常压条件下进行。

催化剂以SiO2为载体, 在其上负载碱金属Cs和Sb2O5作为活性组分制备出Cs _Sb2O5/SiO2型固体碱催化剂, 经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 SEM /EDS)负载量Sb质量分数为10. 06%, Cs质量分数8.84%。

当醋酸甲酯与甲醛的摩尔比为3:1, 空速在4—5 h- 1, 反应温度在390℃时合成效果较好, 丙烯酸甲酯的收率可达47. 6%。

制得的型Cs _Sb2O5/S iO2,固体碱催化剂碱强度范围为: 33≦H- < 41。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树脂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醇解反应和精馏分离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丙烯酸和甲醇。

丙烯酸通常是通过催化加氢制得,而甲醇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

这两种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酯化反应和产品质量。

酯化反应是生产丙烯酸甲酯的关键步骤。

在反应釜中,将丙烯酸和甲醇与催化剂一起加入,并加热搅拌。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会发生,生成丙烯酸甲酯和水。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提高产率和纯度。

接下来是醇解反应,用来去除生成的水。

醇解反应即将产生的丙烯酸甲酯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和水。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去除杂质的水分。

最后是精馏分离过程。

将反应产物送入精馏塔中,通过加热蒸发,再凝结,将目标产品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成品率。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甲酯产品。

当然,在工业生产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以确保全过程生产的高效、经济和安全。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丙烯酸甲酯的⽣产技术丙烯酸甲酯的⽣产技术任务点01 丙烯酸甲酯⽣产⼯艺路线选择――――⽣产现状、⽣产⽅法分析⽐较(原料来源,催化剂性能,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丙烯睛⽔解⼄酸甲酯法原料来源⽯油⽯油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这种⽅法所制的的丙烯酸甲酯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有所不同,使⽤甲醇时,丙烯酸甲酯的收率按丙烯晴计⾼于85%,以甲醇计⾼于75%。

此法在技术上是可⾏的,其发展取决于催化剂和分离⽅法的改进。

缺点⾄于⽤丁醇以上的⾼级醇时,在经济上海存在着问题。

这种⽅法的缺点是副产物⾼于丙烯酸甲酯2倍(重量)以上的副产物,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酸,⽽处理这种废酸有很多困难。

因为不能将其抛弃,⽽只能⽤于硫酸回收,或⽤来制造硫酸铵。

另⼀缺点是从丙烯晴直接合成⾼级酯类有⼀定的困难。

因此不能⽤这种⽅法来建设⼤规模的⼯⼚。

虽然此法在技术上是可⾏的,但有⼤量未转化的原料必须回收。

总结选择:丙烯氧化法随着丙烯酸酯需要量的增加及丙烯价格的下降,近来很多⼚家都企图⽤价格较低⽽⼜适合于⼤型化的空⽓氧化合成丙烯酸的⽅法来实现⼯业化(流程如图所⽰)。

以丙烯作原料的丙烯酸合成法有以下两种⽅法:⼀种是先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的⼆步法,另⼀种是丙烯酸⼀步空⽓氧化直接合成丙烯酸的⼀步法。

第⼀种⽅法中,在丙烯酸氧化上⼜可分为⽓相法和液相法,可是从收率及连续化难易⽅⾯考虑,⼏乎都愿意采⽤⽓相接触氧化。

⾄于⼀步法中除了丙烯酸以外,实际上也同时产⽣丙烯醛,因此很难将⼀步法和⼆步法的第⼀步反应加以明确区分。

⼆步法的第⼀步反应是合成丙烯醛,其中以壳牌开发公司所采⽤的⽅法最早引起⼯业上的注意,这种⽅法以Cu2O作催化剂,反应系统中氧⽓浓度保证很低,转化率低到1%左右。

此后,酿酒(Distillers)公司发明了Se—CUO催化剂,曾当作丙烯晴新和成的第⼀步反应催化剂⽽引起注意。

以后⾃标准油公司(俄亥俄)[The Standard Oil(Ohio)]发表Mo—Bi系催化剂以来,接着出现了很多⾼转化率及⾼收率第⼆步反应与第⼀步反应相⽐,可以在稍低的温度下进⾏氧化,即在350~400℃和接近于常压条件下进⾏。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简介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和纺织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及相关技术。

原料丙烯酸甲酯的生产主要以甲醇和丙烯酸为原料。

甲醇是从天然气、煤炭或石油等原料制取,而丙烯酸则通常是通过丙烯的氧化得到。

其他辅助原料包括催化剂、溶剂等。

生产过程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催化剂的制备在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碱催化剂或酸催化剂。

对于碱催化剂法,常用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而酸催化剂法则使用硫酸或磷酸。

2. 酯化反应将甲醇和丙烯酸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后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100摄氏度之间,同时要加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

3. 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脱水反应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反应体系,使其中的水分蒸发。

4. 分离与纯化在完成脱水反应后,需要将产物进行分离与纯化。

通常采用蒸馏、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丙烯酸甲酯。

5. 精制在分离与纯化后,丙烯酸甲酯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以达到所需的质量标准。

生产技术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通常采用酯交换法、醇酸反应法和直接酯化法。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利用醇与酯之间的反应,通过加入较长碳链的酯来缓解酯化反应的平衡。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纯度较高,但对原料的要求较高。

醇酸反应法醇酸反应法是利用醇与酸之间的酯化反应,通过逐渐加入丙烯酸和甲醇来控制反应的平衡。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对原料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纯度较酯交换法稍低。

直接酯化法直接酯化法是将甲醇和丙烯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无需引入辅助酯或逐渐加入原料。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纯度较低,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总结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甲醇和丙烯酸等原料进行酯化反应、脱水反应、分离纯化和精制处理。

常用的生产技术包括酯交换法、醇酸反应法和直接酯化法。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纺织、油墨等行业。

下面是丙烯酸甲酯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丙烯、甲醇和催化剂是生产丙烯酸甲酯的主要原料。

甲醇和丙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根据需要加入催化剂,通常使用碱式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2. 放热控制:将原料混合物引入反应釜中,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由于丙烯与甲醇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以避免发生副反应或爆炸。

3. 反应过程:反应釜中的原料混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

丙烯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同时产生水。

4. 中和和分离:反应结束后,用盐酸或硫酸对产生的丙烯酸甲酯进行中和。

酯化反应产生的水和中和反应产生的盐酸或硫酸被分离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5. 精馏:将中和后的混合物进行精馏,分离出纯净的丙烯酸甲酯。

6. 脱水和脱盐:在精馏后的丙烯酸甲酯中,还有少量的水和盐酸或硫酸残留。

通过脱水剂和脱盐剂的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7. 产品储存和包装:脱水和脱盐后的丙烯酸甲酯可以储存和包
装,待送入市场使用。

以上是丙烯酸甲酯的工艺流程。

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也是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

1能够简单描述丙烯酸甲酯的反应原理及工业生产方法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被用作催化剂。

一、酯化反应原理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 2=CHCOOH+CH 3OH <==>CH 2=CHCOOCH 3+H 2O这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使反应有向有利于产品生成的方向进行,采用一些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比反应量过量的酸或醇,另一种方法是从反应系统中移除产物。

二、工业生产方法1.乙炔法(雷珀(Reppe)法)是先将乙炔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用溴化镍为催化剂(作为羰基镍的来源),溴化铜为助催化剂,反应条件为:8~10 MPa ,200~225℃,丙烯酸的产率为90% (对乙炔)或85% (对CO),BASF 和Dow-Badische 相继于1960年进行工业生产,两者略有不同之处,前者用酸作催化剂进行甲醇酯化,后者用Dowex 。

50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此法的特点是不用高压处理乙炔,用镍盐作催化剂,而不用有毒的羰基镍。

2.丙烯腈水解这是丙烯腈水解,酯化后制取丙烯酯化的方法。

424242222242SO H NH COOR CH CH SO H CONH CH CH O H CN CH CH RO H SO H +⋅=−−→−⋅⋅=−−→−+⋅反应分为两步,由利用丙烯腈水解的酰胺化反应与利用醇的酯化反应组成。

在第一步反应中,是在70~100度将丙烯腈添加到硫酸水溶液中以合成丙烯酰胺硫酸盐,然后加适量的水和醇进行酯化。

生成的酯用来蒸馏分离掉副产物硫酸氢铵后再送到精制工序。

这种方法所制得的丙烯酸酯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有所不同,使用甲醇的时候,丙烯酸甲酯的收率按丙烯腈计高于85%,以甲醇计高于75%。

至于用丁醇以上的高级醇,在经济上还存在问题。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副产品是丙烯酸甲酯的二倍。

(重量)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液,而处理这种废液有很多困难。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

丙烯酸甲酯工艺说明

15000 吨/年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第一章生产原理及工艺特点在该单元中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被用作催化剂。

1.1 酯化反应原理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2=CHCOOH+3COHH <==>CH2=CHCOOC3+HH2O 这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使反应有向有利于产品生成的方向进行,采用一些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比反应量过量的酸或醇,另一种方法是从反应系统中移除产物。

1.2 丙烯酸甲酯的酯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它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工艺采用酸过量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反应在如下情况下进行:温度:75 C (MA)醇/酸摩尔比:0.75(MA)由于甲酯易于通过蒸馏的方法从丙烯酸中分离出来,从经济性角度,醇的转化率被设在60%-70 %的中等程度。

未反应的丙烯酸从精制部分被再次循环回反应器后转化为酯。

用于甲酯单元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恶化因素有:金属离子的玷污、焦油性物质的覆盖、氧化、不可撤回的溶涨等。

因此,如果催化剂有意被长期使用,这些因素应引起注意。

被金属铁离子玷污导致的不可撤回的溶涨应特别注意。

1.3 丙烯酸回收丙烯酸回收是利用丙烯酸分馏塔精馏的原理,轻的甲酯、甲醇和水从塔顶蒸出,重的丙烯酸从塔底排出来。

1.4 醇萃取及回收醇萃取塔利用醇易溶于水的物性,用水将甲酯从主物流中萃取出来,同时萃取液夹带了一些甲酯,再经过醇回收塔,经过精馏,大部分水从塔底排出,甲醇和甲酯从塔顶蒸出,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1.5醇拔头醇拔头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中少部分的醇从塔顶蒸出,含有甲酯和少部分重组分的物流从塔底排出,并进一步分离。

1.6酯精制酯精制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从塔顶蒸出,塔底部分重组分返回丙烯酸分馏塔重新回收。

第二章生产流程说明2.1丙烯酸甲酯生产流程框图2.2丙烯酸甲酯生产 2.2.1 R101 曙化反应器K101VTI11・•VD119viarETV101V1D2YD naDAIPVlftlVD113VD1117DL01AVtLQS¥P112VS1Q7FILL口】岐STSV105VT109■*«rV&U3 VT316YD103 rviai 佃 1 口崛VDiai FV1O6 ¥0102VS120 FVia* VD121•・q ・・Kl¥D124 PV1@1 tDlJSV[|>1X5 FV109 YtllbVD1DEI ■士武礼炖趙系St rllO2.2.2 T110223 E114224 T130225 T140 2.2.6 T150227 T1602.2.5伴热系统图2.3丙烯酸甲酯生产流程叙述 2.3.1从罐区来的新鲜的丙烯酸和甲醇与从醇回收塔仃140)顶回收的循环的甲醇以及从丙烯酸分馏塔仃110)底回收的经过 循环过滤器(FL101)的部分丙烯酸作为混合进料,经过 反应预热器(E101)预 热到指定温度后送至 R101(酯化反应器)进行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大限度的额降低了副产物的发生量,更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

1、
压力 :常压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加,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压强的变化是通过浓度的变化来实现的。

对于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烯酸甲酯反应原料中的丙烯酸以及回收物料中除甲醇以外
的其它物质沸点均高于反应温度,在反应器中均为液体,而甲醇和生成的甲酯在反应温度下已变为气体,所以压强改变对此反应的速率有
一定影响;由于甲醇和生成的甲酯摩尔比率相差不大,近似的认为
所以压强的改变对平衡移动几乎没有影响。

任务2:能够简单描述丙烯酸甲酯反应的产品、原料、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任务:丙烯酸甲酯反应可能的反应路线选取及依据
1、反应路线
2、选择及理由
结论丙烯氧化-酯化法
理由原料易得,收率较高,工艺成熟,便于实现连续化大生产
任务4:能够画出丙烯酸甲酯的现行工艺流程框图并进行说明描述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是:丙烯酸和甲醇在反应器中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物进入精馏塔分馏,塔顶产物进入萃取塔萃取,塔釜物料回反应器反应;萃取塔塔顶出料进入醇拔头,塔釜物料则进入醇回收塔回收,醇回收塔塔顶物料回到反应器反应,塔釜则作为萃取塔的萃取水回到萃取塔;醇拔头塔塔顶物料回到萃取塔重新萃取,塔釜物料则进入酯精制塔精制,精制塔塔顶出料则进入成品罐,塔釜物料回到精馏塔精馏。

任务:能够给出气固相反应器的类型、结构及其应用选型原则
一、固定床反应器的类型与结构
1、单段绝热式
特点
结构简单,反应器生产能力大,但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大
适用
反应热效应不大,反应过程允许温度有较宽变动范围的反应过程
热效应较大的反应只要对反应温度不很敏感或是反应速率非常快的过程,有时也使用这种类型的反应器。

2、多段绝热式
特点及适用:
多段绝热式弥补了单段绝热式的不足;
冷激式反应器结构简单,便于装卸催化剂,内无冷管,避免由于少数冷管损坏而影响操作,特别适用于大型催反应器
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管径:一般为25~50m m的管子,但不小于25m m。

催化剂粒径:应小于管径的8倍,通常固定床用的粒径约为2~6m m,不小于1.5m m。

传热所用的热载体:
沸水可以用于100℃~300℃的温度范围。

联苯与联苯醚的混合物以及以烷基萘为主的石油馏分能用于200~350℃的范围。

无机熔盐(硝酸钾,硝酸钠及亚硝酸钠的混合物)可用于300~400℃的情况。

对于600~700℃左右的高温反应,只能用烟道气作为热载体。

特点:
采用小管径,传热面积大,有利于强放热反应;传热效果好,易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
管径较细,流体在催化床内流动可视为理想置换流动,故反应速率快,选择性高;
结构较复杂,设备费用高。

适用:
原料成本高,副产物价值低以及分离不是十分容易的情况。

径向固定床反应器
一般固定床中由于压降限制,不能使用太小粒度的催化剂,但催化剂的有效系数降低了,为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而设计了径向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
按照固体颗粒是否在系统内循环分类:分为单器及双器
按照床层中是否设置有内部构件分类:分为自由床和限制床
固定床与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
任务点0101-6:能够根据反应器特点合理选择气固相反应器王姝
气固相反应器的选型分析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定义:在反应器中,若原料气以一定流速通过静止催化剂的固体层,通常把这类反应器称为固定床反应器。

特点:
优点:
a.操作中气流可看成是理想置换,完成相同的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有效体积小,催化剂用量少。

b.气体的停留时间可以严格控制,有利于选择性
的提高。

c.催化剂不易磨损,可长时间连续使用。

d.可用于高温高压下操作。

缺点:
a.导热性能差,温控难。

b.难于使用小颗粒催化剂。

c.催化剂再生、更换均不方便等。

流化床反应器
定义:若原料气通过反应器时,固体颗粒受流体的影响而悬浮于气流中,这类反应器称为流化床反应器。

优点:
(1)传热效率高,床内温度易于维持均匀。

——这对于热效应大而对温度又很敏感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因此特别地被应用于氧化、裂解、焙烧以及干燥等各种过程。

(2)大量固体粒子可方便地往来输送。

——这对于催化剂迅速失活而需随时再生的过程(如催化裂化)来说,正是能否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的关键。

此外,单纯作为粒子的输送手段,在各行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3)可采用细颗粒催化剂,可以消除内扩散
阻力,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

缺点:
(1)气流状况不均,不少气体以气泡状态经过床层,g-s两相接触不够有效,在要求高转化率时,这种状况更为不利。

(2)粒子运动基本上是全混式,因此停留时间不一,在以粒子为加工对象时,可影响产品质量的均一性,且转化率不高;另外粒子的全混也造成气体的部分返混,影响反应速度和造成副反应的增加。

(3)粒子的磨损和带出造成催化剂的损失,并要有旋风分离器等粒子回收系统。

任务:能根据工艺条件对6万吨/年丙烯酸甲酯反应器进行选型.
选用固定床反应器
固定床特点是反混小,高转化率时催化剂用量少,催化剂不易磨损,可以很长时间连续使用。

流化床适用热效应很大的放热或者吸热反应,要求有均一的催化剂温度,和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反应。

催化剂寿命比较短,操作较短时间
就需要更换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