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反应类型的总结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不
饱和键(如双键或三键)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加氢反应、加卤素反应、加水反应等。
2.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
两个原子或基团被移除,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卤代烃的消除反应、醇的脱水反应等。
3.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
的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烷烃的卤代反应、芳烃的硝化反应等。
4.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是
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醇的氧化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等。
5.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
机化合物分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常见的缩合反应包括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等。
6.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发生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重排反应包括醇的脱水重排反应、芳烃的亲电取代重排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和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这些
反应可以合成出各种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反应类型

• 取代反应 • 加成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聚合反应
01
取代反应
卤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
亲核取代
卤素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形成碳-卤键,同时原有的氢原子被取代。
亲电取代
卤素分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形成碳-卤键,同时原有的氢原子被取代。
水解反应
开环聚合是环状有机物通过开环的方式转变 为线形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环状有机物通过开环反应,释放出小分子, 同时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开环聚合包 括环醚的开环聚合和环酯的开环聚合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举例
乙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丙烷。
炔烃加成
总结词
炔烃加成是有机化学中另一种重 要的反应类型,主要涉及炔烃分 子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结合。
详细描述
炔烃加成反应通常涉及碳碳三键 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生成新的有 机化合物。与烯烃加成类似,炔 烃加成也可以按照亲电或亲核的 机理进行,生成物可以是饱和或 不饱和的烃类。
举例
甲醛与氢气加成,生成甲醇;丙酮与溴加成,生成2-溴丙 酮。
0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1
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的反应,通常表现为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减少 或氧原子的增加。
2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分子氧化成更稳定的化合物。
3
氧化反应的类型包括燃烧、氧化、氧化脱羧等,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氢离子,醇 提供氧原子,两者结合形成酯和水。 酯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可 以制备多种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反应的总结

有机化学一、烯烃1、卤化氢加成 (1)CHCH 2RHXCH CH 3RX【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CH 2CH 3CH +CH 3CH 3X +CH 3CH 3+H +CH 2+C3X +CH 3X主次【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CHCH 2RCH 2CH 2R BrHBrROOR【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CH 2CH3BrCH CH 2BrC H 3CH +CH 3C H 3HBrBrCH 3CH 2CH 2BrCH CH 3C H 32、硼氢化—氧化CHCH 2R CH 2CH 2R OH1)B 2H 62)H 2O 2/OH-【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2CH33H323H32CH CH2CH32CH CH=CH(CH3CH2CH2)3-H3CH2CH2C22CH3CH2OCH2CH2CH33CH2CH2C2CH2CH3+O H-OHB-OCH2CH2CH3CH2CH2CH3H3CH2CH2B OCH2CH2CH3CH2CH2CH32CH2CH3HOO-B(OCH2CH2CH3)3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2【例】CH31)BH32)H2O2/OH-CH3HHOH3、X2加成C CBr/CClC CBrBr【机理】CCC CBrBrCBr+C CBrOH2+-H+C CBrOH【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
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有机反应的考查,重点放在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聚合反应(加聚、缩聚)等主要的反应类型上,是高考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包含的小类型和发生反应的有机物类别如下:卤代: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酚类、醇类(与卤化氢)等。
硝化:苯及其同系物、酚类等,一般是含有苯环的物质。
酯化:酸(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酯类(醇酯和酚酯)、卤代烃、糖类、二肽、多肽、蛋白质的水解等。
其他:醇之间脱水成醚、羧酸之间脱水成酸酐等。
2.加成反应:有机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加而成之,类似化合反应。
不饱和碳原子:该碳原子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少于4个,不一定是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1)含-C =C -、-C ≡C -的物质:可与H 2、X 2、HX 、H 2O 等加成。
包含烯烃、炔烃、油酸、油脂、裂化汽油等一切含上述官能团的物质。
(2)醛基、酮类中的碳氧双键:可与H 2等加成。
(3)苯及其同系物、含苯环的物质:可与H 2等加成苯环。
3.消去反应: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特点:脱去小分子后,有不饱和碳原子生成。
H OH(1)醇的消去:-C -C- -=- +H 2OH X (2)卤代烃的消去 -C -C - -C C - +HX4.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1)醇的氧化:R -CH 2OH → R -CHO 去氢氧化(2)醛的氧化:2R -CHO → R -COOH 加氧氧化(3)有机物的燃烧、使酸性KMnO 4褪色(含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物质、苯的同系物等)的反应。
(4)醛类及其含醛基的有机物与新制Cu(OH)2、银氨溶液的反应。
(5)苯酚在空气中放置转化为粉红色物质。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是有机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化学家们可以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改变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深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各种特性。
本文将对常见的类型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
它发生在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代替的过程中。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烷基取代、芳香族取代和酰基取代等。
在取代反应中,官能团的性质通常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有机分子的性质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的反应类型。
它通常涉及到有机分子中的双键、三键或其他高度不饱和键的断裂和形成。
加成反应的例子包括烯烃的加成、炔烃的加成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等。
通过加成反应,化学家可以合成出各种各样的有机分子,从而为有机合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消除出去,形成新的双键或三键的反应类型。
它通常发生在分子中的邻位或对位上,由于消除反应的进行,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会发生改变。
消除反应的例子包括醇的脱水、脱卤代反应和羟基的消除等。
消除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合成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分子。
四、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重新排列,形成新的键或断裂原有键的反应类型。
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或取代基团周围的各个位置上,由于重排反应的进行,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常见的重排反应包括烷基重排、芳香族重排和脱氢重排等。
通过重排反应,化学家们可以探索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理,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环化反应环化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合成反应中形成环状结构的反应类型。
通过环化反应,化学家们可以合成出各种各样的环状有机分子,从而研究和探索有机分子的不同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环化反应包括碳碳键的环化反应、羰基的环化反应和杂环的环化反应等。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一、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类型很多, 中学化学中主要有下面几类:1.卤代反应烷烃、芳香烃、苯酚等均能发生卤代反应如:。
2.硝化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烃等均能发生硝化反应如:3.磺化反应苯、苯的衍生物, 几乎均可磺化.如:;(邻、对位产物为主) 4. 酯化反应(1)羧酸和醇的反应.如:(2)无机含氧酸和醇的反应.如:5.水解反应:卤代烃、酯、多糖、二糖、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如:,6.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酚、羧酸等均能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生成氢气.如:,7.醇与卤化氢(HX)的反应.如:8.羧酸或醇的分子间脱水.如:二、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叫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 一般能与H2、X2(X为Cl、Br、I)、HX、H2O、HCN等小分子物质起加成反应.如烯烃、二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及其甘油脂、单糖等.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1.和氢气加成.—2.和卤素加成3.;4.和卤化氢加成5.和水加成三、消去反应定义: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 从一个分子相邻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消去反应, 又称消除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合物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是连有一OH(或一X)的碳原子有相邻的碳原子;—(2)是该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H原子.1.醇的消去反应.如: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如:四、聚合反应定义: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有两个基本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1.加聚反应.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加成, 又不缩掉其它小分子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烯烃、二烯烃及含的物质均能发生加聚反应.如:2.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 还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聚合反应, 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简称缩聚反应.酚和醛、氨基酸(形成多肽)、葡萄糖(形成多糖)、二元醇与二元酸、羟基羧酸等均能发生缩聚反应.如:,五、有机氧化反应1.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容易燃烧)如:3.催化氧化(或去氢)(1)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催化剂PdCl2和CuCl2)(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总结1.添加反应:添加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反应物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产物的反应。
常见的添加反应包括加成反应、加氢反应和加氨反应。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在双键上添加一个原子团,将互相共享的双电子转化为一对孤立的电子,从而形成单键。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氢化反应、氯化反应和溴化反应。
-加氢反应:加氢反应是指将氢气与一个不饱和化合物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氢反应包括烯烃加氢、酮烯加氢和醛烯加氢。
-加氨反应:加氨反应是指将氨或其衍生物与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含有氨基的产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氨反应包括亲电加成反应、核磁加成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
2.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些官能团进行脱离,生成一个小分子(如水、氨、甲醇等)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脱水反应、脱氨反应和脱卤反应。
-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OH)被脱除,生成一个水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水反应包括醇脱水、酸脱水和酮脱水。
-脱氨反应:脱氨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氨基(-NH2)被脱除,生成一个氨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氨反应包括酰胺脱氨、亚胺脱氨和胺脱氨。
-脱卤反应:脱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卤原子(如氯、溴等)被脱除,生成一个卤化氢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卤反应包括亲电脱卤、自由基脱卤和亲核脱卤。
3.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所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和亲核取代。
-亲电取代:亲电取代是指亲电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亲电中心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亲电取代包括酰基取代、硫酰基取代和亲电芳香取代。
-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取代是指自由基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自由基取代包括卤代烷取代、醇取代和醚取代。
-亲核取代:亲核取代是指亲核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亲核中心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亲核取代包括取代基取代、氨取代和烷基取代。
4.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团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的反应。
有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有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学反应中十分重要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
可简记为A+B=A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简称一分为二,表示为AB=A+B。
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可简记为AB+C=A+CB.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可简记为AB+CD=AD+C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反应类型的总结
1、取代反应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
2、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
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
(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
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
(1)加聚反应:
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
(2)缩聚反应:
(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2)醇酸的酯化缩聚:
此类反应若单体为一种,则通式为:
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通式为: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
(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
(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
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质(包括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氧化反应,指银镜反应及这些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要注意把握这类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
2.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其中加氢反应又属加成反应。
还原反应具体有:与氢气的加成(如醛、酮)、硝基苯的还原。
6、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这种反应的机理可
通过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进行测定。
(2)酚酯的形成不要求掌握,但在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时候需要考虑酚酯;酚酯的水解也要求掌握。
(3)酯的种类有:小分子链状酯、环酯、聚酯、内酯、硝酸酯、酚酯。
7.水解反应
(1)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等
(2)从本质上看,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注意有机物的断键部位,如乙酸乙酯水解时是与羰基相连的C-O键断裂。
(蛋白质水解,则是肽键断裂)
8、中和反应、裂化反应及其它反应
(1)醇、酚、酸分别与Na、NaOH、Na2CO3、NaHCO3的反应;显色反应等。
(2)要注意醇、酚和羧酸中羟基性质的比较:(注:画√表示可以发生反应)
羟基种类重要代表物与Na 与NaOH 与Na2CO3与NaHCO3
醇羟基乙醇√-----------
酚羟基苯酚√√√(不生成CO2)----
羧基乙酸√√√√(3).显色反应主要掌握:FeCl3遇苯酚显紫色;浓硝酸遇含苯环的蛋白质显黄色(黄蛋白实验);碘水遇淀粉显蓝色。
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性质的关系
有机合成推断技巧
(1)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2)思路:将原料与产物的结构进行对比,一比碳干的变化,二比官能团的差异。
①根据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所带官能团性质及题干中所给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审题分析,理顺基
本途径。
②根据所给原料,反应规律,官能团引入、转换等特点找出突破点。
③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
(3)方法指导:找解题的“突破口”的一般方法是:
a、找已知条件最多的地方,信息量最大的;
b、寻找最特殊的——特殊物质、特殊的反应条件、特殊颜色等等;
c.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
d.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认真小心去论证,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
(4)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①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卤原子(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醇的取代等);引入双键(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等);引入羟基(烯加水,醛、酮加H2,醛的氧化,酯水解,卤代烃水解,糖分解
为乙醇和CO2等);生成醛、酮(烯的催化氧化,醇的催化氧化等)
②碳链的改变:
增长碳链(酯化、炔、烯加HCN,聚合,肽键的生成等);
减少碳链(酯水解、裂化、裂解、脱羧,烯催化氧化,肽键水解等)
③成环反应(不饱和烃小分子加成——三分子乙炔生成苯;酯化、分子间脱水,缩合、聚合等)
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
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
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
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
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
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
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
“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
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
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⑴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 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
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