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1.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物类型的关系

基本类型有机物类别

取代

反应

卤代反应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代烃等

酯化反应醇、羧酸、糖类等

水解反应卤代烃、酯、低聚糖、多糖、蛋白质等

硝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等

磺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等

加成反应烯烃、炔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等

消去反应卤代烃、醇等

氧化

反应

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

酸性KMnO4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

直接(或催化)氧化酚、醇、醛、葡萄糖等

还原反应醛、葡萄糖等

聚合

反应

加聚反应烯烃、炔烃等

缩聚反应苯酚与甲醛、多元醇与多元羧酸等与浓硝酸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含苯环的)

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酚类物质

2.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常用方法

(1)根据官能团种类判断发生的反应类型。

(2)根据特定的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类型。

(3)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不同判断反应类型。

1.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______________; 反应2:________________; 反应3:______________; 反应4: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

(2)+3NaOH ――→

+CH 3COONa +CH 3OH +H 2O

2.请观察下图中化合物A ~H 的转化反应的关系(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并填写空白:

已知:①――→400 ℃

R —CH==CH 2+CH 3COOH ;

②―――――→

稀NaOH 溶液

(1)写出图中化合物C 、G 、H 的结构简式:

C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4)写出⑨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其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6H 5CH==CH 2 C 6H 5C ≡CH

(2)①③⑥⑧ (3)②④⑦ (4)

+2H 2――→催化剂

加成反应

解析 结合框图可以推断C 8H 10是乙苯C 6H 5CH 2CH 3。由乙苯逆推,可知化合物A 是乙苯侧链乙基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的产物,进一步可推知,化合物C 是苯乙烯,化合物G 是苯乙炔,化合物D 是乙酸苯乙酯。 3.现有下列六种化合物:

(1)C →D 的反应可分为两步,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 转化为F 和无机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2)

(化学方程式写生成NH 4HSO 4也正确)

4.(2019·辽宁抚顺一模)以下是抗肿瘤药物中一种关键中间体G 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Ⅰ.B 比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79;

Ⅱ.反应④包含一系列过程,D 的分子式为C 2H 2O 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

Ⅲ.

―――→一定条件

CH 3CHO +C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和⑥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物质能使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B.D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

C.E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缩聚反应

D.1 mol F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由C和D生成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含苯环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5)由2分子E生成的含有3个六元环化合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________种。

答案(1)液溴、铁粉或Fe3+铜、氧气、加热

一定条件

(2)BD(3)加成反应+―――→

(4)24(5)6

解析已知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79,说明A→B反应①是溴代反应,反应②是羧酸中的α-H被Cl取代,而反应④包含一系列过程,根据D的分子式为C2H2O3,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且具有酸性,所以D的结构简式为OHC—COOH,已知E的结构简式为,

可推知A为甲苯,B为邻溴甲苯,C为邻羟基甲苯,根据已知信息Ⅲ可得G为。

(1)反应①是在苯环上引入一个溴原子,所以反应条件是溴单质和铁粉或Fe3+;根据E和F的结构简式可知,E发生醇的催化氧化即得F,所以反应⑥的条件是铜、氧气、加热。

(2)物质C为邻羟基甲苯,含有酚羟基,因此能使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故A正确;D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醛基,没有羟基,故B错误;E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羧基以及苯环,

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故C 正确;1 mol F 中含有1 mol 羰基和苯环,所以最多能与4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故D 错误。

(3)反应⑤是酚羟基的对位氢原子与醛基的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一定条件

(4)根据上述推断G 的结构简式为;其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含苯

环的一共有24种。即①含有—CHO 、—OH 、—CH 3三个取代基,两个在对位,另一个有2种位置;两个在间位,另一个有4种位置;两个在邻位,另一个有4种位置;②含有—OH 和—CH 2—CHO 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含有—CHO 和—CH 2OH 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含有—CHO 和—OCH 3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含有—CH 3和—OOCH 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③含有

—CH 2OOCH 一个取代基的有1种;含有一个取代基的有1种;共计24种。

(5)由于E 分子中既有—OH 又有—COOH ,则2个E 分子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酯,

再加上两个六元苯环,即为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这是一个对称结构的有机物,含有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一共为6种,分别是苯环上3种,—OH 上1种,—CH 3上1种,CH 原子团上1种。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点燃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2H 2+O 2 ===H 2 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点燃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3Fe+2O 2====Fe 3 O 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 2O= Ca(OH) 2 其它金属氧化物Na 2O、K 2 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 2+H 2 O= H 2 CO 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 2、 SO 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点燃 5、其它如2CO+ O 2 =====2CO 2 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高温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 3====CaO+CO 2 ↑ 加热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 2 =====CuO + H 2 O 加热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B、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加热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Cu 2(OH) 2 CO 3 =====2CuO+ CO 2 ↑+ H 2 O 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 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 2+H 2 ↑ Mg+ 2HCl = MgCl 2+ H 2 ↑ H 2 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Zn = ZnCl 2+ H 2 ↑H 2 SO 4 + Zn = ZnSO 4 + H 2 ↑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 4===FeSO 4 +Cu 2AgNO 3 + Cu= Cu(NO 3 ) 2 +2 Ag 加热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 2+CuO =====Cu+H 2 O 高温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 2O 3 =====2 Fe+ 3CO 2 ↑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如Fe 2O 3 + 6HCl= 2 FeCl 3 +3H 2 O 3H 2SO 4 + Fe 2 O 3 = Fe 2 (SO 4 ) 3 + 3H 2 O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一、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加热碱式碳酸铜 3、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4、加热高锰酸钾 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6、高温煅烧石灰石 二、化合反应 (1)活泼金属+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1、镁与氧气 2、铁与氧气 3、铜与氧气 4、铝与氧气 (2)非金属单质+ 氧气 ------- 非金属氧化物 1、碳与氧气 2、硫与氧气 3、磷与氧气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 2、铁和稀硫酸 3、镁和稀硫酸 4、铝和稀硫酸 5、锌和稀盐酸 6、铁和稀盐酸 7、镁和稀盐酸 8、铝和稀盐酸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3)非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1、氢气还原氧化铜 2、木炭还原氧化铜 3、焦炭还原氧化铁 4、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1)酸 + 碱 -------- 盐+ 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7、硫酸和烧碱反应 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1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11、硝酸和烧碱反应 (2)酸 +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1、石与稀盐酸反应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分类总结

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分类汇总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 2 ==== 2MgO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 2 ==== Fe 3O 4 ; 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 2 === 2CuO ;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 2 === 2Al 2O 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 2 + O 2 === 2H 2O 6.碳的燃烧:2C + O 2 ==== 2CO (不完全燃烧);C + O 2 === CO 2(完全燃烧) 7.硫的燃烧:S + O 2 === SO 2 8.磷的燃烧:4P + 5O 2 === 2P 2O 5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O 2 === 2CO 11.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12.二氧化碳溶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 + H 2O == H 2SO 3 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 3 + H 2O == H 2SO 4 二.分解反应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 CO 2↑+ H 2O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 2(OH)2CO 3 2CuO + H 2O + CO 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2H 2O + O 2↑ 5.电解水:2H 2O 2H 2↑+ O 2↑ 6.碳酸分解:H 2CO 3 == CO 2↑+ H 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 3 CaO + CO 2↑ 三.置换反应 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 2O 3 + 3H 2 2Fe + 3H 2O ;Fe 3O 4 + 4H 2 3Fe + 4H 2O ; CuO + H 2 Cu + H 2O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2Fe 2O 3 + 3C 4Fe + 3CO 2↑;Fe 3O 4 + 2C 3Fe + 2CO 2↑; 2CuO + C 2Cu + CO 2↑ 4.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 点 点 △ 点点点 点 点 高△ === △ === △ === MnO === 通===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化学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 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 (一)、示例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 如:4Al+3O2 = 2Al2O3 铁与氧气反应通常有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三种氧化物,它们分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生成。 (1)铁在缓慢氧化中生成氧化铁,是暗红色的。反应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2)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火花,集气瓶底有黑色固体产生。反应方程式为:3Fe+2O2=燃烧=Fe3O4(3) Fe和O2直接反应,在不超过570℃时灼热,生成物是Fe3O4;温度高于570℃时,生成的是FeO;Fe和O2直接化合,很难生成Fe2O3,当温度高达1300℃时,生成的FeO才可以进一步氧化生成Fe2O3。铁只能在纯度很高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磁性氧化铁,是黑色的。 四氧化三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其化学式为Fe3O4,相对分子质量为231.5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是中学阶段唯一可以被磁化的铁化合物。四氧化三铁中含有一个Fe2+和两个Fe3+,分子式较为复杂,一般也可认为是FeO·Fe?O?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氧气里燃烧, 如:C+O2=点燃=CO2 S+O2=点燃=SO2 4P+5O2=点燃=2P2O5 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 如:2Na+Cl2==点燃==2NaCl 4、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 如:2H2+O2=点燃=2H2O 5、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如:CO2+H2O=H2CO3 6、碱性氧化物+水→碱 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如:Na2O+H2O=2NaOH。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Na2O+CO2=Na2CO3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

最新高中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卤代反应:有烃与卤素单质反应 如423CH Cl CH Cl HCl +?? →+光(烷烃:光照) 2Fe Br +?? →Br -HBr +(芳香烃:催化剂) 醇与氢卤酸反应 例:25252C H OH HBr C H Br H O +→+ 2、硝化反应: 如 3|CH 2433H SO HNO +????→浓2O N -2 NO -2| NO 3 | CH 23H O + 3、碘化反应: 如:()24H SO ?+??→浓3SO H -2H O + 4、有机物的水解(卤代烃水解和酯的水解) 例:25225C H Br H O C H OH HBr ?+?? →+ 3252325H CH COOC H H O CH COOH C H OH + ++垐垎噲垐 5、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醇分子间脱水) 例如:24 3253252H SO 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浓 24025252521402H SO C C H OH C H OC H H O ????→+浓

1、不饱和烃与H 2、X 2、HX 、H 2O 等加成 如2332Ni CH CH H CH CH ? ≡+??→ 22222|| CH CH Br CH CH Br Br =+→- 2、芳香烃与X 2、H 2加成 例: 23Ni H ?+??→ 3、||O C --与H 2加成(包括醛、酮单糖与H 2加成) 如3232Ni CH CHO H CH CH OH ? +??→ 三、消去反应: 1、卤代烃消去:X 所连碳原子上连有H 原子的卤代烃才能消去(NaOH 醇溶液)。 如:322322CH CH CH X NaOH CH CH CH NaX H O ? -+??→=++醇 2、醇消去: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H 原子的醇才能消去(浓H 2SO 4,加热)。 如:2403232217033 ||| H SO C CH CH CH CH C CH H O CH CH OH --????→-=+浓 四、聚合反应: 1、加聚反应:不饱和有机物彼此加成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及现象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现象:剧烈燃烧、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 3、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的火焰 6、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蓝色的火焰 10.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 O 11.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 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 O 二、实验室制氧气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 12、2H 2O 22H 2O+O 2↑ 13、2KClO3MnO2 △ 2KCl + 3O2 ↑ 14、2KMnO4 △ K2 MnO4 + MnO2 + O2 ↑(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水的电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收集方法、验纯及用途) 15.2H2 O 通电 2H2 ↑+ O2↑(正氧负氢体积比V正:V负=1:2 质量比m氧:m氢=8:1) 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的火焰16. 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红色,并有水珠产生。 四、碳在空气中燃烧(碳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2C + O2 点燃 2CO(氧气不足)C + O2 点燃 CO2 (氧气充足) 五、碳的还原性 MnO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1、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 2、加成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一般能与H2、X2(X为Cl、Br、I)、HX、H2O、HCN等小分子物质起加成反应。 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 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 定义: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相邻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消去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合物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是连有—OH(或—X)的碳原子有相邻的碳原子。 (2)是该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H原子。

(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 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 定义:有许多单个分子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有两个基本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1)加聚反应: 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加成,又不缩掉其它小分子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烯烃、二烯烃及含C=C的物质均能发生加聚反应。 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 (2)缩聚反应: 单体间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还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聚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酚和醛、氨基酸(形成多肽)、葡萄糖(形成多糖)、二元醇与二元酸、羟基羟酸等均能发生缩聚反应。 (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 (2)醇酸的酯化缩聚: (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 (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 (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 nHOOC-(CH2)4-COOH+nNH2(CH2)6NH2 =[CO(CH2)4CONH(CH2)6NH]n+2nH2O 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初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总结

初三化学相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总结(按元素归类归纳) 注: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你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来,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希望这个小总结能够为你的化学学习带来一点帮助,那我也就满足了。因为是按元素来分类,一些反应有重复,还望见谅。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分割线————————————————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分割线——————————————————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4题) 评卷人得分 1.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2H2O②H2CO3=H2O+CO2↑ ③H2+CuO Cu+H2O④SO2+2NaOH=Na2SO3+H2O. A. ①是化合反应 B. ②是分解反应 C. ③是置换反应 D. ④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①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H2+CuO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

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 化合反应 B. 置換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解: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镁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就能判断出.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现象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2HCl==MgCl2+H2↑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2Al+3 H2SO4== 2Al2(SO4)3+3H2↑ Zn+ 2HCl==ZnCl2+ H2↑Zn+ 2H2SO4==ZnSO4+ H2↑ Fe+ 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 Cu+Hg(NO3)2==Cu(NO3)2+Hg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CO3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CuO+H2O 2Fe(OH)3Fe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CaO+ CO2↑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2 Mg+O22MgO 3Fe+2 O2Fe3O4 2Cu+ O22CuO 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SO24P+5O22P2O5C+O2CO2 (碳充分燃烧) 2 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2+O22H2O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H2CO3 SO3+O2==H2SO4 SO2+O2== H2SO3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1.酸+碱==盐+水 Cu(OH)2+2HCl==CuCl2+H2O Al(OH)3+3HCl==Al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H2SO4+BaCl2==2HCl+BaSO4↓ H2SO4+Ba(NO3)2==2HNO3+BaSO4 ↓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CuSO4+Ba(OH)2==Cu(OH)2↓+BaSO4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NaNO3+AgCl↓Na2SO4+BaCl2==2NaCl+BaSO4 ↓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举例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举例 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 反应。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二、其它反应类型: 1、物理反应(又叫物理变化):(略) 2、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略)。 3、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走的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附:氧化剂: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在还原反应中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元素的物质。 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6、电解反应:(略) 7、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三、在化学反应中,有盐生成的九种反应: 1、金属+酸→盐+氢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如: 2Na + Cl2点燃 2NaCl 4、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5、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6、酸+碱→盐+水 7、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8、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9、盐+盐→另外两种盐 四、基本反应类型对初中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1、单质之间的化合: C+O2点燃 CO2 2C+O2(不足) 点燃 2CO S + O2点燃 SO2 4P + 5O2点燃 2P2O5 H2 + Cl2 点燃 2HCl 2H2 +O2点燃 2H2O 2Hg + O2高温 2HgO 2Mg + O2点燃 2MgO 3Fe + 2O2点燃 Fe3O4 2Cu +O2△ 2CuO 2Na +Cl2点燃 2NaCl 4Al + 3O2点燃 2Al2O3 2、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化合: 2CO + O2点燃 2CO2 CO2 + C 高温 2CO 3、化合物之间的化合:

初中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归纳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现象归纳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白色信号弹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2P2O5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1)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3)发出白光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SO2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的原因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煤气燃烧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有灼热感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Na2O溶于水:Na2O + H2O==2NaOH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第四章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课程目标】 1、理解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2、能根据对化学反应的描述判断化学反应类型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4、能对常见化学反应分类 第一讲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初中化学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化学教材,将初中化学知识串联在了一起.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这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与应用。 一、化学反应类型 1、按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 可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①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反应。例如:2Na + Cl2点燃 2NaCl 3Fe + 2O2 点燃 Fe3O4 ②非金属跟非金属的化合反应。例如:4P + 5O2点燃 2P2O5H2 + Cl2 点燃 2HCl ③某些碱性氧化物跟水的化合反应。例如: CaO + H2O == Ca(OH)2Na2O + H2O == 2NaOH ④某些酸性氧化物跟水的化合反应。例如: CO2 + H2O == H2CO3SO3 + H2O == H2SO4 ⑤酸性氧化物跟碱性氧化物的化合反应。例如:

SiO2 + CaO 高温 CaSiO3MgO + SO3 == MgSO4 ⑥多种物质之间的化合反应。例如: 2Cu + O2 + CO2 + H2O == Cu2(OH)2CO3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①某些氧化物的分解反应。例如:2H2O 通电 2H2↑+ O2↑2HgO ? 2Hg + O2↑ ②某些含氧酸的分解反应。例如:H2CO3 == H2O + CO2↑2HClO 光照 2HCl + O2↑ (次氯酸) ③难溶性碱的分解反应。例如:Cu(OH)2?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④某些含氧酸盐的分解反应。例如: CaCO3高温 CaO + CO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随堂练习1】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Fe+CuSO4=FeSO4+ Cu B. NaCl+AgNO3=AgCl↓+ NaNO3 C.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D. S + O2 ===SO2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 Zn + 2HCl == ZnCl2 + H2↑Fe + H2SO4(稀) == FeSO4 + H2↑ ②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例如: Fe + CuSO4 == FeSO4 + Cu Cu + Hg(NO3)2 == Hg + Cu(NO3)2 ③不是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例如: H2 + CuO ? Cu + H2O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随堂练习2】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CO+Fe2O32Fe+3CO2 B.CH4+2O2CO2+2H2O C.Zn+H2SO4═=ZnSO4+H2↑ D.Na2CO3+CaCl2═=CaCO3↓+2NaCl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主要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某些金属氧化物跟酸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酸跟碱的中和反应。例如: 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可见,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跟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例如: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3KOH + FeCl3 == Fe(OH)3↓+ 3KCl ③酸跟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例如: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 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简称多变一 2、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简称一变多 3、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1、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 2、分解反应的特点: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 3、置换反应特点:一换一(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A+BC=B+AC其中A,B为单质,BC为化合物) 4、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不会有化合价的变化 条件: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初中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四种,即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教材,将初中化学知识串为一起,所以,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梳理和对比分析,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突破及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一、化合反应 用字母可以表达为:A+B+.....C=D , 用文字可以表达为:即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初中教材中,主

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绝大部分金属单质,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或高温的条下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而且,金属越活泼,与氧气的反应也就越容易。如:Mg+O2 Al+O2== Fe+O2== Cu+O2== 2、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i、S、P、H2、N2等都可以和氧气在点燃、加热等条件下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S+O2== P+O2== H2+O2== C+O2== 3、碱性氧化物+水==碱 在常温下,只有可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而不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则不能能与水反应, 如CaO+H2O== K2O+H2O== BaO+H2O== NaO+H2O== 而Fe(OH)3 Cu(OH)2 对应的氧化物如Fe2O3 CuO则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4、酸性氧化物+水=酸 CO2+H2O== SO2+H2O== SO3+H2O== P2O5+H2O==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5、其它类型的化合反应 在初中阶段,还有非常多的化合反应,如以下的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Na+Cl2== Mg+Cl2==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1 初三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 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 (也可为KOH ) 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总结(方程式)

初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反应物可以有多个,生成物一定只有一个的为化合反应) 1、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9、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现象:铜丝变黑。 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