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_unit1.~4课文翻译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Unit1 PassageA1任何年满18岁的人都有资格投票(vote)。
(be eligible to)Anyone over the age of 18 is eligible to vote.2.每学期开学前,这些奖学金的申请表格就会由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
(apply for, scholarship)A form to apply for these scholarships is sent by the university to each student before the start of each semester.3. 遵照医生的建议,我决定戒烟。
(on the advice of)On the advice of my doctor, I decided to give up smoking.4.公园位于县城的正中央。
(be located in)The park is located right in the center of town.5.这所大学提供了我们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
(facilities)The university provides all the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we desire.PssageB1. 他内心深处知道,他们永远也不会再见了。
(in one’s heart)He knew in his heart that they would never meet again.2.他们同意出版他的第一本书后,他终于感到自己快要成功了。
(on the road to)He finally felt that he was on the road to success after they agreed to publish his first book.3.他停下来喝了一口(a sip of)水,然后继续讲话。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4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4课文翻译答案Unit 1 Active reading(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
”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
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
然而,加州大学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
1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
”自由派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office:office"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
许多抗议是针对越南战争的。
可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戴高乐总统辞职。
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
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
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
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
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
例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本翻译U4R1

After twenty years二十年后1 The policeman on the beat moved up the avenue impressively. The impressiveness was habitual and not for show, for spectators were few. The time was barely ten o'clock at night, but 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 nigh de-peopled the streets.正在巡逻的警察沿街而行,神态威严。
威严的神态是习惯性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因为也没几个人在看。
时间将近夜里十点钟,但是,夹带着一丝雨意的阵阵寒风已使街道近乎空无一人了。
2 Trying doors as he went, twirling his club with many intricate and artful movements, turning now and then to cast his watchful eye adown the pacific thoroughfare, the officer, with his stalwart form and slight swagger, made a fine picture of a guardian of the peace. The vicinity was one that kept early hours. Now and then you might see the lights of a cigar store or of an all-night lunch counter; but the majority of the doors belonged to business places that had long since been closed.警官边走边推门,看看沿街的店门关好了没有。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My dream comes true梦想成真1 The rain had started to fall gently through the evening air as darkness descended over Sydney. Hundreds of lights illuminated Stadium Australia, and the noise was deafening. As I walked towards the track I glanced around me at the sea of faces in the stands, but my mind was focused. The Olympic gold medal was just minutes away, hanging tantalisingly in the distance.当夜幕降临悉尼时,雨也开始悄悄地从夜空中飘落。
几百盏灯把澳大利亚体育场照得灯火通明,场内的声音震耳欲聋。
走向跑道时我看了一眼四周看台上无数的脸,但我的注意力还是很集中。
再过几分钟奥运金牌的归属就要见分晓了,它悬挂在远处,很诱人。
2 My heart was beating loudly, my mouth was dry and the adrenaline was pumping. I was so close to the realisation of my childhood dream and the feeling was fantastic; it was completely exhilarating, but also terrifying. I knew I would have to push myself beyond my known limits to ensure that my dream came true.我的心在剧烈地跳动,口干舌燥,肾上腺素猛增。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U4R1

After twenty years二十年后1 The policeman on the beat moved up the avenue impressively. The impressiveness was habitual and not for show, for spectators were few. The time was barely ten o'clock at night, but 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 nigh de-peopled the streets.正在巡逻的警察沿街而行,神态威严。
威严的神态是习惯性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因为也没几个人在看。
时间将近夜里十点钟,但是,夹带着一丝雨意的阵阵寒风已使街道近乎空无一人了。
2 Trying doors as he went, twirling his club with many intricate and artful movements, turning now and then to cast his watchful eye adown the pacific thoroughfare, the officer, with his stalwart form and slight swagger, made a fine picture of a guardian of the peace. The vicinity was one that kept early hours. Now and then you might see the lights of a cigar store or of an all-night lunch counter; but the majority of the doors belonged to business places that had long since been closed.警官边走边推门,看看沿街的店门关好了没有。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4课文翻译

Unit 4Active reading (1)上头条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
这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这正是2001 年9 月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
从那一刻起世界改变了模样,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
但是,使9/11 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
还有震惊和恐惧。
这一消息极度震撼,极具爆炸性。
事发多年以后,许多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和当时正在做什么。
他们能记得自己的反应:对全世界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把这一消息告诉别的人。
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子通报说,肯尼迪总统死了。
我并不知道肯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家去告诉了父母(当然,他们已经知道了)。
事实上,这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
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一个事件光有客观重要性显然还不够——世界上有大量全球性的大问题,都会造成戏剧性的后果,从贫困问题到全球变暖问题——但由于它们都是进行中的,并不都集中在同一天上头条。
对比之下,9/11 不仅具有国际性,而且奇特怪异、出人意料,还(可能使读者对身陷那场悲剧中的人们的困境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具人性。
奇特怪异并不意味着重大。
就拿今天的《中国日报》上关于一只老鼠延误了一架从越南飞至日本的航班这条消息为例吧。
在河内机场有人发现那只老鼠在一架飞机的过道里奔跑。
它最终被12 名技术人员合力逮住,他们怕它会咬破电线,造成短路。
飞机晚点了四个多小时才起飞。
你也许会说,这并不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除了少数乘客到另一国赴约迟到以外)。
但是全球却颇有反响,从亚洲经苏格兰到美洲的电子版报纸都有转载(《爱丁堡晚报》的标题是“捉老鼠延误航班”)。
另一个新闻价值的元素是即时性。
新标准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Unit 1 Friendship。
Part I Pre-reading Task。
Friendship is a special kind of relationship that brings joy, comfort, and support to our lives. It is a bond that is built on trust,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respect. In this unit, we will explore the theme of friendship through various texts and activities.Part II Text A。
The first text of this unit is a short story titled "The Gift of the Magi" by O. Henry.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young couple, Jim and Della, who are deeply in love but facing financial hardship. In order to buy each other Christmas gifts, they make sacrifices that ultimately demonstrate the depth of their love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for each other.Part III Text B。
The second text,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is a proverb tha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ue friendship. It highlights the idea that 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stands by you in times of need, offering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his text will prompt us to reflect on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 and the value of genuine connections in our lives.Part IV Text C。
新标准综合教程2课后翻译

新标准综合教程2课后翻译Unit 1 Friendship 友谊。
Part 1 Pre-reading Activities 预读活动。
1. 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gether?2. Do you think friendship is important in life? Why or why not?Part 2 Text Reading 文本阅读。
Friendship 友谊。
Friendshi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our lives. Friends are people we can rely on, share our joys and sorrows with, and confide in. 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us, supports us, and stands by us in difficult times.In the past, people used to make friends in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or school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 can now mak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platforms. This has greatly expanded our social circles and allowed us to connect with people who share our interests and values.Part 3 Post-reading Activities 后读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unit1~~4课文翻译答案Unit 1 Active reading(1)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是你能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任何事情,你就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
”对于在大麻烟雾中度过大学时光的那些人,这话可能是真的。
但是,20世纪60年代有一件事人人都记得,那就是:上大学是你一生中最激动人心、最刺激的经历。
20世纪60年代,加州的高校把本州变成了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
然而,加州大学的主校园伯克利分校也以学生示威、罢课以及激进的政治氛围而著名。
1966年,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州州长,他问加州是否允许“一所伟大的大学被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征服。
”自由派人士回答说,大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们有能力容忍喧闹的、唱反调的少数人。
在欧洲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以新的姿态和激情投入到争取自由和正义的事业中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运动引发了他们与当权者之间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
许多抗议是针对越南战争的。
可是在法国,巴黎大学的学生与工会联盟,发动了一场大罢工,最终导致戴高乐总统辞职。
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激进的行动。
不论在什么地方,上大学都意味着你初次品尝真正自由的滋味,初次品尝深更半夜在宿舍或学生活动室里讨论人生意义的滋味。
你往往得上了大学才能阅读你的第一本禁书,看你的第一部独立影人电影,或者找到和你一样痴迷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兰尼·布鲁斯的志同道合者。
那是一段难以想象的自由时光,你一生中最无拘无束的时光。
可如今那份激情哪儿去了?大学怎么了?现在,政治、社会和创造意识的觉醒似乎不是凭借大学的助力,而是冲破其阻力才发生的。
当然,一点不假,高等教育仍然重要。
例如,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几乎实现了到2010年让50%的30岁以下的人上大学的目标(即使愤世嫉俗的人会说,这是要把他们排除在失业统计数据之外)。
不过,大学教育已不再是全民重视的话题了。
如今,大学被视为人们急于逃离的一种小城镇。
有些人辍学,但大多数已经有些麻木,还是坚持混到毕业,因为离开学校实在是太费事了。
没有了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所发现的令人头脑发热的自由气氛,如今的大学生要严肃得多。
英国文化协会最近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外国留学生在决定上哪所大学时所考虑的因素。
这些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课程质量、就业前景、学费负担、人身安全问题、生活方式,以及各种便利。
大学已变成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在就业市场上增加就业几率的一个机会,上大学本身不再是目的,不再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暂时想象一下:你能够改变世界。
童年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已缩小了,大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
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和经济有关。
在一个没有保障的世界里,现在的许多孩子依赖父母资助的时间比以前的孩子更长。
21世纪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根本无法自立门户,因为那太昂贵了。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通讯革命。
儿子或女儿每学期往家里打一两回电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大学生通过手机与父母保持着脐带式联系。
至于寻找痴迷无名文学或音乐的同道好友,没问题,我们有互联网和聊天室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年轻更是如进天堂!”华兹华斯的诗句说的可能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诗句同样真实生动。
可是为什么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它们就不真实了呢?Active Reading (1)同感是怎样表露的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
她爬到妈妈身边寻求安慰,就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
15个月大的迈克尔去把自己的玩具熊拿来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
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关爱的举动都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的婴儿期。
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有些人认为这种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之前,婴儿就感受到了同情的苦恼。
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会对周围人的烦躁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们自己的烦躁不安一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
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识到痛苦不是他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不知所措。
例如,在纽约大学的马丁·L .霍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慰哭闹的朋友,却忽视了同在一室的朋友的妈妈。
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他们模仿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
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一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感觉到痛。
看到自己的妈妈哭,婴儿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这种所谓的运动神经模仿就是“同感”的原始技术含义,而“同感”这个词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 B.铁钦纳首次使用。
铁钦纳的理论是:同感发自对他人痛苦的一种身体模仿;这种模仿继而在自身引起同样的心理感受。
他当时在寻找一个与同情有所区别的词;同情是针对他人的一般困境而发的,无须分担他人的任何感受。
小孩两岁半左右就渐渐不再有运动神经模仿行为,那时他们会意识到别人的痛苦与自己的不同,会更有能力安慰别人。
下面是摘自一位母亲日记里的典型事例:邻居家的婴儿哭了,珍妮走上前去,试图给他一些小甜饼。
她跟着他转,开始带着哭腔低声自言自语。
然后她试图抚摸他的头发,可是他躲开了……他平静下来,但是珍妮仍然面带忧色。
她继续给他拿来玩具,轻拍他的头和肩膀。
在这个年龄,幼儿对于他人感情波动的总体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像珍妮一样,感同身受,有些则不予理睬。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玛丽安·拉德克-亚罗和卡罗琳·察恩-瓦克斯勒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在同感关注方面的差异大部分与父母怎样教养子女有关。
她们发现,如果在家教中让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恶作剧给别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对孩子说“瞧你让她多伤心啊”,而不是说“你真调皮”,孩子就比较有同感心。
她们也发现,观看别人遇到痛苦时其他人的反应,儿童的同感心也会受到影响。
通过模仿亲眼所见,儿童能培养出一套同感反应行为,尤其是在帮助那些痛苦的人的时候窃取的身份“弗兰克从未上过飞行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因为他还在上高中。
”这是2002年的电影《有种来抓我》的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小弗兰克·阿巴格纳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骗术大师,曾在不同时间扮演医生、律师和飞行员的角色,在26个国家伪造了价值600万美元以上的支票。
他成了联邦调查局有史以来伪造罪头号通缉令名单上最年轻的通缉犯。
在影片中,阿巴格纳尔被虚构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卡尔·汉拉提(汤姆·汉克斯饰演)追捕,但后来逃脱了。
他最终成了联邦调查局专攻白领犯罪的顾问专家。
《有种来抓我》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影片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其实,《有种来抓我》是根据弗兰克·阿巴格纳尔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他的行骗生涯持续了大约六年;被抓后,曾三次逃脱监管(有一次是从飞机的厕所逃走的);在法国、瑞典和美国的监狱中总共度过了六年时光。
他现在经营一家咨询事务所,为企业界提供防造假咨询。
他挣到了足够的钱,赔付了所有的受害者,如今已是大富豪。
2003年以来,身份盗窃案变得越来越常见。
很少有人会想象到,为了预防这种改变人生的犯罪,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有多么重要,比如把邮件拿到邮局去寄而不是丢在信箱里等人来取、把文件切碎而不是直接把它们连同垃圾一道扔出去,甚至使用几美元一支的(特效)笔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身份盗窃案的无名受害者。
我们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去努力挽回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信用、我们的钱和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减少此类犯罪的机会,但是它永远不会消失。
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列一份“该做”和“不该做”事项的清单,我们还需要改变心态。
虽然网上银行现在很常见,但国内有一大群人——即占人口15%的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还是更喜欢用纸。
而且,30%的诈骗案都发生在这群人当中。
支票上有身份盗贼所需的你的全部信息。
如果你用圆珠笔,笔迹可以用一般的家用化学药品除去,钱数可以更改。
每天发出的空头支票高达120万张以上,平均每秒13张以上。
支票造假是个大产业……每年以25%的速率增长。
犯罪分子指望我们犯错误,好让他们更容易得手。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不要把你的邮件留在邮箱里过夜或过周末。
小偷就等着看你家信箱的小红旗(注:在美国,信箱上插上小红旗表示有邮件需要投递),以便通过你要投递的邮件找寻有用的个人信息或支票。
要用签字笔填写支票和重要表格,(因为)签字笔的墨水会渗进纸张的纤维中,无法用化学药品除去。
还有,切碎或撕碎含有个人信息的所有文件,然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记住,网上有大量机会可以被小偷利用。
他们根据你的身份伪造假身份。
我们都知道黑客行为和木马软件对电脑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威胁。
但是在谷歌上搜索某人也会透露大量个人信息,在线社交网站(如“我的空间”、“相册”和“毕波”)也一样。
正如我们离开办公室去厕所时要随身带上钱包一样,离开电脑时也应该注销你的电脑以防临时起意的盗窃。
最后一点,假如你遭遇较传统方式的抢劫——比如在大街上——挂失你的信用卡显然是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别忘了,即使挂了失,信用卡也可以用作身份证件来获得购物卡……那你就有了犯罪记录。
身份伪造可以肆行多年而不为受害者所知。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现在的诈骗者觉得身份犯罪简直是太容易了。
如果你的身份尚未失窃,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对你动手。
就会轮到你的。
4 新闻头条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以头条报道同一新闻的情形并不很常见。
这样的事件得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这正是2001年9月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之后发生的情形。
从那一刻起世界改变了模样,这样说也许并不夸张。
但是,使9/11值得纪念并(用媒体喜欢的话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性和国际性。
还有震惊和恐惧。
这一消息极度震撼,极具爆炸性。
事发多年以后,许多人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时身在何处、当时正在做什么。
他们能记得自己的反应:对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本能是去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
这就证实了那句老话:“坏事传千里”。
一切重大新闻都是如此。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脸色煞白地向一班吃惊的七岁孩子通报说,肯尼迪总统死了。
我并不知道肯尼迪总统是谁,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不安,后来就跑回家去告诉了父母(当然,他们已经知道了)。
事实上,这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