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时间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一生都在为民族的
复兴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
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珍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谋杀生命。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他对时间的态度,
也让我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
鲁迅先生的一生非常短暂,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留
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他的《呐喊》、《彷徨》、《狂人日记》等
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对人性的深刻探索。
这些作品
都凝聚了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热爱,他用自己的生命
和时间,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鲁迅先生的珍惜时间的故事,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
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生活非常简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他充
分利用。
他在医院里写作,甚至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也不忘写下自
己的心得体会。
他的珍惜时间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明
白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可贵。
鲁迅先生的珍惜时间的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在
当今社会,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充实自己的生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不应该虚度光阴,而是要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发光发热。
让我们铭记鲁迅先生的故事,珍惜时间,让生命更加精彩!。
鲁迅与时间的体会

鲁迅与时间的体会【导语】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鲁迅与时间的体会(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鲁迅与时间》《鲁迅与时间》鲁迅的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
他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有一个人做了个统计,鲁迅先生从195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字。
有时他睡觉连衣服都不脱,象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醒来之后又继续工作。
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而来的。
他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能写出这么多字,都是靠挤出来的时间写的。
看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紧时间,不能认为还有时间,其实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回来了。
所以我要学习鲁迅先生的这种可贵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做课堂作业,一下课我就跑到外面和同学们一块去玩,而一些同学都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可一到放学时候,别的同学都排队回家去了,而我却留在教室里做起了课堂作业,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是这样。
与鲁迅那种“挤时间”的精神相比,我的精神境界是多么的狭隘啊,我就让自己的时间这样白白的流走,而却毫没发觉它的宝贵。
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所以我一定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他那种“挤时间”的精神,而不是虚度年华。
篇2:《鲁迅与时间》读后感自从语文老师教了我们《鲁迅与时间》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海绵里的水能不断挤出,繁忙中也能挤出时间。
时间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的,一个人只要抓紧,再忙也会有有时间的。
你在下课的时候,别的同学在玩,你就可以利用下课间十分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增长许多课外知识。
时间,每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勉的人能做很多事,为人类做出贡献。
而懒散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
2 鲁迅与时间

字数 1200 1000
10000
人物简介:
姓名 哪里人 干什么 突出成就 主要的成就 主要的品格特点 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聪明的人利用时间, 聪明的人利用时间, 求知的人抓紧时间, 求知的人抓紧时间, 愚蠢的人等待时间, 愚蠢的人等待时间, 无聊的人消磨时间, 无聊的人消磨时间, 勤奋的人创造时间, 勤奋的人创造时间, 无为的人放弃时间, 无为的人放弃时间, 懒惰的人失去时间┅┅ 懒惰的人失去时间┅┅
他的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 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年 龄 创作 数字
创作时间
平均每 年数字
35万字 35万字
55岁 640万字 1918年5月——1936年10月 55岁 640万字 1918年 1936年 1936 10月 1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 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他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 愿挤,总还是有的。 白天, 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 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 10点到12点 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 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 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 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 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 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 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 个盹,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个盹,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鲁迅先生说过: 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 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 24小时 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 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 懒散的人 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 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 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 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 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 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 那儿争取来的。 925年 1925年 1932年 1932年 1934年 1934年 1935年 1935年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真理和艺术。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珍惜。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深知时间的宝贵。
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孔乙己就是一个被时间抛弃的人,他整天混迹于酒肆,浪费着宝贵的光阴。
鲁迅通过这个形象,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鲁迅在他的散文中也多次提到时间的重要性。
他在《自序》中写道,“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不容浪费。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几乎是日夜兼程地工作。
他不断地写作,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奋斗。
他深知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因此更加珍惜时间,不愿虚度光阴。
鲁迅的一生是对时间的充分利用,他的作品也是对时间的珍视。
他的文字充满力量,充满生命的张力,这都离不开他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热爱。
正是因为鲁迅珍惜时间,所以他的作品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朽的光芒。
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不负韶华。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生活写照,更是对每个人的警示。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机会,珍惜每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瞬间。
让我们向鲁迅学习,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意义,都有价值。
因为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珍惜。
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成就更加辉煌的人生。
关于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关于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深知时间的珍贵。
以下是关于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1. 鲁迅在年轻时曾经在绍兴城里的一所私塾读书。
他非常用功,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深夜。
他意识到时间的宝贵,经常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来学习和思考。
在去私塾的路上,他会在路边找一个角落读书;在吃饭的时候,他会边吃饭边读书;甚至在夜晚乘凉的时候,他也会抱着书看个不停。
2. 有一段时间,鲁迅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人照顾。
鲁迅不仅每天要到药店去抓药,还要照顾母亲的起居饮食。
为了节省时间,他决定在药店等待抓药的时候读书。
他带了一本《资治通鉴》到药店,利用等待的时间认真地阅读。
当药抓好了,他会一边走一边看,一直到回到家里才把书放下。
3. 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他认为无论工作有多么繁忙,总会有一些零碎时间可以利用。
他建议人们要善于利用这些零碎时间,不要浪费它们。
鲁迅珍惜时间的态度和行为,让他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只有认真对待每一天,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鲁迅与时间阅读答案

鲁迅与时间阅读答案
1、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阅读提示:文章的标题有题眼,让人看了就知道文章写什么。
其实词语也有“眼睛”,让人看了就知道词语的意思。
同学们猜出这两个词的“眼睛”了吗?
如饥似渴(如和似,都是好像的意思)
夜以继日(继的意思是联着)
2、中心句是第一句话。
阅读提示:这种构段结构为:总分。
3、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阅读提示:承上启下指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4、本文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天才就是珍惜时间。
阅读提示:最后一句话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四自然段):鲁迅先生怎样珍惜时间的。
阅读提示: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归纳一起的。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原因。
阅读提示:第一句话中,两个“为的”。
5、鲁迅先生在知识和写作上的成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学习得来的。
阅读提示:句子含义其实不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也要答对答案的“得分点”。
没办法,继续磨练。
6、第五自然段。
鲁迅与时间教案设计

鲁迅与时间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鲁迅生平简介1.1 鲁迅的生平背景出生年份:1881年出生地点:浙江绍兴家庭背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1.2 鲁迅的教育经历童年教育:在家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技术日本留学:学习医学,后转学文学1.3 鲁迅的文学生涯回国后从事写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发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第二章:鲁迅与时间主题概述2.1 时间在鲁迅作品中的重要性鲁迅作品中的时间元素:历史、现实、未来时间与个人命运的关系2.2 鲁迅对时间的思考与反思对传统时间的批判:封建思想、旧道德观念对现代时间的探索:科学、民主、自由第三章:鲁迅作品中的时间主题分析3.1 《狂人日记》:时间的疯狂与理性分析作品中的时间意识:时间的流逝与狂人的心理变化探讨作品对传统时间观念的挑战3.2 《阿Q正传》:时间的悲剧与喜剧分析作品中的时间线索:阿Q的一生及其命运探讨作品对个人命运与历史时间的反思第四章:鲁迅与时间的对话4.1 鲁迅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念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鲁迅作品中传统文化时间观念的体现4.2 鲁迅与现代时间观念的对话鲁迅与现代文学的时间观念比较鲁迅与现代思想的时间观念探讨第五章:时间在鲁迅作品中的艺术表现5.1 鲁迅作品中的时间象征分析作品中的时间象征元素:钟表、日历、季节等探讨时间象征在作品中的意义5.2 鲁迅作品中的时间叙述技巧分析鲁迅作品中的时间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等探讨时间叙述技巧在作品中的作用与效果第六章:鲁迅与时间的文化背景6.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观念的特点:天人合一、历史循环等探讨鲁迅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6.2 世界文学中的时间主题比较鲁迅作品与世界文学中时间主题的异同分析鲁迅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七章:鲁迅与时间的现代意义7.1 鲁迅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分析鲁迅作品中的时间主题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探讨鲁迅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7.2 鲁迅作品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分析鲁迅作品对现代文学时间主题的影响和启示探讨鲁迅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鲁迅与时间的教学实践8.1 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教学设计分析如何将鲁迅作品中的时间主题融入教学实践中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8.2 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教学反思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第九章:鲁迅与时间的学术研究9.1 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学术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学术界对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探讨未来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9.2 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学术讨论组织学术讨论会或论文征集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鲁迅作品时间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分析学术讨论会对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研究的推动作用强调鲁迅作品时间主题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10.2 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的展望展望未来鲁迅作品时间主题研究的可能方向和发展趋势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鲁迅作品时间主题,为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鲁迅生平简介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鲁迅生平背景和其作品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他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他的文学创作。
鲁迅与时间

鲁迅与时间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与时间的关系在鲁迅的作品中也是一个重要主题。
本文将探讨鲁迅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他的作品中对时间的思考和表达。
时间的流逝与急迫感在鲁迅的作品中,时间的流逝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并且常常伴随着急迫感。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
他觉察到社会问题的根源往往源于时间的流逝,人们惧怕时间逝去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疯狂的叙述和无处不在的流水线图景描绘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抓住了人们对时间流失的恐惧和焦虑。
时光的回溯与回忆鲁迅的作品还涉及到时光的回溯与回忆的主题。
他常常通过描述过去的情景来反思现实,并展示出时间对人们的影响。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通过对过去的反思,暗示了现实社会的荒谬与病态。
时间与历史的关系鲁迅将时间与历史联系在一起,他意识到历史的进程并不能真正摆脱时间的影响。
在《在鸦片社前》中,鲁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揭示了时间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和限制。
他认为,历史可以作为人们认识现实的一面镜子,但同时也暗示了历史过去的无法挽回。
时间的象征与意象鲁迅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时间象征和意象,他通过运用特定的时间符号来传达对现实的思考和感受。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用“时间钟”来象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人们对于时间残酷流逝的恐惧。
这些时间象征和意象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深度。
结论鲁迅与时间的关系贯穿了他的作品,他对时间流逝、急迫感、回溯与回忆、时间与历史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表达,鲁迅不仅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独到洞察,也展现了对人性和命运的反思。
鲁迅的作品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鲁迅 (1998). 《鲁迅全集》. 北京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时间
鲁迅与时间【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
2.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3.能读写本课的生字,能说出本课“读读写写”中指定词语的意思。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繁忙”“繁重”“宝贵”“珍贵”
的意思。
5.能依照例句,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
6.能背诵最后一节课文。
7.能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能说出本课“读读写写”中指定词语的意思。
2.完成预习要求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鲁迅先生画像)教师: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
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学了《鲁迅与时间》一课后必须弄清的问题。
(板书课题:2鲁迅与时间)二、出示预习要求,学生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鲁迅对待时间的态度怎样?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3.找出文章中的具体数字,想想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4.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三、检查预习。
1.字连词语。
注意读音:遗统篇逝均壕盹勤编2.注意字形:(“遗”与“遣”;“编”与“骗、偏”的区别。
) 3.理解字(词)义:①教师说明《华盖集》、《南腔北调》、《且介亭杂文二集》以及《少年别》都是鲁迅的作品(包括翻译的作品)。
②教师简要解释:题记--写在书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作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
序言――一般指旨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后记――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后的文章。
③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词:遗产--文中指鲁迅的作品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虚度年华--虚度,白白地度过;年华,时光,岁月。
白白地度过时光、岁月。
4.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要求:边听边思边划,划出鲁迅先生说的话。
读后交
流,鲁迅对待时间的两句话:出示板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5.学生质疑。
学生将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一般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重要的问题,可暂时“存疑”,留待讲解课文时讨论解决。
)四、回家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四题练习,每个词语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习全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3.完成课堂练习1、2。
【教学过程】一、学例句,明方法。
出示例句: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降限。
①自由轻声读。
②指名读。
③集体读。
分四步学习句子:①找:找出重点词语。
(勤勉、懒散、悔限。
在这些词语下耐口上小圆圈。
)②学:学习词语的意思。
(勤勉-勤奋;懒散--形容人精神不振作,行动散漫;悔恨--懊悔。
)③联:联系课文内容。
(找-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
)(先读一下课后练习例句中的内容,再学习课文第一节内容。
)指名读例②句子,再轻声读课文第一节内容。
思考:哪些地方能看出鲁迅非常勤奋?出示填空练习:(横线上的数字由学生填写。
)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
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
讨论:(1)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
)(2)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了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
)(3)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奋。
因此可以说,时间给鲁迅先生带来智慧与力量。
)④想:想句子的含义。
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是:时间,每个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奋的人能做很多事情,为人类做出贡献;而,懒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
二、学习第二个重点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按照学习例句的方法及步骤,先自学,再交流。
①找:找出重点词语。
(愿挤)。
②学:学懂词语的意思。
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面里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
③联:联系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抓紧时间的?讨论交流:(1)学习第2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找出句子,品词。
)出示:白天,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睡觉连衣服都不脱。
(2)再学习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写作、翻译、编集、整理日记、计划第二年工作。
)结合讨论,完成下面的填空。
年代编写字数 1925年除夕编成《华盖集》、《题记》 1200 1932年除夕编成《南腔北调》、《题记》 1000多 1934年除夕译小说《少年别》,写“译后附记” 1935年除夕编《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后记》近10000 讨论:表格中的具体数字说明什么?(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④想:想句子的含义。
(讨论后明确:海绵中能挤出水,繁忙中能挤出时间。
时间是掌握在人的手中的,一个人只要抓紧时间,再忙也会有时间的。
)三、学习第三个重点句。
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争取来的。
按照学习例句的方法及步骤,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①找:找出重点词语。
(巨大贡献、争取)②学:学懂词语的意思。
巨大贡献――极大的贡献。
文章中尉旨“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
争取――主动积极地力求达到。
③联:联系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用文章中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④想:想句子的含义。
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的巨大成就,是跟他抓紧时间、善挤时间分不开的。
四、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鲁迅一生的成就跟“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结合讨论,指导读课文最后一节。
)五、课后作业。
1.再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节。
2.抄写课堂练习第2题的三句句子,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
2.
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完成课堂练习1。
【教学过程】一、听说训练。
听全文的录音,说一个鲁迅先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事例。
二、读的训练。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几个有关联词
语句子的感隋色彩。
(1)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著作。
(句子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 (2)一年到头,鲁讯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样辛勤的工作。
(句子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叹之情。
) 2.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三、写的训练。
讨论完成课堂练习1的填空。
(1)出示填空,讨论: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的工作。
他常常在每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年中所写的文章。
此外,他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2)完成填空练习。
①分辨“繁忙”、“繁重”和“宝贵”、“珍贵”的意思。
②在弄清词义的基础上,做选词练习。
(3)完成课堂练习3,选词填空。
(4)摘录珍惜时间的格言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