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省份之一。

在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保护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需要,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建设。

在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湖北省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和河流已经丧失了生态功能,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据统计,湖北省内有多条河流已经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湖北省内的一些湖泊也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在湖北省,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的现象。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农业、工业和城镇供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应面临较大的压力。

一些地方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并不合理,存在过度开采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湖北省,现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还不够健全,政府管理部门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措施也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一些地方存在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公众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

尽管近年来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环境保护法规的推广,人们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漏。

一些地方的居民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和不重视,环境意识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

湖北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战略

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战略
的焦 点 .水 资 源危 机 已 构 成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流 总集 水 面积 约 1 1 6 k 3 7 m .约 占 自然 水 主要 问题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5
. 的问 题 。我 国人 均 水资 源 拥有 量仅 为 230 面 积 7 ,%。 同 时 . 内湖 泊 众 多 . 积 达 21 水 少 问题 0 07 省 面
湖北 地 处 亚 热 带 .位 于 典 型 的季 风 区 系 182亿 r . 6. n 洞庭 湖水 系 312亿 m ; 3 2 出 倍 。 是 这 些 客 水 不仅 难 以利 用 。 但 而且 由于 内 。 部 分 为 亚热 带 季 风 性 湿 润 气 候 . 能 境水 量 为 80 8亿 r 。2 o 大 光 2 n 0 3年 全 省入 境 水 全 省 江河 堤 防 现有 防洪 能力 还 很 低 。加 上 3 充足 , 量丰富 , 霜期长 , 热 无 降水 充 沛 , 热 量 6 0 雨 4亿 r ,其 中 长 江 干 流 为 39 9亿 全 省 湖 泊 的 减 少 、 缩 . 低 了 调 洪 能 力 。 7 n 3 6 萎 降
质 量 恶 化 趋势 仍 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因此 , 了 下水 资 源 量显 示 ,江汉 平 原 和河 谷 盆 地 地 22 水 多 问题 .
解 湖 北 省水 资 源 , 护好 水 资 源 。 效 利 用 下水 资 源最 为 丰富 .被 称 为地 下 的 天 然水 保 有 水 资 源 。 实 现 湖北 省经 济 、 会 持 续 发 展 库 。 是 社
维普资讯
区域 经济,
湖北省水 资源现状及 利 用战略
余 程鹏 黄建 武
( 中师范 大 学城 市 与环境 科 学 学院 湖北 武 汉 4 0 7 ) 华 3 0 0

湖北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湖北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流域的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给流域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推进流域治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湖北省制定了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二、流域治理目标。

1. 水质改善,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减少工业废水排放等措施,提高流域水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2. 生态恢复,加强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等工作,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监测,建立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2. 河道治理,对流域内的河流进行整治,清淤疏浚,修复岸线,保障河道畅通。

3. 污水处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水排放对流域水质的影响。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5. 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修复受损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6. 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流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流域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实施。

2.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流域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严格的流域环境保护制度。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流域治理的投入力度,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工作。

4. 宣传教育,加强对流域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流域治理工作。

五、总结。

湖北省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改善流域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各项措施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湖北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湖北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讨论,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气候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地区位于亚热带,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匀,常年遭受干旱和洪涝的威胁。

这种气候条件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和供需矛盾。

其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巨大。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污染。

水污染的问题在湖北地区同样突出,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都严重威胁着水质的安全。

第三,农业用水的浪费也是导致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经济性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传统农田排灌和小型水库的渗漏损失较大,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解决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并鼓励农田改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用水的浪费。

2. 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计划,加大对农田排灌系统的更新改造,优化供水结构,提高供给能力。

3. 加强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在法律层面上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加强对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4. 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提高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做好应对措施的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危机。

三、总结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各个环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管理体系,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摘要:湖北省是水资源大省,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走资源、环境和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湖北水资源现状,指出湖北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湖北省水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世界淡水资源普遍缺乏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湖北省作为淡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省份之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湖北省水资源特性1.1概况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西、北、东三面环山,水面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10%。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km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km。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

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km。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km²。

面积大于100 km²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冷暖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

无霜期长达230一300d。

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

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

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近年来,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华中地区应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从多个方面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农业用水模式在华中地区,农业用水占据了总用水量的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优化农业用水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等,以减少水的浪费。

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合理规划水源和灌溉系统,确保农田灌溉水的供应和利用效率。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与鼓励节水意识华中地区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注重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遏制水污染的蔓延。

同时,应加强对公众的节水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推广节水设施,引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华中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水资源紧缺问题,而另一些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足。

因此,应加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通过建设水库、渠道和输水管道等水利设施,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输送到贫乏的地区,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均衡利用。

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华中地区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水资源相对较少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达到节水的目的。

同时,对于仍然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的产业,应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针对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应优化农业用水模式、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意识、加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策略。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华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关于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关于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坐落于汉江中下游。

汉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支撑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汉江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此,本文将对襄阳市保护汉江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调查发现,由于襄阳市附近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水和废气被直接排放到汉江中。

这种污染严重破坏了汉江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建设项目导致了土地开发和破坏,给汉江的滨江湿地和湿地植被带来重大压力。

此外,汉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问题的加剧。

最后,调查还发现了汉江中的非法捕捞和乱捕乱杀现象,严重影响了汉江的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污水排放和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加强对农业和畜牧业的监管,确保施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第二,加强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滨江湿地和湿地植被的保护力度,限制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同时加强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打击。

此外,加大对水库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确保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修复。

第三,加强土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管控,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现象。

第四,加强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

政府应加强对非法捕捞和乱捕乱杀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汉江中重要鱼类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此外,加大对汉江流域区域协调管理的力度,促进流域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

最后,政府应积极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举办宣传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汉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湖北省水生态水资源可利用探索

湖北省水生态水资源可利用探索
4 4 6 5座 。
2 湖 北省水 资 源可持 续利 用 的措 施 和建议
2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 、 防洪 、 城 镇供水、 排 水、 污水处理、 水环境管理等水管理职能 由不 同部 门来行使 , 各 部门之间 存在职能交叉, 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 , 不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节水 型社会 , 要 以现有县水利 局为基础 , 将城镇 供水、 排水 、 污 水处理 等行业 管理职能划入统一管理水资源 的职能部 门, 建立水源_ + 供水一 排水一 污 水处理一回用统一管理的水务一体化体制 。
湖北省水 生态水 资源可 利用探 索
张 秀 莲
( 湖北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学院 湖 北省 武汉市 4 3 0 0 0 0 ) 摘 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 , 水 资源 是生态环境 的基本 要素 。 关键词 : 水 资源 ; 可持续利用 ; 湖 北 省 中图分类号 : T V 2 1 3 . 9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1 9 — 0 1 8 8 — 0 2
1 湖北省 水资 源现 状
年 l 1 月达标率有所下降。
. 3 与水 有 关 的 生 态 环 境 问题 调 查 位 于长江 中游 洞庭湖 以北 的湖北省其 自然面积达 到 1 8 . 5 9万 k m z 。 1 不合理 开发利用地表 水, 过度 开采地下水及水体污染等都是 与水有 水 系异常发达 , 水力 资源居 中国第 4位 , 地表水体积 占中国第 l O位 。具 有‘ 干湖之省 ” 美 称 的湖 北 省 湖 泊 星 罗 密 布 , 形 态 各 异 主 要 分 布 在 江 汉 平 关 的 生态 环 境 问题 。 地下水 的过度 开采会造成地 面塌 陷、 地裂缝、 地下水降落漏斗 、 地面 原上。 洪湖、 梁子湖面积均在 2 0 0 k m2 以上 。 由于 多年来泥沙淤积、 人工围 武汉 、 荆州 、 孝 湖 垦殖等破坏环境 的行 为使湖泊数量及面 积锐减 。全 省 3 3 4个面积在 沉 降等问题 。据调 查地面塌 陷存 在于湖北省的局部地区, 感和 黄石等地 区会有水 降落漏斗 问题。 3 k m 的湖泊总面积为 2 5 0 3 k m 。 湖 北省湖泊大 多位 于平原湖区 , 由于河流改道 、 决 口等原 因形成 的 1 . 1 湖北省水资源量 湖 泊, 极易发 生泥沙淤塞 。 属 于浅水湖泊的湖北省湖泊, 水生植物生长快 从河流 、 湖泊、 水库的分布和 多少来看湖北的水资源情况 。 速 , 容易造成 沼泽化促使湖泊面积萎缩 。而建 国后大规模 的河流 改道 及 ( 1 ) 河 流 进而使湖泊基本丧失 了调蓄河流 洪水的 湖北省有很多河流 并被长江 由西至东横 贯。省 内中小河流密如 蛛 涵闸等工程也使湖泊面积锐减, 加重了河 流防汛 负担 。 网, 省 内有 4 2 3 0条长度 在 5 k m 以上的中小河 流, 有4 O 条 l O O k m 以上 。 能力, 湖北 省 山地 丘 陵 多 , 以 变 质岩和沉积岩为主要地质构造 , 岩性松 软, 境 内除长江 、 汉江干流 外, 各级河流河长 5 k m 以上 的有 4 2 2 8条 , 河流总 土壤质地松散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 在雨量集中的 4 - 9月 , 由于水力冲刷, 长5 . 9 2万 k m。 容易发生山洪暴 发、 滑坡和泥石流等情况 。而人为 因素毁林开 荒, 挖矿、 ( 2 ) 湖 泊 修路等工程导致水土流 失严重 。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但由于过度 围湖填湖, 使湖泊面积普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摘要】水乃生命之源,与空气、阳光一道演合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本文阐述了湖北省的水资源现状,同时,对产生水问题的一系列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维护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水资源现状措施
湖北有被称为“千湖之省”,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被交错的河流编织成湖北旅游引人入胜的水乡泽国风光。

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组成了湖北旅游的主要内容。

湖北省一方面属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在水资源利用中又存在许多巫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 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从湖北省的情况来看,20世纪50年代拥有1 050个湖泊,享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如今只剩下83个湖泊。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也必然增加,而一些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了解湖北省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湖北省的水资源现状
2012年的《湖北省水资源公告报》上有详细的数据,2012年,我省平均降水量为1045.1毫米,比常年减少11.4%。

地表水资源量783.7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2.7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不重复计算量为30.1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813.8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1.4%。

2012年全省地表水质监测河流总长为7488.5公里,其中劣于Ⅲ类的河流总长为1696.0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22.6%,主要集中在城市(镇)河段,主要污染河流为香溪河、澴水、沮河、沮漳河、涢水、沦河、四湖总干渠、滠水、浠水、蛮河、竹皮河、白河、滚河、神定河、通顺河、溾水、大富水、汉北河、藕池河和华阳河等,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012年度全省共监测198个水功能区,达标水功能区128个,达标率为64.6%;监测69个饮用水水源地,合格水源地62个,水源地合格率为89.9%。

2012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53.78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废水)为38.75亿吨,占72.0%,城镇生活污水11.63亿吨,占21.6%,第三产业废污水3.40亿吨,占6.3%。

全省废污水入河量为37.65亿吨。

概括来说,湖北省水资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水少问题
根据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全省水资源1 028亿m3,占全省的3.5%,人水资源量1732m’,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 700m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尤其城市缺水突出。

据调查,全省目前县级以上缺水城市有46个。

1.2水多问题
这与上面似乎矛盾,其实不然。

水多问题主要是就水利用和客水问题。

全省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水上游以及洞庭湖、湘、资、沉、澄流域大面积的客水,年平均过境客水量6 638亿m3,为湖北省水资源的6.13倍。

但是这些客水不仅难以利用,而且由于全省江河堤防现
有防洪能力还很低,加上全省湖泊的减少、萎缩,降低了调洪能力。

因此,洪水威胁始终是湖北省的心腹之患。

1.3水污染问厄题
有调查显示,湖北省湖泊和城市内湖富营养化加剧;长江湖北段沿岸排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形成多条污染带;汉江大部分支流受到污染,唐白河、蛮河、小清河等主要支流水质超过五类标准,连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都达不到。

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流域性的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范围广、危害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对水资源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湖北省水资源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看看当下的政府人民是这样应对的。

以2012年为例,2012年,我省先后战胜鄂北等地的春夏秋跨季大旱、夏季多场次暴雨洪水,有效应对长江近似1998年洪水中高水位的严重汛情和夏末局地台风引发的极值性暴雨洪涝灾害,紧急转移群众21.4万人,排渍排涝70亿立方米,减淹农田800多万亩,使18个县级以上城市免遭洪涝之害,防洪减灾效益达254亿元,与五年来洪涝损失、人员死亡均值相比,分别降低12%、47%;提供抗旱用水62亿立方米,抗灌农田4365万亩次,解决了70多万人、24万多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没有发生严重危害生态事件,实现抗旱减灾效益183亿元。

3、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立法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例如梁子湖和汤逊湖应该大力强化生态保护和治理,不能允许延续粗放型发展模式。

而要想实现这一切,重要的保障措施就是立法,建立与完善相关法规是两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足之本。

主要包括制定并颁布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综合管理办法。

3.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试点项目。

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试点工作正常开展。

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460号令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和国务院国发〔2012〕3号文件关于“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的规定,省级留用水资源费优先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且其数额不低于60%;二是所有返还的水资源费,实行水资源项目返还制度,以确保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三是水资源费不足的,应从水利建设基金、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和水利专项事业费、水利规费中优先安排或从财政部门预算中解决;四是省财政在2012年年中部门预算调整中,解决今年试点工作的经费需求;五是请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我省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试点工作经费和试点工程建设经费;六是严格试点资金和水资源费使用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落实水资源费使用政策,确保各项试点资金到位。

3.3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措施
要杜绝任何企业以任何名义以污染水资源为由谋取经济利益,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分子,对企业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标准,尽量将污染降到最小,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当下很多企业或个人由于诸多原因没有足够的保护资源的意识,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根本原因是市民的意识不够,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普及水资源知识,能让更多人自觉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去,市民增强节水意识,做到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

倡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避免浪费,还有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最终将认识到,在防治污染方面,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

比如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以为和水污染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废旧电池形成的电解液是最难处理的,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一种最大的节约。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水资源公告报》
2.《湖北省水资源现状》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4.《水资源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