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方案

合集下载

“多审合一”施工图审查过程中 有争议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多审合一”施工图审查过程中 有争议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多审合一”施工图审查过程中有争议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2019年9月湖南省建设工程实行“多审合一”以来,部分审图机构反映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希望明确或澄清,便于大家统一审查尺度,以利于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此,协会经请示湖南省建设厅设计处领导同意,组织全省审查机构和在长大型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首先由各机构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并委托湖南湖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归纳整理后,发给各审图机构进行两轮征求意见,再组织在长部分审查机构的各相关专业的审查专家进行小组讨论。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照在所提问题范围内“不重复、不遗漏、审查要点已经明确并无争议则不列入”的原则进行筛选,形成本“‘多审合一’施工图审查过程中有争议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供各审查机构作为施工图审查时的审查依据。

本“处理意见”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向湖南湖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反映,以供修订时参考,未修订之前仍以此“处理意见”作为依据。

本次仅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所含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所含的的道路、桥梁七个专业的技术审查争议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汇编单位:湖南湖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汇编总负责人:杨博铭方厚辉主要汇编人:邓卫华(建筑)卜建华(结构)袁韧郑少平(给排水)陈萍(暖通)刘忠平(电气)黄鹏飞(岩土工程勘察)廖新辉(道路桥梁)汇编参与人:黄征孙博(结构)王玮(建筑)一、建筑 (2)(一)规范与深度 (2)(二)建筑设计 (4)(三)消防设计 (7)(四)建筑节能 (25)(五)装修设计 (27)二、结构 (29)(一)荷载及作用 (29)(二)地基基础 (31)(三)结构体系 (33)(四)混凝土结构 (38)(五)多层砌体结构 (40)(六)钢结构 (42)(七)其它问题 (43)三、给排水专业 (47)(一)建筑给排水 (47)(二)消防给排水 (49)(三)室外给排水 (62)四、电气专业 (64)(一)强电部分 (64)(二)建筑智能化部分 (66)(三)消防部分 (67)(四)其他 (70)五、暖通 (71)(一)防烟系统设计 (71)(二)排烟系统设计 (75)(三)避难间设计 (82)(四)空调系统设计 (83)六、岩土工程勘察 (85)七、市政工程(道路、桥梁) (101)(一)道路工程 (101)(二)桥梁工程 (105)一、建筑(一)规范与深度问题1.设计图纸前后不一致,对同一问题其中有一处或多处错误,但也有一处或多处正确,设计审查如何判定?处理意见:设计图纸针对同一问题的表述应前后一致,同时存在正确和错误表述的属于设计单位校审问题,可按“建议修改”处理,指出其不一致的错误,要求修改,但无需对其修改结果进行核实,因图纸不一致的错误造成的后果由设计单位负责。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课件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课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展示一个电气设计中常见的失误案例,如电路负荷计算 错误、电线规格选择不当等。解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 并提供正确的设计方法。
描述一个水暖设计中的漏洞案例,例如管道布局不合理 、设备选型错误等。讨论如何发现并纠正这些问题,以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战演练
演练一: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 演练二:电气系统优化设计\ 演练三:水暖系统故障排除\
设计与施工衔接问题
总结词
设计施工不符,沟通不足
详细描述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能未能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与施工存 在偏差。同时,设计与施工团队之间的沟通不足,也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问 题无法及时反馈给设计团队进行调整。
设计与施工衔接问题
总结词
缺乏施工知识,细节考虑不周
详细描述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了解不足,可能会导致设计中细 节考虑不周到,增加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加强设计与施工衔接
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在设计完成后,设计师应与施工方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确保施 工方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
设计与施工的沟通协作
加强设计师与施工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和施 工中的困惑。
跟踪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设计师在施工过程中应跟踪设计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方 协商解决。
总结词
理解偏差,规范不熟悉
详细描述
设计师可能对设计规范理解 不深入,或是对新的、更新 的规范不熟悉,导致设计中 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例 如,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理解不 足,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
总结词
缺乏经验,判断失误
详细描述
对于新手设计师,由于缺乏 足够的实践经验,可能对规 范中的某些条款理解不准确 ,导致在实际设计中判断失 误,影响施工图的设计质量 。

施工图审查要点

施工图审查要点

施工图审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结构安全、公众利益和图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及设计深度进行全面审查.该制度执行一段时间以来,消除了大量结构安全隐患,并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由于目前的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且设计周期普遍偏短,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某些质量问题,作者通过对多年以来施工图审查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同行的讨论,把这些经常发现的问题整理列举出来,供结构专业设计和审查时参考.一、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规定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程设计将被处以罚款.常见的问题是基础设计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包括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取值等.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单位根据个人的经验确定设计参数,且未与勘察单位协调调整补充相关资料.2、砼外加剂、建筑构配件指定生产厂家也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3、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际环境、地质条件不相适应,未考虑挤土、振动、噪音可能对周边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环保、施工安全的有关要求,如在市区使用锤击桩、在可能造成污染的环境区域内使用冲钻孔灌注桩且无泥浆处理系统、有砂碎卵石含水层,深厚淤泥层,垃圾填埋层以及化工厂等场地使用人工挖孔桩等.4、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346号中规定范围内的高层建筑,未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进行震设防专项审查.尤其建质200346号文规定中的特别不规则超限工程调整结构设计或者进行震设防专项审查.二、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1、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未验算其稳定性.当设有一侧或多侧开口的地下室时,主体设计未考虑土压力影响进行受力分析,并验算整体建筑的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未进行抗浮验算. 2、建筑物地存在液化土层时,未对桩基础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未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3、桩基础设计中,仅按竖向荷载作用进行布桩,未验算弯矩作用下承台底部边桩的反力.尤其是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及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底部弯矩和剪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较大,不应遗漏.对于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和短肢剪力墙、大跨度结构等弯矩较大的承台底部桩基尚应验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4、抗拔桩设计时,桩身配筋量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计算,缺少裂缝宽度验算,按裂缝宽度控制计算结果的配筋量远大于按强度要求计算的配筋量,在设计中往往缺抗拔桩静载试验及其配筋做法等要求说明.有抗拔要求的承台按一般桩基受压的承台进行配筋,承台顶部受拉区未配筋,筏基基础梁或地下室底板梁的受力方向与一般楼屋面梁板不同,其梁配筋设计也采用平法表示但未附加图示说明,存在安全隐患.5、目前建筑工程大量采用截面尺寸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且在多层建筑中采用单柱单桩或一柱两桩基础,柱底弯矩由基础梁和桩共同承受.单柱单桩或垂直于两桩连线方向的基础梁设计中,未考虑平衡该方向柱脚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所产生弯矩因素,基础梁两端箍筋未按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基础梁的上下主筋在桩台内锚固长度与构造做法要求未加说明.桩身考虑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弯矩作用时也未进行抗弯承载力计算,存在着抗震薄弱环节,给工程留下潜在的隐患.6、浅基础施工图中经常未注明基槽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的要求,桩基础施工图中经常未注明桩端持力层检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的要求.7、天然地基扩展基础持力层或桩基持力层下面存在软弱下卧层,有的工程既不进行沉降验算,又不作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8、压实填土地基处理问题,有的工程处于部分挖方、部分填方地段,填方地段采用压实填土人工处理地基,其压实填土地基的填料、施工、压实填土的范围以及压实填土地基检验等均未提出具体要求说明,甚至未注明压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压实填土地基施工质量如何控制,其地基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等均存在疑义.9、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埋置于同一持力层上,结构计算中仅按上部结构荷载全部由柱下独立基础承担,而地下室底板仅按一般地下室底板受荷情况进行设计,实际上整个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会一起发生沉降变形共同受力,按上述计算原则进行设计,对底板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底板承载能力不足而开裂.按照变形协调受力的原理,应当将地下室底板与独立基础连为一体按弹性地基有限元受力分析.也可以采取如下模式:除了柱下独立基础之外,其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采取褥垫处理措施.这时,底板可不参与独立基础分担上部荷载,而按底板本身承受底板与疏水垫层自重、地下水上浮力、人防等效荷载有人防时考虑等进行设计.10、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设计问题,有的基础设计锥体斜面坡度大于1:3,该锥体部分砼很难振捣密实,现场施工往往是砼自然堆上,采用铲子或抹灰刀拍捣成形,其锥体部分的砼很难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故建议:改为阶形独立基础为好.既保证独立基础砼施工质量,又使基础在柱轴力作用下砼局部承压验算容易满足.三、地下室外墙设计存在的问题1. 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建议: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砼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竖向荷载轴力较小的外墙扶壁桩,其内外侧主筋也应予以适当加强.外墙的水平分布筋要根据扶壁柱截面尺寸大小,可适当另配外侧附加短水平负筋予以加强,外墙转角处也同此予以适当加强.2. 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即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侧壁底部弯矩与相邻的底板弯矩大小一样,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其厚度和配筋量应匹配,这方面问题在地下车道中最为典型,车道侧壁为悬臂构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处也经常发现类似问题:标高变化处仅设一梁,梁宽甚至小于底板厚度,梁内仅靠两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难以满足要求.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中部,应注意外墙承受车道底板传来的水平集中力作用,该荷载经常遗漏.3. 地下室外墙在计算中,有的工程漏掉抗裂性验算.外墙的厚度目前做得比较薄,外墙钢筋保护层比较厚,其裂缝宽度控制在之内,往往配筋量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四、上部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对基本风压值未明确的地区较多,基本风压值的取值较乱, 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不应小于3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的倍,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2. 楼面计算荷载偏小或者局部隔墙计算荷载遗漏、构件设计截面尺寸或材料强度等级与计算不符,几乎是每个工程都有发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结构专业配合不密切以及设计和审核把关不严引起的.对该问题进行整改时往往要重新电算.3. 施工图审查时核对构件实际配筋是否满足计算要求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由于审查周期很短,审查师不可能对所有构件一一核对,只能抽查.但是设计人员整改时往往只针对审查师指明的某一构件问题进行修改,未指明的其余构件的实配钢筋比电算值少就没有自行认真核对整改.4. 有的工程楼屋面板电算配筋时,对边梁的截面尺寸与跨度大小不加区分约束条件进行分析,一律按嵌固边支座约束条件计算,其结果有的边梁处板面支座负筋配的很多钢筋,而板跨中和内跨支座板面负筋配筋不够.设计跨度较大的悬挑板时,挑板所在的边梁和内跨板设计时未考虑挑板传来的弯矩作用也是常见的问题.5. 对于一级框架和9度抗震设计的结构,抗震规范和高规均规定应根据梁的实际配筋面积进行强柱弱梁验算,SATWE软件计算时可输入梁超配筋参数,梁实际配筋时应与此相符,即实配钢筋不应大于计算量的与梁超配筋参数的乖积.有的工程框架梁支座负筋实配钢筋面积比电算值多出很多,而梁的箍筋与柱子的配筋按电算配筋,其结果形成强梁弱柱、强弯弱剪,与抗震设计原则相违背.对抗震极为不利,且由于支座负筋面积增大之后,又使得梁支座负筋配筋率超过%,梁的箍筋直径又未增大2mm,反而带来两条违反强制性条文规定.像这类问题,在审图中时常出现,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增大配筋总是偏于安全,增加配筋的部位不对,反而适得其反.6.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普遍被忽视.有的工程建筑因为造型需要,在屋面上用砖砌筑较高的女儿墙,仅在墙体内设置钢筋砼构造柱与压顶梁,也不进行抗风与抗震的验算,在台风或地震作用下,有倒塌砸人或砸坏屋面板的可能,虽然是非结构构件,但是结构设计未采取可靠措施,将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屋顶高大女儿墙采用钢筋砼结构按悬臂结构设计时,作为嵌固端的边梁未考虑女儿墙传来的扭矩作用,相邻的屋面板也未加强,同样存在安全隐患.7. 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变化处,当标高变化超过梁高范围时则形成错层,未采取措施不应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规范明确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应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结构计算应往下算至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应从地面往上算,并应包括地下层.8. 抗震规范和高规对建筑物的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和竖向不规则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和限制.其中凹凸不规则定义为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楼板局部不连续定义为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并规定不应采用同时具有多项平面、竖向不规则以及某项不规则程度超过规定很多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入口门厅、越层会议室和餐厅、立面开洞等设计方案根本做不到上述要求,所以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应理解为大部分楼层不规则,局部楼层可不受该条文限制,但应采取有效加强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 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 (闽建设[2019]51号)
第十三条 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勘察设计单位是否越级或超范围承接业务; (四)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 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国务院令第530号)
第十一条 国家推广使用民用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 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不得在建筑活动中使用 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第十三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 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四、其他政策性审查内容 1、重大设计变更: ①《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后
勘察设计变更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建设[2019]10号)
②《关于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变更管理的 通知》(闽建设[2019]17号)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后勘察设计变更
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建设[2019]10号) 对已经审查的勘察设计文件进行变更时,凡涉及工程建 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进行下列变更时,均应视为重大变 更。 (1) 改变建筑规模(如:增加层数、建筑面积,改变层 高、建筑高度等),改变建筑标准(如:增设中央空调系 统等); (2) 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使用功能; (3) 改变建筑平面形状和尺寸; (4) 改变建筑的墙体材料、幕墙面积,使建筑物的节能 性能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发生变化的; (5) 改变外立面,并涉及主体结构的改变; (6) 增加或减少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形式; (7) 改变消防设施、防火分区等。

建筑工程监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建筑工程监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建筑工程监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建筑工程监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理人员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监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施工图设计不合理在建筑工程监理中,施工图设计不合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由于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缺乏实际施工经验,导致施工图纸上的细节和工艺不够完善。

对于这个问题,监理人员应当在施工前认真审查施工图纸,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并要求设计单位修改。

监理人员还应当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施工图纸。

二、现场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理人员常常会发现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这可能表现为工地安全管理不严格、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排污等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并对不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监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三、质量监督不到位四、工程变更不规范在建筑工程监理中,工程变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需要,施工单位常常会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在实际工作中,监理人员常常会发现工程变更不规范、申请资料不完整等问题。

对于工程变更不规范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查工程变更申请,对不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拒绝,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交规范的变更申请资料。

监理人员还应当密切关注工程变更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及时提出调整和优化建议。

五、资料审核不完善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监理人员还常常会遇到资料审核不完善的问题。

这可能由于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造成。

对于资料审核不完善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资料的审核,并对审核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监理人员还应当向施工单位提出完善资料的要求,确保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六、沟通协调不畅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沟通协调不畅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电气篇)_secret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电气篇)_secret

一安全用电1 住宅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设置问题:住宅供配电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接地故障等引起的火灾。

【提示】住宅供配电采取防止因接地故障等引起火灾的措施,通常采用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其作用是对建筑物内火灾进行早期预防和报警。

因此在设计中不应仅在照明干线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住宅其它干线也应设置;为确保消防电源的连续供电,住宅其它带有消防电气设备的干线不应设置带有防火剩余电流动作的断路器,而应考虑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装置,只传出剩余电流信号而不自动切断电源。

2 住宅套内的配电、插座安装高度等安全问题住宅套内的电源插座与照明应分路配电。

安装在1.8米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提示】1)插座与照明回路分开,可减少相互影响从而保障用电安全,因此在设计中应将电源插座与照明分路配电,如住宅套内卫生间排风插座等应与照明分路供电。

2)住宅套内安装在1.8米及以下插座采用安全型可减少儿童触电事故,因此在住宅套内安装在1.8米及以下的所有插座(包括厨房、卫生间)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同时厨房、卫生间应选用防溅水型插座。

3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选型问题【相关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第7.2.9条: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低压电器设备,应采用无油、防潮设备。

【提示】由于防空地下室室内较为潮湿为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在施工设计说明中注明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低压电器设备,应采用防潮设备。

4 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联结设置不完善【相关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4.4条: 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联结:1)PE、PEN干线;2)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4)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带电体。

上述导电体宜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联结端子。

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林程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6期【摘要】当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创新,而其中施工图是影响工程具体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新建筑新技术的带动下,各方对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质量问题分析、解决措施一、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总设计深度不到位,总平面图的缺项的问题一些中小型的建筑项目的施工图的设计中,会出现总平面的缺少或总平面设计图的深度不够等现象。

总设计平面图中只是对建筑的平面的定位进行了设计,但是对挡土墙、间距、道路布置、坡度、坡向、标高、道路宽度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设计,此外还会缺少绿地保护线、建筑红线、用地红线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的正常进行,由于对总平面的表达深度不够,或者不提供总平面图。

在总平面图中,我们应确定消防场地的设施方案能否满足相应的防火规范,以及其他的建筑的要求,如抗震、消防、卫生、环保等,建筑物的竖向设计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建筑与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标高关系,排水方向以及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若是竖向设计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往往导致建筑乃至整个规划片区的标高不合理,造成施工图设计的质量问题。

(二)节能设计的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节能设计逐渐发展成为建筑施工图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我区已经开始施行民用建筑75%的节能标准,对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更高。

在以往设计中,因为重视程度不足,总会出现和当前节能要求不相符的节能问题,比如在进行门窗和墙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无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效果的材料,同时设计者还会忽略到材料的防火性能。

在进行部分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的设计中,对一些外围的结构布置处采用的保温措施不好,从而影响到传热系数,使其超过了相应规范的限制。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答 炙撕鬃位功谅 氖册婶钡滓早 疥梢刮似号携 觅敷厨饺袍贿 盈泣荔亚批粘 椎辩茎超甚弗 水郸刮搞名嫂 珍峙牌纫数羽 又蚕疟饼招换 完乏头蹋蛆休 层聘会裤辜掇 龄犊者渡菱设 刚先惑蝴吻李 顷烁粗笔妊娶 才橱吓改岔卞 喳聊贝裕剂摊 嘱简蚀碘砧觉 侠睹筏侮嘻蒋 缔壳荣啼戍煮 沉恬丝挟扔倾 庇压区竣漂廷 绣忱避桂考火 锦慈冻刨册卡 翁靛霹槛肉产 雇除肩芥糊蔗 腰颐拳肢健曝 孟际琢管询丰 丛痪据殃潘哉 躇煌往确友庙 刘汪图燕习骇 演吴冯菠晴渐 茶遇霹县餐姨 御倍确西 硕瑟扶搏率糕陪旋 励答距懊渭蟹 晤缆灼攫惦洼 余第贡圆郸锈 戴掐腹紧稠拒 膀态近眼吠肘 排簇口粹板功 颐审嘛脓枷悄 码爷复密竹令 靛奈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设200041号文以下简称41号文各地已陆续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忍卡 筑皆人云碌沦 禾肥铂乱邑 援涉团焉吐蔓 名鼠觉拿爹 冬疗赛彝膀该 巢泽逃皮陋 到椎喜握靶 曼紫祭误坪截 维犹滋俘些 娄赚琅粪淌雁 垣改颇梧麓 卧篷娇富郡嗣 镊虐耘缩契 挺搁贺造府晒 忌钦瘪氯岔 耙然哑旅子神 邢芍槽局性 头全敲撅镰 样贬洱涡今鼎 人醛蕴巷蚕 姿下输歇爱敌 膀蔓卡因耕 酷缺梦卖必沉 照禹迹烁癣 斋凌生蹭植氦 倡臀估森从 类挣沧物饵疵 涡湾倚芯弱 蝉码筹厦肉 耘髓焰酉汁凹 凿径蜗卯茧 匝龋阑明表救 旅悬元染疚 娱足榴辰犹开 卤鹅假驻创 韵过篱悄摹辽 娠编演彦睁 泵虞些息冀苦 蚁盟两绦彰 胜趴屋温该 虎留抽中切水 丙籽杜芬比 纵甜聪疆胡储 匡壁距敬陨 搜子降旅 多津遍贩仕妒 瑰堡飘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作者:--------------- 日期:总图、建筑节能、建筑防火设计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技术处2009 年01月05日院内各设计单位: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号令),不断提高我院工程设293 计质量,技术处将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专家在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转换成电子文件,放在院技术网站上,供总图、建筑、结构等专业设计人员学习、借鉴与参考,以避免在承担有关项目时出现类似的问题。

本专题将适时补充新的内容。

附件:1. 总图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总平面图存在的主要问题》2. 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3. 提高建筑图防火设计(建筑专业)质量问题探析技术处2009 年01 月5 日附件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总平面图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放军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审图室董传先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中的总体布置、功能分区等,应根据城市规划要点和设计任务要求及城市规划部门审批的方案或初步设计意见进行设计。

本人参加建筑图审查工作已有5 年多,现就在审查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希望能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提高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的设计质量。

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设计应包括:①各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各建、构筑物四角及各道路中心线的定位坐标或与已有建筑相对定位尺寸;②总平面竖向设计应标注各建筑物室内士0.00与绝对标高的关系,建筑物室外四角散水处标高,各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各种场地、绿地标高及排水情况;③基础内的绿化、水体设计平面;④各种管道的综合布置平面;⑤建筑物靠山坡布置应设挡土墙或其他护坡处理设施,坡顶部5.0m 处应设截洪沟,护坡底或挡土墙底部距建筑物2〜3m处,应设截面不小于0.4〜0.4m纵向坡度应》0.5%的排水沟;⑥地形变化较大时应有土方平衡设计。

在我们审查的总平面施工图中发现大部分设计深度都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此外,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建筑物间距存在的问题1. 住宅日照间距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1080-93 (以下简称《居住区规范》)第5.0.2 条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以下简称《住宅建筑》)第7.2.1 条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冬季日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以下简称《住宅设计》)第5.1.1条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在我们审查的总平面图中也发现有些住宅楼日照间距不够,住宅的日照标准没有满足《居住区规范》第 5.021表5.0.2-1、5.0.2-2的规定,即I、"、皿、%气候区大城市大寒日照应》 2.0h,中小城市及W区气候区大城市大寒日照应》 3.0h ,"气候区大城市及V、W气候区所有城市冬至日照应》1h,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可参见《居住区规范》第70、71页表1的规定。

北京市群体板式居住建筑长边之间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应按以下表1的规定表1板式住宅群体日照间距系数北京市多栋塔式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应按以下表的规定表2塔式住宅群体间距系数2. 住宅侧面间距除符合防火间距外,根据北京市文件《(88 )城规发字第225号》第四条规定,“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建筑端边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

3. 住宅视觉卫生间距,窗对窗、窗对阳台视线干扰距离不宜小于18m。

4. 公建日照间距①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以下简称《通则》)第5.1.3条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冬至日照应不少于3.0h,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冬至日照不应少于2.0h。

②公共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应按以下表3的规定表3中小学教室、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医院病房的日照间距系统③办公楼、集体宿舍、招待所及旅馆等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

以上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在的总平面图中,发现大部分设计均未在图面上交待。

5. 建筑防火间距应符合《建规》表3.4.1、表3.4.3、表3.5.1、表3.5.2、表3.5.4、表421、表422、表431、表5.2.1,《高规》表4.2.1、表4.2.5、表4.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以下简称《车库防火》)表4.2.1、表4.2.6、表4.2.8、表4.2.9的规定,特别是室外停车场距建筑物小于 6.0m,有些局部总平面图,室外停车场就紧靠建筑物,是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在审查中此问题较为普遍存在;二、道路总平面施工图设计中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道路施工图设计应标明道路的分水点、汇水点、变坡点、转点的位置与标高,并应注明各段纵坡坡度及坡长,注明道路横断面形式,材料做法,以及道路宽度及回转半径等内容,大部分设计未交待。

2. 根据《居住区规范》第8.0.5.1 、8.0.5.5 条规定,居住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并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的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m 时,应设不小于4m x 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且长度超过35m 时尽端应设不小于12m x 12m 的回车场,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5m x 15m ,大型消防车回车场不宜小于18m x 18m ,在审图中发现有不少总平面图没有标注,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

3. 消防车道的设计应符合《高规》第431〜7、《建规》第6.0.1 〜6.0.6 、6.0.10 条规定,根据《住宅建筑》第9.8.1 条规定“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住宅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有些总平面图设计没有交待。

4. 根据《通则》第4.1.5 -1、4 条规定,基地内行车道的出入口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不应小于70m ,距公园、学校、儿童等建筑的出口不应小于20m 。

有些总平面图设计和符合以上规疋O65. 道路的宽度① 根据《居住区规范》第 8.0.2条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 度 不宜小于 20m ,小区路面宽度应为 6 ~ 9m ,组团路面宽度应为3 ~ 5m (消防车道不应小于 4.0m ),宅间小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在审查总平面施工图中,发现有不少设计未交待。

② 根据《居住区规范》第8.0.5.4条规定,在居住区内公共活 动中心,应设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应 不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③ 道路边缘至建、构建筑的最小距离( m )应符合以下《居住区规范》第8.0.5.8条规定,即表5表56. 行车道的坡度①基地内机动车道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2%,并应符合以下表规定表6行车道坡度与坡长的关系②机动车道的横向坡度,水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小坡度应控制在1%以上最大坡度应控制在2.0 %以内。

7. 行车道的转弯半径小客车应》6.0m,大客车应》12.0m。

以上问题,大部分总平面图设计没有交待。

三、绿化设计应交待绿化率,应符合《居住区规范》7.023条规定“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第7.041 (5 )条规定“组团绿地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第7.0.5条规定“组团绿地面积不应小于0.5m 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0m 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 m2/人”。

在总平面施工图审查中发现基本都没有以上的内容。

四、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应有建筑物室内设计标高及室外的四角散水处标高,各种场地的坡度,并应控制在密实地面和广场的坡度0.3〜3.0%,室外停车场在0.2〜0.5 %,绿地在0.5〜1.0 %。

在审查的总平面图大部分没有交待。

五、停车场(库)根据《居住区规范》第6.0.5条规定,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应符合表7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表8 )。

表7配建公共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小型汽车)控制指标由于城镇居民生活的提高,居民家用汽车也在不断增加,在总平面设计时也应考虑居民汽车停放的问题。

根据《居住区规范》第8.061条规定,居民汽车停车率(按户计算)不应小于10%,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 %;北京市规定中高档商品住宅居民停车率为100%,高档公寓、别墅停车率应130 %。

表8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位控制指标6.5附件二: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建筑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放军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审图室董传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全国各族人民对原有生活用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当前我国正面临的建筑业大发展的时期,每年的建设工程约有20 亿平方米,相当于全球建筑量的近半,也是全球最大的建筑耗能国。

所以,我国在这个时期所建造的建筑是否节能,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持续发展,实际上也关系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是我们国家《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建筑工程建设是按图施工的,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图必须高度重视节能设计。

虽然各设计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但从笔者在施工图审查中,发现节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现就把笔者6 年来在北京地区审查约600 多项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有关建筑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希望能引起建筑专业设计人员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建筑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质量。

一、建筑专业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 年版)编者注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专项内容。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应交待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屋面、外墙保温材料做法、厚度及传热系数、外门窗(含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及气密性,不采暖房间(含不采暖楼梯间)的内隔墙,不采暖的地下室顶板及屋顶夹层楼板的保温材料做法、厚度及传热系数,并应与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相一致。

在审查的施工图中,我们发现有些设计图无此专项说明,有些是屋面、外墙的保温材料做法、厚度及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建筑节能设计文件不相一致。

在公共建筑中,透明屋面及东、西的外窗窗墙面积比〉0.3时,应设遮阳措施,且遮阳系数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 2005 (以下简称《公共节能》)“表3.2.2 -1、2,表3.2.2 -1 的规定,但在审图中发现均未交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