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范文

《2024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范文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篇一一、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过程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曾是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850年。

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机构陷入了破产的困境。

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过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动荡不安。

在此背景下,雷曼兄弟公司的业绩逐渐下滑,财务状况日趋紧张。

由于其在风险投资、衍生品等业务领域的深度涉足,导致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无法通过市场筹集资金以偿还债务。

其次,随着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雷曼兄弟公司开始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并或出售部分业务以寻求救赎。

然而,由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潜在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未能找到有效的救助方案。

最后,在种种努力无果之后,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选择申请破产。

这一决定导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资产被冻结,数千名员工失业,公司及其关联机构陷入了一系列法律诉讼和调查中。

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公司的破产提供了直接的环境背景。

其次,公司在风险投资、衍生品等业务领域的过度涉足以及不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导致了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

此外,公司内部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不力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不足等因素也加速了公司的破产进程。

具体来说,雷曼兄弟公司在次贷危机期间未能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导致其资产质量严重下降。

同时,公司过度依赖短期融资来维持运营,一旦市场信心丧失,资金链就会断裂。

此外,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问题,部分高管和员工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控制,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

三、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启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首先,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在金融市场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业务和投资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管理资料】案例13-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汇编

【管理资料】案例13-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汇编
但是因为利益的原因,雷曼高管对发现的问题没有改正,使事 项识别形同虚设。
原因四:风险评估不准确
• 理论支持:关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之间的相互关 系是管理当局的一项重要责任。
误区之二:情感的偏见。这种思维的偏见有时可能是致命的。福尔德在
雷曼误兄区弟一破:产技前术做出的的傲第慢二。个雷错曼误兄决弟策在就是破拒产绝之了前韩,国一产直业没银有行的遇注到资过。真当 正时的韩流国产动业性银短行缺曾,出破价产每时股账6.4面美上元还,有而福41尔0亿德美给元出的价现格金是,每福股尔34德.3也美据元。 此当认时为雷曼公兄司弟可的以市挺价过是这每次股危16机~1,7美因元此。做福出尔了德第在雷一曼个兄致弟命工的作错了误41决年策,:当 因了为14价年格的C问E题O,拒公绝司向在投他资手者上出一售步手一步中走的向商辉业煌地,产股资价产高,峰时错1过50了多筹美集元, 数甚百至亿在一美周元前现还金有的每机股会60。多雷美曼元的兄价弟格的,风在险他部看门来自以然每股拥3有0多最美为元先引进资的已 风 市 的经市情但场时险是场感事极候评剜对的实心雷偏是为,估刺曼见残动因技骨兄使酷术荡此的弟他的的经,损所无,情过但失面法雷恰形风了临接曼下险恰,的受兄, 调是已风,弟这投 整经险甚宣充评至布资 的样分估还拒者 资先评远怀绝进对 产估远着韩的风 价了超“国险 格技公过或产术的 也司了许业,估 应所他有银计 远没面的出行有会 远临预价入的计更股考高低风,高的到于虑险或的当到远正。者人天在远常但他”股这超价他想的价种过格却到侥暴金正。没了幸跌融常想,心45到但理%,。
例子:①公司文化属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总裁兼首席运 营官约瑟夫格里高利是雷曼兄弟的数朝元老,但是富尔德却批 评他过于关注公司文化,未能帮助雷曼兄弟避免主要由房地产 业务造成的损失。②从雷曼兄弟的薪酬结构也反映了这一点, 即便在动荡的2007 年,CEO 富尔德的年薪也达到了3400 万美 元。

宝典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宝典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 an Brot 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

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本文将从公司内部财务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

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

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

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在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報告講解:魏雪組員:付曉玥王菲菲李麗霞案情介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是一家為世界各個國家の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の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の投資銀行。

雷曼兄弟通過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の一個緊密連接の網絡積極地參與全球の資本市場業務,管理網絡是由設在紐約の世界總部和設在倫敦、東京和香港の地區總部來統籌和管理。

雷曼兄弟の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發源地是阿拉巴馬州廣袤の農田以及蒙哥馬利市。

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紐、麥爾,來自德國の巴伐利亞,在蒙哥馬利落腳。

他們看准了蒙哥馬利作為“棉花之都”の巨大潛力,於是專注於從事棉花生意,由此可見他們眼光獨特。

1850年,三兄弟創立“雷曼兄弟”,專營貿易與幹貨買賣。

雷曼兄弟這家金融巨擘1868年開始掛牌經營,決定將公司從蒙哥馬利搬到曼哈頓下城,不僅成立了紐約棉花交易所,而且進軍股票與債券買賣。

雷曼兄弟出售債券幫助阿拉巴馬州籌資。

也出資協助成立咖啡交易所與石油交易所。

雷曼兄弟和華爾街の家族合作,創建商業國家銀行、制造商信托銀行等。

20世紀初,雷曼兄弟和高盛合作,共同為史都貝克、通用雪茄公司、席爾斯連鎖百貨公司等企業籌措創業資金。

雷曼兄弟家族事業橫跨四個世代:始於1850年阿拉巴馬州棉花田,一直延續到1969年重要掌門人巴比雷曼過世為止,將近有120年輝煌の曆史。

這段時間雷曼兄弟不僅從市場籌資,而且協助伍爾沃斯、梅西百貨等零售巨頭籌資;扶植美國航空、環球航空、泛美航空等航空公司;代替康寶農場、寶石茶等企業籌資。

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悠久曆史の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請依據以重建為前提の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章所規定の程序破產,即所謂破產保護。

以資產衡量, 這是美國金融業最大の一宗公司破產案。

雷曼兄弟公司,作為曾經在美國金融界中叱吒風雲の巨人,在此次爆發の金融危機中也無奈破產,讓人們為之扼腕歎息!背景知識一、財務管理環境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導向企業財務行為の內外部客觀條件和因素の集合。

《2024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范文

《2024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范文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篇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及启示一、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过程雷曼兄弟公司,一个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宣告破产,成为了那次危机中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破产的过程可谓是令人触目惊心,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个过程。

从时间线上看,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司的财务状况开始出现严重问题。

其次,由于公司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和过度的杠杆操作,使得公司的债务压力急剧增加。

最后,在多次尝试寻求政府援助和寻求其他金融机构的救助无果后,雷曼兄弟公司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业务:雷曼兄弟公司长期涉足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如CDS(信用违约掉期)等高风险产品。

这些产品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得公司在金融危机时难以应对。

2. 过度的杠杆操作:雷曼兄弟公司为了追求高收益,过度利用杠杆进行投资和交易,这使得公司在市场稍有波动时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3. 风险管理不足: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没有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4. 政府救助政策的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金融机构都得到了政府的救助和支持,但雷曼兄弟公司未能得到政府的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破产的进程。

三、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启示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启示。

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金融机构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不能只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存在。

2. 谨慎使用杠杆:金融机构应谨慎使用杠杆进行投资和交易,避免过度杠杆化带来的高风险。

3. 简化业务结构:金融机构应简化业务结构,避免涉足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这样可以使机构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降低风险。

4. 政策监管的重要性: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运营行为符合规定和法规。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讲解:魏雪组员:付晓玥王菲菲李丽霞案情介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是一家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的投资银行。

雷曼兄弟通过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的资本市场业务,管理网络是由设在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在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来统筹和管理。

雷曼兄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发源地是阿拉巴马州广袤的农田以及蒙哥马利市。

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纽、麦尔,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在蒙哥马利落脚。

他们看准了蒙哥马利作为“棉花之都”的巨大潜力,于是专注于从事棉花生意,由此可见他们眼光独特。

1850年,三兄弟创立“雷曼兄弟”,专营贸易与干货买卖。

雷曼兄弟这家金融巨擘1868年开始挂牌经营,决定将公司从蒙哥马利搬到曼哈顿下城,不仅成立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而且进军股票与债券买卖。

雷曼兄弟出售债券帮助阿拉巴马州筹资。

也出资协助成立咖啡交易所与石油交易所。

雷曼兄弟和华尔街的家族合作,创建商业国家银行、制造商信托银行等。

20世纪初,雷曼兄弟和高盛合作,共同为史都贝克、通用雪茄公司、席尔斯连锁百货公司等企业筹措创业资金。

雷曼兄弟家族事业横跨四个世代:始于1850年阿拉巴马州棉花田,一直延续到1969年重要掌门人巴比雷曼过世为止,将近有120年辉煌的历史。

这段时间雷曼兄弟不仅从市场筹资,而且协助伍尔沃斯、梅西百货等零售巨头筹资;扶植美国航空、环球航空、泛美航空等航空公司;代替康宝农场、宝石茶等企业筹资。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

以资产衡量, 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让人们为之扼腕叹息!背景知识一、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导向企业财务行为的内外部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集合。

雷曼案例

雷曼案例

商业银行
资产: 货币资金准备金、在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等 证券投资回购、政府债券、抵押证券等 贷款和租赁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 同业及拆出资金 其他资产固定资产等 负债及权益: 客户存款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拆入资金 所有者权益
投行
现金等价物 金融工具资产抵押债、企业债、投资性房地 产、
商业银行
利息收入--贷款、债券、租赁等
投行
资本市场收入—固定收益、股票
利息费--活期定期存款、其他借入资金
投资银行收入--债券、股票、咨询
非利息收入--信托、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投资管理收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非利息费用—工资福利等
补偿费用 非补偿费用
Lehman Brother 收入分析

二、对公司资本和流动性的评估
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在金融海啸中崩盘的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亍2012年3月6日正式完 成破产重组,接下来将陆续向债权人偿还债务。
一、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区别
投资银行 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 主要集中于交际性金融资产,抵押担 主要集中于贷款,其他业务比较分散 保债券
房市繁荣
原因分析:资金来源
雷曼作为投资银行,资金主要来源是短期市场的回购
(Repo)
评级下降,市场观望时Repo市场遭到挤兑,资金来源中断 这是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很大的区别,商业银行的资金来
源主要是稳定的存款等
原因分析:期望政府援助
雷曼以及市场都相信政府会进行援助,股价并没有反映真
显著以存款,以及少量抵押担保融资和长期借贷 低于投资银行,一般在10—12左右 负债结构 抵押担保融资,长期借贷等 杠杆率 高于商业银行,通常在30倍左右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一、引言雷曼兄弟公司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在2008年的破产事件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

其破产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具体过程、原因以及我们从中所能得到的启示。

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过程1. 步入困境:雷曼兄弟公司显露出危机的苗头是从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的。

次贷危机使房地产市场开始崩溃,导致雷曼兄弟公司投资组合价值急剧下跌。

2008年1月,雷曼兄弟公司公布2007年同比净亏损8.96亿美元。

2. 收缩规模:随着危机的蔓延,雷曼兄弟公司开始寻求危机调整和削减开支。

该公司关闭了位于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办事处,并削减了员工人数。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阻止其破产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3. 惊人的破产: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此举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股市暴跌,信心崩溃。

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事件成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第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事件之一。

三、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1. 高风险投资策略:雷曼兄弟公司在房地产市场存在高度投资,其投资组合主要包括次贷产品和房地产相关资产。

他们以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进行大量的杠杆投资,从而在破产风险加大时受到严重冲击。

2. 财务报表失真:雷曼兄弟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对其投资组合进行了估值调整,将一些高风险资产的价值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合理地降低了风险预警。

这种财务报表的失真导致外界对雷曼兄弟公司的实际风险认识不足,进一步加剧了破产风险。

3. 监管缺失:监管机构在对雷曼兄弟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时存在失职的情况。

监管机构未能充分认识到雷曼兄弟公司的高风险投资策略以及其财务报表的失真情况,未能及时出手阻止其危机的发生。

四、启示与反思1. 加强金融监管与透明度: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事件表明,金融监管机构在风险评估、监管和透明度方面需要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雷曼兄弟简介 .......................................................... 1 2.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 1 3.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 3 3.1 自身原因 ................................................................. 3 3.2 外部原因 ................................................................. 6 4. 应对措施及建议 ....................................................... 8 1. 雷曼兄弟简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具有158年的历史。其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全球最具实力股票债券承销交易商”的名号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前。 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商业周刊》评选雷曼兄弟公司为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国际融资评论》授予其2002年度最佳投资银行称号,其整体调研实力也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榜首。 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根据美国破产法,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表 1罗列了自 2007年夏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雷曼兄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表1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2007年6月22日 美国第五大券商,第二大按揭债券承销商贝尔斯登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次贷危机开始全面爆发。

2007年7月10日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下调美抵押贷款债券信用等级。 2007年8月9-10日 世界各国(地区)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48小时的注资已超过3,262亿美元。 2007年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至4.75%,这是美联储四年多以来首次减息,并带动全球股市上涨;美次级债危机向全球蔓延。

2007年9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8年1月22日 美联储紧急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这是美联储自1980年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2008年3月12日 美联储宣布,将扩大证券借贷项目,向其一级交易商出借最多2,000亿美元的国债。

2008年3月16日 美国第五大券商贝尔斯登,因遭受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

2008年3月18日 雷曼兄弟宣布,受信贷市场萎缩影响,其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股价下挫近20%。

2008年4月1日 为了平息市场对于资金短缺的疑虑,雷曼兄弟发行40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受此消息激励,雷曼股价大涨18%至每股44.34美元;投资人表现出对雷曼的信心,认为它能够躲过贝尔斯登遭并购的命运。

2008年4月3日 市场预计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华尔街银行会步瑞银脚步,分离问题资产。

2008年4月16日 雷曼兄弟CEO理查德表示,信用市场萎缩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与此同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CEO也纷纷表示信用市场危机已接近尾声。

2008年4月30日 为降低高风险、高收益放款部位,雷曼出售11亿美元的放款担保凭证(CLO)。

2008年5月10日 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 3,230 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33亿美元,排在第24位,损失程度小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1/10。

2008年6月4日 受市场担心雷曼兄弟需要近一步融资的影响,其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跳升到272基点。

2008年6月9日 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的信用等级下调;其它评级机构也表示了对其信用前景的担忧。

2008年6月10日 雷曼兄弟宣布,预期公司第二季度净损失28亿美元,并透露最新融资60亿美元的计划。

2008年6月13日 因亏损的原因,雷曼CEO Richard Fuld解雇财务总监Erin Callan和总裁Joseph Gregory。

2008年6月19日 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3,960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139亿美元,大幅上升。 2008年8月1日 报导称雷曼兄弟试图出售价值达300亿美元的商业按揭资产和其它难以股指的证券。

2008年8月5日 雷曼兄弟宣布考虑出售其资产管理部门NeubergerBerman以寻求融资。

3.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

3.1自身原因 1. 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 作为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顾问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 在2000年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之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此类业务。这本无可厚非,但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雷曼兄弟破产前的几年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大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 财务结构不合理,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行间拆借市场通过抵押回购等方法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赚取收益,扣除要偿付的融资代价后,就是公司运营的回报。就是说,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总资产除以自有资本)就越大。 杠杆效应是一柄双刃剑,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近年来由于业务的扩大发展,华尔街上的各投行已将杠杆率提高到了危险的程度。下表是雷曼兄弟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情况。 表2 雷曼兄弟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美元 2008年 第二季度 2008年 第一季度 2007年 第四季度 2007年 第三季度 贷款 37,485 49,213 40,627 35,747

贷款和房产抵押 37,485 49,213 40,627 35,747 总资产 639,432 786,035 691,063 659,216 总债券 516,748 647,943 561,965 546,312 总负债 613,156 761,203 668,573 637,483 总净资产 26,276 24,832 22,490 21,733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所

从表中可以看出,雷曼的杠杆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比如,在 2008年第二季度末,雷曼的杠杆率为 24.3(年初的时候曾高达 32),其总资产为 6,394亿美元,但其负债也到达了 6,132美元。区区的 263亿的净资产,当然无法帮助雷曼在紧急时期度过难关。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雷曼所独有。很多的投资银行和券商都有这样的问题。而大型的商业银行,情况要好得多。下图列出了华尔街上主要银行的杠杆率。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所 图1 华尔街主要银行和券商杠杆率 由此数据可以看出,以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行,其杠杆率要普遍大大高于其它的综合性银行。因此,在市场大幅下跌,流动性下降甚者消失的时候,它们的损失会相对更大,也更不容易筹集急需的现金来度过难关。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普遍对独立的券商这种经营模式产生怀疑的原因。 3. 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遭受损失巨大。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产抵押债券都属于第三级资产,它的资产中证券投资和抵押短期合约占比超过80%以上,其证券投资和金融工具中,按揭贷款及房地产相关的资产占比最大,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仍高达35.5%。雷曼不良资产在短期内大幅贬值,并在关键时刻错失良机、没有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危机是雷曼倒闭的重要原因。 4. 风险控制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和现实经济严重脱节,未能有效控制风险。

金融创新出现后,金融投资开始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理论假设与市场现实严重脱节,对未来的资本收益变化的预测也严重失真。 雷曼兄弟虽然一直以先进的信用衍生品模型分析技术著称,但在次贷危机中,其模型技术未能起到应有的预测作用,致使信用衍生品的损失远超过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