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复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回顾本册所学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语法复习:巩固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
3. 课文内容复习:回顾本册所学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作文复习:总结本册所学作文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课外阅读复习:推荐本册所学课外阅读篇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语法、课文内容、作文技巧的复习。
2.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生字词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语法复习:通过例句分析、练习等形式,巩固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
3. 课文内容复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作文复习:总结本册所学作文技巧,提供作文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课外阅读复习:推荐本册所学课外阅读篇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收集学生的作文和课外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测试结果,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的教案参考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的教案参考五篇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研究学员学习的状况,如: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等。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要求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准备: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_等,最后出_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叉,400多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18个小岛。
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的称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语文知识梳理1. 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是词语之间互相搭配着使用,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和地道。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多读多练,加强词语的记忆和掌握。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通过某些语言技巧、手段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人或引人深思。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3. 作文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结构和写作方法。
在复习期间,要着重强化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解析1. 《荷叶杯》《荷叶杯》讲述了小女孩献爱心的故事,生动讴歌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道理。
在阅读时,要仔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加强对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的理解。
2. 《松鼠题材》《松鼠题材》在动物题材中属于难度较大的,需要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和语境理解,理解文章的意义和风貌。
3. 作文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要在复习期间多读多写,注意加强与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技能训练。
要掌握作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注重文章的衔接和连贯,加强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课堂实施1. 多做练习题语文学习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练习题是巩固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
要注重练习题的多样化和难度适应性,避免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
2. 提高应用能力语文学习要注重学以致用,在复习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
3. 创新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互动、合作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教学内容布置单元复习从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切入,对学生分阶段进行精心复习和辅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作文的水平。
试卷练习通过各种试卷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增强应用能力。
要注意将试卷练习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本基础知识:生字词、重点句子、段落大意、文章主题等。
2. 语文能力训练: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诗词鉴赏等。
3. 传统文化学习:成语故事、古诗词、经典名言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本基础知识,语文能力训练。
2. 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生字词比赛。
2. 第二周:阅读理解训练,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速度。
3. 第三周:口语表达训练,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4. 第四周: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运用。
5. 第五周:复习传统文化,学习成语故事、古诗词等。
6. 第六周:综合测试,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
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3. 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七、课外拓展活动1.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推荐适合学生的优秀读物。
2. 开展诗词大会、语文知识竞赛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下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五下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回顾五年级下册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做到温故知新;•掌握语文知识点的答题技巧,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词语辨析1.【知识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练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季节交替,气温不断(升 / 降)。
(2)昨天晚上出去玩,回家时外面已经(放晴 / 下雨)。
2.【知识点】:同音异义词、多音字的辨析。
【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同音异义词或多音字。
并分别注明其意义。
(1)他的脸色发(青 / 轻)。
(2)小明给了她一条美丽的(丝 / 司)巾。
二、诗词歌赋1.【知识点】: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名句名篇的背诵与解读。
【练习】:读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事未遂,君命有所不受。
奉诏征戍,既至召还,所历险阻,千里同风雨。
有作故人犹在,怀旧空吟闻笛赋。
(1)这首诗叙述的是什么?(2)诗人的精神是什么?2.【知识点】:古诗词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练习】:写一首五言绝句,以“秋风萧索”为主题,注意运用词语、句型和修辞手法。
三、阅读理解1.【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练习】:读一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夫诵诗书,以经纬天下之事,可以言有用而为无益与?故庶几修身齐家,升学称职,后学深稔,自然不致为万不一之人矣。
(1)诗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你怎么理解“庶几修身齐家,升学称职,后学深稔”这句话?2.【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练习】: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回家后,我走到书桌前,拿起了那本草莓树的书开始看。
读着读着,我来到了妈妈的书房。
“妈妈,你知道吗?我有学习的方法了!”我说着,向妈妈展示了那本草莓树的书。
「学习是个细心的活儿。
」妈妈这样告诫我。
(1)文章的主角是谁?(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作文1.【知识点】:写作格式、简洁明了的表达。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教案(8套)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教案(8套)教案1:《草原》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草原”相关词汇和表达。
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运用“草原”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步骤1.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草原”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的表现。
2. 听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
教案2:《枫桥夜泊》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枫桥夜泊”相关词汇和表达。
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运用“枫桥夜泊”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步骤1.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枫桥夜泊”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的表现。
2. 听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
教案3:《开国大典》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开国大典”相关词汇和表达。
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运用“开国大典”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步骤1.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生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开国大典”相关词汇和表达进行口语交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的表现。
2. 听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
教案4:《军神》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全册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全册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五年级下学期是孩子们接受语文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进行总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理清重点、加深理解,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
2.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以下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安排:第一课:词语解释及运用•巩固词语的意义,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搭配高频词语,通过造句等方式加深记忆。
第二课:阅读理解•针对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部分进行总结和复习。
•注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写作训练•复习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练习如何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第四课:古诗文鉴赏•回顾本学期学习的古诗文知识点。
•教授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第五课:文言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规则和阅读技巧。
•练习阅读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练习,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2.轻重缓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3.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评估1.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全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评估,包括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
3.阅读能力评估,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六、总结与展望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全面复习五年级下学期的语文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语文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方法,相信学生们在期末考试中会有出色的表现。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以上是本次《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全册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回顾本册所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学生的字词积累。
2. 语法复习:梳理本册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课文内容复习:回顾本册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作文复习:总结本册所学作文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积累,语法知识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难点:作文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过程:第1课时:生字词复习第2课时:语法复习第3课时:课文内容复习第4课时:作文复习第5课时:综合测试与总结六、教学策略1. 针对生字词复习,采用“卡片记忆法”,让学生制作生字词卡片,通过每天翻看、背诵,加强记忆。
2. 对于语法复习,设计有趣的语法游戏,如“语法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语法知识。
3. 课文内容复习,可以组织“课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作文复习,可以举办“作文工作坊”,让学生互相批改、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笔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 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设计语法测试题,评估学生的语法知识水平。
3. 课文内容理解程度:通过课文朗读、复述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诗词。
教学目标:复习古诗词。
教学重点:背诵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诗意。
教学过程:一、《牧童》唐吕岩1、默写:2、全诗的意思: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二、《舟过安仁》宋杨万里1、默写:2、意思:3、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1、默写:2、重点句意思:3、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4、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5、这首词反应了朴素、温暖而又风趣的乡村生活。
四、《杨氏之子》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词语解释:(1)甚:很。
(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3)诣:拜见。
(4)乃:就,于是。
(5)示:给……看。
(6)曰:说。
(7)未:没有。
3、译文: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启示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教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日积月累内容教学目标:巩固日积月累内容。
教学重点:名人名言、对联、歇后语、成语积累。
教学过程:一:《浪淘沙》唐刘禹锡要求背写:二:关于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语文园地二三:对联语文原地三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语文园地四五:与古代名著相关的歇后语:语文园地五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语文园地七*形容人物外貌的: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描写人物行动的: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描写人物说话时情态的: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七:积累名人名言:语文园地八教后小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四字词语教学目标:掌握本册词四字语积累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分类及意思,能正确使用。
一、熟读词语1.写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骨瘦如柴2.描写人物神态的:愁眉苦脸目瞪口呆神采奕奕满面春风挤眉弄眼垂头丧气3.描写人物行动的: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4.描写人物说话情态的: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5.描写人物心理的: 心旷神怡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惊胆战6.描写高尚品质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光明磊落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大义凛然7.表现机智勇敢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奋不顾生奋勇当先8.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有成竹头重脚轻口是心非手疾眼快9.含有动物的:指鹿为马虎头蛇尾狐朋狗友守株待兔狐假虎威鹤立鸡群10.互为反义的:a.表里如一:黑白不分黑白分明是非曲直b.先礼后兵:大惊小怪有气无力南腔北调明争暗斗里应外合苦尽甘来前俯后仰c.无独有偶:弄假成真弄巧成拙口是心非顾此失彼瞻前顾后三长两短争先恐后d.喜新厌旧:此起彼伏前因后果优胜劣汰11.互为近义的:a.惊涛骇浪:争分夺秒瞻前顾后同甘共苦交头接耳丰衣足食精打细算同舟共济b.花言巧语:面红耳赤千方百计里应外合聚精会神通宵达旦胡思乱想12.反映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精忠报国围魏救赵指鹿为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13.反映口才差的:语无伦次张口结舌漏洞百出二、说说词语意思。
三、听写。
教后小记: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本册文中出现的人物教学目标掌握本册文中出现的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学生讨论人物特点。
二、师帮助总结出人物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孩子《晏子使楚》:晏子是个爱国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
《半截蜡烛》:杰奎琳是个沉着、机智、勇敢的孩子。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顾全大局的人。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活泼可爱、亲和友善、敢作敢为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孩子。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三:学生交流记忆。
教后小记:第五课时教学目标第一单元课文要点复习。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D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
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第二单元课文要点复习教学重点:教学过程: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A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7《祖父的园子》A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B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8《童年的发现》A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 B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C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D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
【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 9《儿童诗两首》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第七课时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第三单元课文要点复习。
10《杨氏之子》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