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行贿罪,民营企业家不可忽略的风险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七

第七套试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1、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对单位行贿罪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任何所有制的单位。
(对)2、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错)3、张某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挥霍,张构成挪用资金罪。
(错)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求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错)5、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行贿罪。
(对)6、某一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于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余元据为己有。
于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
(错)7、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并指使策划取得挪用公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对)8、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是案件检查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9、对党组织违纪问题进行立案,需要由上一级纪检机关报请同级党委批准。
(对)10、初核需要履行手续,填写《初步核实呈批表》,并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
(对)11、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的,都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错)1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
(对)13、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14、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对)15、案件调查人员最低不得少于两人。
(对)16、剖析典型案件是查办案件的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对)17、党外人员没有提供证据的义务。
(错)18、经济方面共同违纪,对违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违纪的总数额处分。
(对)19、监察机关有权要求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全面、如实地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有关的材料。
降低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的对策——立足于积极主义刑法观的尝试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2期降低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的对策—立足于积极主义刑法观的尝试毛乃纯**【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犯罪逐年递增的事实,凸显了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着严峻的刑事法律风险。
之所以如此,首先应归咎于民营企业家自身存在主客观方面的缺陷,而缺少公平和诚信的营商环境以及刑事司法中存在的误区也是重要的风险成因。
要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前提是树立积极主义刑法观,重视适度犯罪化的预防功能和去重刑化的教化功能。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当坚持刑法的谦抑性,谨慎适用“先刑后民”的司法模式;另一方面则应当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对司法推定犯罪目的的做法进行严格限制,在无法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时就应当遵循“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则。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积极主义刑法观谦抑主义罪刑法定原则一、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民营经济为此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并 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为政府税收和国家财力的最大贡献者,税收占 比56.9%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60.3%,在制造业投资中占比超过85% ;发明专利数占比75.8%,成 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就业存量占比近80% ,增量占比超过100% ;在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控股占比 97%。
®然而,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作为经营者的民营企业家承 受着相当程度的法律风险。
因此,为了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继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毫不 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作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的一环,降低民营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对此,本 文拟立足于积极主义刑法观,尝试将严格贯彻刑法基本原则作为根本对策。
2023年商业贿赂治理:重点难点分析与思考

2023年商业贿赂治理:重点难点分析与思考2023年商业贿赂治理:重点难点分析与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贿赂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在大力推广反贿赂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然而,商业贿赂治理的难点和重点仍然存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2023年商业贿赂治理的重难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一、重点分析1. 企业合规管理企业合规管理是商业贿赂治理的重点。
企业应该落实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合规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内部培训和宣传,明确权责限制,规范行为准则,保持诚信,增加道德风险意识,形成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内部防线。
2. 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商业贿赂治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及时监测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确保企业的经济合法性和透明度,防范财务漏洞,避免财务失控和跨国资金流动,从而保障企业的良性运转。
3. 建立行业规范建立行业规范是商业贿赂治理的重要途径。
通过行业组织、专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制定行业伦理准则和行业公约,建立行业诚信守法自律机制,引导企业遵守行业规范,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和公信力。
此外,行业组织还可以对商业贿赂案件进行监督和维权,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二、难点分析1. 跨境追溯和维权由于商业贿赂案件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难以实现跨境追溯和维权。
跨境追溯的困难主要包括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法律障碍、证据收集的困难以及法律程序的不同。
而跨境维权则涉及到不同司法机构之间的合作问题,以及国际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等。
2. 多元文化和风格的融合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社会、文化和风格的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风格背景下实现合规和打击商业贿赂,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对于“礼物”和“观礼”等贿赂行为的不同认识,不同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也会产生误解。
因此,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效防范贿赂、维护企业道德和形象,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总结。
谁是张文中冤狱人生的阴阳推手?

谁是张文中冤狱人生的阴阳推手?作者:来源:《中外管理》2018年第09期上期《中外管理》为我用3年心血写成的新书《老板是这样熬成的》而采访我时,谈到了经历冤狱人生的张文中。
其实当张文中刚获平反时,《中外管理》杨光总编就约我写一篇张文中的文章,我立即从300年前的英国皇家学会历史画卷中穿越回来,欣然答应。
2018年5月31日,对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来讲是其人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日子,也是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家们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因为这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就张文中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做了终审判决:依法改判张文中无罪,已追缴的财产和罚款依法返还。
随着最高法这一纸宣判,蒙冤12年的张文中终于等来昭雪的时刻。
这对张文中来讲,既是名誉的恢复,也是精神的解脱,更是跌宕人生的继往开来。
而假若张文中没有冤狱加身,中国的零售版图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或许是另一番图景,物美也许已是世界500强。
然而2006年正值物美狂飙突进时,张文中却横遭冤狱,一蹲就是7年,大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因此我在思考:谁是张文中冤狱人生的幕后推手呢?张文中的冤狱人生可分为两个命题:一是冤狱怎么炼成的,二是冤狱怎么昭雪的。
张文中福祸一瞬间张文中1962年生人,南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大庆石油管理局,1985年返回南开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宏观研究工作,期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
后到斯坦福大学进行系统工程学博士后研究。
他在美国理解了什么是市场经济,认识到“企业家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
小平的92年南巡,更加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
1993年从美国归国的张文中创办了一家计算机公司——卡斯特公司,售卖自己开发的零售信息化POS系统软件。
但因太超前没有市场,于是就亲自开办超市,就是物美,并把POS 系统使用在物美超市中,成为中国本土意义上第一家真正的超市。
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解读

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解读各位同仁:大家好,感谢大兴区司法局为我们提供这次机会,有幸与在座的各位共同学习、探讨有关企业家的刑事法律风险防范问题。
翻看法制新闻,一些著名公司、企业的违法犯罪让人触目惊心: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南德集团董事长牟其中跃然其上,位居中国富豪榜第4位。
2000年5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南德集团构成信用证诈骗罪,判处牟其中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3年9月,“上海首富”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周正毅因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6年5月刑满释放。
不久上海社保案发,2006年11月30日周正毅因犯单位行贿罪、对企业人员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其单位农凯集团被处罚金335万元。
2022年4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顾雏军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中,顾雏军因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 3.53亿,被判决执行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680万元。
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张海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资金1.2亿、挪用资金864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4937万元;被告人田文华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万元。
还有著名影星刘晓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方宏剑都因公司事务而深陷囹圄。
看到这么长长的一串落马企业家的名单,他们或者因为这种罪名或者因为那种罪名入狱,内心不免震撼!他们触礁了,从此被羁押、失去自由、被关进监狱,从威风凛凛的企业领导变成阶下囚,甚至失去最为宝贵的生命。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要职,管理企业的运营,掌控企业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与速度。
危险关系:民营企业家的风险基因

DANGEROUS RELATIONSHIP: CIVILIAN BATTALION ENTREPRENEUR RISK GENE文/侯耀晨王纪蒲民营企业家可能会遭遇的危险关系,以及有助于改善这些关系的风险基因,跟亚当和夏娃遇到的麻烦具有同构性。
亚当和夏娃原本住在上帝的园子里。
他们是夫妻,性生活不受影响,可随意在园子里进行。
解决温饱也不成问题,树上有各种鲜美果子可以吃,也不受季节影响。
他们不穿衣服,在上帝园子里四处溜跶。
有面对上帝时的敬畏心,但没有孤独感,也没有“帅哥”、“美女”之类的观念。
一直到受了一条蛇的诱惑,先是夏娃,接着亚当,吃了上帝禁止他们吃的———园子当中那棵善恶树上的果子。
于是,小两口与世界的关系变成一种“危险关系”。
众所周知,自从这种危险关系建立以来,人类过得很纠结,因此对于基督教徒来说,一生最大梦想就是得到上帝恩准:搬回园子去,哪怕从远处看一眼也算极大安慰。
亚当、夏娃的遭遇,恍惚中很像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处境:凡出过事的企业家,大概能预先推知某些事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很难推测倒霉的理由和时间。
于是乎,算命、风水之类的神秘学问在企业家群体中广为流行,成为时尚。
时尚的事物往往如蛇一样善变,也如蛇一样不靠谱,而企业家自身以及企业的安全问题又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中国商人》试图归纳一些类似于亚当、夏娃与世界的危险关系,以及提高企业家免疫力的“风险基因”,希望不至于好好一条路,走着走着,人稀了,人没了,人自己都说不清干嘛来了。
政治关系:走路要走大路某个时期、某个地方的法律、习俗或者某种游戏规则,可能很操蛋,但一定要敬畏它。
很多人都知道温州商人碗里的肉多,但少有人注意温州商人CCTV新闻联播看得最多。
可见,温州商人的领先不仅在于他们能及时先行一步,更在于他先行一步的时候,大体上还是在法律和政策提倡范围内的。
这样,才不至于像一位名作家说的: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接触过太多商帮领袖,太多企业家,人人喜欢说“敢为天下先”是自己的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商帮文化。
宏达董事长卷入行贿案 被举报10亿元控股价值5000亿矿产

宏达董事长卷入行贿案被举报10亿元控股价值5000亿矿产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资料图)涉嫌行贿云南地矿局原局长李晓明100万;李晓明在宏达参与兰坪铅锌矿投资开发过程中,为其谋利新京报讯(记者赵毅波)12月1日,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局长李晓明涉单位行贿、受贿一案。
红河中院12月2日在其官网公布了上述信息。
据红河中院官网消息,2003年年底,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某行贿李晓明100万元。
这让长期不露面的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引起外界关注,也让“云南兰坪铅锌矿疑被贱卖”一事再次升温。
宏达注入5.8亿现金控股兰坪铅锌矿审判中,公诉机关指控称,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在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铅锌矿投资开发过程中,李晓明为该公司谋取利益,并于2003年年底的某一天在其家中非法收受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某通过他人送给的现金人民币100万元。
根据公开资料,今年60岁的刘沧龙是四川知名企业家,自1998年起就一直掌舵宏达集团。
宏达集团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2003年,宏达注入5.8亿现金,成功控股云南兰坪铅锌矿。
宏达集团称,这标志着宏达由加工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变,企业为此而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宏达股份[-1.20%资金研报]有限公司(下称“宏达股份”)控股子公司金鼎锌业拥有的兰坪铅锌矿是亚洲最大的铅锌矿。
兰坪铅锌矿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在宏达集团到来之前,由具有云南省政府背景的兰坪有色开发。
官网信息显示,宏达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产业涵盖工业、矿业、金融、地产等六大板块,管理资产逾3000亿元人民币,控股2家上市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利税30多亿元。
新京报记者查询年报了解到,2013年,金鼎锌业(公司由四川宏达化工股份公司控股,2003年7月组建)为宏达股份所贡献的净利润,占宏达股份净利润总额的178.17%。
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防的10个罪名

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防的10个罪名一位民营企业主和竞争对手或者其他生意伙伴发生经济纠纷,或者是得罪了某些有权势的人——纠纷的对方或者被得罪的人,便串通甚至买通公权机关(主要是具有查案职能的公安、检察或者纪检机关)——公权机关的人出谋划策、挖地三尺寻找线索和口实——以民营企业主涉嫌经济犯罪为由将其抓捕——公权机关要么给民营企业主扣上经济犯罪的帽子,要么通过这种侦查找到民营企业主其他一些行为瑕疵,给其扣上其他的罪名——最终,轻则逼得民营企业主违心向竞争对手示弱、奉送财产,重则让民营企业主长期坐牢,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近年来对一些民营企业家所涉冤案(或者干脆可以说被陷害)的多个案例的观察,我认为,在当前的中国法律制度环境和司法严重不公的局面下,民营企业家一旦得罪某个要人或者有深厚官场背景的竞争对手,很容易被扣上现行刑法所规定的10个罪名之一,它们分别是: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罪、非法经营罪、集资诈骗罪、骗取贷款罪、职务侵占罪、合同诈骗罪和行贿罪,这10个罪名,说白了,就是公权机关一些无良者整民营企业家的最佳罪名。
1、偷税罪:危险指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公权机关如果想用刑事手段整一个民营企业家,80%以上的可能性,第一选择是查这个人是否偷税,因为在这“万税”的年头,连小孩都知道,一个人做生意,如果完全照章纳税,那要是还能挣到钱,不是神仙也是商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行贿罪,民营企业家不可忽略的风险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较为依赖于国家各项经济扶持政策、地方政府支出型经济行为,因此,部分民营企业家向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非法行贿,其中较为常见的民营企业家行贿目的为,暗中操作竞标结果、非法逃税、骗取国家企业发展扶持基金等。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在2019年4月的(2016)川0104刑初923号判决书,应是企业家们风险防控的教科书。
被告人伊永胜系西藏吉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经营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三级、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等。
2011年至2012年期间,被告人伊永胜为了谋取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上的不正当利益,先后分三次送给中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次仁扎西(另案处理)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同)47万元:1、2011年春节前,被告人伊永胜以拜年的名义到拉萨中和国际城次仁扎西家里,送给次仁扎西现金4万元;2、2012年春节前后,被告人伊永胜以拜年的名义到拉萨中和国际城次仁扎西家里,送给次仁扎西现金2万元;3、2011年底,被告人伊永胜以家具款的名义送给次仁扎西41万元。
被告人伊永胜于2015年8月10日被四川省盐边县人民检察院挡获。
法院认为:被告单位“吉祥公司”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其行为已构成单位行贿罪。
被告人伊永胜系“吉祥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亦构成单位行贿罪。
由此,建议(一)加强企业法律顾问职责范围,以此提高民营企业家法刑事法律防范意识;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