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表

合集下载

12时辰与人体经络图文

12时辰与人体经络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转自古月的"气功康复气功培训博客")中医夜话友情提示: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

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

黄帝内经”指导我们按照人体生物钟的养生规律来保养我们的身体,指导我们应时养生、择时养生。

将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完美地揭示了时间医学的养生真谛。

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五脏六腑有神明。

只要我们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时辰养生对照表:子时(23:00-1:00)胆经旺子时前入睡者,早晨醒来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

丑时(1:00-3:00)肝经旺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懈怠易燥怒,易生肝病。

寅时(3:00-5:00)肺经旺心脏病患者这个时间做容易发病。

寅时醒来睡不着,多是气血不足。

卯时(5:00-7:00)大肠经旺卯时排便时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空腹喝水,有利于晨便。

辰时(7:00-9:00)胃经旺辰时胃部吸收能力增强,此时应该吃早餐,吸收好,且不易肥胖。

巳时(9:00-11:00)脾经旺巳时是老人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应适量喝水,适度运动。

午时(11:00-13:00)心经旺午时人体气血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应稍事休息。

益于养心。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旺未时锻炼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申时学习效率高,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利于排泄,泻火排毒。

酉时(17:00-19:00)肾经旺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肾阳虚者这个时候补肾阳最有效。

戌时(19:00-21:00)心包经旺戌时进餐不宜过油腻过饱,心脏病患者宜揉心包经,可保护心脏。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旺亥时睡觉是最好的进补,此时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人体经络24小时运行时间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简单介绍如下: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寅时(凌晨3:00---5:00)寅时肺经当令,气血由静而动开始转化,是肺经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睡死”,不是让你睡死过去,而是深度睡眠,睡的香。

此时肺经运行,所以患有哮喘症,气喘症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厉害,很难睡好,但这却属于肺系统的正常排毒反应。

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咳得厉害,便赶紧使用止咳药,表面上看似乎咳嗽有所缓解,实际上肺系统的垃圾毒素已经被药物抑制住了,无法排毒,久而久之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

但我们除了等待把心肝肺咳出来,就别无他法了吗?如果太阳5点左右能出来,那你就5点左右起床,纵情呼吸天地间的灵气(尤其是太阳出来后植物释放的氧气),在吐故纳新之间,让自己的心肺得以运动,慢慢的咳嗽自然会有所缓解。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卯时(凌晨5: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是大肠的排毒时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开天门,开地户”。

5点多钟天亮了,提示我们要开天门,就是睁眼睛,天门一开,地户也要开,就是开肛门排便。

所以早上7点前尽量起床,起床后喝一杯常温的水,然后轻揉腹部,脑海里想一想排便时候的淋漓酐畅,很快你就会有排便的感觉。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走骨上廉,既入寸口下鱼际,拇指内侧爪甲根。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症病咳而喘。

下气不续上留存,腹泄又扯痛之连。

遍布心胸闷而满,气虚亦痛尿赤频。

外经症病寻经脉,臑臂内廉背生冷,锁窝内痛掌热生,(锁窝既‘缺盆’ 也。

)涉经身热汗亦出。

-------------------------------------------------------------------------凌晨5点-7点(卯时)这段时间是手阳明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卯时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手阳明经大肠脉,起于食指内侧端。

循指虎口上入腕,两骨两筋中间行。

(肘内侧为尺骨,外侧为挠骨。

)上肘循臂入臑外,(腕上为‘臂’,臂上为‘肘’,)过髃前廉柱骨旁。

(肩解端)会此下入缺盆内,系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入颈颊,斜下两侧下齿旁。

左右环唇交人中,上挟鼻孔尽迎香。

此经多气亦多血,从病生痛齿颈肿。

人体经络时辰表(配图)十二经络

人体经络时辰表(配图)十二经络
• 其直行的经脉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挟脐两旁,进入少腹。 • 其支脉从胃口向下,过膈肌,分别与任脉、足太阴脾经连接。由此经脉
气通降下行,经气所过和所主的部位疾病都可治。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 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 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辰时-巳时:胃经与脾经
胃经
辰时(7:00-9:00)胃经当令,此时胃气充盈,应该吃早餐。胃经不畅可表现 为胃痛、胃胀、呕吐等。
脾经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此时脾气健运,运化水谷。脾经不畅可表现为 腹胀、便溏、水肿等。
午时-未时:心经与小肠经
心经
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应 该午睡养心。心经不畅可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 器相连系的部位),向下穿过膈肌络小
肠。
其分支从心系分出向上挟着食道连于目 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再 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 下行过肘内侧经尺神经沟入掌中桡侧直 到小指桡侧末端源自少冲穴)交于手太阳跨学科合作
人体经络时辰表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经 络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经络不畅可引发腰椎病变, 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关节炎
关节部位经络瘀滞可导致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图文“自学专用稿”中医经络中子午流注学说: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自学选择的用稿: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供有缘的人,都能打开健康、修行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______ 一一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心主之前下肘中。

循臂内走骨上廉,既入寸口下鱼际,拇指内侧爪甲根。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症病咳而喘。

下气不续上留存,腹泄又扯痛之连。

遍布心胸闷而满,气虚亦痛尿赤频。

外经症病寻经脉,臑臂内廉背生冷,锁窝内痛掌热生,(锁窝既‘缺盆' 也。

)涉经身热汗亦出。

凌晨5 点-7 点(卯时)这段时间是手阳明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卯时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手阳明经大肠脉,起于食指内侧端。

循指虎口上入腕,两骨两筋中间行。

(肘内侧为尺骨,外侧为挠骨。

)上肘循臂入月需外,(腕上为’臂’,臂上为’肘’,)过開前廉柱骨旁。

(肩解端)会此下入缺盆内,系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入颈颊,斜下两侧下齿旁。

左右环唇交人中,上挟鼻孔尽迎香。

此经多气亦多血,从病生痛齿颈肿。

口干軌Ja睛眦生,喉痹痛在肩前锁,大指次指动不应。

足阳明胃经辰时(7 点到9 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7 点-9 点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了,如果你有胃痛、胃酸等毛病,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哦,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

例如:凤梨、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马铃薯等。

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胃鼻頞起,鼻外下循入上齿,挟口环唇交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

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从喉咙下缺盆。

下膈属胃络脾宫,直者下乳夹脐行。

支从胃口循腹内,下行直合气街冲。

(腹气之街乃‘气冲' 也。

)遂入髀关下膝膑,循胫至跗中趾通。

支从中趾奔大趾,趾甲根边经乃尽。

(胃经穴止‘厉兑' )此经多气复多血。

(实取血络)寒生呵斥颜面黑,病恶忌见火与人,闻击鼓动心惕惕。

涉水胆战心易惊,闭户塞牖孤独处。

(具有强刺激下的诸如火光,大水等类的反射,会激发心动过速。

)实胜登高而弃衣,贲响腹胀甚骭厥,狂疟温邪汗亦出。

鼽衄口唇涡泡胗,颈肿喉痹或水肿。

膺乳膝膑股伏兔,骭外足跗有肿疼。

气盛热在胸腹前,有余消谷尿也黄。

胃中寒虚腹胀壅,病虚身前胸腹寒。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太阴脾足起大趾,循趾内廉白肉际,过核骨后内踝前,循胫内廉膝股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上膈间。

挟咽连舌散舌下,一支从胃注心宫。

此经血少而气壮,动生病症舌本强。

食入则呕胃脘胀,善噫嗳气呃逆长。

得后排气快然衰,脾病身重举步难。

瘕泄水闭及黄疸,心烦脘痛食难消。

强立股膝内重举,不能卧兮气不合。

”手少阴心经午时(11 点至13 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我们饭后都想睡一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克制了这种欲望,如果有条件只要稍微的睡10 分钟也会对我们的心脏有很大的帮助,也不要担心会发胖因为时间很短,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负担。

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只吃八分饱。

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沉重、易疲倦、气血不良、胸痛、心悸亢奋、语言障碍等。

实症:呼吸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头痛、口干口苦、掌心发热等。

少阴起心布肺中,下膈直络小肠承。

支者挟咽连目系,直者心系上肺腾。

下腋循臑后廉出, 太阴心主之后行。

下肘循臂抵掌后,锐骨之端小指尽。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症病咽痛干。

目赤胁痛渴欲饮,臂臑内侧后廉痛。

实热虚冷掌内争。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一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

循手上腕过踝中,上臂骨之肘内廉,走两筋间出月需后, 出肩解兮绕肩胛,交肩之上入缺盆。

直络心中循嗑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支从缺盆上颈颊, 至目锐眦进耳中。

支者别颊复上础,抵鼻至于目内眦,络额交足太阳接。

此经少气而多血, 嗑痛颔肿头难回,肩似拔兮月需似折,耳聋目黄肿颊间。

动生症病为主液,循过经脉碍生痛。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而遗尿。

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虚症多表现为:背部异常、腰痛、脚神经异常、腿酸、痔疮尿频等。

实症;后颈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疼、流泪、流鼻血等。

且咳喝滋足太阳经膀胱脉,内眦始出上交巅。

还岀下项循肩膊,支从巅下进耳角,(此为下进不讲出入,旨在于与五俞经别之出入离合相分也。

)直者从巅络脑间。

挟眷抵腰循曹旋。

络肾正属膀胱腑,一支贯臀入胭窝。

另支从膊别贯胛,挟脊循髀合胭行,贯月帚出踝循京骨,小趾外侧至阴全。

此经少气而多血,头痛脊痛腰如折,目似脱兮项如拔,月国如结兮月帚如裂,痔疟癫狂疾能生。

軌目黄泪亦出,冈项眦腰尻胭踹,循络沿脉痛涉彻。

”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虚症:耳鸣、健忘、尿频、腿酸、性欲减退、便秘、元气不足、易疲劳、骨质疏松,天寒手脚冰冷、脚气等。

实症:耳鸣、月经不调、口干舌燥、血压异常、小便量少、色深、浑浊、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足发热发汗、生殖器病变等。

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下奔足心。

出于然谷循内踝,绕跟上月耑腘内寻。

奔股后廉直贯脊,属肾正络膀胱深。

直者从肾贯肝膈,入肺挟舌循喉咽。

支者从肺络布心,内与布漫手厥阴。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咳唾有血喝喝喘,目朚心悬坐起辄。

(朚,音慌, huang )善恐如人将捕之,咽肿舌干兼口热。

上气心烦或心痛,黄疸肠癖及痿厥。

脊股后廉内皆痛,嗜卧足下热痛彻。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一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虚症:大多表现为润滑液分泌不足、心跳异常、气喘、失眠多梦、心悸亢奋、语言障碍、手掌发热等。

实症:心包发炎、胸闷、心痛、上脘异常、喜欢睡、心血管病变、易头昏、头痛等。

厥阴手经心主标,下膈布系络三焦。

起自胸中支出胁,腋下三寸行臑迢。

太阴少阴中间走, 循臂至肘两筋抄,行掌心从中指出,支从小指次指交。

本经少气而多血,是动为病掌心热, 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箸满在胸胁。

心中憺憺时大动,面赤目黄笑不歇。

是主脉所生病也,掌热心烦心痛掣。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 点到23 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等。

实症: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少阳手经三焦脉,起手小指次指间。

循腕背上之两骨,贯肘循臑外上肩,交于足少阳之后, 至缺盆布膻中传。

散络心包而下膈,皆属三焦表里联。

支从膻中缺盆出,上项至耳达角巅, 以曲下颊而至拙,支从耳后入耳缘。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一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少阳经胆之脉,起自两目锐眦端。

上抵头角至耳后,循颈行手少阳前。

至肩却出少阳后,入缺盆中支而分。

耳后至耳耳前走,支别锐眦下大迎。

合手少阳抵于拙,下至颊车下颈连。

复合缺盆下胸膈,络肝属胆表里萦。

循胁里向气街出,绕毛际入髀厌横。

直从缺盆而下腋,循胸季肋过章门。

下合髀厌髀阳外,出膝外廉外辅缘。

下抵绝骨至外踝,循跗至小次趾间。

支者别跗至大趾,循趾歧骨出其端。

此经多气而少血,动生口苦常叹息。

肋胁疼痛转侧难,足热面尘体无泽。

头痛颔痛锐眦痛,缺盆肿痛亦肿胁。

马刀侠瘿颈腋生,(瘿,颈部肿瘤。

)振寒汗出发疟疾。

胸胁髀膝胫绝骨,外踝皆痛及诸节。

”凌晨1点-3 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丑时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

”“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