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粘液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
心脏粘液瘤

心脏粘液瘤心脏粘液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多属良性,恶性者少见。
粘液瘤可发生于所有心脏的心内膜面,95%发生于心房,约75%位于左心房,20%位于右心房,左、右心室各占2.5%。
左心房粘液肿瘤常发生于卵园窝附近,临床上常因瘤体堵塞二尖瓣口,导致二尖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粘液瘤可发生于任一年龄,但最常见于中年,以女性多见。
【病理】肿瘤大小不一,多有蒂与心房或心室壁相连,外形多样,外观富有光泽,呈半透明胶冻状。
切面呈实质性,间有斑片状出血区及充满凝血块的小囊腔。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星芒状、梭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在或呈闭索状分布于大量粘液样基质中,胞核多为单核也可呈多核瘤巨细胞。
粘液肉瘤瘤细胞形态不一,胞核大,染色深,可见核分裂,瘤细胞可浸润至小血管内形成瘤栓。
【临床表现】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及蒂的有无和长短。
瘤体大蒂长者易致房室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现一系列的症状,瘤体小蒂短者,可长期无症状。
一、症状(一)梗阻症状早期常有心悸、气短、运动耐力减低,左心房粘液瘤如梗阻肺静脉或二尖瓣口可产生酷似二尖瓣病变的肺瘀血症状;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咯血丝痰,重者可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下肢浮肿。
右房粘液瘤如梗阻腔静脉、三尖瓣口可出现与心包积液相似的症状;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水肿。
本病的梗阻症状有随体位变动而发作的特点,如有与体位相关的发作性眩晕及呼吸困难,肿瘤突然堵塞房室瓣口引起心搏量显著降低,可发生突然昏厥或心脏骤停。
(二)栓塞粘液瘤碎片或瘤体表面血栓脱落可发生体、肺循环的栓塞。
左房粘液瘤约有40%发生栓塞,右房粘液瘤者栓塞少见。
(三)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血沉增快,贫血、体重减轻及血清α2、β球蛋白异常增高,此可能与肿瘤内有出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二、体征(一)心音的改变左房粘液瘤时可出现:①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
②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且分裂。
③胸骨左缘下段可听到舒张早期心音一扑落音,可传导至心尖部和心底部,为瘤体被推向左室后突然停止。
心脏粘液瘤的超声诊断课件 (2)

超声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中具有无 创、无辐射、实时动态等优势,尤其适合用于对胎儿和儿童的检查。
04
左心房粘液瘤通常表现为左心房内肿块, 可引起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右心房粘液瘤
多发性心脏粘液瘤
右心房粘液瘤较少见,可导致三尖瓣功能 障碍。
多发性心脏粘液瘤是指同时存在多个心脏 粘液瘤,需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感谢观看
THANKS
总结词
该病例主要介绍了心脏粘液瘤的超声 诊断过程,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肿 瘤特征和诊断标准。
01
患者症状
胸闷、气短、心悸等。
02 03
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高频超声探头观察心脏内部结构, 发现心脏粘液瘤的存在。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症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和肿瘤特征,可作出心脏粘液瘤的诊 断。
Hale Waihona Puke 0504肿瘤特征
05
超声诊断与其他诊断方法的
比较
超声诊断与心电图的比较
超声诊断
能实时观察心脏粘液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
心电图
主要用于检测心脏电生理变化,对于心脏粘液瘤等结构性病 变的诊断价值有限。
超声诊断与CT、MRI的比较
超声诊断
具有无创、无辐射、实时动态成像的 特点,适用于婴幼儿、孕妇及年老体 弱等特殊人群。
总结词
该病例探讨了心脏粘液瘤的超声 监测方法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 治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等。
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

心脏肿瘤一心脏粘液瘤
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中文: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肿瘤,70%为良性肿瘤,30%为恶性肿瘤, 多数有瘤蒂,可发生于心脏各房、 室腔,最常见于 左心房。
病因和形态学:
粘液瘤的的发病原因不清楚, 一般认为肿瘤起源于心内膜下 的多潜能的间质细胞,该细胞在形态学上与房间隔卵圆窝处胚胎残
手术摘除肿瘤后, 症状通常可立即缓解或消失。
临床诊断:
左房粘液瘤的临床症状酷似二尖瓣狭窄, 大多数患者有心 悸、气短、端坐呼吸、 咯血等症状,发作时间较短, 呈阵发性, 常伴晕厥,病程进展较快, 常出现心衰, 药物治疗欠满意。
栓塞主要有脑血管意外及四肢末梢冷、痛等症状。
偶有因冠状动脉栓塞出现心绞痛或因肺动脉栓塞出现呼吸困难
术后处理:
一般的处理原则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相同。
左房粘液瘤的病理生理改变非常近似二尖瓣狭窄患者,早期处理
原则是切忌补充容量过渡,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及肺水肿。
特别是术前已经出现左心衰的患者,术后应严格限制液体的输
入量和输入速度, 可适量应用白蛋白,同时应用少量多巴胺与多巴 酚丁胺,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个别过度增生的肌小梁会被误判为心房肿瘤,通过心脏CT
扫描可以排除。
手术指征:
左房粘液瘤一经诊断出来原则上就应立即手术治疗。
特别是有栓塞和晕厥病史的患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左房粘液瘤摘除术多经正中切口, 在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心房 完成。
从右心房面在卵圆窝中点先做1~2cm纵切口,检查瘤蒂的附着 部位,然后沿瘤蒂周围5mm切除瘤蒂,慢慢取出肿瘤,用涤纶布 修补房间隔缺损。
3.术后心律失常:
心房较大患者,手术后会出现房性心律失常;个别患者可以发 生传导阻滞,可能与手术损伤有关。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诊断分析林晓燕;阮琴韵;陈济添;屈朝阳;林乌拉【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10)12【摘要】目的对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和再探讨.方法回顾分析51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瘤体的发生部位、形态及声学特征.结果 51例黏液瘤中50例瘤体发生于心腔内,1例在肌壁间.本组心腔内的黏液瘤具有:①多为单心腔单发、多带蒂;②形态为椭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多较光滑,但少数表面可呈绒毛状,其中3例因出现栓塞而急诊手术;③声像图上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均质性回声46例,混合性回声4例.术后随访47例,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心脏黏液瘤的发生部位和表面结构可以多样化,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总页数】2页(P838-839)【作者】林晓燕;阮琴韵;陈济添;屈朝阳;林乌拉【作者单位】350005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350005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350005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350005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350005福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心肌超声造影在心脏黏液瘤中的临床价值 [J], 甘玲;高云华;刘伟超;刘山俊;尹家保2.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 [J], 李春蕾;金殿生3.5例心脏黏液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J], 任芳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心肌超声造影在心脏黏液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雒尧;张佳佳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价值 [J], 田钦南;陈祎;李燕君;李美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房粘液瘤

心房粘液瘤编辑心房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50%。
病人年龄大多数在30~50岁之间。
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
少数病人有家族史。
粘液瘤大多为单发病灶,极少数病例在同一心腔或不同心腔内呈现两个或多个肿瘤。
简介编辑心脏粘液瘤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50%。
病人年龄大多数在30~50岁之间。
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
少数病人有家族史。
心脏各个房、室均可发生粘液瘤,位于左心房者最为多见,约占80%,次之为右心房,约占15%;心室粘液瘤则较少见。
粘液瘤大多为单发病灶,极少数病例在同一心腔或不同心腔内呈现两个或多个肿瘤。
症状表现编辑体积很小的粘液瘤可以没有症状。
肿瘤长大后即可呈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全身表现和周围血管栓塞三类症状。
左心房粘液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房室瓣血流受阻引起心悸、气急等,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相类似。
体格检查在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或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瘤体活动度较大的病例,在病人变动静脉怒张,杂音的响度和性质可随之改变。
右心房粘液瘤造成三尖瓣瓣口阻塞时可呈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与三尖瓣狭窄或缩窄性心包炎相类似的症状。
体格检查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移动度较大的粘液瘤如突然阻塞房室瓣瓣孔,病人可发作昏厥,抽搐,甚或引致猝死。
液瘤病例尚可呈现反复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关节痛、贫血等全身表现,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球蛋白增高。
这些症状的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少数粘液瘤病例最早的临床表现是周围动脉栓塞,摘除栓子经病理切片检查才明确诊断。
左心房粘液瘤在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左心房、右心室增大,肺部瘀血等与二尖瓣病变相变的征象。
心电图表现亦与二尖瓣病变相似,但粘液瘤病例很少出现心房颤动。
左心房粘液瘤的临床诊断易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相混淆。
诊断编辑粘液瘤病例多无风湿热病史,病程较短,症状和体征可能随体位变动而改变。
心电图大多显示窦性心律。
彩色多普勒诊断心房粘液瘤分析

彩色多普勒诊断心房粘液瘤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房粘液瘤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彩色多普勒诊断10例典型心房粘液瘤,后经手术或DSA确诊为心房粘液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动态追踪观察及随访,以及声像图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10例病例经彩色多普勒诊断,心腔内带蒂附壁高回声光团,随心动周期规律活动及形态结构改变,其中左心房内7例,右心房内3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能够很好地、直观地显示肿瘤,对疾病的转归及临床治疗定位、定性价值大。
【关键词】心脏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粘液瘤原发于心腔内,是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好发于心房,部分瘤体可活动,易脱落,可堵塞房室通道,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瘤体表面的小碎片容易脱落可造成栓塞及猝死,因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对心房粘液瘤的明确诊断较困难,很容易误诊及漏诊,现将10例手术及影像学确诊的粘液瘤的彩超表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4.5岁,所有心房粘液瘤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7例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其中2例有晕厥病史,10例粘液瘤患者均经手术或DSA确诊;使用PHILIPS-iE-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5MHz-5MHz,检查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探查,按常规方法显示心脏的长轴、短轴、四腔心等切面,了解各心腔结构、大小及心腔内血流情况,观察瘤体形态、大小、数量及回声,以及瘤蒂长短,瘤体附着部位,瘤体活动范围及活动时的形态变化,以及瘤体活动时相应心腔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情况。
2、结果:左房内粘液瘤7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心腔内瘤体呈高回声不规则团块状,部分边界清晰、回声不均质,呈分叶状,于不同心动周期显示瘤体形态,瘤体具体位置见上表,均随血流运动呈周期性摆动,舒张期向二尖瓣方向摆动,部分瘤蒂较长者超出瓣口,进入左室腔内,舒张期瘤体于血流平行方向变长,与血流垂直方向变短,超声心电图显示二尖瓣于左室舒张期被部分瘤体堵塞瓣口,使左房血流入左室受阻,致使左房轻度增大,收缩期瘤体被推回心房腔内,未探及二尖瓣返流现象。
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

---------------------------------------------------------------最新资料推荐------------------------------------------------------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心脏肿瘤心脏粘液瘤中文: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肿瘤, 70%为良性肿瘤, 30%为恶性肿瘤,多数有瘤蒂,可发生于心脏各房、室腔,最常见于左心房。
病因和形态学:粘液瘤的的发病原因不清楚,一般认为肿瘤起源于心内膜下的多潜能的间质细胞,该细胞在形态学上与房间隔卵圆窝处胚胎残留细胞相似,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骨及骨髓组织,产生无定形酸性粘多糖,构成粘液瘤的组织成分。
极少数粘液瘤可发生恶变,成为粘液肉瘤。
瘤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深浅不一的切迹或分叶状,或呈葡萄状或息肉状。
外观多呈半透明胶冻状,表面光滑,常有散在大小不一的紫色、暗红和鲜红的出血区,偶有钙化。
瘤体大小可自 1cm 到 15cm,多数在 5cm~6cm。
质软而脆,容易破碎,脱落后可引起周围动脉栓塞或脑血管栓塞。
粘液瘤可发生于各个心腔,最常见于左心房,约占75%。
多数肿瘤有瘤蒂与心房壁相连, 90%的左房粘液瘤附着于心房间隔卵圆窝处。
1/ 14瘤体可随心脏的收缩、舒张而活动。
绝大多数为单发肿瘤,但也可为多发,常有家族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粘液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动脉栓塞和全身表现三个部分。
血流动力学紊乱。
心脏粘液瘤体积增大至相当程度,尤其是蒂长有活动度者,可阻塞二尖瓣口,引起血流障碍,产生瓣膜狭窄的症状和体征。
如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晕厥、咯血等。
如果这种梗阻为间歇性发作,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昏厥,且常与体位的变化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猝死。
少数患者由于肿瘤梗阻或瓣叶损伤,而出现二尖瓣或三尖瓣口关闭不全。
肿瘤也可阻塞肺静脉和腔静脉开口,导致肺静脉和腔静脉引流障碍。
心脏粘液瘤的超声诊断课件

02 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探头位置与声窗选择
将探头置于胸骨旁、心尖、剑突下等 不同部位,获取心脏各切面图像。
粘液瘤的超声表现
评估心脏功能
通过测量心室大小、室壁运动幅度、 瓣膜启闭情况等,评估心脏功能是否 受损。
粘液瘤多呈团块状回声,边缘清晰, 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钙化或液化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起源于心内膜下的间叶组织,具 有多向分化潜能,瘤体常呈息肉 样生长。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心脏粘液瘤在心脏原发性肿瘤中占比最高,约占 50%。
年龄与性别分布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50岁成年人,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地域与种族差异
无明显地域与种族差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障碍、栓塞 和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乏力、 关节痛、荨麻疹、食欲差、体重下降 等。
02
粘液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显示其血
流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
03
通过测量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参数,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是否
异常。
03 心脏粘液瘤超声表现
瘤体位置与大小
位置
心脏粘液瘤多位于左心房,也可位于右心房或心室,极少数 位于心脏瓣膜上。
大小
瘤体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可仅数毫米,大的可占据整个心腔 。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与CT比较
超声诊断与CT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中各 有优势,超声诊断对于肿瘤的实时动态 观察更具优势。
VS
与MRI比较
MRI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软 组织分辨率,但超声诊断具有操作简便、 费用低廉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心脏粘液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
作者:易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总结心脏粘液瘤的临床特点与超声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粘液瘤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1)1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发热、脑梗死、胸闷、昏厥以及心悸的临床症状;(2)16例患者的主要体征包括肿瘤扑落音、舒张期杂音以及双期杂音;(3)超声检查显示16例患者单发心脏粘液瘤13例、多发3例,心房内回声团块略高,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患者的心房增大,粘液瘤呈现出规律性摆动;(4)患者的血流信号表现为二尖瓣或三尖瓣的收缩期房室瓣口存在少量反流,舒张期血流信号色彩鲜艳。
结论: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但是存在典型的超声特征,可以快速有效诊断心脏粘液瘤。
【关键词】超声检查;心脏粘液瘤;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161-01
心脏肿瘤较为少见,主要包括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这两种,原发性肿瘤较为少见,心脏粘液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一种,其活动性、大小、所在位置以及周围组织浸润等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阻塞性、栓塞性以及结构性三联征,以栓塞、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为主要表现[1]。
心脏粘液瘤多为良性单发瘤,其恶变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其质地脆软,容易出现脱落而造成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威胁,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超声检查特点,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粘液瘤患者16例的臨床资料,其中包括男8例、女6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43.8岁,单发13例、多发3例。
1.2方法
采用GE公司的ViVidE9,飞利浦的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2.5-3.5MHz。
检查过程中,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对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短轴切面以及长轴切面作全面探查,观察粘液瘤的形态、体积、位置、血流信号、活动情况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