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第十章无菌技术
基础护理: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常用的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种。每个 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有两种存放方法: -湿式保存法:容器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消
毒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 -干燥保存法物钳的名称、有效期
取钳:打开容器盖,垂直取出 使用:始终保持钳端向下
取物:用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 菌区内
包扎:按原折包盖,系带横向扎好,并记录
无菌包的使用
【操作要点】包内物品全部取出
检查:无菌包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等
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妥当,解开系带
开包:将包托在手上,系带卷放夹于指缝,另一 手打开包布其余三角,并将四角抓住
取物: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在无菌区内,将包布 折叠放妥
周围 -不可将物品伸入到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
打开瓶盖
冲瓶口
倒取溶液 消毒瓶塞 记录
戴、脱无菌手套
【操作要点】
查对:无菌手套袋外的号码,灭菌日期 打开手套袋:打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包,涂 擦双手 取、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性取手套法 ) 调整:双手调整手套位置,戴妥
覆盖
记录 注明铺盘时间,签名
铺无菌盘
❖ 注意事项
-铺无菌盘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宽敞 -无菌包避免潮湿 -铺盘时避免手、衣袖等触及无菌巾内面 -无菌盘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
Aseptic technique
取无菌溶液
【目的】供无菌操作使用 【用物准备】
❖ 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盘 ❖ 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 ❖ 治疗盘内盛棉签、消毒溶液、记录纸、签字笔
放钳:使用持物钳后,闭合钳端垂直放入,必 要时松开轴节
护理学基础-无菌技术 PPT课件

无菌包的使用
无菌包是指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 双层包布包裹敷料与器械,在高压灭 菌后使用。
铺无菌盘
无菌盘是用无菌治疗巾 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 的一个区域,用来放置无菌 物品。
二巾法
取用无菌溶液法
戴、脱无菌手套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 1.概念:是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
半铺半盖
• 1.横折铺法:取治疗巾逐层打开,成双折后即 可。 • 2.纵折铺法: 1)找角法
2)找中线法
(六)戴无菌手套
•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 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带手套的手或
另一手套的内面。
一、概念
•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 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 (二)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 染的物品 • (三)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 染的区域 • (四)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 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 • (五)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 生物相接触
二、原则
• • • • • • (一)环境清洁: (二)工作人员衣帽整洁。 (三)合理放置物品。 (四)明确无菌及有菌区。 (五)取用无菌物品。 (六) 一物一人
(一)环境清洁:
• 1.湿式清扫 • 2.严格探视制度
• 3.合理安排工作
• 4.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治疗准备室进行
• 1.干燥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操作中 保持无菌
进行无菌操作时, 用无菌持物钳取用无菌物品 应面向无菌区、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 无菌物品怀疑污染或 手臂活动范围 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已经污染, 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人使用 不跨越无菌区、 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
无菌技术操作讲课教案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物品管理有序规范
使用有序:通常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取用; 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可疑污染、污染或过期 应重新灭菌
有效期:根据存放环境和包装材料注明有效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诊疗护理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一次性手 套应一次性使用;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再放回无菌容器中; 无菌容器应定期消毒灭菌;一经打开,使用时
间不超过24小时。
(三)使用无菌包法
查对: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标识, 确认无潮湿或破损
放置: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 开包取物:手接触包布四角外面,依次揭开四角,用
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备妥的无菌区 回包整理
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关包,系带横向 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24小时内有效
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 则需重新灭菌
(五)倒取无菌溶液法
查对 倒溶液: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
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 盖瓶塞:倒好溶液后立即塞好瓶塞 记录: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并签名,放回原处 处理:按要求整理用物并处理
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原折痕包盖并记录签名 如包内物品用完,将包布折叠放妥
(三)使用无菌包法
4-20
(三)使用无菌包法
4-21
(三)使用无菌包法
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打开无菌包时手只能接触包布四角的外面,不
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可跨越无菌区 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
日期及时间,限24小时内使用 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基础护理课件)

(五)铺无菌盘法
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检查、治疗、护理使用。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五)铺无菌盘法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五)铺无菌盘法
1.评估:操作环境,治疗项目,无菌物品有效期2.计划:(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 、洗手戴口罩(2)环境准备:光线适宜、整洁、宽敞干燥、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无菌包使用法
2.计划:(3)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包、包布(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纯棉布)、治疗巾、敷料和器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记录纸、笔等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无菌包使用法
3.实施: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包扎法1.放物包扎
(1) 将物品、化学指示卡放在包布中央,玻璃物品先用棉垫包裹(2)把包布一角盖住物品,然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最后一角折盖后,用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封包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无菌包使用法
开包法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无菌包使用法
4.评价:(1)包扎无菌包方法正确,松紧适宜。(2)打开或还原无菌包时,手未触及包布内面及无菌物品。(3)操作时,手臂未跨越无菌区。(4)开包日期及时间记录准确。
目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
(四)无菌包使用法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打开无菌包时手只能接触包布四角的外面,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可跨越无菌区。(3)包内物品未用完,应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限24h内有效。(4)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破损,须重新灭菌。
护理学基础课件-无菌技术_基护

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1. 操作环境清 洁、宽敞、 人群流动少, 并在操作前 30min停止 清扫和换床 单。
2. 操作者衣、帽和 口罩穿戴好,剪 短指甲、洗手。 必要时穿戴无菌 衣、戴无菌手套。
3.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 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 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 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 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一经取出,虽未经使用, 亦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 内。
4. 无菌包外注明物品 名称、消毒灭菌日 期、失效期。包布受潮应重新灭 菌。
5. 取用无菌物品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持物 镊,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 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操作时,操作 者要面向无菌区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手臂保持在操作台或腰部以上。
6. 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可再使用。
7. 一人一物
基础护理学无菌技术

三、无菌技术(一)概念(二)原则1•操作前准备: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
2.操作中保持无菌(1)不能跨越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操作过程中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应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用物疑有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3)—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3.操作中物品管理(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设有明确标志。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3)无菌包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4)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镊子、卵圆钳、三叉钳)(1)存放方法1)消毒液浸泡保存:消毒液浸过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持物镊的1/2处。
每件容器只放一把持物器械;浸泡时钳端打开。
2)干燥保存:每4〜8h更换一次。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取放时闭合钳端垂直取放,手不可伸入容器内或触及无菌部分。
2)使用时保持持物钳或无菌镊夹取端向下。
持物钳只能在持物者的胸部高度位置移动,不可甩动。
3 )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4)使用专用无菌镊夹取油纱布。
5)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6)到较远处取物,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1)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向上放置。
(2)从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器械。
持持物钳取物时,持物钳及物品不能触及容器边缘;物品取出后立即盖严无菌容器。
(3)手持无菌容器时,托住底部,手指不能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3.无菌溶液取用法(1)核对药名、灭菌日期;检查密封瓶瓶口、瓶身、药液(变质、混浊、沉淀)。
(2)手不可接触瓶口及瓶盖中间部。
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
倒溶液时,应避免水珠回溅污染瓶口,保持标签干燥。
(3)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
常用护理技术无菌操作课件

消毒、开瓶
冲洗瓶口
手握标签倒液
(三)取用无菌溶液法
• 注意事项
1. 取无菌溶液前,认真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 效期,检查溶液质量,确信质量可靠后,方可使用。
2. 手不得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 3. 取所需溶液前要冲洗瓶口。 4. 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液体不得溅出。 5. 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的溶液不
可再倒回瓶内。 6. 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
(四)二期包使用法
二期包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包布。其内可存放 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二期包
1.
(四)无菌包的打包法
二 期 包 的 包 法 (
灭 菌 前
)
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四)二期包使用法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 持物钳(镊)的类别
卵圆钳
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卵圆形环
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 持物钳(镊)的类别
镊子
尖端细小, 使用时灵巧 方便
用以夹取棉球、针头、缝针、注射器等小物品
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
干燥保存法
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 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 集中治疗前开包,4h更换 一次
答案:(B)
选择题
6. 下列哪项操作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持无菌容器应握住边缘部分 C.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无菌油纱布
答案:(B)
选择题
7. 以下铺无菌盘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
教师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专业名称 护理 授课序次 15 授课类型 理论 1+实训
1
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 (章, 节
)
第四节 无菌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学会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
教学重点 :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学难点 : 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复习内容 : 无菌技术原则。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四节 无菌技术
一、概念: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
多媒体课件
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0
分钟
二、原则:
1.
讲授
(一)环境清洁
( 1)无菌技术概
环境应清洁、宽敞,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及更换床
念
单等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技术操
(二)工作人员准备 作原则
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洗手,带好工作帽、口罩,必要时修剪
5
分钟
指甲、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2.
问题教学
(三)无菌物品保管
( 1)注射时,为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无菌物品 什么要求做到一
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需注
人一针一管
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
(2)进行无菌操
有效期一般为 7 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作前,工作人员
(四)操作中保持无菌 为什么要求洗
进行无菌操作时,首先应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无菌物品与非
手、戴口罩
5
分钟
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
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3.
评价
(五)取无菌物
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取放无菌物品应面向无菌
区;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
40
分钟
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
1.
讲授
既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原处(无菌容器、无菌包等) 。
常用无菌技术操
(六)一物一人
作法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2.
示教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的使用
目的: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类型:卵圆钳、三叉钳和镊子
( 2)无菌容器的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
使用
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吸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可夹取未经 (3)无菌包的使
消毒、灭菌的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因油污粘于钳端形成保护层,
用
影响消毒液渗透而降低消毒效果。 2、如需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 15 分钟
起搬移,就地使用,防止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3.
学生练习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操作步骤:
1
.洗手、戴口罩,根据其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
2
.检查无菌容器标记,灭菌日期;
3
.打开容器盖,盖内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持盖于手中;
4
.用无菌持物钳自无菌容器内取出无菌物品;
5
.取物后,立即将容器盖盖严;
6
.手持无菌容器(如无菌碗)时,应托住其底部或手持无菌容器
要求
的外缘;
用规范地的手法
注意事项: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及内面。
完成无菌包打开
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与包扎方法
(三)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保持无菌物品于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使用。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包(内放无菌治疗巾、敷料等)治
疗盘、弯盘、小方巾、标签、化学指示胶带、笔。
操作步骤: 对比
1
.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与用物;
比较无菌包打开
2
.无菌包包扎法;
及包扎的顺序
将所需灭菌物品放予包布中央,依次盖上包布内角(角尖呈扇形
反折两次) 、右角、左角(两角各呈扇形反折两次) 、最后盖上外角以
“ +”形包扎或用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图 10- 7)包外放置标签(注明
物品的名称及灭菌日期)
5
分钟
3
.无菌包打开法;
总结
( 1)核对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
1.
无菌技术操作
( 2)检查无菌包有无潮湿与破损;
原则
( 3)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解开系带挽成活结,按
2.
持物钳使用的
外角、右角、左角、内角的顺序逐层打开; 要求,持钳的手
( 4)用无菌持物钳(镊)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备好的无菌区内;
法
( 5)如包内物品未用完,立即按原折进行“ - ”字形包扎,并注
明打开无菌包的日期及时间;
( 6)如需将包内物品一次性用完,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
将包布四角抓住, 稳妥地将无菌物品放入备好的无菌区或无菌容器内;
( 7)整理治疗台。
注意事项:
1
.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
教案末页
小结
1.
无菌技术的概念。
2.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复习思考
题
,
阐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作业题
下次教学预
习要点
铺无菌盘、取用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
实施情况及
分析
学生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