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典型例题分析
函数及其图像典型例题

函数及其图像典型例题例1、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方程x y ++-=120,则点p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分析:这道题首先考察了平面内点的坐标,在各象限内的横纵坐标的特点,其次是绝对值,算术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的性质与概念的理解。
由x y ++-=120,可知:x y =-=12,,所以点()p x y ,,在第二象限,应选(B )。
例2、已知点M m -⎛⎝ ⎫⎭⎪1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这道题考查对称点的特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它们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与点M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说明点M 在第三象限,则30m <,,即m <0例3、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函数y xx =--532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2)函数y x x =++-25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由解析式给出的函数表达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应使解析式有意义,即二次根式的被开方式要大于等于零,分式的分母不能等于零,等。
解:(1) 50320235-≥->⎧⎨⎩∴<<x x x(2) x x x +≥-≥⎧⎨⎩∴-≤≤205025例4、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长是x y ,,它的周长是30,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
解: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所以周长为2230x y +=,得到x y +=15,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x =-+<<15015例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F 是CD 边上的点,且AE =AF ,AB =4,设三角形AEF 的面积为y ,EC 为x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简解: ABCD AB AD B D 是正方形,,∴=∠=∠=∠Rtx FC EC CD BC DF BE ADF ABE AF AE ==∴==∆≅∆∴=,,,, 且 BE DF x ==-4则正方形S S S S AEF ABE CEF ∆∆∆∆=--2即()y x x =-⨯⨯⨯--1621244122整理合并为:y x x =-+1242,因为E 点在BC 上,F 是CD 上的点,当E 与C 点重合时三角形AEF 不存在,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04<≤x (图象略)例6、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当x =2时,y =9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初二关于函数的10题典型例题

初二关于函数的10题典型例题初二数学中关于函数的典型例题有很多,下面列举了其中的10题,并进行了解答。
1. 已知函数 f(x) = 2x + 1,求 f(3)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3,计算得 f(3) = 2 * 3 + 1 = 7。
2. 已知函数 g(x) = x^2 + 3x,求 g(-2)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2,计算得 g(-2) = (-2)^2 + 3 * (-2) = 4 - 6 = -2。
3. 已知函数 h(x) = 4x^3 + 2x^2 + x,求 h(0)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0,计算得 h(0) = 4 * 0^3 + 2 * 0^2 + 0 = 0。
4. 已知函数 f(x) = 3x - 2,求 f(1/2)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1/2,计算得 f(1/2) = 3 * (1/2) - 2 = 1/2 - 2 = -3/2。
5. 已知函数 g(x) = 2x + 3,求使得 g(x) = 7 的 x 的值。
解答:将 g(x) = 7,解方程得 2x + 3 = 7,即 2x = 4,x = 2。
6. 已知函数 h(x) = 5x^2 + 4x + 1,求使得 h(x) = 0 的 x 的值。
解答:将 h(x) = 0,解方程得 5x^2 + 4x + 1 = 0,该方程可以因式分解为 (5x + 1)(x + 1) = 0,得到 x = -1 或 x = -1/5。
7. 已知函数 f(x) = 2x^2 + 5x + 3,求 f(-1)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1,计算得 f(-1) = 2 * (-1)^2 + 5 * (-1) + 3 = 2 - 5 + 3 = 0。
8. 已知函数 g(x) = 3x^2 + 2x + 1,求 g(2) 的值。
解答:将 x 替换为 2,计算得 g(2) = 3 * 2^2 + 2 * 2 + 1 = 12 + 4 + 1 = 17。
高三数学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典型例题解析之一

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典型例题解析1.由二次函数的值域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得()f x 的最小值,解不等式112log 48a a ⎛⎫≥+ ⎪⎝⎭,可得所求范围. 【详解】(1)由2040x a a x ->⎧⎨->⎩可得24a x a <<,则()f x 的定义域为()2,4a a ,()log (2)log (4)log (2)(4)a a a f x x a a x x a a x =-+-=--22log (3)a x a a ⎡⎤=--+⎣⎦,当1a >时,()f x 的增区间为()2,3a a ,减区间为()3,4a a .证明:设()22()3g x x a a =--+,()g x 的增区间为(),3a -∞,减区间为()3,a +∞,当1a >时,设1223a x x a <<<,可得()()12g x g x <,()()12log log []a a g x g x <⎡⎤⎣⎦,即()()12f x f x <,可得()f x 在()2,3a a 递增;设1234a x x a <<<,可得()()12g x g x >,()()12log log []a a g x g x >⎡⎤⎣⎦, 即()()12f x f x >,可得()f x 在()3,4a a 递减.(2)由01a <<,()2223x a a a --+≤,可得2()log 2a f x a ≥=,所以112log 48a a ⎛⎫≥+ ⎪⎝⎭,即为211048a a --≤,解得102a <≤,即a 的取值范围是10,2⎛⎤⎥⎝⎦.2.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12xxf x -=+. (1)试判断函数12()12xxf x -=+在R 上的单调性,并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2)若对于任意t ∈R ,不等式22(2)()0f t t f t k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减,证明见解析;(2)1,2⎛⎫-∞- ⎪⎝⎭.【详解】(1)函数12()12xx f x -=+在R 上单调递减.证明如下:任取12,x x ∈R ,且12x x <,122112*********(22)()()1212(12)(12)x x x x x x x x f x f x ----=-=++++,因为12x x <,所以1222x x <,1120x +>,2120x +>,即12()()f x f x >,故函数12()12xxf x -=+在R 上单调递减. (2)因为1221()()1221x x x x f x f x -----===-++,故12()12xxf x -=+为奇函数,所以222(2)()()f t t f t k f k t -<--=-, 由(1)知,函数()f x 在R 上单调递减,故222t t k t ->-,即2220t t k -->对于任意t ∈R 恒成立,所以222k t t <-,令()222g t t t =-,则()min k g t <,因为()22111222222g t t t t ⎛⎫=-=--≥- ⎪⎝⎭,所以()min 12g t =-,所以12k <-,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2⎛⎫-∞- ⎪⎝⎭.3.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的是() A .22y x =-B .2y x=C .1||||y x x =+D .2||x y x =【答案】AD 【详解】A ,因为()()()2222f x x x f x -=--=-=,22y x =-是偶函数,在区间(0,1)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B ,因为()()22x x f x f x =--=--=,2y x=是奇函数,且在区间(0,1)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C ,因为()()11||||||||f x x x f x x x -=-+=+=-,1||(0)||y x x x =+≠是偶函数,当(0,1)x ∈时,1y x x=+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D ,因为()()22||||x x f x f x x x -===-,2(0)||x y x x =≠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1)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故选:AD4.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f x ,对任意,0m n ≠时,恒有()()0f m f n m n+>+.(1)比较1()2f 与1()3f 大小;(2)判断()f x 在[1,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3)若810a x -+>对满足不等式11()(2)024f x f x -+-<的任意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1()()23f f >;(2)函数()f x 在[1,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证明见解析;(3)4a >. 【解析】试题解析:(1)利用作差法,即可比较1()2f 与1()3f 大小;(2)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步骤,即可得出结论;(3)先确定x 的范围,再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求a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第一步,由()()0f m f n m n+>+得出031213121>⎪⎭⎫ ⎝⎛-+⎪⎭⎫ ⎝⎛-+⎪⎭⎫ ⎝⎛f f :∵11()023+-≠,031213121>⎪⎭⎫ ⎝⎛-+⎪⎭⎫ ⎝⎛-+⎪⎭⎫ ⎝⎛f f , ∵03121>⎪⎭⎫ ⎝⎛-+⎪⎭⎫ ⎝⎛f f , 第二步,由奇偶性得出结论: ∵11()()23f f >--∵11()()23f f >. (2)第一步,取值、作差: 任取12[1,1]x x ∈-,且12x x <,21212121212121()()()()()()()()()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第二步,判断符号:∵2121()()0()f x f x x x +->+-,210x x ->,∵21()()0f x f x ->,第三步,下结论:∵函数()f x 在[1,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3)4a >.考点: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问题. 5.已知函数()21xf x x =+. (1)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的奇偶性;(2)判断当()1,1x ∈-时函数()f x 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若()f x 定义域为()1,1-,解不等式()()210f x f x -+<. 【答案】(1)奇函数(2)增函数(3)1{|0}3x x <<【解析】试题解析:(1)判断与证明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判断f(-x)与f(x)的关系,如果对定义域上的任意x ,都满足f(-x)=f(x)就是偶函数,如果f(-x)=-f(x)就是奇函数,否则是非奇非偶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典型易错题集(解析版)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典型易错题集易错点1.忽视定义域表示的是谁的范围【典型例题1】(2022·黑龙江让胡路·大庆中学高一月考)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 )A .[]3,0-B .[)1,4C .[)3,0-D .(]1,4【错解D 】因为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1,2-,即12x -≤<,对于()2y f x =+有124x ≤+<。
点评:本题错解在于将()y f x =中的“x ”与()2y f x =+中的“x ”当成同一个量,其次就是没有理解函数定义域的定义,表示的是“x ”的取值范围,本题错解反而求()2y f x =+中2x +的取值范围当做定义域。
【正解】C 【详解】因为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1,2-, 所以122x -≤+<,解得30x -≤< 所以函数(2)y f x =+的定义域为[)3,0-. 故选:C.易错点2.解不等式问题时忽略讨论最高项系数是否为0【典型例题2】(2022·黑龙江让胡路·大庆中学高一月考)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4 B .[)0,4C .[]0,4D .(](),04,-∞+∞【错解A 】函数的定义域为R ,即不等式224mx mx ++>0的解集为R2416004m m m m >⎧⇒<<⎨⎩∆=-<点评:在解不等式问题时,本题错解漏了考虑最高项系数为0的情况,在解不等式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最高项系数为0的情况。
【正解】B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 ,即不等式224mx mx ++>0的解集为R(1)当0m =时,得到40>,显然不等式的解集为R ;(2)当0m <时,二次函数224y mx mx =++开口向下,函数值y 不恒大于0,故解集为R 不可能. (3)当0m >时,二次函数224y mx max =++开口向上,由不等式的解集为R , 得到二次函数与x 轴没有交点,即24160m m ∆=-<,即(4)0m m -<,解得04m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0,4 故选:B易错点3.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典型例题3】(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若1)f x =+()f x 的解析式为( ) A .2()f x x x =-B .2()(0)f x x x x =+≥C .()2()1f x x x x =-≥D .2()f x x x =+【错解A 】1)f x =+1t =,则2(1)x t =-, ∴22()(1)1f t t t t t =-+-=-,, ∴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2()f x x x =-.点评:本题错解在换元时没有考虑变量的取值范围,换元必换范围。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由图表可知,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快,每秒之间速度增加依次为5、15、25、35、45等等,所以观察备选答案B错误.故选B.
15.下表是弹簧挂重后的总长度L(cm)与所挂物体重量x(kg)之间的几个对应值,则可以推测L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解析】
【分析】
设菱形的高为h,即是一个定值,再分点P在AB上,在BC上和在CD上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详解】
分三种情况:
①当P在AB边上时,如图1,
设菱形的高为h,
y= AP•h,
∵AP随x的增大而增大,h不变,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项C不正确;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1.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m
1
2
3
4
v
0.01
2.9
8.03
15.1
则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A.v=2m-1B.v=m2-1C.v=3m-3D.v=m+1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把最大的一对数据代入函数关系式后通过比较得出最接近的关系式.
D.随着时间的变化,步行离家的距离变化慢,搭轻轨的距离变化快,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图像,熟练掌握图像是解题的关键.
9.函数y= 的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x 0和x 两种情况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根据解析式进行分析即可。
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求法典型例题(解析版)

专题13: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求法典型例题(解析版)函数定义域的常见其一、已知函数解析式型即给出函数的解析式的定义域求法,其解法是由解析式有意义列出关于自变量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此不等式(或组)即得原函数的定义域。
例1、求函数yx 2 2x 15的定义域。
x 3 82 x 5或x3 x 2x 15 0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必须满足即 x 5且x 11 x 3 8 0解得x 5或x 3且x 11即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5或x 3且x 11 。
二、抽象函数型抽象函数是指没有给出解析式的函数,不能用常规方法求解,一般表示为已知一个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求另一个抽象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g (x ) 的定义域。
其解法是:已知f (x )的定义域是[a ,b ]求f g (x ) 的定义域是解a g (x ) b ,即为所求的定义域。
例2、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 2,2],求f (x 1)的定义域。
2解: 2 x 2, 2 x 1 2,解得 3 x 23即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x 3 x 3(二)已知fg (x ) 的定义域,求f (x )的定义域。
2其解法是:已知f g (x ) 的定义域是[a ,b ]求f (x )的定义域的方法是:a x b ,求g (x )的值域,即所求f (x )的定义域。
例3、已知f (2x 1)的定义域为[1,2],求f (x )的定义域。
解: 1 x 2, 2 2x 4, 3 2x 1 5。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x |3 x 5 。
三、逆向思维型即已知所给函数的定义域求解析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特别是对于已知定义域为R ,求参数的范围问题通常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来解决。
例4、已知函数ymx 2 6mx m 8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2分析:函数的定义域为R ,表明mx 6mx m 8 0,使一切x R 都成立,由x 项的系数是m ,所以应分m 0或m 0进行讨论。
指数函数典型例题详细解析

指数函数典型例题详细解析指数函数·例题解析第一课时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 $y=\frac{3}{2-x}$解:定义域为$x\in R$且$x\neq 2$,值域为$y>0$且$y\neq1$。
2) $y=2x+2-1$解:由$2^{\frac{x+2}{2}-1}\geq 0$,得定义域为$x\geq -2$,值域为$|y|\geq 0$。
3) $y=3-3x-1$解:由$3-3^{\frac{x-1}{2}}\geq 0$,得定义域为$x\leq 2$,由$3-3^{\frac{x-1}{2}}<3$,得值域为$y<3$。
1.指数函数$y=a^x$($a>0$且$a\neq 1$)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0,+\infty)$。
2.求定义域的几个原则:①含根式(被开方数不为负)②含分式,分母不为$0$③形如$a^0$,($a\neq 0$)3.求函数的值域:①利用函数$y=a^x$单调性②函数的有界性($x^2\geq 0;a^x>0$)③换元法。
例如:$y=4x+\frac{6}{2x-8}$($1\leq x\leq 2$),先换元,再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注意新元的范围)。
例2:指数函数$y=a^x$,$y=b^x$,$y=c^x$,$y=d^x$的图像如图2.6-2所示,则$a$、$b$、$c$、$d$、$1$之间的大小关系是?解:选$(c)$,在$x$轴上任取一点$(x,0)$,则得$b<a<1<d<c$。
例3:比较大小:1)$2$、$3^2$、$5^4$、$8^8$、$9^{16}$的大小关系是:$2<3^2<5^4<8^8<9^{16}$。
2)$\frac{0.6}{4}-\frac{5}{13}-2$,$2$的大小关系是:$\frac{0.6}{4}-\frac{5}{13}-2<2$。
函数的单调性典型例题精析

2.3.1 函数的单调性·例题解析【例1】求下列函数的增区间与减区间(1)y =|x 2+2x -3|(2)y (3)y ==xx x x x 2221123-----+||解 (1)令f(x)=x 2+2x -3=(x +1)2-4.先作出f(x)的图像,保留其在x 轴及x 轴上方部分,把它在x 轴下方的图像翻到x 轴就得到y =|x 2+2x -3|的图像,如图2.3-1所示.由图像易得:递增区间是[-3,-1],[1,+∞)递减区间是(-∞,-3],[-1,1](2)分析:先去掉绝对值号,把函数式化简后再考虑求单调区间. 解 当x -1≥0且x -1≠1时,得x ≥1且x ≠2,则函数y =-x . 当x -1<0且x -1≠-1时,得x <1且x ≠0时,则函数y =x -2. ∴增区间是(-∞,0)和(0,1)减区间是[1,2)和(2,+∞)(3)解:由-x 2-2x +3≥0,得-3≤x ≤1.令u ==g(x)=-x 2-2x +3=-(x +1)2+4.在x ∈[-3,-1]上是在x∈[-1,1]上是. 而=在≥上是增函数.y u 0u∴函数y 的增区间是[-3,-1],减区间是[-1,1].【例2】函数f(x)=ax 2-(3a -1)x +a 2在[-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当a =0时,f(x)=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当≠时,对称轴=,若>时,由>≤,得<≤.a 0x a 0a 0 3a 10a 131212a aa--⎧⎨⎪⎩⎪ 若a <0时,无解.∴a 的取值范围是0≤a ≤1.【例3】已知二次函数y =f(x)(x ∈R )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下且对称轴为x =3的抛物线,试比较大小:(1)f(6)与f(4)(2)f(2)f(15)与解 (1)∵y =f(x)的图像开口向下,且对称轴是x =3,∴x ≥3时,f(x)为减函数,又6>4>3,∴f(6)<f(4)(2)x 3f(2)f(4)34f(x)x 3∵对称轴=,∴=,而<<,函数在≥15 时为减函数.∴>,即>.f(15)f(4)f(15)f(2)【例4】判断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f(x)(a 0)(11)ax x 21- 解 任取两个值x 1、x 2∈(-1,1),且x 1<x 2.∵-=∵-<<<,+>,->,-<,-<.∴>f(x )f(x )1x x 1x x 10x x 0x 10x 10012121221a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2211222121212211222111111+---+---当a >0时,f(x)在(-1,1)上是减函数.当a <0时,f(x)在(-1,1)上是增函数.【例5】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x)=-x 3+1在(-∞,+∞)上是减函数.证 取任意两个值x 1,x 2∈(-∞,+∞)且x 1<x 2.∵-=-++这里有三种证法:当<时,++=+->当≥时,++>f(x )f(x )(x x )(x x x x )()x x 0x x x x (x x )x x 0x x 0x x x x 02112221212121212221221212121222证法一又∵x 1-x 2<0,∴f(x 2)<f(x 1)故f(x)在(-∞,+∞)上是减函数.证法二()x x x x (x x )x x x x 0x x 0x 0x 0x x x x x x 012122212222122122112121222∵++=++,这里+与不会同时为,否则若+=且=,则=这与<矛盾,∴++>.12341212得f(x)在(-∞,+∞)上是减函数.证法三()t x x x x x 4x 3x 00x 0x 0t x 03x 0t 0x x x x 0f(x )f(x )f(x)(22121212121212221222121221令=++,其判别式Δ=-=-≤,若Δ=时,则=,那么≠,∴=>,若Δ=-<,则>,即++>,从而<,∴在-∞,+∞上是减函数.)【例6】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并画出它的大致图像.f(x)x 1x解 定义域为(-∞,0)∪(0,+∞),任取定义域内两个值x 1、x 2,且x 1<x 2.∵-=-,又-<,f(x )f(x )(x x )x x x x 012121112x x 221 ∴当0<x 1<x 2≤1或-1≤x 1<x 2<0时,有x 1x 2-1<0,x 1x 2>0,f(x 1)>f(x 2)∴f(x)在(0,1],[-1,0)上为减函数.当1≤x 1<x 2或x 1<x 2≤-1时,有x 1x 2-1>0,x 1x 2>0,f(x 1)>f(x 2),∴f(x)在(-∞,-1],[1,+∞)上为增函数.根据上面讨论的单调区间的结果,又x >0时,f(x)min =f(1)=2,当x <0时,f(x)max =f(-1)=-2.由上述的单调区间及最值可大致画出=+的图像如图.-.y x 2321x说明 1°要掌握利用单调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注意对参数的讨论(如例4).3°在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要灵活运用配方法、判别式法及讨论方法等.(如例5)4°例6是分层讨论,要逐步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²典型例题分析
例 1 与函数y=x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 ]
则、值域不同,排除C.而
评注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要看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其中对应法则不能仅仅从解析式上考虑,要分析其对应法则的本质.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5)设f(x)的定义域为[0,2],求函数f(x+a)+f(x-a)(a>0)的定义域.
∴定义域是空集,函数是虚设的函数
(2)由函数式可得
∴函数的定义域是{x|x=-1},定义域是一个孤立的点(-1,0)的横坐标(3)∵x2-4≠0
∴x≠±2
∴函数定义域为(-∞,-2)∪(-2,+2)∪(2,+∞)
(4)从函数式可知,x应满足的条件为
∴函数的定义域为
(5)∵f(x)定义域为[0,2]
所以f(x+a)+f(x-a)中x应满足
又∵a>0,若2-a≥a,则a≤1
即0<a≤1时,f(x+a)+f(x-a)的定义域为{x|a≤x≤2-a} 当a>1时,x∈
评注求f(x)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f(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定义域表示法有:不等式法,集合法,区间表示法等.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解 (1)由原式可化为
(2)将函数变形,整理可得:
2yx2-4yx+3y-5=0
当y=0时,-5=0不可能,故y≠0
∵x∈R
∴Δ=(-4y)2-4³2y³(3y-5)≥0
即y(y-5)≤0解得0≤y≤5
而y≠0
∴0<y≤5
故函数值域为(0,5]
此二次函数对称轴为t=-1
评注求函数值域方法很多,此例仅以三个方面给出例子.学习时要分析函数式的结构特征,从而确定较简单的求值域的方法.
例4 (1)已知f(x)=x2,g(x)为一次函数,且y随x值增大而增大.若f[g(x)]=4x2-20x+25,求g(x)的解析式
解 (1)∵g(x)为一次函数,且y随x值增大而增大
故可设g(x)=ax+b(a>0)
∵f[g(x)]=4x2-20x+25
∴(ax+b)2=4x2-20x+25
即:a2x2+2abx+b2=4x2-20+25
解得 a=2,b=-5
故g(x)=2x-5
于是有t的象是t2-1,即f(t)=t2-1(t≥1)
故f(x)=x2-1(x≥1)
∴f(x+1)=(x+1)2-1=x2+2x(x≥0)
f(x2)=x4-1(x≤-1或x≥1)
评注对于(1)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要根据题意设出函数的形式,再利用恒等式的性质解之.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还有拼凑法,代换法(如(2)),解方程组等.
例5 如图1-7,灌溉渠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底宽及两边坡总长度为a,边坡的倾角为60°.
(1)求横断面积y与底宽x的函数关系式;
评注本题是有关函数的实际问题,其方法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例6 设x≥0时,f(x)=2,x<0时,f(x)=1又
解当0<x<1时,x-1<0,x-2<0
当1≤x<2时,x-1≥0,x-2<0
当x≥2时,
g(x)=2
评注分段函数关键是在x的不同条件下计算方法不同,不要认为是三个不同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