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版在线作业
16秋北交《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正确答案:
13. 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工人平均工资的95%的置信区间为[700,1500],则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95%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 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5%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之外
C. 该置信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A. 二项分布
B. 超几何分布
C. 正态分布
D. 泊松分布
正确答案:
13. 某一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正确答案:
14. 将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正确答案:
2. 某企业2006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月份 1 2 3 4 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 (单位:万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
A. (20+24+18+22)/4
B. (20+24+18)/3
C. (10+24+18+11)/3
D. (10+24+9)/3
正确答案:
5. 某一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正确答案:
6.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1)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对错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某流水生产线有前后衔接的五道工序。
某日各工序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5%、92%、90%、85%、80%,则整个流水生产线每道工序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
(A)88.40%(B)90%(C)88.24%(D)89.12%参考答案: (C)2. 数组8,4,6,2,10,15的中位数是( )。
(A) 6(B) 2 (C) 7 (D) 4参考答案: (C)3. 数组72,76,77,78,80,81,81,84,84,85,87的极差是( )。
(A) 12(B) 13 (C) 14 (D) 15参考答案: (D)4.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
(A) 0(B) 0.5 (C) 1 (D) 100参考答案: (C)5. 偏态系数的变动范围为( )。
(A)[0,1](B)[-1,1](C)[-3,3](D)[-2,2]参考答案: (C)6. 犯“弃真”与“取伪”错误的概率的关系是( )。
(A) 此大彼小(B) 同样大小 (C) 之和为1 (D) 没关系参考答案: (A)7. 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
(A) 小概率原理(B) 反证法原理 (C) 归纳法原理 (D) 演绎法原理参考答案: (A)8. 某生产班组每人的日生产量如表,则该班组工人平均日生产量( )。
(A) 15(B) 16 (C) 17 (D) 16.5参考答案: (B)9. 总体方差已知,关于均值的检验是( )。
(A) 检验(B) 检验 (C) 检验 (D)检验参考答案: (A)10.对于任意两个事件,有( )。
(A )(B )(C )(D )参考答案: (A)11. ( )是计算平均指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综合平均数参考答案:(A)12. 有概率作保证的估计方法是( )。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矩估计(D)参数估计参考答案:(B)13. 次数分布曲线为正态曲线时偏度为( )。
统计学原理本科网上作业题

5. 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6.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非全面调查,其 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标( ) 7. 进行统计调查,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 ) 8. 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有双重含义:资料的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的期 限。( ) 9. 原始资料完整性审查的内容只包括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完整。 () 10.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只要有准确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11. 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 ) 12. 登记性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所产生的误差。( ) 13. 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14.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 项目可以多些( ) 15. 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 况。( ) 16. 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 误差。( ) 17. 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
13. 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
14. 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三种含义。( )
15. 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16.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
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17.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示。( )
14. 统计调查的种类是对整个统计调查方式方法的( ),也是理解统计调 查的( )。
15. 若要调查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该市所有国有企业为 ( ),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填报单位为( )。
中南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方差分析研究的对象是( )。
(A)因素(B) 水平(C) 颜色(D) 销量参考答案:(A)2. 在我国统计实践中,数量指标指数计算公式是( )。
(A)(B)(C)(D)参考答案:(A)3. 双因素相对数变动分析关系式是( )。
(A)(B)(C)(D)参考答案:(A)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参考答案:(A)5.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尾项方差的无偏估计为( )。
(A) (B) (C) (D)参考答案:(A)6. 某地区2000年经济总量100亿元,2008年经济总量400亿元,则该地区这几年经济总量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110.80%(B) 118.90%(C) 121.50%(D) 119.60%参考答案:(B)7. 某企业9月末、10月末、11月末、12月末某商品库存分别为2260吨、2320吨、2314吨、2350吨,则第四季度平均(每月)库存为( )。
(A)2311吨(B) 2313吨(C) 2320吨(D) 2350吨参考答案:(B)8. 按统计指数的对比基期不同,统计指数分为(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 时间性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C)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参考答案:(A)9. 综合指数法中必须通过( )因素把指标过渡到具有可加性的综合指标。
(A)质量(B) 数量(C) 同度量(D) 总量参考答案:(C)10. 年距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 )。
(A)年距增长量=年末水平-年初水平(B)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C)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D)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上年同期水平参考答案:(D)11. 某城市猪肉价格6月为10元/斤,8月为8元/斤,则( )。
(A)上升80%(B) 下降80%(C) 上升20%(D) 下降20%参考答案:(D)12. ( )是将总量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兰州大学《统计学原理》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统计学原理》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C2. 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 )统计学原理答案A. 10868.1B. 10745.8C. 9056.75D. 12895正确答案:A3. 平均指标反映了( )A. 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特征C. 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D. 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正确答案:A4. 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A. 相关表B. 相关图C. 相关系数D. 定性分析正确答案:C5.某公司2001年管理人员年均收入35000元,生产人员为25000元;2002年各类人员年均收入水平不变,但管理人员增加15%,生产人员增加25%,则两类人员平均的年收入2002年比2001年( )A. 提高B. 下降C. 持平D. 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6.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正确答案:B7. 对时间序列动态比较分析和动态平均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正确答案:A8. 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5%B. 104.76%C. 5%D. .76%正确答案:B9.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 )A. 增加B. 减少C. 持平D. 不能作结论正确答案:B10. 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A. 是时期指标B. 是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正确答案:C《统计学原理》15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1)定义不同:
单位标志简称为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说标志就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就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则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2、如何认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答:略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答:见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书。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答: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
1)它们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2)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根据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种变量的不同特征,在分组时,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是单项式的。
如果变动幅度大,分组应该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型标志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统计学原理习题作业(doc 7页)

统计学原理习题作业(doc 7页)《统计学原理》作业(三)(第五~第七章)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6、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9、(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
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10、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11、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B、0 c、0.5 D、-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第2版)_在线作业_4交卷时间:2017-06-0716:13:06
一、单选题
1.
(5分)
当相关系数r=0时,表明变量之间()。
• A.完全无关
• B.无线性相关性
• C.相关程度很小
• D.完全相关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1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标准差系数 •
B.标准差 •
C.平均差 •
D.全距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3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最大的变量值
•
B.最大的权数 •
C.处于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 •
D.最常见的数值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1集中趋势指标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在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代表性大小,可以采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在分布数列中,众数是()。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起着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大小的作用:()。
• A.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B.估计标准误差小,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C.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小
• D.估计标准误差大,回归直线代表性小,因而回归直线实用价值也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某连续型等差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10
• B.540
• C.500
• D.520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第2版),2.3统计数据的整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计量结果不但表现为类别,而且这些类别之间可以进行顺序的比较,计量结果的顺序不能颠倒的计量尺度是()。
• A.定距尺度
• B.定序尺度
• C.定类尺度
• D.定比尺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年年下降
• B.无法做结论
• C.年年增长
• D.保持不变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5平均指标变动指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8.
(5分)
•
A.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9.
(5分)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
B.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
D.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纠错
得分:5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抽样误差是指()。
知识点:2.2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0.
(5分)
我国人均占有钢铁量是()。
• A.比较相对指标• B.计划相对指标
• C.强度相对指标
• D.平均指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2相对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1.
(5分)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职工按文化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 B.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 C.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 D.教师按职称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1时间序列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12.
(5分)
中国人口普查属于哪种调查方式?()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 C.抽样调查
• D.典型调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2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3.
(5分)
对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成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元。
• A.450和750
• B.500和700
• C.400和800
• D.500和750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3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14.
(5分)
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 B.加权算术平均法
• C.首末折半法
• D.简单算术平均法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2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5.
(5分)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2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16.
(5分)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 C.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 D.指标的性质不同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7.
(5分)
• A.分布
• B.F 分布
• C.Z 分布
• D.t 分布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3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 A.总体范围应一致
• B.指标计算方法应一致
• C.调查队伍应稳定统一
• D.以上都对
• E.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为保证动态数列的可比性,在编制动态数列时,应注意()。
得分:5
知识点:9.1时间序列概述,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E,B
解析
2.
(5分)
普查是()。
• A.一次性调查• B.非全面调查
• C.全面调查
• D.专门调查
• E.个别调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2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原理(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C,D
解析
3.
指数的作用是()。
• A.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 B.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 C.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D.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E.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学原理(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