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图文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_图文

合集下载

3dmax实验报告

3dmax实验报告

3dmax实验报告3Dmax实验报告引言:3Dma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动画渲染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游戏、建筑等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我在使用3Dmax软件进行实验的经验和心得。

一、建模实验在建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茶杯作为建模对象。

首先,我通过3Dmax的基本几何体工具创建了一个圆柱体,然后使用拉伸、缩放等工具将其调整为一个符合茶杯形状的模型。

接着,我利用3Dmax的材质编辑器为茶杯模型添加了适当的纹理和颜色,使其更加真实。

最后,我使用灯光工具调整了场景的光照效果,并使用相机工具设置了合适的视角,完成了茶杯的建模实验。

二、动画实验在动画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跳跃的小球作为动画对象。

首先,我使用3Dmax的基本几何体工具创建了一个球体,然后通过关键帧动画的方式,将小球从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我调整了每一帧的位置和旋转角度,使得小球在跳跃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动作。

接着,我利用3Dmax的曲线编辑器调整了小球的运动曲线,使得跳跃过程更加流畅。

最后,我为小球添加了适当的阴影和光照效果,使得动画更加逼真。

三、渲染实验在渲染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室内场景作为渲染对象。

首先,我使用3Dmax的建模工具创建了一个包含家具和装饰物的室内场景。

接着,我调整了场景的光照和材质,使得室内的光线和色彩更加真实。

然后,我使用3Dmax的相机工具设置了一个合适的视角,并调整了焦距和景深,使得渲染结果更加逼真。

最后,我选择了高质量的渲染设置,进行了渲染操作,得到了一个具有逼真光影效果的室内场景图像。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3Dmax软件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的优势。

通过建模实验,我学会了使用基本几何体工具和材质编辑器创建真实的模型;通过动画实验,我掌握了关键帧动画和曲线编辑器的使用技巧;通过渲染实验,我了解了光照、材质和相机设置对渲染结果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3Dmax软件,不断提升自己的建模和动画渲染能力。

3dmax建模实验报告内容

3dmax建模实验报告内容

3dmax建模实验报告内容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3DMax软件进行建模,学习和掌握3D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软件工具:3DMax 20213. 实验内容3.1 建立场景首先,在3DMax中创建一个新的场景。

选择一个适合的场景背景,例如户外环境或室内空间,以便后续的建模工作。

3.2 添加基本模型在场景中添加基本的模型,例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通过调整这些基本模型的尺寸、位置和旋转角度等属性,来构建所需的物体形状。

3.3 进行模型细化通过进一步细化模型,添加细节和特征,使其更加真实和逼真。

可以使用3DMax提供的模型库,或自行绘制模型并导入。

3.4 材质和纹理处理为模型添加材质和纹理,使其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光泽等特征。

可以通过调整材质属性,如色彩、透明度、反射率等,来实现所需的渲染效果。

3.5 光照和渲染设置通过添加光源来照亮场景,并设置不同种类的光照效果,如方向光、点光源和聚光灯等。

进一步调整光照属性,如颜色、强度和阴影设置等,以达到所需的渲染效果。

3.6 动画和渲染输出在模型中添加动画效果,如旋转、平移或变形等。

通过调整关键帧设置和动画路径,使模型产生动态效果。

最后,设置渲染参数,选择合适的渲染引擎,生成最终的渲染效果图或动画。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3D建模的过程,并生成了一个具有逼真效果的渲染图。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和掌握了3DMax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添加模型、调整属性、细化模型、处理材质和纹理、设置光照和动画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3DMax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和渲染功能,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建模任务。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材质调整不够细致、光照设置不够逼真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便提高建模的质量和效果。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3DMax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掌握了建立场景、添加基本模型、模型细化、材质和纹理处理、光照和渲染设置以及动画生成等方面的基本方法。

3dmax建模实验报告

3dmax建模实验报告

3dmax建模实验报告3DMax建模实验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介绍3DMax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以及对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3DMax建模的基本原理1.1 三维建模的概念和意义三维建模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场景转化为三维模型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呈现事物的形状和结构,还可以为设计、动画、游戏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1.2 3DMax的特点和功能3DMa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它具有丰富的工具和功能,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例如,3DMax可以实现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调整、动画的制作等。

1.3 3DMax建模的基本步骤在进行3DMax建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建模的目标和需求,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选择合适的建模方式、创建基本几何体、调整模型的细节、设置材质和纹理、添加灯光和相机、渲染图像等。

第二部分:3DMax建模的实践经验2.1 建模技巧与注意事项在进行3DMax建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合理使用3DMax的工具和功能、掌握模型的比例和细节、注意模型的拓扑结构、合理设置材质和纹理、灵活运用灯光和相机等。

2.2 模型的优化和修改在完成初步建模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和修改,以提高模型的质量和逼真度。

例如,我们可以对模型的拓扑结构进行简化、调整模型的比例、添加更多的细节等。

2.3 模型的渲染和导出完成模型的建模和优化后,我们可以进行渲染和导出操作,以得到最终的图像或动画。

在进行渲染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渲染器、调整渲染参数、设置合适的光照效果等。

第三部分:3DMax建模的应用探讨3.1 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中,3DMax建模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呈现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提供客观直观的展示效果,有助于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dmax实验报告

3dmax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软件工程2015年6月3日姓名石美芳学号2012040121103班级12级软工2班指导老师谭玲丽课程名称3D max设计成实验名称3DMAXS设计绩1.实验目的掌握界面设计的关键技术熟练应用3dmax布局和样式设置2.实验内容1.掌握标准三维几何体的创建方法。

2.掌握扩展三维几何体的创建方法。

3.运用三维几何体来构建三维模型。

4.掌握多边形建模。

3.实验环境3dmax2012,实验楼D3074.实验方法和步骤(含设计)1.首先我们把设定的蘑菇的顶部建出来,建好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200,200,70见图1-1。

图1-1图1-2 2.把长方体转化成多边形,并且进入点模式,把形状编辑成图1-2的样子。

3.进入“线”的编辑模式,把长方体下面的四条边选中,进行连接命令,如图1-3可以看到四条边被细分了一次。

4.用切割命令切出四条线来,如图1-4。

图1-3图1-4 5.在进入“点”的模式,把下面的点选取并移动。

6.选取图中的线,在用点切角旁边的小方块,进入切角边面板,进行详细设置。

7.在多边形物体上加两个修改命令,分别是网格平滑和噪波(noise里大家可以尝试改变数值,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参数如图,如果不满意返回到多边形在进行编辑,如图1-5。

图1-5 图1-68. 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圆柱体,如图1-6。

9. 把圆柱体转为多边形,在添加FFD4*4*4修改命令,并继续调整模型,如图1-7.10. 下面随便选择两个面,但是两个面之间一定要有间隔,如图1-8。

11. 用“move cute和delete”命令把多边形分割成图1-9的样子(注意顶上和底下的面都要删除)。

12. 然后由图中蓝色位置向里移动至红色的位置,如图1-10。

13. 先添加一个meshsmooth命令,再添加一个noise命令,大概参数如图1-11。

Tu 图1-7 图1-8图1-9 图1-10图1-11 图1-1214. 操作noise的gizmo,用缩放工具沿z轴方向进行放缩如图1-12。

3ds max实验报告一

3ds max实验报告一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
熟悉3d max
实验目的
1.熟悉3d max界面。
2.能够创建简单的模型。
实验内容及过程
过程:
试验前:认真听讲,记住3DM合电脑的3DMAX软件,并安装软件,回忆课堂内容中老师讲的,根据笔记,实际操作软件中的工具,熟悉界面。熟悉后,画一些简单的模型。
试验后:保存实验内容。
实验总结
看着老师操作各种工具,感觉挺简单的,自己操作起来还是会找不到要实现的目的操作工具在哪里。而且因为没有及时做实验有的笔记上面记得东西当做的时候想不起来有点按钮到底在哪里了
初次接触3DMAX感觉挺神奇的吧!

3dmax建模实验报告

3dmax建模实验报告

3dmax建模实验报告3D Max建模实验报告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计算机图形学和三维建模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3D Max作为一种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建筑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介绍3D Max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3D Max软件进行建模实践,掌握基本的建模技巧和操作方法,以及了解建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二、实验过程1. 熟悉软件界面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要熟悉3D Max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了解软件的各个面板和工具栏的功能,以及快捷键的使用方法,对于后续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

2. 创建基本几何体在3D Max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基本几何体来构建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我选择了创建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作为实践对象。

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我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立方体,并对其进行了一些基本的编辑和变换,如缩放、旋转等。

3. 使用修改器3D Max提供了丰富的修改器,可以对模型进行更加复杂的编辑和变换。

在实验中,我尝试了使用修改器来对立方体进行一些特殊效果的添加。

例如,我使用了“布尔”修改器来给立方体添加一个窗户的洞口,并使用“扭曲”修改器来对立方体进行形变。

4. 材质和纹理的应用为了使模型更加真实和具有质感,我们需要为其添加材质和纹理。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在3D Max中应用材质和纹理,并尝试了一些基本的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和纹理,并调整其属性和参数,我成功地给立方体添加了一些颜色和纹理效果。

5. 光照和渲染光照和渲染是模型呈现真实感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在3D Max 中设置光源,并进行渲染。

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强度和颜色等参数,我成功地为模型添加了适当的光照效果,并进行了渲染输出。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我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简单的立方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编辑、变换、材质和纹理的应用,以及光照和渲染的设置。

3DMax实训报告

3DMax实训报告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实训报告书课程名称开发工具实习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计算机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一、实习目的熟练掌握3DMAX 开发工具的使用。

二、实习内容题目:卧室一角具体要求:一张床,一个床头橱,一盏落地灯,床上有床单和一对枕头。

床单和枕头是布料制品,床头橱为木质,落地灯为金属质地。

三、实习过程1、床的制作床体:在3DSMAX中,新建场景,在【创建命令】面板中单击【几何体】按钮,在【标准基本体】下拉菜单中选择【扩展基本体】,并在【对象类型】卷展栏单击【切角长方体】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230宽200高度40圆角8的切角长方体,作为床体。

使用类似方法创建一个长宽相同的床垫。

床单:选择【标准基本体】,并在【对象类型】卷展栏单击【平面】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长宽都为340,分段值设为15的平面作为床单,。

在【修改命令】面板中【修改器列表】选择【细化】命令,(效果如图1-1所示)图1-1打开reactor面板:将床垫选中,选择【reactor】面板中第一个【创建刚体集合】命令。

选中床单,选择【reactor】面板中的【软体属性】命令,将平面转化成布料系统。

设置一下参数,将Damping参数调到0,然后选择创建软体集合,并勾选这一项,避免自交错命令,它会让我们的布不置于自己穿透自己。

最后开始动力学计算点选这个按钮后,屏幕上会出现动力学计算窗口,按【P】开始,直到形成所想要的效果按【P】结束。

点选动力学窗口中的【MAX】菜单下的【updateMAX】命令,这是让我们的动力学计算结果在3D视图中起作用的关键命令,得到最后的效果。

为床单附材质,按【M】键,打开材质编辑器。

选择一个材质球,【明暗器基本参数】卷展栏中选择(B)Blinn选项,勾选【双面】。

在【贴图】卷展栏为【漫反射颜色】加入一个合适的贴图并为【凹凸】属性复制同一贴图,凹凸值设为40。

枕头:原始模型是一个略扁的长方体,给长方体加上布料系统(参考床单的制作),只是参数是指有所不同,在参数面板选择其他不变,最后计算出想要的效果。

3dmax的实训报告

3dmax的实训报告

3dmax的实训报告一、引言3DMa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三维建模和渲染的软件,逐渐成为数字艺术、建筑设计、游戏开发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享我在3DMax实训过程中的学习与体验,以及所完成的项目。

二、实训背景为了深入了解3DMax的应用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3DMax实训课程。

在实训过程中,我接触到了3DMax的基本功能和工具,掌握了一些建模和渲染技巧,并应用到了一个实际项目中。

三、实训内容与学习成果1. 熟悉3DMax界面和基本操作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3DMax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比如视图切换、物体选择、移动、旋转等。

通过实际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我掌握了这些基本操作,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

2. 建模与材质设置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建模和材质设置。

我首先学会了创建基本的几何体,然后逐渐进阶到创建复杂的物体,如家具、建筑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给物体添加材质并进行贴图,以增加真实感和细节。

3. 光照与渲染在实训的第三阶段,我们学习了光照与渲染的技巧。

通过调整灯光的类型、强度和颜色,我能够在场景中实现不同的光照效果,如日光、夜景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渲染器进行高质量的渲染,以展示出最终效果。

四、实训项目与成果展示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被分配了一个实际的项目:设计一个现代风格的室内场景。

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进行建模、材质设置、光照和渲染,并最终完成一个逼真的室内效果图。

我选择了设计一个客厅场景。

首先,我使用了3DMax提供的几何体工具创建了房间的基本结构,包括墙壁、地板和天花板。

然后,我根据实际的客厅布局和家具摆放,逐一创建了各个家具和装饰物,并为它们添加了适当的材质和贴图。

接下来,我调整了场景的光照设置,使用了多个灯光来模拟日光和室内照明。

通过不断的调试和比较,我最终达到了我想要的照明效果。

最后,我使用3DMax的渲染器生成了高质量的渲染图,展示了我设计的客厅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max图文实验报告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_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
五.处理结果
1.详细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记录这些现象和数据,把数据填入有关的表格中。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Fe(OH)3 溶胶和粘土溶胶的带电性。

3.比较各电解质的聚沉值,验证叔采-哈迪规则。

4.以HPAM 的质量百分数作横坐标,絮凝效率Ar 作纵坐标,画出Ar-c 曲线,并
解释之。

六.思考题
1.为什么Fe(OH)3 溶胶必须透析后才能作絮凝实验?2.不同的电解对同一溶胶的聚沉值是否一样?为什么?3.当高分子在溶胶的浓度较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0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一.实验目的
1.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
2.了解乳状液的一些制备方法;
3.熟悉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有两种类型,即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只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是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表面活性剂。

表面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定乳状液。

乳化剂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通常,一价金属的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钠)由于亲水性大于亲油性,所以,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而两价或三价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镁)由于亲油性大于亲水性,所以是油包水型乳化剂。

两种类型的乳状液可用以下三种方法鉴别:
1.稀释法:加一滴乳状液于水中,如果立即散开,即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故乳状液属水包油型;如不立即散开,即为油包水型。

2.电导法:水相中一般都含有离子,故其导电能力比油相大得多。

当水为分散介质(即连续相)时乳状液的导电能力大;反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滴不连续,乳状液导电能力小。

将两个电极插入乳状液,接通直流电源,并串联电流表。

则电流表显著偏转,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若指针几乎不动,为油包水型乳状液。

3.染色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于水不溶
于油的染料(如苏丹Ⅲ为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红色染料)加入乳状液。

若染料溶于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现一个个染色的小液滴。

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的染料颜色。

因此,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在工业上常需破坏一些乳状液,常用的破乳方法有:
21
1.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

例如,对于由油酸镁做乳化剂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加入适量油酸钠可使乳状液破坏。

因为油酸钠亲水性强,它也能在液面上吸附,形成较厚的水化膜,与油酸镁相对抗,互相降低它们的的乳化作用,使乳状液稳定性降低而被破坏。

若油酸钠加入过多,则其乳化作用占优势,油包水型乳化液可能转化为水包油型乳化液。

2.加电解质法:不同电解质可能产生不同作用。

一般来说,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加入电解质,可改变乳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从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

有些电解质,能与乳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乳化能力或形成新的乳化剂。

如在油酸钠稳定的乳状液中加入盐酸,由于油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油酸,失去了乳化能力,使乳状液破坏。

C17H33COONa+HCl→C17H33COOH+NaCl
同样,如果乳状液中加入氯化镁,则可生成油酸镁,乳化剂由一价皂变成二价皂。

当加入适量氯化镁时,生成的反型乳化剂油酸镁与剩余的油酸钠对抗,使乳状液破坏。

若加入过量氯化镁,则形成的油酸镁乳化作用占优势,使水包油型的乳状液转化为油包水型的乳状液。

2 C17H33COONa+MgCl2→(C17H33COO)2Mg+2NaCl
3.加热法:升高温度可使乳状剂在界面上的吸附量降低;溶剂化层减薄;降低了介质粘度;增强了布朗运动。

因此,
减少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有助于乳状液的破坏。

4.电法: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液滴变形,彼此连接合作,分散度下降,造成乳状液的破坏。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100mL 具塞锥形瓶2 个,大试管5 支,25mL 量筒2 个,100mL 烧杯3 个,小滴管3 支,直流电源1 台,毫安表1 个,电极1 对。

22
2.药品
苯(化学纯),油酸钠(化学纯),3mol/L HCl 溶液1%、5%油酸钠水溶液,2%油酸镁苯溶液,0.25mol/LMgCl2 水溶液,饱和NaCl 水溶液,苏丹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