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性能论文
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水泥基材料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经过适当的掺合料和掺合剂调配而形成的一种材料体系。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一、水泥基材料的性能1. 强度: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特性,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这是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形成胶凝体的结构,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 耐久性: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特点。
它能够抵抗环境的侵蚀,如酸碱、盐类等,不易受到化学反应的影响,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3. 密实性:水泥基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实性,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和气体渗透。
这种特性使得水泥基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可以作为防水材料和抗渗材料,有效地防止水的渗漏和气体的渗透。
4. 可模性: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可模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构件。
这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便利,可以满足各种建筑形式和设计需求。
二、水泥基材料的应用1. 建筑工程:水泥基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砌块、砂浆等的制作,如地板、梁柱、墙体等。
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2. 道路工程:水泥基材料在道路工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可以制作出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 土木工程:水泥基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于土木结构的修复和加固。
通过使用特殊添加剂和施工工艺,可以使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粘结能力,用于修复受损的土木结构,如桥梁、隧道等。
4. 给排水工程:水泥基材料在给排水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水池、水渠、水管等。
由于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化学侵蚀性和抗渗性,可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装饰工程:水泥基材料还可用于装饰工程中,如地面装饰、墙面涂料等。
通过调整材料的成分和外观,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装饰效果,满足不同风格和设计需求。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始终是建设行业的主力军。
水泥基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应用广泛,包括结构构件、地面和墙体等。
本文将着重分析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以及现有研究的进展和成就。
一、水泥基材料的结构水泥基材料是由水泥、砂、石、水等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组成。
其基础结构主要为硅酸盐水泥凝胶(C-S-H)、钙石灰石(C-S-H)、石灰和无定形水合物等。
其中,硅酸盐水泥凝胶是水泥基材料中最主要的结构,主要由硅酸盐水泥粉末和水反应形成。
其结构由硅酸盐水泥中的矿物晶体相互贯通而成,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和组织结构。
此外,由于水泥基材料的制备过程和硬化过程都会影响其结构,因此不同的水泥基材料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组织结构,这也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受到其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性能,需要围绕其多种性能指标开展研究。
下面分别就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物理性能水泥基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吸水性、透水性、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为了充分评价水泥基材料的物理性能,需要采用多种测试方法,例如吸水率、渗透性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等。
研究表明,水泥基材料的物理性能直接影响其工程应用效果,因此进行物理性能研究对于水泥基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性能主要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性、抗碱性侵蚀性、抗冻性、耐久性等指标。
化学性能也是影响水泥基材料使用寿命和工程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评价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性能,一般需要进行酸碱侵蚀性测试和其他化学性能测试。
3.力学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工程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为了评价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需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例如单轴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等。
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水泥基材料,常见于建筑领域,特别是在混凝土的制作中被广泛应用。
它们是由水泥和不同比率下的骨料组成的,如:砂子、碎石、纤维等,它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因为在建筑物中应用广泛,具有耐久性、硬度和强度优势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水泥基材料的组成和性能水泥基材料由几种组分组成,包括水泥、骨料、粘合剂和化学添加剂。
1.水泥水泥是水泥基材料中最主要的成分。
它是一种粉末状物质,主要由烧结后的石灰石和粘土制成。
水泥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久性和低膨胀系数等特性,这使得它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
2.骨料水泥基材料的骨料通常是砂子、碎石、石子、纤维和玻璃等,骨料中的每一种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耐久性、重量和密度。
骨料是水泥基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使结构更加坚固。
3.粘合剂粘合剂的主要作用是将骨料粘合在一起以形成水泥基材料。
常用的粘合剂有砂浆、腻子、涂料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泥砂浆,它是一种由水泥、砂子和水组成的粘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粘合性和良好的流动性。
4.化学添加剂水泥基材料中的化学添加剂包括控制收缩、增加流动性、增强粘度、增加抗裂性和调节硬化时间等特性。
常用的添加剂有增塑剂、减水剂、水泥增强剂和抗裂剂等。
水泥基材料因其低成本和良好的工艺性能被广泛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三、水泥基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水泥基材料最常见的应用是混凝土,但他们还可以用于建造其他结构或构件,如路面、人行道、地下管道、隧道和桥梁等。
1.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子、碎石和水组成的坚硬材料。
它的硬度、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也可用于建造其他结构或构件。
2.路面和人行道水泥基材料也可以用于建造路面和人行道。
路面和人行道要求坚硬、耐久和巨大的承载能力,在这些场景下,混凝土的使用尤其重要。
3.地下管道和隧道在地下隧道、地铁和管道等工程中,水泥基材料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性能及应用 (2)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性能及应用所属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学号 32415240姓名徐振指导教师杨若冲起讫日期 2018.12 -- 2019.5设计地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性能及应用摘要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指的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
本文主要分析了ECC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对其发展特点及性能进行了介绍,同时简要介绍了ECC的具体工程应用,并展望了ECC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极限受拉荷载下的脆性破坏。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当受到拉应力作用时极易发生脆性破坏,如剥落、破碎等。
二是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如混凝土收缩、化学侵蚀以及热效应等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耐久性问题,同时混凝土表面不断扩展的裂缝也会极大地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缩短结构的服役寿命。
近年来,以ECC ( Engineering CementitiousComposites) 为代表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与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其在韧性、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
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及地区,ECC 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边坡加固、桥面修复、桥梁连接板及高层建筑连梁等领域。
在国内,ECC 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试验室条件下的材料性能研究,尚没有ECC的工程应用实例。
关键词:ECC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多缝开裂;应变硬化;耐久性;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VA纤维;抗压强度;应用;抗震性能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cement-basedcomposites (ECC)AbstractEngineering cement-based composite (ECC) refers to a new type of fiber-reinforced cement-based composit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CC at this stage,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ECC,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ECC.Key words: ECC 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based composite; multi-slot cracking; strain hardening; durability;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cement-based composite; PVA fiber; compressive strength; applic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第一章 ECC的使用性能 (3)2.1 ECC的原理及主要特征 (3)2.2 国产与美国ECC性能对比分析 (5)第二章 ECC的应用及展望 (7)3.1 ECC的应用 (7)3.2 ECC的发展趋势 (9)第三章结语 (10)4.1 主要结论 (10)4.2 展望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需求明显加大,而在建筑所需材料中以水泥应用范围最广。
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水泥基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在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砖等建筑领域中都有应用,其性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对提升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水泥基材料是由水泥、骨料(砂、石头等)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微观结构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
从微观角度来看,水泥基材料中主要存在的几种组成部分有水化物胶凝体、孔隙、结晶物和无定形物等。
1. 水化物胶凝体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物胶凝体是其主要的强度来源。
它是水泥粉末和水反应后形成的一种胶凝体,其成分大致可以分为硅酸钙凝胶和钙矾土凝胶两部分。
其中硅酸钙凝胶的强度较高,常作为目标产物。
在水化反应中,水泥粉与水反应形成胶凝体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快速和复杂的过程。
其消耗的能量和体积的变化常常导致结晶形态、孔隙率和强度等方面的变化。
2. 孔隙水泥基材料中的孔隙是其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等都有明显的影响。
水泥基材料中的孔隙一般可分为单元孔隙和连通孔隙两种形式。
其中,单元孔隙是分布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孤立孔隙,一般是由于固结过程中部分固体相互拒斥导致的;连通孔隙是由于孔隙之间有相互连通的通道,使得水泥基材料变成了多孔材料。
3. 结晶物和无定形物水泥基材料中的结晶物和无定形物对其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结晶物是由于水、骨料和水泥粉反应形成的无定形结晶体,主要由硅酸钙凝胶、C-S-H胶凝体、碳酸钙、氢氧化钙等组成;无定形物则是由于水泥基材料中存在的未反应的水泥粉、矿粉和添加剂这些物质而形成的。
二、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其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和变化。
它是建筑工程中对水泥基材料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基本要求之一。
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变形能力、弹性模量、裂缝等级、冻融稳定性等方面。
1. 抗压强度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是指其在压力作用下破坏之前的最大承载力。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单纯的水泥材料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水泥基复合材料则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提升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本文将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来源、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来源和分类水泥基复合材料是指水泥作为基础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而成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矿物质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其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最常见的形式。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是以水泥为基础材料,加入高强度、高模量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根据纤维长度,FRC又可分为短纤维FRC和长纤维FRC两类。
短纤维FRC一般采用纤维长度小于25mm的纤维,常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界面处理、自修复材料等领域;而长纤维FRC则采用长度大于25mm的纤维,具有很高的拉伸、屈服和断裂韧性,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航道、机场跑道等重载交通设施。
二、结构和性能FRC的主要结构包括水泥基体、纤维及其界面结合层。
其中,水泥基体主要是水泥、砂和粉煤灰等混合材料,其作用是提供FRC的黏结、凝固和硬化功能;纤维则承担FRC的拉伸、扭转、剪切和挤压等力学功能;界面结合层则承担着水泥基体和纤维之间的结合作用。
FRC的主要性能包括拉伸、屈服和断裂韧性,抗压、抗弯等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自修复性能等。
其中,拉伸、断裂韧性和自修复性能是FRC相较于传统材料的优势所在。
拉伸和断裂韧性是指FRC在受到拉伸应力作用时,材料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具有延缓裂纹扩散、促进材料自修复的作用;自修复性能是指FRC受到部分损伤后,具有继续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些性能使得FRC在开发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建筑材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应用FRC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建筑材料中的“新宠”。
在建筑工程中,FRC可用于隔墙板、楼梯、地面等构件的制造,并可加入相应的颜料、黏合剂、填充料等,用于墙面装饰、地面美化等。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水泥基体和多种复合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全面了解该材料的特点和潜在应用领域。
一、力学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抗压、抗拉、抗弯等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求。
其强度与复合材料的种类、含量、分布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设计配比和工艺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二、耐久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是评价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在潮湿、高温、冻融等恶劣环境下,水泥基复合材料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稳定性,不易发生开裂、脱落等现象。
此外,水泥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抗碱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在酸碱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热学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是指其在高温、低温等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研究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在低温条件下,水泥基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较好的抗冻融性能,不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热学性能,适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优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比设计,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拓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动该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水泥基材料,是建筑材料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一、水泥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水泥基材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等组成的。
其中,水泥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基础材料,它能够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胶体,使混凝土或砂浆硬化。
骨料是水泥基材料的主要填料,它用于配合水泥、水和掺合料,形成预定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或砂浆。
水是水泥基材料的反应介质,用于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促使水泥硬化。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水化硬化结构和无机胶凝结构。
水化硬化结构是指在水化反应中,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胶体,胶体包裹骨料的结构。
无机胶凝结构是指水泥基材料中未反应的水泥颗粒与水泥凝聚体之间的粘结结构。
水泥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对其结构的研究是提高材料性能的基础。
二、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耐久性、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性能。
其中,抗压强度是水泥基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品种、比表面积、水灰比、骨料种类和配合比等因素。
除了抗压强度外,水泥基材料还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
水泥基材料中骨料的断裂、膨胀、收缩等因素都会对水泥基材料中的裂缝形成和扩展产生影响。
因此,设计合适的骨料、掺合料和配合比,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裂性能。
水泥基材料还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条件,具有较好的抗化学侵蚀、耐久性、防水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当然,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能与其配制方式、制品形状、材料成分和使用条件等有关。
三、水泥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建筑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的学者们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基材料性能论文
【摘要】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个情况,在水泥基材料的配备过程中,要更加重视颗粒剂配对工作,尽量提高颗粒级配对的科学性,进而提升水泥基材料性能。
一、前言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泥是其中一个必备的施工材料,影响水泥性能的要素很多,其中,水泥及材料性能是影响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要想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就要做好颗粒剂配对工作。
二、激光法测试水泥颗粒级配原理及方法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法是利用水泥颗粒能使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特性来进行粒度分布测量的一种方法。
当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受到激光的照射时,一部分光将偏离激光束原来的传播方向,以一定的角度发散,这就是激光在颗粒的作用下的衍射或散射现象。
不同粒径的颗粒使激光产生散射的作用不同,大颗粒散射角小,小颗粒散射角大。
该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后,在透镜的焦平面下将形成"靶芯" 状的散射光环,光环的半径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光环光的强度与相关粒径颗粒的多少有关,通过放置在焦平面上的光电接收器阵列,就可以接收到激光对不同粒径颗粒的光散射信号。
将光电接收器阵列上接收到的信号经灯 D 转换等变换后传输给计算机,再用夫郎和费衍射理论和Mi e 散射理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激光粒度分析仪是采用信息光学原理,通过测量颗粒群的空间频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
该仪器由主机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机内含光学系统、样品分散和循环系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并显示打印测试结果。
主机与计算机由标准串行通讯口连接。
来自Ho--Ne 激光器的激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测量区,测量区中的待测颗粒群的大小及浓度有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后焦面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得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经屏幕显示或打印机输出。
三、水泥基材料微细化的表征
水泥基材料的微细化可以理解为是指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10txm,比表面积达到500一lO00m~/kglSl,这势必导致材料使用性能的改变,因此,完整、客观的建立水泥基材料微细化效果表征体系,对于系统、准确地研究微细化后的水泥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目前用来反应水泥细度或颗粒组成的方法有:80m 筛余,比表面积,颗粒分布特征粒径与均匀性系数(或分布斜率)等。
但对用同一种熟料磨制成的水泥,即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筛余,比表面积也相近,由于可能在均匀性系数和颗粒形貌上出现差异,亦将导致
最终的水化性能出现差异唧。
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水泥基材料微细化效果就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焦点。
四、不同颗粒级配对水泥的性能的影响
不同颗粒级配的水泥的性能也不尽相同。
以下笔者以矿渣水泥为例从几方面进行以下简单的分析。
1、水泥的凝结时间和粘结度受到水泥细度的影响很大
通常情况下说,水泥的细度越细,需水量也就越大,粘结度降低,不管水泥的细度如何,但是水泥的化学成分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水泥颗粒直径的大小对水泥的凝结时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水泥细度对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的影响
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对矿渣水泥进行了二次研磨,二次研磨以后的水泥需水量增大,水泥的比表面积对胶砂流动程度的影响很大,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也就越多,胶砂的流动性却会降低。
不同颗粒级配的水泥混合起来所产生的水泥,其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的流动度也是不一样的。
不同颗粒级配的水泥混合以后,它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单一颗粒级配的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要小一些,我们同时也用了两种级配差别比较大的单一颗粒级配的水泥进行混合作为实验,发现这样的水泥它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也明显的减小了,用水量比单一颗粒级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最小值还要低。
我们可以由此得出,颗粒级配不同的水泥混合以后,其标准
稠度用水量小于单一颗粒级配水泥的用水量,从而使胶砂流动性可以得到改善。
3、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在普通的情况下,水泥的颗粒越细可以有助于对水泥早期强度的提升,而对水泥后期强度的影响比早期却要小很多。
这是因为在硬化初期时,水泥中与水反应的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直接影响着水化产物数量的多少。
包围在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产物结构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密,从而阻碍了搅拌水的渗入,从而导致水化反应速度的下降。
由此我们得出,水泥颗粒的增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泥早期的强度,而对水泥后期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混凝土产生裂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水泥的收缩引起的。
水泥水化的速度是随着水泥颗粒的变细而会变快的,同时水化热也会加大,导致水泥后期的开裂。
由此我们得出,不同颗粒级配的水泥混合以后的抗压性和抗折性都比单一级配的水泥强度要稍微高一些,颗粒级配差距比较大的水泥进行混合以后,水泥的强度也会提高很多。
而不同颗粒等级的水泥混合的越多,配出的水泥砂浆的强度也就会越好。
五、其他各粒度仪测试原理简述
目前,市场上粒度仪很多,但水泥行业颗粒测试在近几年才得到重视,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是为了测试而测试,忽略了或根本就没接触到相关的粒度测试知识,只是按某种粒度仪操作要求进行,对测试结果与其它粒度仪结果相比,缺乏有效判断,或将自己仪器的
结果视作唯一性,而有些测试者更是盲从地将不同粒度仪测试结果放在一起,不知道不同粒度仪原理的差别和结果的不可比性,导致了水泥行业颗粒级配认知的无所适从,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不同粒度仪方面的知识,现将各类仪器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1、筛分法
将一系列筛孔从大到小的筛子根据测试要求依次叠放在一起(筛孔最大的放在最上层),将样品放在最上层的筛子上,按规定的筛分时间筛分后,取下各个筛子并称其筛余,这样便可求得样品的粒径分布。
粒径定义:筛分法得到的粒径叫筛分当量直径或筛分直径,定义为正好通过筛孔的某一球形直径。
这就是说,不论颗粒的形状为哪一种,也不论筛子是方孔筛还是圆孔筛,只要其刚好通过某一筛孔的筛子,就将同该筛孔的尺寸相同大小的球的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粒径。
2、显微镜法
显微镜法属成像法,它是根据颗粒通过显微镜后的平面投影图像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除测量颗粒大小外,还可以观察颗粒的形状(球形、方形等)、颗粒结构状况(实心、空心、多孔状等)以及表面形貌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个情况,在水泥基材料的配备过程中,要更加重视颗粒剂配对工作,尽量提高颗粒级配对的科学性,进而提升水泥基材料性能。
【参考文献】
[1]陈立军,王永平,张丹.掺细磨混合材水泥颗粒级配与水泥性能的研究[J].水泥,2010(2).
[2]赵东瑞.适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其胶凝材料的最佳颗粒级配[J].建筑科学,2012(3).
[3]曾德强,钱觉时,吴传明,贾兴文.颗粒级配对矿渣水泥的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