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社会论文

合集下载

低碳社会与材料科学

低碳社会与材料科学

低碳社会与材料科学“低碳”,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低碳社会”也正是符合了这一方向,低碳社会指的就是通过创建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消费意识的“橄榄形”公平社会。

面对二氧化碳不断在大气层中聚集的现实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现状,对策就是倡导节能减排,调节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进行革新等。

生态设计、循环产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新时代所有材料、产品、生产活动以及企业遵循的原则,也是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勿庸置疑,作为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材料,必须贯彻生态设计的原则或者进行生态化改造,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环境材料。

可以肯定地说,生态环境材料是新世纪材料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与资源面临枯竭的大形势下,材料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必须不断地增强环境意识,将材料研发、生产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提高循环使用特性和再生利用率是今后的重要课题,而材料在制备、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与净化以及无毒无害、保障人类生存安全则是今后研发新材料时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众所周知,材料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导,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同样,在国民经济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新材料及其产业也必将为这一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因此,为适应材料及其产业的发展的新形势,在充分考虑环境和能源问题与材料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完善材料科学体系已成为许多材料科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总之,为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材料研发与材料产业首当其冲的是两大材料领域:一是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包括直接用于产生能源或转化的材料以及为实现转化与输送的其他相关配套材料,还有除天然碳汇之外能够实现CO2捕获或固化的技术所必需的新材料等;二是生态环境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而其中的生态建筑材料则成了低碳经济热潮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材料门类。

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

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

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思考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社会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技术史和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新材料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材料;社会作用1 前言所谓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特殊功能和效用的材料[1]。

近二三十年来,在生产力发展和高技术产业需求的刺激推动下,新材料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不仅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础和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

同时,新材料开发应用中所产生的创新性的思想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内容,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对自然界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文拟从技术史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对新材料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做一初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新材料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预测。

2 新材料是高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石从现代科学技术史中可以看到,每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相应的新材料的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将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称之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三大支柱中的基础。

一些人们所预言的新技术,由于没有适当的材料或材料不过关而不能施展其能。

如利用U238作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技术需要液态金属冷却,在高温下其腐蚀性极强,由于相应的材料没有过关而不能得到推广使用。

又如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由于电极材料、通道材料等关键材料寿命不过关而未能实用化。

因此,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不仅构成对高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而且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材料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石。

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海洋开发和空间技术做为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技术群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新材料做基础,其提高、进步与发展是不可能的。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Social Phenomenon.In today's society, there are various social phenomena tha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lives. These phenomena can be observed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our daily routines, such as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relationships.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wo social phenomena and provide my perspectives on them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Firstly,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media addi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ocial media platformslike Facebook, Instagram, and Twitter have become anintegral part of people's lives. Many individuals find themselves spending an excessive amount of time on these platforms, scrolling through endless feeds and seeking validation through likes and comments.English response: Social media addiction is a seriousissue that can adversely affect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social media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oreover, it can hinder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and create a false sense of connection. It is crucial for individuals to be aware of their social media usage and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中文回答,社交媒体成瘾是一个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概要:金属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将围绕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应用等方面展开。

主要论述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回顾金属过去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并且展望金属才来的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正文:从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

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

现在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制成实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陨铁制造兵器。

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

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镍管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

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

至今,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金属材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称见证者,我之所以那么说,是与他在人类社会各个转型期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分不开的。

作为人类最早发现并开始加以利用的一种材料,金属可以说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最初把金属打造成狩猎武器到如今人类的生活已完全离不开金属,可见金属早已融入了整个人类社会,那么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金属的在人类社会的过去时中扮演的角色多为一个时期的社会性质的缩影。

如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等等,而之所会如此为这些时代命名,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类在这一石器开发出了某种新的金属,而这一金属几乎决定了人类在这一时期的文明发展进程。

如在战国石器,由于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既解放了农村的大量生产力,又在投入战争使用后,大大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从而加速了整个国家的统一,结束了乱世的局面,使得我国文明在一段动荡时期后能够继续得以正常的发展。

材料与社会

材料与社会

材料与社会材料与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

材料的质量和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的需求也促使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材料技术的创新。

首先,材料的质量和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例如,在建筑领域,使用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材料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同时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而低质量、劣质的材料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危险和经济损失。

此外,材料的利用也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需求。

例如,高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

其次,社会的需求促使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

社会的需求是推动材料科学与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对材料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质量和功能上也有更高的要求。

材料需要具备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导热性、更低的能耗等特性,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

这就需要材料科学家进行研究,不断开发新材料、改进材料性能、解决材料应用中的问题。

而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则进一步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例如,合金材料的发展提高了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应用于更加复杂和高端的工程领域,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材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材料的选择、利用和循环利用成为社会面临的课题。

社会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绿色材料和可持续材料的研发与创新。

而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在努力开发绿色制造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以降低材料制备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材料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材料的质量和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社会的需求又促使材料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

社会方面申论作文例子

社会方面申论作文例子

社会方面申论作文例子尊重与关爱: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因为和谐社会是人们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行动,将尊重与关爱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

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不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或信仰。

通过尊重他人,我们能够树立起一种社会氛围,让人们更加和谐地相处。

比如,在就业领域,尊重别人意味着不歧视和不排斥任何员工,而是根据其能力和表现来评价。

这样的尊重能够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其次,关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品。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忽略了对他人的关怀和照顾。

然而,关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包括贫困家庭、残疾人士以及老年人。

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能够改善社会的整体福利,并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例如,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贫力度,提供充足且适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

最后,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而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确保公正和公平。

当每个人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时,社会才能够保持稳定和谐的状态。

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治,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总之,尊重与关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元素,法律体系的健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障。

只有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能够体现出尊重与关爱,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幸福的社会。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经济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同时社会变迁也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而又紧密的关系,结合使用经济和社会的相关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便成为可行之道。

经济学原来是一门研究个人和社会如何处理资源短缺的学科,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消费、生产、价格、投资和财政等内容,经济学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发展趋势以及变化原因,从而为社会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社会学也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它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如家庭、社会结构、文化、性别、社会组织、社会运动和国家等。

社会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的结果常常可以分析社会的改变原因,为政策或社会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结合的方法来可以多方面深入探究。

比如,当前许多地方正在经历着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运用经济学可以分析工资水平、就业机会、再就业费用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而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劳动者的影响、文化观念影响就业选择等,从而有效降低劳动力短缺,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另外,还可以利用经济与社会学的知识来探讨社会财富分配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经济学可以解释财富分配的原因,包括财富市场和收入分配机制,而社会学则可以解释社会结构如何影响财富分配,如性别、社会地位和社会结构等。

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社会的全貌,建立一个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型,要求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综合研究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出不同类型的社会现象,为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个理性的解释。

最后,结合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运用在具体的社会问题中,既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又可以进而更好地改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繁荣。

社会热点作文素材

社会热点作文素材

社会热点作文素材
当今社会,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有责任去关注和记录
这些社会热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当今社会的经济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问题也成为了社会热点
之一。

比如,全球贸易摩擦、经济不平等、贫富分化等问题都备受
关注。

学生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思考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以及如何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等,这些都是丰富的作文素材。

其次,社会治安问题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人口流动增加,社会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

比如,盗窃、抢劫、网络诈骗等犯罪现象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生可以从社会治安问题入手,思考犯罪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
社会治安管理等,这些都是丰富的作文素材。

另外,环境问题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学生可以从环境问题入手,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丰富的作文素材。

总之,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材料、能源、与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同时,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它与人类息息相关乃至被公推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但是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经典的时空观念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历史呈现于过去却蕴含在现在与未来,并且,影响、推进着现在与未来:过去,人类对材料认识的深入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钢铁时代---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兴起,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世界无处不材料,“材料”这个名词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未来,材料将真正的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文明共同蓬勃发展。

“材料与社会的文明发展”,顾名思义,材料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唇亡齿寒,若没有材料,社会不可能会发展,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便是明证,再者,若人类文明不存在,那么遑谈材料是否存在了。

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过去已有的历史,还是蓬勃发展的今朝,更或者是无法预测的未来,都离不开材料。

关键词:物质基础、人类文明、时空观念、材料。

PART 1 与材料的初步对话材料的定义:材料一般是指人类用以制造生活生产的所需的、有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

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材料。

如燃料与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只有那些可为人类社会接受而又能经济的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才能叫做材料。

但是根据许多可靠资料来源,这个定义其实不是那么的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有人便称之为“含能材料”。

另外,就这个定义而言,其中“制造”一词一定涉及了人类的劳动行为,即人类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借助某种劳动来改造物质。

材料定义中“有用”一词就限定了相应劳动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把特定物质改造成具备某种实际使用功效的物件,而“有用”也指的是对人类有用。

借助人类劳动的行为并实现对人类有用的目的是材料的基本属性;由此可见,材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主旨是在于为人类服务。

“材料”与“材料学科”:“材料”一词早已存在,其具体的日期不可考究,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即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1957年在一些大学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至此,“材料科学’这个名词便被广泛应用了。

随后,1986年,英国的Pergmon 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其内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就是研究有关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流程与材料性能的用途的关系的产生及其运用。

材料及材料科学,一个是原体,而另外一个是衍生题,其涉猎范围之广、涉及知识和人文面之大已经无法具体阐明,此处笔者仅作简要述介。

材料的分类: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依据材料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如石料、木材、橡胶等)和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正在日益取代原先使用的天然材料,例如铁道上的钢筋水泥代替枕木,人造橡胶代替天然橡胶,化学纤维正在代替植物纤维等;从原料的研究角度来看,长按物理化学属性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其中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因为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在性能上也相去甚远,他们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构成了现代工业三大材料体系。

而复合材料由上述三种材料复合而成,结合了不同材料的优良性能;除此之外,按材料的用途可以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核材料、生物材料等;从材料的使用性能考虑,又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等。

从材料的基本方面出发,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了解材料的发展历史,更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材料与人类是社会文明发展之间那若有若无的、复杂的关系。

了解材料是一个前提,是一种准备,是一种感悟的深化。

PART 2 材料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材料不仅与人类社会共生,而且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

“石器时代”:人类出现后的最初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为“石器时代”,其时代跨越的时间范围为距今大约300万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

且其中300万年前至公元前15000年是旧石器时代;15000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称为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逐渐出现了农业并开始了陶瓷的制造与使用,例如大约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期间有过大量瓷器的生产与使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意识形态的进步,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青铜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西亚的两河流域及其附近区域出现了冶炼绿铜的技术,随后在北非尼罗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出现了冶炼铜的技术,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明显提高,由此以后的公元4000年以后大规模使用铜器的时代称为“铜器时代”,同时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制以及不同阶级的划分,逐渐形成了奴隶社会,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古代人类文明。

其中黄河流域文明是全球唯一的一个延续至今、不间断的文明。

就我国而言,冶金史专家柯俊院士指出,战国后期(公元前三世纪)的《考工记》,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所用合金成分,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关于合金成分规律的记载。

《吕氏春秋*别类篇》(约公元前240年)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这是世界上较早的有关铜、锡溶合使合金强化的叙述。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中指出铸造青铜时“形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即要求铸范精确、原料纯洁、工艺精致、温度与成分适当,也是较早的铸造工艺的记载。

“铁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在小亚细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工冶炼铁的技术,约公元前140年在两河流域出现了成规模的冶铁技术,随后在公元前1100--前700年间向外传播。

铁器得到了极广泛的运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后大规模应用铁器的时代即被称为铁器时代。

公元前8世纪,已经出现用铁制造的犁、锄等农具,使得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期,冶铁技术有很大的突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如利用生铁经退火制造韧性铸铁已及生铁制钢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中国的生产力的重大进步。

这些发明对战国和秦汉农业、水利、军事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公元前西汉的《盐铁论*农耕》中指出“铁器者,农夫之生死也”。

点明了铁器在社会生产中的重大地位,铁器成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技术从战国至汉代相继传到朝鲜、日本、西亚以及欧洲地区,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

“钢铁时代”:也被称为“后铁器时代”。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尤其是公元18至19世纪,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规模发展极为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这期间欧洲却进入了现代工业革命阶段,其钢铁冶炼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和高速的发展,并迅速成为世界上钢铁技术发展遥遥领先的地区。

自17世纪初起,欧洲开始在高炉中用煤和焦炭取代木炭,十八世纪末以来更发展成了大规模、普遍使用煤和焦炭的高炉。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瓦特在不断改造旧式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随后蒸汽机技术被应用于高炉鼓风,以取代手工鼓风技术;1856年,德国人西门子构思了具有熔池的高效炼钢设备,并以当时类似的工业设备实施了炼钢;1864年,法国人马丁建造了第一个带有很大熔池的专用炼钢设备,称为平炉,也称为西门子--马丁炉;1879年英国开始使用平炉钢建造钢结构桥梁;1889年法国政府用约7000t平炉钢建成了324m高的举世闻名埃菲尔铁塔,这是工业革命推进炼钢技术改进的标志性成果。

在欧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的后铁器时代,工业企业以极高的效率生产出大量的各种钢,钢的产量急剧升高并被迅速的应用到各个工业和日常生活领域,钢取代了传统的铁而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材料,因此这一阶段也称为钢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通常会标志着其经济实力的整体水平和国家前强盛的程度。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产量对参战各方的军事实力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粗钢产量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中国钢铁生产的发展极为缓慢,1978年改革开放后钢产量的增幅有所提升,并建设了一批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代表的拥有世界先进技术装备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粗钢年产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目前全球的粗钢产量约为15亿吨,而近几年大陆的粗钢产量就已经超过了7亿吨,近全球产量的一半。

人类至今的发展历史可以证明,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先导和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种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推动一步。

PART 3 当代所处时代的剖析现在我们正在处于由钢铁时代向人工合成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过渡期。

塑料、各种高分子材料、精细陶瓷、新型复合材料、超晶格异质结等材料正是高分子材料时代的代表。

而信息时代,也就是硅时代,包括了软技术和硬技术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学科较多的关注到信息软技术的发展,而信息硬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及材料技术的发展,因而涉及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的领域。

信息时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基于硅材料,光导纤维主要基于二氧化硅等硅酸盐材料;这两种材料以硅基材料为主要特点并占据了信息技术硬件发展的主要部分。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日趋成熟;70年代初光纤技术进入工程化阶段,70年代中期光纤传输容量有了大幅度提升;70年代起开始出现了网络技术,并随后形成了国际化标准。

这些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因此多数人认为,人类的信息时代应该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鉴于硅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光纤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说硅时代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人类是一种物质性存在的集体,其生存所依赖的核心基础也是物质性的。

正如,没有原子就没有宇宙,也就没有人类,信息经济不可能完全取代物质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除了使人类获得更优质、多样、便捷的精神消费外,还会促使物质经济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最根本性的且无可取代的物质需求。

参考文献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研究所.2011.铸铁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明创造巡礼.冶金工业出版社.、2.拱玉书.2001.日出东方:苏美尔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3.拱玉书.2002.西亚考古史.文物出版社.4.韩汝玢,柯俊.2007.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科学出版社.5.喻兰,关东杰.2001.人类早期对铜的利用.金属世界,(1):1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2011.中原文明,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三秦出版社.7.吴耀利.2010.中国考古学:新时期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彼得*惠特菲尔德.2006.世界科技史:上下卷.科学普及出版社.9.泰利科特等.1985.世界冶金发展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0.马利清.2011.考古学概论.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