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
诚信经典故事10个

诚信经典故事10个摘要:一、导语:介绍诚信的重要性二、正文:一、导语: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质。
诚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社会发展中,诚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今诚信经典故事,体会诚信的价值。
二、正文:1.孔子称赞颜回的故事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他为人诚实守信,得到了孔子的赞誉。
一次,颜回在市场上买了一只狗,约定第二天来取。
然而,第二天颜回前去取狗时,狗已经死了。
颜回毫不犹豫地将狗的价格加倍赔偿给卖家,并表示歉意。
孔子得知此事后,称赞颜回道:“诚信者,颜回是也。
”2.汉文帝守信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朝一位有德的皇帝。
他守信用的故事流传甚广。
一次,他答应赐封给一位名叫邓通的官员,后来邓通因罪被贬。
汉文帝依然履行诺言,将封地赐给了邓通。
在他去世前,汉文帝还告诫继位的皇帝要守信,不要废除邓通的封地。
3.曹操守信的典故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重视诚信,赢得了部下的尊敬。
有一次,曹操攻打刘备,刘备败走甘露寺。
曹操本可以乘胜追击,但他考虑到之前与刘备的约定,不再进攻。
此举让曹操的信誉得到了广泛赞誉。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因不愿屈服于权贵,辞官归隐。
一次,地方官邀请他出任县令,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拒绝了邀请。
陶渊明坚守诚信,赢得了后人敬仰。
5.范仲淹诚信守信的例子范仲淹,北宋名臣,他一生廉洁奉公,诚信待人。
在他担任开封府尹期间,严格执行法律,公正无私。
一次,他的好友犯法,范仲淹毅然依法处置,毫不留情。
然而,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他发现好友之子贤良淑德,便将其收养,并教育其继承父业。
6.林则徐诚信待人的故事林则徐,清朝著名清官,他以诚信著称。
在他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一次查处了一家贿赂官员的盐商。
林则徐在处理案件时,发现盐商之子品行端正,便让其继承家业,并告诫其诚信经营。
7.毛泽东遵守诺言的典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他重视诚信,赢得了广泛尊敬。
关于诚信的历史典故事例

诚信:历史典故中的瑰宝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它是立人之本,是道德之基,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诚信的故事比比皆是,它们以各种形式呈现,让我们领略到诚信的力量和价值。
一、立木为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为了推行新的法令,在都城市场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众人都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去尝试。
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
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这就是“立木为信”的由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出必行,信守承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二、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注重诚信。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市场赶集,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在家里等着,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孩子不哭了,跑回来看曾子杀猪。
曾子认真地把猪捆起来,准备杀猪。
妻子看到后急忙阻拦他,说她只是哄孩子玩的。
但曾子认为,对孩子不能失信,否则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于是,他坚持杀了猪,给孩子吃了一顿美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有诚信的孩子。
三、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季布是秦朝末年的一位侠客,他非常讲信用。
他曾经答应过朋友一件事,即使豁出自己的性命也要办到。
后来他果然办到了,赢得了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句成语:“季布一诺千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无价的,它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四、林肯守信的故事美国总统林肯也是一位诚信的典范。
有一次,他与一个朋友约定时间见面谈事情。
由于事情繁忙,林肯晚了一些时间到达。
他的朋友已经等待了他一段时间,有些不耐烦了。
但林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总统而失信于人,他诚恳地向朋友道歉并约定下次见面时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地位如何,诚信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以上这些历史典故都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更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古代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5篇】

【导语】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信不⽴,国⽆信不强。
千百年来,⼈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5篇】。
欢迎阅读参考!1.古代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 宋濂⼩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次,他借到⼀本书,越读越爱不释⼿,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滴⽔成冰。
他母亲说:“孩⼦,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家⼜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问题,也是尊重别⼈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失信于⼈,怎么可能得到别⼈的尊重。
” ⼜⼀次,宋濂要去远⽅向⼀位知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雪。
当宋濂挑起⾏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怎能出远门呀?再说,⽼师那⾥早已⼤雪封⼭了。
你这⼀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我都得上路。
” 当宋濂到达⽼师家⾥时,⽼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2.古代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 魏⽂侯的诚信故事 战国时候魏国第⼀个国君叫魏⽂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起来。
有⼀次,他和管理⼭林的⼈约好第⼆天下午⼀定去⼭林打猎练兵。
到了次⽇,下朝后举⾏了宴会,魏⽂侯准备宴会⼀结束就去打猎练兵,可谁知宴会结束后,天忽然下起了瓢泼⼤⾬,⾬不见停反⽽越下越⼤了,魏⽂侯起⾝对众⼤⾂说:“对不起,我要告辞了,赶快准备车马,我要到效外去打猎练兵,那⾥已经有⼈在等到我了!” 众⾂⼀见国君要冒⾬出门,都有上前去劝阻。
这个说:“天下这么⼤的⾬,怎能出门呢?”那个说:“去了也⽆法打猎练兵。
”魏⽂侯看看天⾊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林的⼈哪。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7则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7则"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诲。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恩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重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假如贪图一时的安闲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外表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失相当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信经典故事10个

诚信经典故事10个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10个诚信经典故事,以展示诚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1. 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非常注重诚信。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为了让孩子听话,随口答应孩子杀猪吃肉。
曾子认为父母应该言行一致,不能欺骗孩子,于是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诚信的榜样。
2. 季布一诺千金季布是秦末汉初的将领,他非常守信用。
他曾经说过:“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人格的基石,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3. 韩信报恩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年轻时曾受过一位老人的救命之恩。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没有忘记老人的恩情,亲自去拜访老人,并送给他一份厚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人们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纽带。
4. 晏殊诚信求学晏殊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从小聪明好学。
有一次,他参加考试时发现自己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窃喜或抄袭。
相反,他坦诚地告诉监考官自己曾经做过这道题目,并请求重新出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求学的基本品质,是尊重知识、尊重规则的表现。
5. 宋濂借书守信宋濂是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非常喜欢读书。
有一次,他向一位学者借了一本珍贵的历史书籍,并承诺在一个月内归还。
但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宋濂花费了很长时间才看完。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违约或拖欠书款。
相反,他如期归还了书籍,并向那位学者表达了感谢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石。
6. 李嘉诚坚守诚信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诚信品质。
他曾经说过:“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李嘉诚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守诚信原则,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尊重。
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商业头脑和才能,更在于他的诚信品质。
7. 诺贝尔奖得主的诚实故事1920年,诺贝尔奖得主叶芝在领取奖章时发现自己的名字被错误地拼写成了“Yeats”而不是“Yeats”。
诚实守信的短小故事

诚实守信的短小故事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是听着诚信小故事长大的,比如“一诺千金”、“立木为信”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故事,供大家参阅!故事1:尼泊尔的少年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
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
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
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
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故事2:汽修店的故事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关于诚信的励志故事3:桥下之盟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
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诚信做人的小故事【三篇】

【导语】诚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商鞅⽴⽊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推⾏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尊敬;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愿,传为千古佳话。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诚信做⼈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有这样⼀个故事:他去⼀家⼤公司应聘。
经过⼀轮激烈的⽃争后,只剩下他和另两个应聘者了。
总裁要求单独会见他们每个⼈。
当总裁见到他时,突然抓住他的⼿,激动地说:“世界太⼩了!没想到还能在这⼉遇见您!您还记得吗?当时我⼥⼉落⽔了,多亏您救了她呀……”总裁兴冲冲地说着,可他却⼀头雾⽔。
他绞尽脑汁,怎么也想不起来有这事。
就向总裁说他认错⼈了。
可总裁依然不依不饶:“怎么会嘛?我记得清清楚楚的,就是当时忘记问您的名字了!”他犹豫了:总裁如此不依不饶,倒不如将错就错了。
可是……想到这⼉,他依然坚定的拒绝了。
总裁轻轻叹了⼝⽓,摆摆⼿让他⾛了。
第⼆天,他出乎意料的受到了让他去上班的邮件。
到了公司,他⾸先就去找总裁。
总裁微笑着告诉了他实情。
原来,这是总裁为应聘者设计的圈套!这个公司⼗分注重⼈的诚信,所有⽆信的⼈都会被刷下去。
总裁就精⼼设计了这样⼀个⼼理测试。
其余两个应聘者⼀开始也拒绝了,但他们没有经受住总裁的“死缠烂打”,⼼想何乐⽽不为,就抛弃了诚信,因⽽也被这家公司抛弃了。
诚信是做⼈之本,⽴业之基;诚信是⼈最美丽的外套,最圣洁的鲜花。
所以,我们要永远记住:诚信是做⼈之本!【篇⼆】 俗话说:“⼀⾔既出,驷马难追。
”如果⼀个⼈失去了诚信,那他就等于失去了⼀切。
在我们的⾝边,有些学⽣喜欢在考试中作弊。
我认为这是⼀种⾮常不道德的⾏为,靠这种⽅式取得的⾼分是可耻的。
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觉抵制作弊⾏为。
因为作弊不仅是对⾃⼰实⼒的否定,更是对学风校风的亵渎。
⼀次作弊可能会使⾃⼰取得暂时的好成绩。
但可能葬送⾃⼰长期来的信誉、尊严甚⾄前程! 曾⼦——我国的思想家,是讲诚信的榜样。
有⼀次,曾⼦的妻⼦去赶集,他的⼉⼦也哭闹着要去,曾⼦的妻⼦对⼉⼦说“乖,娘回来杀猪给您吃”。
关于诚信的故事3则

关于诚信的故事3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诚信的故事3则,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诚信的故事1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个渡口,他已拥有了‘健康’‘美貌’‘诚实’‘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精囊。
渡船开出是风平浪静。
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颇,险象环生。
那个划船的人说:“船小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东西,可安渡难关。
’’看年轻人什么也不舍得丢弃他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丢到水里。
他把“诚信”抛进水之后,平安地避过了暴风雨。
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船开进了叫“快乐岛”的港口。
他上了岸,想在这里寻找快乐。
他走进了一家房产公司,想买一栋房子定居下来,于是他打开金钱的背囊。
接待他他的人说:“对不起,你的纸币在我恶魔内这里无法使用,如果你有“诚信”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借给你。
”然而“诚信”早就被他扔了。
于是他去了银行,想兑换岛上的纸币。
你的纸币我们没见过。
银行的人说请问你是否有“诚信”?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破例为你兑换。
”他想,“不,我还有其他背囊,我可以靠它们寻求快乐!”下定决心后,他来到了一家大公司。
他向主考官展现了‘健康’‘机敏’‘才学’‘荣誉’这4个背囊,主考官十分满意。
“那么,你是否拥有“诚信”呢?”最后主考官问了他这个问题,“这个很重要吗?”“当然。
”主考官认真的说,“在快乐岛上,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
”他只好离开公司。
“也许我不适合在这里生活吧。
”我还是离开吧。
你怎么又回来了?‘在渡口,那个划船的人问他。
他很苦恼的说:“在这里什么都要诚信,我呆不下去了。
”那个划船的人对他意味深长的说:“其实不管在哪里,诚信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在这个岛上,人人都有诚信,所以他们才活的快乐,这也是快乐岛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说过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可你丢的,恰恰是最宝贵的呀!”他沉默了。
诚信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原则,一个人能没钱没地位,不过只要你还有诚信,那么你就能成功,我们必须要坚信“诚信能够够创造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
诚信自古至今都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准则。
那你知道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卓恕辞恪。
某日复来。
届期果至。
樽酒相陪。
【原文】
吴卓恕、尝还会稽。
辞太傅诸葛恪。
恪问何日复来。
恕言某日。
至日。
恪为主人。
停不饮食。
欲以须恕。
宾客咸曰。
会稽建康。
相去千里。
道阻江湖。
风波难期。
俄而恕至。
一座皆惊。
宾主酬酢。
尽欢而散。
恕与范式略同。
而恕较甚于式。
恪之信恕。
亦更甚于劭。
盖式则自约期于劭。
恕则因恪问而率尔对以期。
劭则仅告母具鸡黍以俟之。
而恪且延宾客。
停饮食以待之。
其知之深也。
实以其信之笃也。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
吴国里有一个姓卓名叫恕的人。
有一次、要回到会稽的地方去。
因此到那做太傅官名叫诸葛恪的面前去辞行。
诸葛恪就问卓恕。
什么时候可以再来。
卓恕说。
就是某日来吧。
到了这一天。
诸葛恪备了酒席。
自己做着主人。
停着杯筷不喝不吃。
要等卓恕到来。
许多客人大家都说。
会稽地方到这里建康。
相隔有一千里路的远。
并且路上又隔着江呀、湖呀。
水面上有了风波。
这是很难预定的。
过了
一忽儿。
卓恕果然到了。
满座的宾客们都非常的惊异。
于是主人敬客人们的酒。
客人们也回敬主人的酒。
大家极尽了欢乐才散去的。
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曹摅约囚曹摅岁夕。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诚感靡涯。
【原文】
晋曹摅、为临淄令。
狱有死囚。
岁夕行狱。
愍之。
曰、新岁人情所重。
岂不欲暂归家耶。
囚泣曰。
若得暂归。
死无恨也。
悉开出之。
克日令还。
掾吏固争。
摅曰。
此虽小人。
义不见负。
自为诸君任之。
至日。
相率而至。
并无遗者。
许止净谓欧阳子论唐太宗纵囚、为不合正道。
亦是通论。
乃曹君已先为之。
且天子有专赦之权。
而县令无之。
囚岂不知。
何以相率而至。
并无遗耶。
是知无不可感之人。
其不可感者。
仍是感之未至耳。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曹摅。
做了临淄地方的县官。
那县的牢狱里。
有许多判了死罪的犯人。
曹摅在年底边。
到牢狱里去巡视。
见着了这一班判死罪的囚犯。
心里很可怜他们。
就说道。
过新年、在人情上是很重要的。
你们难道不想暂时回到家里去吗。
囚犯们都哭着说。
偌若能够暂时回家。
就是死了。
我们也没有什么怨恨了。
曹摅就尽数把他们放了出来。
限了日期。
叫他们回到狱里。
属员们很固定地和他争执。
曹摅说道。
这班人虽然都是小人。
可是用恩义待他们。
不至于负义的。
我就替诸位担当了这个责任好了。
果然到了限定的日期。
一班犯人。
相率到来。
并没有遗失了一个。
中华传统美德诚信故事:羊祜推诚羊祜推诚。
视敌如友。
拒绝谲言。
饮以醇酒。
【原文】
晋羊祜、字叔子。
镇襄阳。
与吴将陆抗接境。
每交兵。
克日方战。
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欲进谲计。
祜辄饮以醇酒。
使不得言。
抗遗祜酒。
祜饮之不疑。
抗疾。
祜馈以药。
抗即服之。
人多谏抗。
抗曰。
岂有酖人羊叔子哉。
古云。
兵不厌诈。
乃羊祜之遇陆抗。
战必克期。
不为掩袭。
有进谲计者。
饮以醇酒。
使不得言。
故敌将服其药而不疑。
敌国军民。
闻其丧而罢市巷哭。
其信之孚及敌人。
伊古以来。
除叔子外。
更无有二。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一个名将。
姓羊名叫祜的。
表字就叫叔子。
带了军队。
在襄阳地方镇守着。
那个地方是和吴国里名叫陆抗的境界。
是两相毗连的。
他们两边的军队、每次交锋动兵。
一定要预先约定了日期才开战。
不用暗地里袭取的计划。
凡是军队里将帅、要进献奇谲的计策。
羊祜每每给他喝那很厚味的酒。
使他不能够说。
陆抗有时候送给羊祜的酒。
羊祜丝毫没有疑虑的喝了。
陆抗生了病。
羊祜送给陆抗的药。
陆抗也立刻吃下了。
人家都劝陆抗不要服这个药。
陆抗说道。
那里会有毒死人的羊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