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

合集下载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2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2

体心立方八面体间隙
体心立方四面体间隙
八面体间隙: 由一个面上四个角和相邻两个晶胞体心共6个原子围成, 位置: 位于晶胞每个面中心和每个棱边的中点;
➢数目:12/4 + 6/2 = 6 ➢大小rB:
4R 3a a 4 R
3
rB 2a/2 - R 0.633R 110
a / 2 - R 0.154R 001
n个。
4)空隙大小 四面体间隙大小:r=0.225R 八面体间隙大小:r=0.414R
n个球作体心立方堆积时,存在3n个八 面体空隙、6n个四面体空隙,空隙较多。
2.2.2 多晶型性
多晶型性指某些金属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 不同的晶体结构。
多晶型性转变指金属在外部条件 (如 T 和 P) 改变时,其内部从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 的转变,又称同素异构(同素异性)转变,转变的 产物称为同素异构体 例如纯铁:
2R a
rB
3 4
a2 ( 2 a(sin60o ))2 -R 0.225R 3
密排六方晶格八面体间隙
密排六方晶格四面体间隙
空隙分布
每个球周围有8个 四面体空隙;
每个球周围有6个 八面体空隙
空隙数量
n个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时,整个系统四面体空
隙数为
8n 4
2n个,八面体空隙数为
6n 6
✓ 晶粒:组成晶体的结晶颗粒。 ✓ 多晶体:凡由两颗以上晶粒组成的晶体一般金属都
是多晶体。。
晶粒
多相合金
本节的基本要求
需掌握如下的概念和术语: ▪ 各向异性、多晶型性,配位数、致密度 ▪ 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包括:原子的排
列方式、点阵参数、晶胞原子数、原子半径、 配位数、致密度、各类间隙尺寸与个数,最 密排面(滑移面)和最密排方向的指数,堆 垛)。 ▪ 多晶体与单晶体、晶粒、晶界;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答案

• 3、Fick扩散第二方程的高斯解适合求解总量为M 的扩散元素沉积为一薄层扩散问题 ;Fick扩散 第二方程的误差函数解适合求解 无限长棒(扩 散偶)或半无限长棒的扩散问题。
• 4、扩散的微观机理有 空位扩散 、 间隙扩散、 位 错扩散 、 表面扩散、晶界扩散 等。
• 5、空位扩散的阻力比间隙扩散 大 ,激活能 高。
第三章 晶体结构缺陷 P116
• 一、填空题 • 1、按几何组态,晶体中的缺陷分为 点缺陷 、 线
缺陷 、面缺陷 和体缺陷。 • 2、点缺陷主要包括 空位、 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
线缺陷有 位错 ;面缺陷包括 晶界、相界、表面 等。 • 3、描述位错性质及特征的是 柏氏矢量b 。 • 4、位错的类型有 刃位错 、 螺位错 和 混合位 错。
• 11、MgO晶体具有 NaCl型结构,其对称型是
3L4 4L36L29PC ,晶族是 高级晶族 ,晶系是 立 方晶系 ,晶体的键型是 离子键 。
• 12、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硅 氧四面体[SiO4]。
• 13、几种硅酸盐晶体的络阴离子分别为[Si2O7]6-、 [Si2O6]4-、[Si4O10]4-、[AlSi3O8]1-,它们的晶体 结构类型分别为 组群状 , 链状 , 层状 ,和 架状 。
• MgO的分子量为(24.305 +15.999 )40.30, •阿佛加得罗常数是6.0238×1023, •每个MgO 分子的质量A为: 40.30/(6.0238×1023)。
MgO结构:z=4 • MgO的密度ρ
Z M a /3 N A 4 4 (0 0 ..3 4 0 2 4 /( 6 .1 0 0 2 7 )1 3 0 2 3 ) 3 .5 1 (g /c m 3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___第二章晶体结构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___第二章晶体结构

第 2 章结晶结构一、名词解释1.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重复排列,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2.空间点阵与晶胞:空间点阵是几何点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晶胞:反应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最小单元3.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化合物中中心原子周围的配位原子个数成配位关系的原子或离子连线所构成的几何多面体4.离子极化: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5.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相类似物质的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6.正尖晶石与反尖晶石:正尖晶石是指2价阳离子全部填充于四面体空隙中,3价阳离子全部填充于八面体空隙中。

反尖晶石是指2价阳离子全部填充于八面体空隙中,3价阳离子一半填充于八面体空隙中,一半填充于四面体空隙。

二、填空与选择1.晶体的基本性质有五种:对称性,异相性,均一性,自限性和稳定性(最小内能性)。

2.空间点阵是由 C 在空间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

( A 原子 B离子 C几何点 D分子)3.在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中有面心立方密堆积和六方密堆积二种排列方式,前者的堆积方式是以(111)面进行堆积,后者的堆积方式是以(001)面进行堆积。

4.如晶体按立方紧密堆积,单位晶胞中原子的个数为 4 ,八面体空隙数为 4 ,四面体空隙数为 8 ;如按六方紧密堆积,单位晶胞中原子的个数为 6 ,八面体空隙数为6 ,四面体空隙数为 12 ;如按体心立方近似密堆积,单位晶胞中原子的个数为 2 ,八面体空隙数为 12 ,四面体空隙数为 6 。

5.等径球体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两种: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

一个球的周围有 8个四面体空隙、 6 个八面体空隙;n个等径球体做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 2n 个四面体空隙、 n 个八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堆积时,大球做最紧密堆积或近似密堆积,小球填充于空隙中。

6.在离子晶体中,配置于正离子周围的负离子数(即负离子配位数),决定于正、负离子半径比(r +/r -)。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习题3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习题3
25
26
11. (自己看)己内酰胺在封管内进行开环聚合。按1 mol己内 酰胺计,加有水0.0205mol、醋酸0.0205mol,测得产物的端羧 基为19.8 mmol,端氨基2.3mmol。从端基数据,计算数均分 子量。
27
28
12、 等摩尔的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时,画出P=0.95, 0.99和0.995时的数均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和质均分子质 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数均聚合度和质均聚合度,比较 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度。 解: 已知r=1 P=0.99 或 0.995,根据Flory分布函数, 聚合度为X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布函数为
99 X n 100, 所需反应时间 t12 k c 0
所以,t2大约是t1的两倍,故由0.98到0.99所需的时间相近
9
10
5、(作业) 由1mol丁二醇与1mol己二酸合成Mn=5000的聚 酯,试作下列计算: a. 两基团数相等,忽略端基的影响,求终止缩聚的反应程 度P。
b. 在缩聚过程中,如果有0.5%(mol分数)丁二醇缩水成
39
16、AA、BB、A3混合体系进行缩聚,NA0=NB0=3.0 mol , A3中A基团数占混合物中A总数(ρ)的10%, 求p=0.970时的Xn以及Xn=200时的p。
解: 已知NA0=NB0=3.0 mol , A3的ρ=10%, 则:A3中A基团数为:3.0×10%=0.3 mol AA含基团数为:3-0.3=2.7 mol
Xn 1 r 1 r 2rp =……=44.53
b.
所以:Mn=Xn×M0=44.53×100 = 4453
12
c. 同一Mn,即Mn = 5000,Xn= 50 1 r Xn P = 0.982 1 r 2rp =50 d.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例题1.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并解释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的原因?2.从结构、性能等方面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何谓理想晶体?何谓单晶、多晶、晶粒及亚晶?为什么单晶体成各向异性而多晶体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何谓空间点阵、晶体结构及晶胞?晶胞有哪些重要的特征参数?4.比较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

(Al 、α-Fe、Mg 三种材料属何种晶体结构?描述它们的晶体结构特征并比较它们塑性的好坏并解释。

)何谓配位数?何谓致密度?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从原子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有何异同?5.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特点和性能。

何谓间隙固溶体?它与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有何区别?(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6.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2.56 A ,求Cu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3Cu的原子数。

7.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Al )=26.97,原子半径γ=0.143nm,求Al 晶体的密度。

38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0.02464nm3;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0.0486nm3。

当铁由bcc转变为fcc 时,其密度改变的百分比为多少?9.何谓金属化合物?常见金属化合物有几类?影响它们形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性能如何?10.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 2 3]晶向。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 2 3)晶面。

11.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

反之,求(1213)及(21 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

(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12.在一个立方晶胞中确定6 个表面面心位置的坐标,6 个面心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指出这个八面体各个表面的晶面指数,各个棱边和对角线的晶向指数。

13.写出立方晶系的{110} 、{100} 、{111} 、{112}晶面族包括的等价晶面,请分别画出。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二章 固体材料的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二章 固体材料的结构

第二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固体材料的各种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

原子之间的作用结合键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确定结合键的类型和特征。

固体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合金、非金属、离子晶体、陶瓷研究方法:X光、电子、中子衍射——最重要、应用最多§2-1 结合键结合键——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的结合键决定了物质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质。

一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都起源于原子核与电子间的静电交互作用(库仑力)。

不同的结合键代表了实现结构)的不同方式。

一、离子键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就是通过离子键而化合的。

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或离子晶体由共价键方向性特点决定了的SiO2四面体晶体结构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五、氢键含有氢的分子都是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极性分子之间结合成晶体时,通过氢键结合。

例如:H 2O ,HF ,NH 3等固态冰液态水§2-2 金属原子间的结合能一、原子作用模型固态金属相邻二个原子之间存在两种相互作用:a) 相互吸引——自由电子吸引金属正离子,长程力;b) 相互排斥——金属正离子之间的相互排斥,短程力。

平衡时这二个力相互抵消,原子受力为0,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此时原子间的距离为r0。

§2-3 合金相结构基本概念♦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组元、元——组成合金的元素。

♦相——具有相同的成分或连续变化、结构和性能的区域。

♦组织——合金发生转变(反应)的结果,可以包含若干个不同的相,一般只有一到二个相。

♦合金成分表示法:(1) 重量(质量)百分数A-B二元合金为例m B——元素B的重量(质量m A——元素A的重量(质量合金中的相分为:固溶体,化合物两大类。

固溶体金属晶体(溶剂)中溶入了其它元素(溶质)后,就称为固溶体。

一、固溶体的分类:♦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分布规律分为:有序固溶体,无序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中部分溶剂原子。

材料科学基础_第二章-合金的相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_第二章-合金的相结构
间隙化合物的熔点、硬度较高,也是强化相。
(2) TCP相 TCP相(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 phase)的特点: ①由配位数为12、14、15、16的配位多面体堆垛而成;②呈层状 结构。
TCP相类型:①Lavs相 AB2型 镁合金、不锈钢中出现
②σ相 AB型或AxBx型 有害相
b.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复杂。其表达式有如下类型: M3C、M7C3、M23C6、M6C。间隙化合物中金属元素M常被其 它金属元素所代替形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在H、N、C、B等非金属元素中,由于H和N的原子半径很小,与所 有过渡族金属都满足rX/rM<0.59,所以过渡族金属的氢化物、氮化物 都为间隙相;而硼原子半径rB/rM>0.59较大, rB/rM>0.59,硼化物 均为间隙化合物;而碳原子半径处于中间,某些碳化物为间隙相,某些 为间隙化合物。
4.超结构—有序固溶体
超结构(super structure/lattice)类型: 有序化条件:异类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大于同类原 子间 有序化影响因素:温度、冷却速度和合金成分
5.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P56) (1)——(7)
CuAu有序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2.4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有关概念 1.离子晶体(ionic crystal)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按
相分类:固溶体和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体——
中间相——
中间相可以用分子式来大致表示其组成。
合金相的性质由以下三个因素控制:
(1)电化学因素(电负性或化学亲和力因素)
电负性——
(2)原子尺寸因素 △r=(rA-rB)/rA 中间相。 △r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1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1

晶面的位向
h : k : l cos : cos : cos
cos2 cos2 cos2 1 立方晶系
晶面间距
dhkl
a h
cos
b h
cos
c h
cos
d
2hkl [(
h a
)2
( h )2 b
( h )2 ] c
cos2
cos2
cos2
式中h、k、l为晶面指数(hkl),a、b、c为 点阵常数,α、β、γ为晶面法线方向与晶轴夹角。
每个原子周围的情况完全相同,则这种原子所组成的
网格称为简单晶格。
复式晶格:如果晶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同 种原子各构成和格点相同的网格,网格的相对位移而 形成复式晶格。
cc
金刚石结构
2.1.2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晶列:布拉菲格子的格点可以看成是分布在一系列相 互平行的直线上,而无遗漏,这样直线称为晶列;
uvw 放入方括号内,写成[uvw],即为待标定晶向的晶 向指数。若为负值,则在指数上加一负号。(化整数, 列括号)
xa : yb : zc u :v : w abc
立方晶系中一些常用的晶向指数
例:如图在立方体中, a i , b j , c k
方法2
D是BC的中点,求BE,AD的晶列指数
第二章 固体结构
本章主要内容
❖ 2.1晶体学基础 ❖ 2.2金属的晶体结构 ❖ 2.3合金相结构 ❖ 2.4离子晶体结构 ❖ 2.5共价晶体结构
概述
❖ 物质按聚集状态分类: 气态、液态和固态; ❖ 按原子(或分子)排列特征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绝大部分陶瓷、少数高分子材料、金属及合金是晶体; 多数高分子材料、玻璃及结构复杂材料是非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合物; C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
可编辑ppt
10
2.3.1 固溶体
固溶体(solid solution) :
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 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 固溶体的最大特点是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
➢ 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为溶剂,一般在合金中 含量较多;另一组元为溶质,含量较少。
✓ 各向异性:由于在不同方向上的原子排列的紧密程 度不同使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 能不同。而一般整个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称为伪 等向性。
✓ 晶粒:组成晶体的结晶颗粒。 ✓ 多晶体:凡由两颗以上晶粒组成的晶体一般金属都
是多晶体。。
可编辑ppt
4
晶粒
可编辑ppt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相合金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12
(3)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分布特点分类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在溶剂中任意分布, 无规律性。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按一定比例和有规 律分布在溶剂晶格的点阵或间隙里。
(4)按基体类型分类: 一次固溶体:以纯金属为基形成的固溶体。
二次固溶体:以化合物为基形成的固溶体。
可编辑ppt
13
固溶体的两种类型(置换和间隙)
中间相可以用分子式来大致表示其组成。
合金相的性质由以下三个因素控制: (1)电化学因素(电负性或化学亲和力因素)
电负性—化学亲和力越大越容易形成化合物,电负性 相近的元素容易形成固溶体。
(2)原子尺寸因素 △r=(rA-rB)/rA △r越大,越易形 成中间相。 △r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
(3)原子价因素(电子浓度因素): C电子=[A(100-x) +Bx]/100 C越大,越易形成
间隙固溶体(interstitial solid solution) :溶质原子分 布于溶剂晶格间隙中。
(2)按溶质原子在溶剂原子中溶解度分类:
有限固溶体: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量 有一个上限,起过这个限度就形成新相。
无限固溶体:溶质原子可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晶格中形成 的。如: Cu—Ni Au—Ag Ti—Zr····,结构相同。
可编辑ppt
27
5.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中由于含有溶质原子会引起点阵常数、 性能的变化。表现: (1)点阵常数改变
24
间隙固溶体中的点阵畸变
可编辑ppt
25
可编辑ppt
26
4.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分布并不是完全无序的。
一般认为热力学上平衡状态的无序固溶体溶质原 子分布在宏观上是均匀的,在微观上是不均匀的。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在整个晶体 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有序固溶体。有 序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之比是固定的, 可以用化学分子式来表示,因此把有序固溶体结 构称为超点阵。例如:在Cu-Al合金中,Cu:Al 原子比是1:1或3:1时从液态缓冷条件下可形 成有序的超点阵结构,用CuAl或Cu3Al来表示。
➢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 的固溶体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 质。例如铜锌合金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 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Cu(Zn)。
可编辑ppt
11
1. 固溶体分类
(1)按溶质原子在点阵中所占位置分为:
置换固溶体(substitutional solid solution):溶质原子 置换了溶剂点阵中部分溶剂原子。(Cu-Ni合金)
可编辑ppt
14
有序固溶体-短程
可编辑ppt
15
有序固溶体-长程
可编辑ppt
16
有序固溶体-偏聚
可编辑ppt
17
2. 置换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一般在金属元素之间形成,但要有一定条件。 (1)晶体结构相同是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否则只能形成有限 固溶体。 (2)原子尺寸在其它条件相近时,△r<15% 或r质/r剂>0.85固溶体中 溶解度较大,否则较小。 如:铁基合金中,△r<8%才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铜基合金中,△r<10%才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3)电负差越大,两者间亲和力大,易形成中间相。否则易形成固溶体。 (4)电子浓度值大易形成化合物;电子浓度小易形成固溶体。
3. 相(phase)----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
成分、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
组成部分。由不同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的相组成的综合体。
如单相、两相、多相合金。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一般应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所以常称显微组织。
可编辑ppt
8
可编辑ppt
9
相分类:固溶体和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体—— 中间相——
❖ (上述四个因素并非相互独立,其统一的理论的是金属 与合金的电子理论。)
可编辑ppt
18
置换固溶体示意图
可编辑ppt
19
置换固溶体大小溶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
可编辑ppt
20
可编辑ppt
21
3. 间隙固溶体
➢ 间隙固溶体的的溶质原子是一些原子半径小于 0.1nm的非金属元素(如C、N、O、、H、B)。
可编辑ppt
1
2.2.2 多晶型性
多晶型性指某些金属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晶体 结构。 多晶型性转变指金属在外部条件 (如 T 和 P) 改变时,其内 部从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又称同素异构 (同素异性)转变 例如纯铁:
可编辑ppt
2
可编辑ppt
3
2.2.3 晶体的各向异性
➢ 其形成条件是 △r>41% 或 r质/r剂<0.59 ➢ 间隙固溶体只能是有限固溶体,一般溶解度较小。
如:碳原子在α-Fe(最大Wt=0.0218%)和γ- Fe(最大Wt=2.11%)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有限 固溶体。
可编辑ppt
22
间隙固溶体示意图1
可编辑ppt
23
间隙固溶体示意图2
可编辑ppt
2.3 合金相结构
可编辑ppt
7
概述
1. 合金(alloy)----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 金属经冶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 性的物质。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单元。(如一元、 二元、三元合金)。组元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也可以 是化合物
2. 组织(structure)----材料中的直观形貌,可以用肉 眼观察到,也可以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微 观形貌。分为: 宏观组织:肉眼或是30倍放大镜所呈现 的形貌;显微组织:显微镜观察而呈现的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