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合集下载

试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试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种 复杂新 异 的刺激 , 是大 脑 神 经就 必 须 高度 紧 于
张, 并能 敏锐地 感知这 些刺 激 的性 质 , 有 刺激 对所
迅 速地进 行分 析 、 断 、 判 选择 。运 动场上 的角逐 紧
第 6期
赵 晓超 : 试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
13 0
张激 烈 、 变化莫 测 , 在短 时 间 内根 据客 观情 况选 要 择 正 确 的战术也 要 求 具 有 较 高 的分 析 、 断等 思 判 维能 力 。因此 , 体育活 动也 被称 为精 神体 操 。
自视觉 、 听觉 、 觉 、 肉运 动感 觉 及 内脏 器 官各 触 肌
感 知 自己的情 绪变 化 , 制 、 动 自己的情感 , 控 调 关
收稿 日期 :0 8一l O 20 0一 5 作者简介 : 晓超 (9 9一 , , 宁沈 阳人 , 赵 17 ) 女 辽 讲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 育心理学。 体
最 大 的潜 能 。 13 体 育教 学有 利 于 发 展学 生 的 个 性意 识 倾 向 .

极 的影 响 , 也可 以是 消 极 的 。教 师如 果重 视 采 用
有效方 法 , 激发大 学生 的学 习动机 , 培养 他们 的独
立性 格 , 一定 能 提 高大 学 生专 业 知 识 的学 习效 就
未来 社会人 们 要 想 获得 成 功 , 了要 有较 高 除 的智商 、 情商外 , 还要 有忍 受逆境 , 战胜 逆境 , 坚持 不懈 , 往直前 的精 神 。体 育教 学 中 , 勇 常常需 要人 们通 过艰 苦努 力才 能实现 目标 , 中长跑运 动 , 如 拉 练旅游 等等 , 过这 些项 目的开 展 , 练 了学 生 的 通 磨 意 志 , 高 了战胜 困难 的信 心和 勇气 , 提 发挥 出 自己

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第31卷 第2期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1 No.2 2010年3月J ournal of J is ho u Uni ver s i t y (Nat ural Sci ence Editio n)Mar.2010 文章编号:100722985(2010)022*******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3赵 开(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摘 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片面注重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上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探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意义.体育教学的开放式教学形式、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体育教育活动广泛的人际关系等特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非智力因素得以发展和完善.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非智力因素中图分类号:G 807.4 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一向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西方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的科学认识,是从其对智力测验成绩的影响开始的.然而在我国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在教育实践中,在单纯“开发智力”遇到困难的背景下提出的.沈德立教授提出“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探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的关系,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智慧活动的推动者、调节者,是智慧活动的动力系统”.教育的实践也使人们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开发智力和学校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现代教学的理论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智力因素一般包括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即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素质教育中通常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即那些不直接参与智慧活动、但能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效能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它对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动力、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根据国内外有关智力发展的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因素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突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因素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使智力早期阶段发展较好,表现出发展的优势,如果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也会受到阻滞,甚至不能充分表现出它在人们活动中的效能.因此,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显然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1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育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起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发挥的作用.首先,体育教学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尽情游戏运动,其平时被意识控制和掩盖着的心理活动、意志品质、性格特征都可以充分展示出来,还可以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其次,体育活动丰富性为学生学习内容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对应于不同学生性格发展的需要.不同项目除需要某些共同的心理品质保证外,还需要不同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可结合不同项目对学生进行性格培养.第三,体育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打破了师生双边交流的模式,学生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和丰富多彩的交往形式及角色,为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也要打破旧有意识,在传授“三基”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完善.2 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途径和方法2.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3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赵 开(32),男,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20091210:1197.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思想性,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性.如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教育.建国初期,清华大学就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提议.在2007年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长周济向全国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因此,教师应努力把良好的社会规范和体育项目所反映的价值观,通过生动的教育形式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经常地、主动地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及所从事的各项体育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2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获得某种知识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有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愉快的从事某项活动.教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可由学生自己组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不仅可以诱导学生投入极大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快乐、美妙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另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2.3诱发体育活动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够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学生在学习动机内容和性质上存在差异,但从学习动机内容的指向性来看,大都表现为间接性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知识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和锻炼意志的前提,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来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明确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对学习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动作正确与否,完成动作质量的好与差,这不但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而且能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自觉地主动地学习.2.4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情感是主体对有意义客体的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深厚而强烈的情感能成为加深人的认识、推动人的行动的力量.情感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激励、调控、渲染、动力、强化等方面.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活动自身的特性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并能给人以各种体验和激发起各种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愉快、兴奋、乐于接受的情感中学会动作,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因此,教师应创设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适宜的教学节奏,在教学中将教材的趣味性和难度性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想学、想练、乐学、爱练的积极向上的志向,获得愉悦欢乐的情感体验;热情关心学生,并以良好的教态来传递爱生之情,提高学生智力活动能力,加速对动作概念的理解,缩短学习技术动作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强烈欲望和改进动作的信心;通过运用竞赛、评比给学生创设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愉快、兴奋、满意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喜欢体育,乐于学习,积极向上.2.5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人的意志品质是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它表现为自觉性和果断性,即遇事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此外,意志品质还表现在勇敢、机智、顽强、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具体表现,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在体育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用相应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调动内在潜力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不同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意志品质不同,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可培养学生不同的意志品质.如:球类运动等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运用和创设复杂、困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例如:利用气候条件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运用疲劳负荷法培养学生毅力和恒心.此外,教学的设置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教学目标不宜过低,学生不经努力就达不到;也不宜过高,使学生丧失信心.教学目标要使学生经过努力后才可以达到,使学生的意志和信心随着各阶段的任务而树立起成功的信念,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运动的负荷量和难度,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2.6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优良性格性格是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体现在个体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方式之中.性格对人的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性格特征对智力的发展和智力活动的进行有促进作用,对智力方面的缺陷有补偿作用相反,不良的性格特征会阻碍智力的发展中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会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产生021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良好的心境,学习更加勤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性格培养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素质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着眼,让学生掌握对待外界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生动具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良好的体育态度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2.7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心理品质虽然是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但也是相互影响与补充的.通过智力培养,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发展学生认识方面的性格特征,通过培养性格以外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发展学生情绪、意志以及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讲解有关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促进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2.8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内化和深化,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反省.一个人要经常地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要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还要勇于承认和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另外,还要在正确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学会自我调节,发挥自身优势,并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具体到体育教学,应教育学生遵守课堂常规、遵守竞赛规则、学会自律,同时要正视比赛成绩与结果,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在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同时,完成自我教育.3 结语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是十分复杂的.在人的智慧活动中,各种非智力因素分别独立地发挥作用,某因素水平的高低不一定影响基本因素的水平.非智力因素优异者,并非是其各因素都优异.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必求全,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另外,还应明确非智利因素的功能是双向的,只有保持适度水平才能在智慧活动中起良好作用,其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妨碍智慧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起相反作用.总之,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培养出智力、创造力、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重要途径.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特点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和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兴趣和情感.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完成“三基”教学的同时,努力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把学生学习动机的确立、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关爱,学会在创造过程中促进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完善人格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 李淑梅.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体育世界,2008(5):23224.[2] 陆培祥.试谈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3):65266.[3] 许永勤.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育大视野,2009(6):72275.[4] 周永红.谈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影响[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3):97298.[5] 林崇德,等.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6] 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Non 2Intelligence FactorCultiv a tion in Quality Educa tionZHAO K ai(Shenyang Conse rvatory of Music ,Liaoning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 he one 2si ded emp hasi s of basic education on mast ery of knowledge a nd t he adverse consequence i n practice ,t he paper explore s t he si gnific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non 2i nt elli gence fac 2tor culti vation i n quali ty e ducation.The open t eachi ng form ,abundant physical acti vit ies ,and t he borad i nte 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p hysical e ducation ear n i t s special stat us and function in qualit y education.Teacher s shoul d give f ull play to t he advantage s of physical acti vit ies so t hat st udent s ’non 2tellige nce fac 2f K y q y ;y ;2f (责任编辑 易必武)121第2期 赵 开: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tor s can be developed and per ect ed i n sport s.e w or ds :ualit educat ion ph sical education non i ntellect ual acto rs。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因素培养初探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因素培养初探

能 同时具有竞争性和娱乐 二 、 设 和谐 、 烈 的课 堂 气 氛 。 进 节 和思想性 , 引人人胜 , 创 热 促
情感 的交流
在教学 中教师应调控学生 的情绪 ,发挥学生 机体 的高效工作能力 ,尽量避免一些消极 因素 的
小 , 发 干扰 , 营造 和谐 、 热烈 的教 学气氛 , 让学生 在轻松 用“ 青蛙 捉害虫 ”通过学生 的身临其境 , 展了 跳跃能力 , 培养 了学生锻炼身体 的兴趣 , 获得 了兴 愉快 的气氛 中进行情感交流 ,使他们充分体验 与 产生一种心的满足感 , 通过比赛 “ 捉 表现 自身的价值, 加深对生 活的理解和热爱。 育 奋的情感体验 , 体 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 。 教 师是课堂教学气氛 的营造者和参 与者 ,更是学 害虫 ” 生 的学 习“ ” 知音” 伙伴 与“ 。学生在课堂练 习中往
的“ 强制” 练习 中建立起 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和 勇
和勇于克服困难 的个性特征。 对学校 3 0位 四、 在 0
们也可以看到这点 ( 1 。因此 , 表 ) 要根据小学 的
气,进而形成良好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心理特 点 , 断鼓励 、 不 刺激 , 能够达 到培养 学生坚
强意志和勇于克服苦难 的 神的 目的。 精
四、 据学 生特点 。 理运 用组 织教 学 根 合
知识 、 技术、 能等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的过程中 , 技 也 方 法 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 因素 的同步 发展 ,以提高体 l情境教学法 。体育情境教学的创设是一个 、 育教学的实效 , 培养全 面发展 的人才。

多维度 、 多层次的动态系统 , 情境创设首先要 引发 学生动机 , 引发动机要确立正确的学 习 目的 , 进而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 艺术长廊 ≯
课 标 下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应
重视 非智 力 因素 培 养
文 / 亚 平 刘
爱 国 主 义 与集 体 主 义 的培 活动 或 放 松 活动 甚 至 于在 主要 内容 过 : 智 力 上 的 成 就 很 大程 度 上 依 赖 养 “ . 中让 学 生 自主学 练 ,提 出 自己 的 见 于 性格 的 伟 大 .这 一 点 往 往 作激情 . 发展学生
学生之友 ・ \ d 学版 2 1 车第 7 00 期
艺 术 长 廊 ☆

析体 试 育课 堂教 学
中心理 气氛 的有效调控
文 / 晓 张
体 育课 堂教 学心理气氛是体 育 教 学 过 程 中相 对 稳 定 的 集 体 情 绪 状 态 , 是 教 学 中 集体 心理 动 态 结构 的 它 特 点 之 一 , 体 育教 学 活 动 的 心理 背 是 景 。 体 育教 学 中 学 生 心 理 气 氛 具 有 相 对 稳 定性 和 流 动 变 化 的 特 点 。 心

著 名 的 科 学 家爱 因斯 坦 曾经 说

们 通 常 的认 识 ” 众所 周 知 . 响 儿 材 和 课 堂 组 织 教 学 的特 点 .更 需 要 影 童 成 长 以及 的 成 材 的 两大 心 理 因素 学 生 用 身 体 参 与 练 习 以及 学 生 之 间 是 智 力 因素 和 非 智 力 因素 . 以说 . 的互 相 配 合 来 获 得 知 识 与 技 能 . 可 这 在 儿 童 的 成 长 过 程 中 ,智 力 因素 作 样 就 客 观 地 为 培 养 爱 国主 义与 集 体 为操 作 系统 , 时每 刻 都 在 起 作 用 . 主义 提 供 了条 件 。 : 术 练 习让 学 每 如 武 而非 智力 因素往往 在关键 时刻 . 起 生 了 解 武 术 足 中 华 民族 的 传 统 体 着决定性的影响 。非智力 因素主要 育 , 着悠 久 的 历史 , 有 从 向学 生 进 包括 需 要 、 趣 、 兴 自信 心 、 格 、 性 习惯 行 爱 固主 义 教 育 : 习排 球 时 。 学 练 让 等 包括 身体 素质在 内的 生理 因素 生 知 道 巾 固老 女 排 历 经 千 辛 万 苦 拼 而 体 育教 学融 知 识 、 能 、 质 、 技 素 道 夺 获 得 “ 连 冠 ” 五 以及 本 届 奥 运 会 新 德 和 意 志 与 情 感 为一 体 . 它 比其 它 女 排 奋 勇 夺 冠 的故 事 .来 激 发 学 生 学科更具有 实践性和技能性 。而且 爱 祖 国 ,增 强 民族 的 自尊 心 和 自豪 非 智 力 因素 对 体 育 教 学 .既 可 以产 感 : 如 : 掷 垒 球 的“ 满 弓 ” 导 又 投 拉 辅 生 积极 或 消 极 的 影 响 . 又 可 以在 体 练 习时 , 町以培养学生遵 守纪律 , 两 育教 学 中得 到 有 效 的发 展 .或 受到 人互相配合 , 与人合作的精神 : 投掷 消 极 的 抑 制 。 因此 体 育老 师应 当 了 垒球 的过 程 巾教 育学生不 抢好球 。 解学生 、 尊重 学生 。 把握好 学生非智 不 拎 近 球 ,把 方 便 留 给别 人 的 良好 力 因素 发 展 的 方 向 ,使 体 育教 学对 品质 ; 杠 练 习 时 , 人 在 练 习 , 单 一 其 形成开 朗、 自信 、 乐观等非智力 因素 他 人 进 行 保 护 帮 助 ,教 育 学 生关 心 有 一 定 的 影响 力 别人 , 帮 互 助 的集 体 主 义精 神 。 互 在 新 课 标 的 体 育教 学 中 .非 智 二 、 力与 习惯 的培 养 能 力 因素的培养作 为一项教 学 目标摆 能力足胜 任某项任务 的主观条 在 重要 的 位 置 .这 足 以看 到 非 智 力 件 ,I 惯 足 在 长期 里 逐 渐 养 成 的 . 1习 『 『 因素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非智 力因 I不容 易改 变的行为倾 向。 此 1 寸 素 ,是 广 大体 育 教 师 应该 探 讨 的 问 在体育教学 巾应着 重加强 能力与习 题 。 本 文就 从 以 下 几 个方 面进 行 一 惯 的培养 。 在体 育课 巾, 以让学生 可 点 小 小 的 阐述 自己 当一 次 小 老 师 ,依 次领 做 准 备

中学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培养

中学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培养

磁熊 詈 ; 中学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培养
朱云蜂

荆 门市体 育艺术 学校 ,湖北
荆门 4 4 8 0 0 0
论 坛
摘 要
体育教 学的经验表明, 知识技 能的掌握是人 的智力与人 的非智力 因素学质 量的提 高, 更有 利人 的发展 。因此, 非智力 因素在体 育教 学中起 着不可忽 视的作用。本文论 述 了兴趣 、 情感 、 意志 、 个性等方面在体 育教 学中的作用, 简单说 明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 学
4 . 意志 的培养
二、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 情感 的培养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 , 是行动的精神支柱, 是 沟通教师、 教材、 学生的纽带。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学生提高 学习效率, 起正 向的推动作用: 消极的情感则会干扰 、 阻碍学 习, 使学习效率降低 , 甚至引起不良的行为, 起反向的作用。 学生对教师没有感情甚至反感 , 那么教师讲课再好学生也听
中的作用和培 养方法。
关键词 体 育教 学
非智 力因素 作 用 培 养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1 3 — 0 1 1 8 . 0 2 情绪情感积极乐观的动力作用: 利用体育教学紧张刺激、 激
烈竞 争 、 游 戏愉 悦 的特 性 , 促进学 生对体 育课 的热爱 , 满足 他 们热 情好动 、 自尊心 强 、 争强好 胜 、 表现 自己的欲望 ; 利用 团 队比赛 、 游戏, 满足 他们 的归属感 和集 体感 ; 利用 多种 多样的 体育 教学 内容 、 方法 、 手段 , 满足 他们 的体育 参与 的要求 。 中 学 时期 的学生活 泼好 动 , 自控力 差 , 体育课 上表现 得更 为突 出, 而他 们又有 较 强的 自 尊心, 在对他 们进行 管理 教育 时要 有 耐心 , 注 意方式 、 方法, 切 忌简单粗 暴 。

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非智 力 因素 的 界 定
非智 力 因素是 指 不 直 接参 与 认识 过 程 , 对 但 认识过程 起直 接制约 作用 的心 理 因素 , 包括 动机 、 兴趣 、 志 、 意 情感 等[ 。根据 非智力 因素对 学 习活 1 ] 动的作用程 度 和心 理 活 动 的 调节 范 围 , 以把 非 可 智力 因素分三个 层次 。第 一层 次主要 指 的是世 界 观、 人生 观 、 信念 、 想 等 , 学 习具 有全 面 、 泛 理 对 广
19 1
在 教学 过程 中体育 教 师 利 用 自身 专 业优 势 , 优 用
美、 娴熟 的示 范动作 , 给大 学生 带来 美 的享受 。通 过 开 展 团体 活动 , 学 生切 身 体 验 奉献 、 让 团结 、 和
2 2 2 改进 教学 方法 , .. 激励 学 习兴趣 教学 方 法对 学生 掌握运 动技能起 着 至关重 要 的作 用 , 教学 方法 要根 据不 同的教学 内容 而改 变 。 教 师要 根 据 大 学生 的性别 、 龄 、 年 生理 、 心理 等 特 点 , 真钻 研 教 材 内容 , 据学 校 现有 的器材 、 认 根 场 地情 况 , 采用 多种 灵活 多样 的教学方 法 , 学生 感 让
年北 京奥运 会 的召 开 , 民对 体 育 的 关 注逐 渐 增 居
强 , 身热情 日益高 涨 , 民健 身运 动在 我 国开 展 健 全 的如火 如荼 , 大学体 育教 师应 以此 为契机 , 对大 学 生 体 育锻炼 的 目的性 进 行 教 育 , 体 育 教学 过 程 在 中让大 学生 掌握 体育 基 本 理论 知 识 、 动 技 能 和 运
2 大 学体 育 教 学 中培 养 非 智力 因素 的途 径

高职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高职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指包 括 智 力 以外 的心 非
理 因素 、 境 因素 、 环 生理 因素 以及 道德 品质等 。也就是 说, 非智力 因素 是指 那些 不 直 接 参 与对 客 观事 物 的具 体操 作 , 又对认 知过 程起 直接制 约作用 的心理 因素 。 但 它包 括动机 、 兴趣 、 性格 情感 、 习惯 、 意志 等。在 学生学
趣对 正在进行 的体 育 活动 具 有促 进 作 用 ; 由认 识 到实
践 的过 程需要 动机 来 推动 人 们 进行 活 动 , 发 了 的动 激 机 又能加速认 识 的进程 。如果 我们忽 视 了体育 教学 中
也是如 此 。体育教 学既 是体 育教师 向学生传 授体 育知 识 、 动技 能 , 运 并有 效地 发展 学生身 体 、 增进 健康 、 强 增 体 质 的过 程 , 同时 又是 对 学生 的思 想 品德 和 意志 品 质
关键 词 : 育 教 学 ; 智 力 因素 ; 养 策 略 体 非 培
随着 经 济的迅 速发展 , 社会 竞争 日益加剧 , 社会对
某 种 活动的一 种心理 倾 向 ; 意志 是 自觉 地确定 目的 、 制
人 才 的要 求也 日益 表现 为 多元 化 , 只有 那 些社 会 适应
能 力 强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 激 烈 的 竞 争 中 , 能 经 得 起 考 在 才
能 激发师 生在体 育教 学 内外 的热 情 , 而且 能持 续 影 响 体 育教学 的 近期 和长 远 效 果 。 唯物 辩 证 法 认 为 : 教 学 活动是一 个 由实 践 到认 识 , 由认 识 到实 践 的旋 转 再 式上 升过程 。这~ 过 程 中包 含 着 兴 趣 、 动机 、 格 、 性 意 志 等诸多心 理活动 , 些 心理 活动 对 体育 教 学 起 着 非 这 常 重要 的作 用 。而在 整个 体 育 教 学过 程 中 , 智 力 因 非 素 始终影 响着教学 过程 中实践 和认识 的全 过程 。 即兴

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探析

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探析

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探析[摘要]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增强体质培养人才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的心理因素。

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

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多,先天少,归根结底是后天培养起来的。

我们对学生教学中培养知识与技能,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应。

它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六大功能。

对教学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教师如果重视采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独立性格,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深刻地揭示出,学生学习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取得的。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就会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制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阶段人才的竞争,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在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

一、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结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

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育身,而且要育心。

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不应忽视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赵斌
【摘要】要实施三维目标的整合,优质地培养四有新人,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本文介绍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作用,以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转化诱导;激趣生情;启智求真;乐育英才
【作者单位】赵斌(1969 ),男,江苏宜兴人,宜兴市和桥职业高中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
当今新课改已要求教学过程应进入师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师生的精神世界,让师生身心作为生命体共同参与。

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由此焕发生命活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非智力因素,将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不竭动力,将使教者做到真情实意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染学生,使更多学生明确目的,认真上课,发挥内因,主动进取,要求进步,自我转化,提高品位,早日成为四有新人。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谈一些粗浅之见。

一、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与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非智力因素是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概念,包含一系列的多元心理活动。

它由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组成的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组成(不包括影响学习活动的客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二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即是一般常见的由动机、兴趣、情志、意志、性格等多种因素组成;三是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即与学习活动息息相关的直接与密切的要素组成。

如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等多项因素组成。

在教与学过程中,智力因素是核心、非智力因素是动力,两者发展是同步的。

任何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有关知识,都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

而且非智力因素是引起智力因素发展的内驱力,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互补作用。

实践证明:智力因素可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反之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又可使学生坚定信念,稳定情绪,强化动机,创造热情,排除干扰,活跃智力活动,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

现代教学理论还证明:非智力因素能转化学习动机;转变为学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具有“引导”作用;可以有“维持”作用,让学生持之以恒,有恒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有“催化”作用,能使学习者自我制约,使学习活动井然有序,提高效率;可以有“强化”作用,能不时警钟长鸣,不断克服疲沓、松懈、漫不经心、情绪低落等消极情绪。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产生巨大的内在驱动力,激励着人们的智力不断发展和跃迁。

二、非智力因素的转化与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以心灵感动心灵,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快乐感化学生,最重要的是教者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愉悦向上的热情,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从而培养活生生的、完整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人。

具体作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趣生情,培养兴趣。

青少年模仿力强、生性好动,学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易分散与转移,神经系统工作持久力差,易疲劳,也易恢复。

因此,作为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刻苦钻研教材,掌握教材,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他们注意力。

如结合教材大纲内容、补充大量有趣体育游戏,增加内容生动的球类项目,开展舒展大方的武术动作,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比赛,介绍奥运会、残奥会,我国运动员为国争光事例,播放开、闭幕式录像,适当地用媒体剖析某个运动项目的分解要点等。

经常持久、形式多样地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其结果必然是使学生精神饱
·
671
·
满,心情舒畅地学习、探索、钻研、自主地自觉学习,争做上好体育课的促进者、学习者与研究者。

(二)坚定信念,培养意志。

1.可采用竞争形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由于中学生具有竞争性的心理特征。

为此上课时,
适当采取游戏比赛、
教育比赛和测验比赛。

对枯燥乏味的队列、体操队形变换,对某一田径项目的分解动作比赛
等,一旦让大家竞争参与,结果每个学生情绪饱满,大大激发了练习、训练、测试的热情,这样既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坚毅、勇敢、顽强、果断、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

必须指出:组织上述活动,教者必须在组织形式、竞争比赛要求、运动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比赛后,除评定成绩外,还要对学生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要及时进行评估总结,鼓励学生胜不骄、败不馁。

对于教师也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也应表现出大爱,关心爱护学生,有一定责任心。

2.可选身边事例激励学生,耐心引导,排除心理上的压力。

在执教跨越式跳高教学中,针对少数同学畏高情绪,教者要选择能勇敢越过障碍的同学,表扬他们是“我身边最勇敢的同学”,并请他们示范,予以表扬。

另外还要详细讲解分步动作要领,指导学生做好辅助动作,有低到高、有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同学敢跳到会跳,由会跳到达标。

3.用奥运精神鼓舞学生。

可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生理的差异,用奥运会或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来激励学生,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三)严明纪律,学会自控。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体现在体育教学策略之中,而在具体教学中要严明纪律,让学生不断自我约束,具有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必然使学生发自肺腑高兴地欢迎上体育课,并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因此,笔者在平时执教时注意做到
“四个到位”。

1.认识到位。

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平时笔者用事实说话,以事实使学生悟理。

笔者还介绍奥运会上,南非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连续26次打破残疾人世界记录,成为
当今“世界上跑的最快的无腿人”。

事实告诉学生,一个人只要刻苦训练、严守律己,严于律己,就能无往而
不胜,就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高举“精神寓于运动”(残奥会语)在运动中获得快乐、熏陶和锤炼。

2.要求到位。

要精心准备,向学生明确提出每
次上体育课的要求,用要求统一学生思想、用要求规
范学生的行为,用要求诱引学生上好每节体育课。

经过多年实践、探究与尝试,自己总结归纳出“课前
提出要求———课中引导教育———课后小结褒贬”的流程来组织教学,
有序进行体育教学实践。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准备,
持之以恒,按照上述程序组织实施每堂课的要求,一定能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练习到位。

它是养成遵守纪律的关键。

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持久性又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教学任务必须反复训练、反复抓、抓反复。

如集合站队,要求学生快、齐、静,开始总有些学生拖拖拉拉,站队缓慢,且东倒西歪。

这时,教者必须严肃地要求学生重新集合站队,直到附合要求。

事实证明,每节课必抓、必练,必能培养学生一切动作听指挥的良好作用。

4.教育到位。

由于事物总存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少数同学不自觉遵守纪律,教者出于爱心,以人为本,必须耐心指导、教育、帮助,必要时还应个别谈心,个别指导,分析原因,找出症结。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表现,教态必须及时小结,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肯定其进步,使之成为自觉遵纪的好学生。

(四)快乐“体育”,培养情感。

所谓“快乐体育”教学是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教学。

其核心是全面育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素质和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具有现代思维定向和主动适应社会的态度,具有十分健壮的体魄和高度的精神文明。

而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对自身活动所持态度的体验。

良好的情感可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并能持久地产生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要针对学生心理个性差异的特点,切实理解教材,感知教材。

带着“以己之情,感动学生之心”的愿望,精心设计组织教材,并有序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双边活动。

由于采用快乐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然能使学生接受感情的催化,激发他们感情的火花,充满信心地学习和操作训练。

三、结语
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内因,主动进取,产生新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求意识,教者必须提高自己素质,熟练掌握设计能力、施教能力、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还必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宽容学生,以人为本,装满大爱,千方百计,上好每堂课,千思万想,做到教书育人,启智求真,乐育英才。

·
7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