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和S参数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简称VNA)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电磁器件和电路的工具。
它可以通过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电压和电流的振幅、相位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试和分析。
1. 连接仪器:首先,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连接。
确保连接的线缆和连接头无损坏,并保持良好接触。
接下来,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射频输入端口与信号源连接,用以提供测试信号。
同样,确保连接线缆无损坏,保持良好接触。
2. 设置测试参数: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界面,设置测试参数。
通常包括频率范围、功率级别、带宽等。
根据测试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参数设置。
3. 校准:在进行任何测试之前,必须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旨在消除测试系统中的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开路校准、短路校准和负载校准。
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按照指示进行校准操作。
4. 进行测量:校准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
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的测量参数,如S参数、功率、相位等。
通过修改测试参数,可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5. 分析数据:测量完成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矢量网络分析仪通常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显示功能。
可以通过画图、计算和查看不同参数的数值等方式,深入了解被测设备的性能特征。
6. 导出结果:最后,将测量结果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矢量网络分析仪通常提供多种数据导出格式,如CSV、TXT 等。
选择合适的格式,并保存数据。
以上是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步骤。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和分析。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建议参考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用户手册和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使用方法;2.掌握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带传输线在不同滤波器下的s参数,幅值,相角(arg),损耗,驻波比;二、实验仪器射频微波与天线的接收装置,两根SMA线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接带通滤波器的滤波输入和矢量分析仪的DET端口,滤波输出和矢量分析仪的DUT端口,可通过显示屏观察S11反射系数和S21传输系数的特性参数。
2.利用鼠标点击device选择cmo3,此时可以通过图形上方S11下拉箭头处进行参数切换。
3.再次点击device选择sweep parameters设置频率范围和频点,带通滤波器频率范围为1500MHZ-3000MHZ,低通滤波器为200MHZ-3000MHZ,频点设为500。
4.点击左下角加号可显示图中频率对应的数值,拖动滑块可改变频率。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低通滤波器相对电平(mag(s11))-11.3dB相位(arg)-11.3°模值(|z|)82Ω实部(z_re(s11))79.6Ω虚部(z_im(s11))-19.8Ω驻波比(swr(s11))1.742、高通滤波器相对电平(mag(s11))-12.2dB相位(arg)-22.4°模值(|z|)78.6Ω8实部(z_re(s11))77.2Ω虚部(z_im(s11))-15.1Ω驻波比(swr(s11))1.663、带通滤波器相对电平(mag(s11))-7.1dB相位(arg)-39.2°模值(|z|)96.7Ω实部(z_re(s11))79.2Ω虚部(z_im(s11))-55.1Ω驻波比(swr(s11))2.604、带阻滤波器相对电平(mag(s11))-6.6dB相位(arg)-4.3°模值(|z|)137.7Ω实部(z_re(s11))136.9Ω虚部(z_im(s11))-11.7Ω驻波比(swr(s11))2.765、带通滤波器LTCC相位(arg)-15°模值(|z|)58Ω实部(z_re(s11))40Ω虚部(z_im(s11))42Ω驻波比(swr(s11))2.6。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测试方法

矢量网络分析仪在通信测试中的应用
1 2
S参数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测量散射参数(S参数), 用于描述线性微波网络的反射和传输特性。
阻抗测量
通过测量S参数,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设备的阻 抗特性,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特性阻抗等。
3
相位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测量信号的相位信息,用于 分析信号的传播延迟和相位失真等。
PART 04
矢量网络分析仪在通信领 域的应用
通信系统中的传输线效应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特性
传输线具有电阻、电感、电容和电导等分布参数,这些参数会影响 信号的传输性能。
传输线的反射和传输
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会遇到反射和传输两种现象,反射系数 和传输系数是描述这两种现象的重要参数。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连接测试设备
将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电缆、连接器 等设备和配件按照测试要求连接好,确
保连接稳定可靠。
进行测试
启动矢量网络分析仪,按照设定的测 试参数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设置测试参数
根据测试目标和要求,设置矢量网络 分析仪的测试参数,如频率范围、扫 描点数、中频带宽等。
重复测试
根据需要,对同一测试对象进行多次 重复测试,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接收机对反射信号和传输信号进行幅 度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送至处 理器。
DUT对入射信号进行反射和传输,反 射信号和传输信号分别被定向耦合器 接收并送至接收机。
处理器对测量结果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提取幅度和相位信息,并根据需要进 行校准和误差修正,最终输出测试结 果。
关键性能指标解析
频率范围
矢量网络分析仪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 通常覆盖多个频段,如微波、毫米波 等。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简称VNA)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电磁网络参数的高精度仪器。
它主要用于测试和优化射频和微波器件的性能,如天线、滤波器、放大器、集成电路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针对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教程,帮助您快速上手使用该仪器。
一、仪器介绍矢量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精密仪器,主要由信号源、接收器和调制器等组成。
它能够通过在被测设备上施加相应的输入信号,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从而计算出设备的散射参数(S-parameters)。
矢量网络分析仪通常具有高精度、宽频率范围和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基本操作1. 连接被测设备:首先,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输出端口与被测设备的输入端口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如果被测设备具有多个端口,需要逐个连接。
2. 仪器校准:在测量之前,需要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有三种常见的校准方法:全开路校准、全短路校准和全负载校准。
具体的校准方法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性质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设置测量参数:在测量之前,需要设置一些测量参数,如频率范围、功率级别、测量类型等。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特性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 启动测量:配置好测量参数后,可以开始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矢量网络分析仪会自动控制信号源和接收器,并采集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数据。
5. 数据分析:测量完成后,可以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数据处理操作包括绘制频率响应图、计算散射参数、优化器件设计等。
三、注意事项1. 确保连接正确:在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前,需要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以避免测量误差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确保连接的电缆和连接器的质量良好,以减小测量误差。
2. 避免干扰源:在进行测量时,需要避免与其他无关信号源相互干扰,如电源噪音、射频噪声等。
可以通过在实验室中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小干扰。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介绍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介绍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简称VNA)是用于测量微波电路参数的一种测试仪器。
它可以同时测量幅度和相位,由此可以得到电路的S参数,进而确定电路的电学特性。
原理VNA的核心是一组相互独立的大功率信号源和敏感的接收器,它们分别通过大量的各向异性元件、耦合器以及各种整流器、差分与单端平衡器和放大器等等电路连接起来。
VNA中最基本的组件是频率控制单元,它使用一个可变频率信号源来生成一个宽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并令它经过电路中的传输诸元、非线性元件、各种过渡网络等,从而获得电路的各种参数。
VNA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VNA内置的信号源生成一个可变频率的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耦合器输入待测电路中;2.信号在待测电路中进行传播,经过一些变化,并从待测电路中输出;3.输出信号再通过耦合器进入VNA中的接收器,接收器将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测量待测电路的各种参数;4.VNA将测量所得的各种参数进行处理,即可确定待测电路的S参数。
优点VNA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精度和高灵敏度:VNA的测量精度通常可达到0.1 dB,接近于理论计算值,测试范围也非常宽;2.测量速度快:VNA的测量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数毫秒,节省了大量的时间;3.大量的参数:VNA可以测量电路的各种参数,如S参数、Y参数、Z参数等等;4.多功能应用:VNA不仅可以测量微波电路,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光学、无线通信等。
应用VNA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1.无线通信:VNA可以测量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电学特性,如天线、滤波器、变频器等等;2.微波电路设计和生产:VNA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电路的性能,并帮助改进电路设计;3.光学:VNA可以用于测量光学器件的特性,并对光学器件进行性能评估;4.材料研究:VNA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各种特性材料的电学特性。
总结矢量网络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微波测试仪器,它可以测量电路的各种参数,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经成为无线通信、微波电路设计和生产、光学、材料研究等领域必备的测试仪器。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

ED
ES
ERT
ED = 方向性 ERT = 反射频响
ES = 源失配
S11A S11M = 测量值
S11A = 实际值
S11M = ED + ERT
S11A 1 - ES S11A
第38页/共58页
校准:全双端口12项矢量误差校准
• 有全部12个误差修正项
正向误差模型
反向误差模型
Port 1
Port 2
第11页/共58页
• 回波损耗
传输线理论:回波损耗
来自信号源的功率 = Pi
Pi
反射正比于阻抗匹配
回波损耗 RL = - 20Lg( r )反射系数按电压表示: G = Vr / Vi r = 1G1
阻抗 不匹配, 不是 50 Ohms
第12页/共58页
传输线理论:反射参数
第13页/共58页
传输线理论:史密斯圆图
第19页/共58页
线性和非线性:为什么测量群延迟?
• 相位波动相同但群延迟不同
相位
相位
群延迟
f
-dd f w
f
-dd f w
群延迟
f
f
第20页/共58页
线性和非线性:有无失真 – 网络是否线性的标准
• 饱和、临界、交调、以及其他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信号失真 • 对系统的影响取绝于系统结构和失真类型和总量
=
+
频率
相位偏移 频率
/格
/格
O
1
O
45
相位
相位
第18页/共58页
线性和非线性:群延迟
• 群延迟波动表示相位失真
• 平均延迟是电子延迟
• 跨度对测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网络分析仪基本操作介绍

仪测试误差,得到被测件修正值
校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CH1 S 21 &M log MAG CH2 MEM log MAG Cor
1 dB/ 1 dB/
Cor
REF 0 dB REF 0 dB
存盘:[save/recall]menu
谢谢!
Port 2
Fwd
DUT
信号单方向传输,单向指标测试 port 2 :传输信号接收端 port 2点误差不能通过校准消除 可完成response, one-port 校准 经济性
Port 1
Port 2
Fwd
DUT
Rev
信号双向传输
正向,反向指标同时测试 S 参数一次测试完成 two-port 校准,消除port2 端口误差 精度高
3. 1-PORT单端校准
SHORT OPEN LOAD
4. FULL 2-PORT双端校准
SHORT
SHORT
OPEN
OPEN
LOAD
LOAD
DUT
反射测试 消除测试端口所有误差 Directivity Source match Reflection tracking 校准件:
open short load
two-port 校准 频响校准
校准前
x2
1 START 2 000.000 MHz
2 STOP 6 000.000 MHz
不同的校准方法总结
1. 不校准
DUT
2. 频响校准
thru
DUT
方便 消除频率相应误差 不要求高精度 传输测试=直通 反射测试=短路
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和S参数测量

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和S参数测量1.戴上接地手镯(任何人,任何时候!)2.接通电源(把源放到工作台上)。
你需要开启4个“Line/Power”按钮。
3.根据需要把连接器和额外的电缆接到网络分析仪。
用网络分析仪电缆时要非常仔细,不要使它们过份弯曲。
]4校准网络分析仪(仅S11或S22反射测量)。
a.按你使用的连接器类型选择校准套件。
b.设置频率范围。
在STIMULUS控制上按start,键入所要的起始频率。
对停止频率重复同样步骤c.拿走校准装置腾清桌面。
然后在屏幕的软键菜单上按MORE,接着按DELETE CAL SET,最后选择一个数字。
d.选择校准类型。
通常是CAL1-7mm,因为这是连接到网络分析仪的电缆类型。
e.选择S11-1端口或S22-1端口(取决于你要使用的电缆)。
f.提示你把校准标准放到电缆终端。
它们在木盒中。
1.从短路块开始(贴有标志)。
连接短路块,按软键SHORT,在进行测量时(很快)SHORT有下划线。
取下短路块,把塑料盖放到标准上,并找到开路块。
2.开路块。
它的长度与短路块相同,但直径较小并在末端有一个孔。
按OPEN,等到O PEN有下划线,取下开路块,将塑料盖放到原处。
3.找到负载标准。
这是盒中长而光滑的圆柱。
把它接上并按LOAD,按BROADBAN D,再按DONE LOADS。
假设我们的负载在整个校准频率范围都很精确,因此这是“宽带的”标准。
放好塑料盖,将所有标准放回盒中。
(注意!这些标准又小又贵,如果丢失我们就没有其它标准了。
)省略隔离测量。
i.按SAVE 1-port CAL。
按一个数字,这是你要保存校准设置的位置。
它应回答“Correction ON”。
ii.检查校准。
最坏情况通常是开路,因而要再次放上开路标准。
在FORMAT菜单上按SMITH CHART。
应在smith图右边看到一个小点,但也可能看到的是一条短线。
用同样方法检查短路和负载。
对于短路,应在smith图左边看到一个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及S参数测量§1 基本知识1.1 射频网络这里所指的网络是指一个盒子,不管大小如何,中间装的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它只要是对外接有一个同轴连接器,我们就称其为单端口网络,它上面若装有两个同轴连接器则称为两端口网络。
注意:这儿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网络是比较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这儿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简单的射频器件(射频网络),而不是互连成网的网络。
因为只有一个口,总是接在最后又称 1.单端口网络习惯上又叫负载ZL终端负载。
最常见的有负载、短路器等,复杂一点的有滑动负载、滑动短路器等。
²单端口网络的电参数通常用阻抗或导纳表示,在射频范畴用反射系数Γ(回损、驻波比、S)更方便些。
112.两端口网络最常见、最简单的两端口网络就是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
²匹配特性两端口网络一端接精密负载(标阻)后,在另一端测得的反射系数,可用来表征匹配特性。
²传输系数与插损对于一个两端口网络除匹配特性(反射系数)外, 还有一个传输特性,即经过网络与不经过网络的电压之比叫作传输系数T。
插损(IL)= 20Log│T│dB ,一般为负值,但有时也不记负号,Φ即相移。
²两端口的四个散射参量测量 两端口网络的电参数,一般用上述的插损与回损已足,但对考究的场合会用到散射参量。
两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有4个,即S 11、S 21、S 12、S 22。
这里仅简单的(但不严格)带上一笔。
S 11与网络输出端接上匹配负载后的输入反射系数Г相当。
注意:它是网络的失配,不是负载的失配。
负载不好测出的Γ,要经过修正才能得到S 11 。
S 21与网络输出端匹配时的电压和输入端电压比值相当,对于无源网络即传输系数T 或插损,对放大器即增益。
上述两项是最常用的。
S 12即网络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对不可逆器件常称隔离度。
S 22即由输出端向网络看的网络本身引入的反射系数。
中高档矢网可以交替或同时显示经过全端口校正的四个参数,普及型矢网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插头重新连接才能测得4个参数,而且没有作全端口校正。
1.2 传输线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泛称传输线。
常用的有两种:双线与同轴线,频率更高则会用到微带线与波导,虽然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但其基本特性都可由传输线公式所表征。
²特性阻抗Z 0 它是一种由结构尺寸决定的电参数,对于同轴线:式中εr 为相对介电系数,D 为同轴线外导体内径,d 为内导体外径。
²反射系数、返回损失、驻波比 这三个参数采用了不同术语来描述匹配特性,人们希望传输线上只有入射电压, 没有反射电压, 这时线上各处电压一样高,只是相位不同,而实际上反射总是存在的, 这就需要定义一个参数。
•式中ZL 为负载阻抗, Z为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由于反射系数永远≤1, 而且在甚高频以上频段手边容易得到的校准装置为衰减器,所以有人用返回损失(回损)R.L.来描述反射系数的幅度特性,并且将负号扔掉。
••••回损R.L. = 20Log│ΓdB (1.4)有反射时, 线上电压即有起伏, 驻波比(S.W.R)是使用开槽测量线最易得到的一个参数,比较直观。
当|Г|<< 1时,ρ= 1 + 2│Γ│ (1.6)•本仪器三种读数皆有, 可任意选用。
²阻抗圆图如A,B两个规格的天线,若只在标网上选择,肯定选B而不要A,而在矢网上看,A比B有潜力得多,加个电容就比B好了。
这种情况是大量存在的,在全波振子对测试中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在调试中首先要将天线阻抗调集中(在圆图上成团)。
举例来看,反射网与振子高度调节就有这种情况,折合振子单边加粗也有这种情况,然后再采取措施(如并电容,串电感,调短路片位置,改平衡器内导体等)使其匹配。
而且经常不是使中频处于圆图中心,而是使整个频带处于中心某一小圆内,即牺牲一下中频性能,来换取总带宽。
阻抗圆图上适于作串联运算,若要作并联运算时,就要转成导纳;在圆图上这非常容易,某一点的反对称点即其导纳。
请记住当时的状态,作阻抗运算时图上即阻抗,当要找某点的导纳值时,可由该点的矢徑转180°即得;此时圆图所示值即全部成导纳。
状态不能记错,否则出错。
记住,只在一个圆图上转阻抗与导纳,千万不要再引入一个导纳圆图,那除了把你弄昏外,别无任何好处。
另外还请记住一点,不管它是负载端还是源端,只要我们向里面看,它就是负载端。
永远按离开负载方向为正转圆图,不要用源端作参考,否则又要把人弄昏。
圆图作为输入阻抗特性的表征,用作简单的单节匹配计算是非常有用的,非常直观,把复杂的运算用简单的形象表现出来,概念清楚。
但对于多节级连的场合,还是编程由计算机优化来得方便。
²传输线的传输参数同上面两端口网络,不再重复。
1.3 有关仪器的几个术语²网络分析仪能测单或两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的仪器, 称网络分析仪。
只能测网络各种参数的幅值特性者称为标量网络分析仪,简称标网。
既能测幅值又能测相位者称为矢量网络分析仪,简称矢网,矢网能用史密斯圆图显示测试数据。
²连接电缆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叫连接电缆(也有称跳线的),反射特小的连接电缆称测试电缆。
²反射电桥为了测得反射系数,需要一种带有方向性(或定向性)并保持相位信息的器件,如定向耦合器或反射电桥,本仪器采用的是反射电桥,它的输出正比于反射系数。
其原理与惠司顿电桥完全相同,只不过结构尺寸改小适于高频连接,并且不再想法调平衡,而是直接取出误差电压而已。
反射电桥一般只能测同轴线等单端馈线系统。
²差分电桥能测双线馈线系统的反射电桥称差分电桥。
²谐杂波抑制能力一般国产扫频源的谐杂波在-20dB左右,甚至杂散波只有-15dB,进口扫频源好的也就在-30dB多一些,外差式接收机对谐杂波的抑制能力皆在40dB以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对于宽带检波低放的扫频仪与标网,不外接滤波器对寄生谐杂波是没有抑制能力的,有时就会出现下面几种问题:滤波器带外抑制会被测小,天线驻波会被测大,窄带天线增益会测低。
²动态范围仪器设置到测插损,将一根好的短电缆的一头接到输出口,另一头接到与屏幕显示相对应的输入口上,按执行键进行校直通后,拔掉电缆后仪器显示的数值即动态范围,应≥70dB。
²对插损的广义理解隔离度不该通而通了的插损称隔离度或防卫度。
方向图天线对一固定信号在不同方向的插损称方向图。
§2 传输线的测量2.1 同轴线缆的测量一.测电缆回损1.待测电缆末端接上阴负载(或阳负载加双阴),测其入端回损,应满足规定要求。
假如是全频段测试的话,那一般是低端约在30-40分贝左右,随着频率增高到3GHz,一般只能在20dB左右。
假如全频段能在30dB以上此电缆可作测试电缆,一般情况下尤其是3GHz附近是很难作到30dB的,能作到26dB就不错了。
2.回损测试曲线呈现周期性起伏,而平均值单调上升,起伏周期满足⊿F=150/L,式中L为电缆的电长度(米),⊿F单位为MHz,则此电缆属常规正常现象,主要反射来自两端连接器处的反射;若低端就不好,甚至低频差高频好,或起伏数少,则电缆本身质量不好。
3.回损测试曲线中某一频点回损明显低于左右频点呈一谐振峰状,此时出现了电缆谐振现象。
只要不在使用频率内可以不去管它,这是电缆制造中周期性的偏差引起的周期性反射在某一频点下叠加的结果,我们只能先避开它。
这种现象在1998年我们买的SYV-50-3电缆中多次碰到,回损只有10-14dB,粗的电缆倒不常见此情况,用户只有自己保护自己,选择质量好的才买。
4.在测回损中出现超差现象时,可按下面提到时域故障定位检查加以确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测电缆插损(也称测衰减)1.替代法在使用要求频段下,用插损档通过两个10dB衰减器用双阳校直通,校后用电缆代替双阳接入两衰减器之间即得插损曲线,此法为最常用的方法。
2.回损法测插损在仪器经过开短路校正后,接上待测电缆,测末端开路时的回损,回损除2即得插损,此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出现插损为正的矛盾,特别适合于已架设好的长的粗馈管首尾相距较远的场合。
3.非正常情况检测电缆时最好用全频段测试,插损由小到大应是一单调平滑曲线,并且插损在标准规定以内,小有起伏也不要紧,那是反射叠加引起的。
但若有某一频点附近显著高于左右频点(插损增大)呈一下陷曲线状,说明此电缆有问题。
多数是连接器外皮压接不良所造成,返工后重测。
少数是电缆本身形成的,那么此电缆只能隔离待查,停止使用。
连接器外皮显著接触不良,可用下面提到的电缆屏蔽性能检查方法加以确诊。
三.同时测插损与回损可按说明书4.7节进行双参量测量。
双参量测量精度不如单参量高,若无必要,以采用单参量为宜。
四.同轴电缆电长度的测量1.引言在射频范围内,经常采用同轴电缆对各个功能块、器件或振子单元进行连接(即馈电),除了要求插损小、匹配好之外,常常还对引入的相移提出要求。
一般只要求相对相移,譬如同相天线阵或功率组合单位等。
它们要求每根电缆一样长,而收发开关或阻抗变换场合则会提出长度为λ/4的要求,而U形环平衡器又会提出长度为λ/2的要求,这就出现了如何测电缆电长度的问题。
在不加支持片的同轴线段中,同轴线段的机械长度(或几何长度)与电长度是一致的,在有支持片或充填介质的情况下两者是不同的,机械长度与电长度之比为波速比(也有称缩波系数,或缩短系数),一般在0.66到1之间,电长度显得长些,而实际机械长度显得短些。
实际上要求的是电长度,矢网正好能测电长度。
2.测反射相位定电缆电长度当电缆末端开路时,在其输入端测其反射的相位是容易的,由于反射很强测试精度也较高。
当然末端短路也是可行的,但不如开路时修剪长度来得方便,因此常在末端开路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ⅰ、λ/4电缆的获得²仪器设定在要求的使用频率下点频工作,在测回损状态下校开路与短路。
²接上待测电缆(末端开路),若电缆正好为λ/4时,相位读数应在1800附近。
若Φ<1800则说明电缆偏长,反之则偏短。
²此法也适于测λ/4奇数倍的电缆,致于是3λ/4还是λ/4,点频下是分不清的。
ⅱ、λ/2电缆的获得² 同前(即在点频测回损状态下校开路与短路)。
² 接上待测电缆(末端开路),若正好为λ/2则测试相位值应在00附近,若Φ在00以上(第一象限),则电缆偏短,若在3600以下(第四象限),则偏长。
²此法也适于λ/2整倍数的电缆,至于是λ还是λ/2,在点频下是分不清的。
ⅲ、与参考电缆比相对长度²同前(即在点频测回损状态下,校开路与短路)。
²接上参考电缆(也称标准电缆),记下相位读数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