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截面制作及判断标准

合集下载

端子外观检验标准

端子外观检验标准

端子外观检验标准
1.外观表面的检测
1.1外观表面不得有明显损伤、凹坑、破损或变形等缺陷。

1.2表面不应有洁净度不达标的明显氧化、腐蚀或锈痕;或金属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细小裂痕等;或塑料表面有脱落现象。

1.3端子的表面不得有焊锡、油污、手印、油漆等污物。

2.定位检验
2.1端子应与机械结构中的洞口密切配合,端子位置应有严格的定位要求,而且端子不得旋转。

2.2判断所用端子是否符合机械尺寸要求。

2.3判断端子的形状是否完整,比如插头或插芯等,其形状是否完整
3.连接效果检查
3.1对端子进行插拔试验,判断端子能否正常插入。

3.2检查连接效果:应有稳固、灵活的连接效果,不得有脱落或松动现象,接触不良的现象要十分严重;公母插座应有正确的插接顺序,避免插入不正确以及更换插座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4.材质检查
4.1检查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比如使用了低热量、耐低温、耐酸碱、阻燃等特性的材料。

4.2查看表面是否采用了金属相关材料,比如镀银金、铝合金、铜,以保证端子的正常连接。

5.外壳检验。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1. 引言端子截面分析是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用于评估电子设备中端子的电气特性和连接性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将对端子截面分析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分析方法、所需工具和关键参数等。

2. 端子截面分析方法端子截面分析的目的是评估端子的电气特性,如接触电阻、接触力和电流承载能力等。

常用的端子截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1 接触电阻测试接触电阻测试是评估端子连接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测量端子接触电阻的大小,可以判断端子是否正常工作。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四线法和两线法。

四线法可以消除测试引线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2 接触力测试接触力是端子连接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合适的接触力可以保证端子连接良好,防止信号干扰和电流不良传输。

接触力测试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或者力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通常以N(牛顿)为单位。

2.3 电流承载能力测试电流承载能力是端子截面分析中的关键参数之一。

它表示端子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大小。

电流承载能力测试需要考虑端子材料、形状和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端子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3. 端子截面分析工具进行端子截面分析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以便准确地测量和评估端子的电气特性。

常见的端子截面分析工具包括:3.1 测试仪器测试仪器是进行端子截面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常用的测试仪器包括接触电阻测试仪、压力传感器和电流承载能力测试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3.2 显微镜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端子的形状和连接状态。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端子的细节,从而评估其连接质量和接触面积。

3.3 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可以用于处理和分析端子截面分析的测试结果。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端子的电气特性和性能评估报告。

4. 端子截面分析关键参数端子截面分析的关键参数包括接触电阻、接触力和电流承载能力等。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端子的连接性能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压接端子标准截面积标准

压接端子标准截面积标准

压接端子标准截面积标准
压接端子的标准截面积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中国国家标准制定的。

根据这些标准,压接端子的标准截面积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规格:
1. 0.5平方毫米(mm²)
2. 1.0平方毫米(mm²)
3. 1.5平方毫米(mm²)
4. 2.5平方毫米(mm²)
5. 4.0平方毫米(mm²)
6. 6.0平方毫米(mm²)
7. 10平方毫米(mm²)
8. 16平方毫米(mm²)
9. 25平方毫米(mm²)
10. 35平方毫米(mm²)
11. 50平方毫米(mm²)
12. 70平方毫米(mm²)
13. 95平方毫米(mm²)
以上是常见的压接端子标准截面积标准,具体使用哪种规格取决于电气设备的功率、电流负载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选择压接端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匹配,以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端子截面分析JST部分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截面分析JST部分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截面分析JST部分端子压接标准
【产品名称】端子截面分析JST部分端子压接标准
【型 号】
【简单介绍】端子截面分析仪是飞母托米仪器针对线束行业品质检验而专门研发的一款精密检测分析设备,整套线束断面分析仪系统由端子切割研磨一体设备、腐蚀清洗、断面图像采集系统、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等单元组成,采用人体力学设计,模块化组合,流水线式工作流程,让操作更方便、快捷。

全套检测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一个端子的处理分析,极大地提高了端子断面品质检验的速度。

简易的操作、高品质的图像采集系统、精确的测量分析为您的生产保驾护航。

高性能显微观测仪和专用软件可简单正确地测量长度﹑计算面积。

放大倍率从 45 倍 ~ 最大 260 倍。

超过AWG30的极细线也能鲜明地显示出。

用新开发的断面评价专用软件,可测定 CH・CW,能瞬时计算出断面面积。

在最大倍率下的测量精度为 1 ~ 2µm。

线束断面分析仪检测显微镜能观察物体时能产生正立的三维空间像,立体感强,成像清晰和宽阔,线束断面分析仪仪具有较长的工作距离;配置高精度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组合成线束端子检测显微镜,高品质光学系统与高分辨率摄像头的完美组合,让断面图像更清晰,独特的定倍定档让测量更精确。

压接端子的断面分析检查用样品,只需要3分钟就能完成!!
【详细介绍】详见如下。

端子端面分析判定

端子端面分析判定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标准介绍: 一、端子压接翼a\b与端子壁、端子底部距离d:---见图A
端子翼与底部(或内侧)的距离d大于1/2单根铜丝直径(或端子板厚度); 二、端子压接翼a、b必须相接,且对称; ---见图A
A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三、压接毛刺高宽e/f:--见图B
a 毛刺高度e 尺寸须小于1/2端子板厚g; b 毛边宽度f 毛边的宽度f尺寸须小于1/2端子板厚g; c 底部不允许出现裂纹;
压接翼触底 (大于0.5平 方)
原因:端子导 线选用不合理;
压接翼触底 (大于0.5平 方)
原因:端子导 线选用不合理;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二、不合格的情况:
未包容铜丝, 开裂 原因:模具问 题;
未包容铜丝
原因:端子与 导线选用不合 理;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二、不合格的情况:
压接毛刺尺寸 超标
原因:模具问 题;
问题描述: 压接毛刺尺寸小于1/2材料厚度; 判定合格依据:底部无裂纹,其它性 能均能符合要求;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左右不均匀; 判定合格依据: 导线只有0.3(包括0.35)平方,无法保证其压 接左右均匀和不触底;压接后的铜丝形状、压 缩比,端子拉力、电压降均符合要求;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二、不合格的情况:
四、其它要求 a、导体中所有单丝的断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 b、导体与端子相接部位、单丝与单丝之间应无明显缝隙; c、端子压接部位应包住全部导体;
B
端子剖面分析判定介绍
由于国内端子压接设备、模具、端子、导线等原因,端子剖面无 法100%满足标准要求,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根据下面介绍来进 行判定;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断标准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断标准

文件名称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文件编号
制定 品管部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A0
页次
4.2.10 一侧的压接翼碰到内侧壁,抱住的单根或者多根导体未有变形如(图23)。NG
4.2.11 压接翼支撑角度<30度符合要求如(图24)。OK
4.2.12 压接翼支撑角度>30度如(图25)。NG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4.2.17 端子包筒内壁产生裂纹如(图30)(图31)。NG 4.2.18 导体跑出端子压接翼包筒如(图32)。NG 4.2.19 绝缘层被压入端子包筒如(图33)。NG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4.3 若客户对端子铆压有特殊要求,优先按照客户特殊要求进行判定。
序号
日期
修订内容
文件名称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文件编号
YSTZ-W-QC-003
制定 品管部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A0
页次
1.目的:
本指引旨在说明使用端子断面分析系统进行端子断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2.范围:
本指引仅限于线材与端子铆压,并客户有要求进行端子截面分析的线束产品。端子铆压截面分析
若有客户特殊要求,优先满足客户特殊要求。
线芯和端子材料的细节
不能确认此处
是否存在裂纹
图8
图9
不能或者很 难确认线芯
3.5.5 截面研磨抛光过程中,避免将边缘磨成圆角导致边缘轮廓无法显示。如(图10)
边角磨成圆角,无 法显示边缘轮廓
图10
4. 端子铆压切片截面判定标准: 4.1 一个标准的截面如(图11)应满足如下要求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

端子截面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端子截面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背景端子截面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连接接口部件,用于将电流传输到电路板或其他设备的引脚。

端子截面通常采用插针-插座的结构,以便于连接和断开。

端子截面的设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3. 端子截面设计端子截面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插针和插座的形状和尺寸插针和插座的形状和尺寸应该能够相互匹配,确保良好的连接和导电性能。

通常,插针采用圆柱形状,而插座则是对应的圆孔。

此外,插针和插座的尺寸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

3.2 材料选择端子截面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以及机械强度。

常见的材料包括铜、铝和钢等。

铜是最常用的材料,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可塑性,便于加工成各种形状。

3.3 结构设计端子截面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插针和插座的固定方式、密封性以及连接稳定性等因素。

端子截面通常使用螺纹固定或者压力固定的方式,确保连接紧固可靠。

此外,端子截面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外部因素对连接的影响。

4. 端子截面的制造工艺端子截面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满足端子截面的要求。

通常,材料经过锻造、冷冲压、机械加工等多道工序进行成型。

4.2 模具设计和制造根据端子截面的设计要求,制造模具,并进行精细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4.3 成型和加工将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和加工。

通常采用模锻、模压等方法,通过机械力和热力来进行成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材料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

4.4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端子截面的防腐蚀性和导电性,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金、镀银等,以增加端子截面的导电性。

5. 端子截面的应用领域端子截面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电话、电视、计算机、汽车电子等领域。

接线端子检验标准

接线端子检验标准

接线端子检验标准接线端子是电气连接中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了保证接线端子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接下来将对接线端子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接线端子的外观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端子的表面光洁度、无损伤、无氧化、无锈蚀等方面。

端子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凹凸、裂纹、氧化和锈蚀等缺陷,确保其外观符合要求。

其次,对接线端子的尺寸进行检验。

尺寸检验主要包括端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方面。

端子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以确保其能够正确连接电气设备,并保证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对接线端子的材质进行检验。

材质检验主要包括端子的材质成分、硬度等方面。

端子的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承受电气连接中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最后,对接线端子的连接性能进行检验。

连接性能检验主要包括端子的导电性能、接触压力、接触电阻等方面。

端子的连接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电气连接,并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对接线端子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尺寸、材质和连接性能等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端子的质量达到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保证接线端子的质量,从而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同时,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端子,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确保端子的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严格的检验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接线端子的质量,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接线端子的检验标准是保证端子质量的重要手段,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管理,才能保证接线端子的质量达到要求,从而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名称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文件编号
YSTZ-W-QC-003
制定 品管部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A0
页次
1.目的:
本指引旨在说明使用端子断面分析系统进行端子断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2.范围:
本指引仅限于线材与端子铆压,并客户有要求进行端子截面分析的线束产品。端子铆压截面分析
若有客户特殊要求,优先满足客户特殊要求。
文件名称 制定 品管部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文件编号
A0
页次
YSTZ-W-QC-003
图5
图6
此处材料比其他部分厚锯
图7
端子壁和已变形的 线芯之间存在间隙
3.5.4 截面必须被正确地打磨及蚀刻。(图8)和(图9)提供了不正确地打磨及蚀刻的样板。
不正确的使用蚀刻溶液会因细节显示不足而曲解剖面。如果端子在蚀刻剂中过久,图像会很黑,难以观察
3. 切面制作:
3.1 操作人员有经过端子断面分析系统操作培训,或者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端子断面制作,避免操作员意外伤害
或损坏机器。
3.2 使用公司TZ-QC400型端子断面分析系统进行端子断面制作。
3.3 导体与端子铆压后,QC进行外观确认OK,并参考《端子断面操作标准书》方法制作端子断面。
3.4 端子进行切片时,选取正确的位置。
文件编号
YSTZ-W-QC-003
制定 品管部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A0
页次
针对汽车线束端子与导体铆压后截面,依据以上要求进行参考并调整铆接模。
但必须满足:
NO.1 CH 铆压高度 符合规格
NO.3 CBm 可测量的铆压宽度 符合规格
NO.7 GH 毛刺高度要小于S端子原材料厚度(铆刺太高影响端子入胶芯,且压接模过压影响刀片寿命)
线芯和端子材料的细节
不能确认此处
是否存在裂纹
图8
图9
不能或者很 难确认线芯
3.5.5 截面研磨抛光过程中,避免将边缘磨成圆角导致边缘轮廓无法显示。如(图10)
边角磨成圆角,无 法显示边缘轮廓
图10
4. 端子铆压切片截面判定标准: 4.1 一个标准的截面如(图11)应满足如下要求
图11
文件名称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4.2.7 压接翼末端和包筒底部距离,未有触到底部如(图18)或者未有触到侧壁如(图19). OK
4.2.8 压接翼末端触到底部如(图20)或者触到侧壁如(图21)。 NG
4.2.9 一侧的压接翼未有抱住导体如(图22),但内部导体有明显变形。OK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1
2
3
图33 修订
批准
文件名称 制定 品管部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文件编号
A0
页次
YSTZ-W-QC-003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4.2.17 端子包筒内壁产生裂纹如(图30)(图31)。NG 4.2.18 导体跑出端子压接翼包筒如(图32)。NG 4.2.19 绝缘层被压入端子包筒如(图33)。NG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4.3 若客户对端子铆压有特殊要求,优先按照客户特殊要求进行判定。
序号
日期
修订内容
4.2.13 压接翼切线不是一条直线,取支撑点的直线作为切线去计算支撑角度如(图26)。OK
YSTZ-W-QC-003
图23
图24
4.2.14 底部毛刺宽度>0.5S 如(图27)。NG 4.2.15 底部毛刺高度>1S 如(图28)。NG 4.2.16 上压刀与底座碰撞产生凹痕 如(图29)。NG
文件名称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文件编号
制定 品管部 编制日期 2018/5/26 发行版次
A0
页次
4.2.10 一侧的压接翼碰到内侧壁,抱住的单根或者多根导体未有变形如(图23)。NG
4.2.11 压接翼支撑角度<30度符合要求如(图24)。OK
4.2.12 压接翼支撑角度>30度如(图25)。NG
3.4.1 截面必须要垂直于压接的X轴及Y轴。(如图1)
3.4.2 避免有角度的剖面。 (如图2)
3.4.3 切片截面要避免锯齿槽及喇叭口的位置如(图3)。 (图4) 是一个选取正确位置的端子截面。
图1
图3
图2
图4 图2
3.5 端子断面制作过程,要避免制作出以下错误的切片. 3.5.1 端子在切断和研磨过程中,避免压接翼张开如(图5)。使用夹具时注意不要过夹将端子夹变形。 3.5.2 选择切片的位置很重要,(图6)为典型的错误切片位置,切片位置为端子喇叭口位置。压接翼未有相互 搭接,但是里面的导体有变形。 3.5.3 截面必须在进行压接高度测量的部位进行截面。(图7)是一个典型的通过锯齿槽位置的截面图。
4.2 端子铆压切片截面判定标准及对应不良缺陷截面如(图12)
4.2.2 压接翼搭接长度符合要求如(图13). OK
4.2.3 压接翼搭接长度不够如(图14). NG
图13
图12
4.2.4 压接翼内所有导体都有明显变形如下(图15). OK 4.2.5 压接翼内导体无变形如(图16). NG 4.2.6 底部厚度小于3/4S 如(图17). 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