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创建虚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该平台能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真实实验的接触,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
二、建设目标1.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能够模拟真实实验的场景,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和实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效果。
2.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3.提高实验教学的安全性: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可以避免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操作,降低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风险。
三、建设内容1.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建设多个虚拟实验室,涵盖各个学科的实验内容,每个实验室包括多个虚拟实验工作站和相关设备模型。
2.虚拟教学环境建设:在虚拟实验室中,搭建相应的教学环境,包括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验操作指南等,以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实验操作。
3.虚拟实验操作系统建设:建设虚拟实验操作系统,用于模拟真实实验操作、调节实验条件、记录实验数据等功能。
该操作系统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便于学生使用。
4.虚拟实验数据分析与评价系统建设:建设虚拟实验数据分析与评价系统,用于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供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评分等功能。
5.虚拟实验教师培训与支持:为教师提供虚拟实验教学的培训和支持,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实验指导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等。
四、建设流程1.确定需求: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讨论,确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2.设计平台架构: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的系统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集成方式。
3.开发平台功能:根据需求和架构设计,分别进行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学环境、虚拟实验操作系统、虚拟实验数据分析与评价系统的开发。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湖北警官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
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
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
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二、方案目标该方案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
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果评估等功能,同时该平台可扩展集成第三方的虚拟实验课程资源或自建课程资源,为各类院校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进行相应的应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机械与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开大学经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天津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大学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同济大学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华大学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大学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河海大学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大学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水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行为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湖南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山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财经大学现代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长安大学道路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信部北京理工大学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制造企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与航空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科院大连海事大学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部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仿真教学中心民航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工程仿真教学与实践中心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连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哈尔滨商业大学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上海海事大学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常州大学化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江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宁波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福建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福州大学企业经济活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烟台大学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广东财经大学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成都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贵州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作业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数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录

2017.4.7
序号
示范中心名称
立项时间
批准文号
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7.11.27
2013.06.25
教高函[2007]21号
教高司函[2013]72号
2
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
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2009.01.20
陕教高[2006]34号
4
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2006.08.02
陕教高[2006]34号
5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2007.07.19
陕教高[2007]40号
6
地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8.07.14
陕教高[2008]22号
7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9.08.19
陕教高[2009]25号
8
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2009.08.19
陕教高[2009]25号
9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2011.10.21
陕教高[2011]41号
10
教育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2.12.03
陕教高[2012]41号
11
数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4.07.31
陕教高[2014]16号
12
数字商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4.07.31
陕教高[2014]16号
2013.06.25
教高函(2009)5号
教高司函[2013]72号
3
跨学科X-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12.08.17
教高函[2012]13号
4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索,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建设一所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 提供高质量的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服务,满足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需求。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建设内容与方法1. 建设仿真实验平台:利用先进的现实技术和仿真软件,构建一个模拟真实实验环境的仿真实验平台,包括各个学科的实验场景和实验设备。
2. 开发仿真实验资源:以课程教学为导向,通过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和教学案例。
3. 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一批精通仿真实验教学技术的教师,组建专业团队,负责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发和教学实施。
4. 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5. 建设评估与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管理系统,对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四、预计效果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推动教学改革:仿真实验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安全限制,促进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
3. 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建设进程与保障措施1. 建设进程:根据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并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资金保障:通过投资和支持,筹集建设所需的资金,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3. 技术支持: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经管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

总结
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了 宝贵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 维。然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 效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经管类专业 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更 为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理论和方法,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我们也需要密切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将最新的经管理念和实践经验融 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优秀人才。
2、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实验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并提升竞争力。在经管类专业中,可以开展数字化转型虚拟仿真实验, 让学生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方法和应用。学生可以模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 程,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优化企业运营流程、提升企业效率。这样 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提升他们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经管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必要性、 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期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能够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中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经管类专业中,由于其涉猎领域广泛、应用性强的特 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本次演示将探讨经管类 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吉林大学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展示—级机铖逸方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ass& ^^r U t r* '中心简介!5;;«:^;^5.^...-..,::::I霉.礓»■■■負癱■»»-今擎《〇!**«•*«癱《«雛>■■■ «,■ #■■* - *»鏖、.麵镭《|<*V««V I«♦•**••••«*■«.•.»••••»擊吉林大学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大学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院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吉林大学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群、机械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新工科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学院以“基础厚、功底牢、底蕴深、视野广、能力强、敢创新”为机械类人才培养目标,以“丰富人文底蕴、开拓胸怀视野、筑牢工科基础、拓展实践能力、固守工程伦理、培育创新素养”为人才培养理念,使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法,信守科技伦理,具有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2015年国家级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中心”)。
中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促进创新人才成长为理念,秉承“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筑建以“实体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融合”“现场实习实训与虚拟仿真实验融合”为主要特色的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虚拟现实实践教学基地中心拥有校企合作共建的DVS3D虚拟现实实验室,同时拥有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虚拟现实实践教学基地。
基地面积300余平米,拥有VR、A R和MR国内外先进虚拟实验教学设备40余台套,布局搭建了智慧教室区域,虚拟现实V R实践教学平台,增强现实A R实践教学平台和混合现实MR实践教学平台。
近十年我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发展述评

近十年我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发展述评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Virtual Experimental Teaching,简称VET)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还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方面不断创新,从最初的简单模仿西方国家的经验,到现在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结合国内教育需求,我国高校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和硬件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在高校内部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在国内外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我国高校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这使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我国高校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论体系,还为我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些研究成果还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展示了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今后我国高校应继续加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力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
0702
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数学
0701
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地理学
0705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物理学
0702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中心
化学
0703
级别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省部级
设立时间
2009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7
咸阳师范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中心名称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艺术实训实践实验教学 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
示范中心
计学
1302;1304;1305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教学 示范中心
教育学
0401
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