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合集下载

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北京理工大学在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坚持教育观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拓展工程训练内涵,构建现代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搭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实训平台,开展创新活动,规范中心管理,实现了传统金工实习向全面工程训练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关键词: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教育创新:规范管理本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就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建设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坚持学科引领的工程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工程技术教育和工艺技术训练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获取机械制造工程技术的知识,了解工程概念,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工程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北京理工大学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公共实践教学基础平台。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始建于1999年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并分别得到了学校“985工程”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按照我校本科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中,贯彻以学科建设引领的工程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促进实践基地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融合,利用机械大学科的拉动,超前设计,统一规划,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对构建现代制造技术的实践教学基地有着重要意义。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及工业工程五个二级学科)为龙头,依托四大课群(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群以及工业工程专业课群),按照三大模块(工程技能基础训练模块、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制作模块和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模块),本着“边建设、边运行、边发挥效益”的原则,瞄准高水平,高起点和领先目标,进行了规模化、系统化规划建设,实现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基础以及专业实践“一条线”的工程训练,完成传统“金工实习”向现代工程训练全面转变。

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报告

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报告

二、中心建设与发展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物分析
药剂学
二、中心建设与发展
5.建立长期有效的实验内容改革制度
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实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经 验,根据药学学科的需求,推进实验教学对多个关 联学科和整个专业教育的整体设计,增加体现药学 等学科特色的新型实验。在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上, 要将实验、实践、讨论、作业、考核、教材等教学 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并利用现代化教育技 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调动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或移植为学生实验项 目,特别是有沈阳药科大学药学学科特色和实用性 强的科研成果的转化。让学生接触科研,感受科研 的氛围;感受到现代药学研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 作用。
二、中心建设与发展 实验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
投资108万元购置国外新版 药物设计软件和MDL数据 库,建立了教学实验型多 用户功能的药物设计实验 室,率先在国内开设了 “现代药物设计实验”
实验中心正副主任、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各 负其责,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加强实验中心对人、 财、物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验技术人员全部 专职,实验指导教师则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加强对 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的管理,增加开放使 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对各实验室的检查和 管理;完善大型贵重仪器的维护和收费制度,以保 证良性循环。
四、成果与效果
1 . 2008 年药理学教学团队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2. 2007年中心教师承担的《药学概论》被评为国 家级精品课程。 3. 2007年药剂学教学团队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4. 2007年我校药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一类特 色专业建设点”。 5. 2007年我校“研究型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6.2007年孙铁民教授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 业带头人

实践教学基地汇报(3篇)

实践教学基地汇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我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运行及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以期为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概况1. 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建设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教师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促进产学研结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建设内容(1)实验室建设:我校共建设了10个实践教学基地,涵盖了理工、文法、经管、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2)校企合作: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机会。

(3)产学研项目:承担了10余项产学研项目,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情况1. 教学计划(1)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开设了20余门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

(2)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实施(1)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以上。

(2)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了教学需求。

(3)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实习实训(1)实习实训机会:每年为学生提供1000余个实习实训岗位。

(2)实习实训效果: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熟悉了行业现状,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基地成果1.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1)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100余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化学化工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实验课程统筹安排,在传统的“一体化,综合性,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上,构建分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主要内容进行改革,创建创新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
(1)分层次设置实验教学内容
依我校构建“3+1”的实验平台体系的设计,中心分“三层次”设置实验项目,按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研究设计型实验三个层次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以形成由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创新研究的顺序开展实验教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心名称: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类别:
化学学科
所在学校(盖章):
山西大学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
中心联系人:
赵永祥
一、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1.发展定位
山西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基础达标、专业特色、科研标志性’的总体目标原则”,以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化学博士点和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紧密结合中北部地区高校实际和山西能源重化工经济特色,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抓手,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于一体,努力建设一个特色鲜明、标志性成果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国内一流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继续在政策和经费上倾斜,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经过改造和重新设计,转化为本科生综合实验或研究设计型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给学生提供接触现代化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的机会,培养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
(4)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
筹措资金,鼓励实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对现有实验教材和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特别是《仪器分析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等课程,组织高水平的教师在现有自编讲义的基础上编写成相应的教材,适合不同层次的化学化工类学生的需求。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作用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作用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经费和技术力量限制#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仍较为薄弱#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实验教学应适应时代
尤其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问题更为突出$ 原计 要求#与时俱进#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网络教学
划为所有的实验课程制作示范教学片#目前只完成了$0 平台的建设#实行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在经费支持"绩效
改革#实现高校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是高校实 持#使得%中心&在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条件等方面得到极
验教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本文将以海洋生物国家级 大的改善$ 从)%%' 年至)%)$ 年#%中心&的实验室建设经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大学+为例#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 费逐步上升#购置了大量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先的作用#教育部对实 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验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高校的实验 )&$ 实验室建设得到很大发展
教学$ )%%: 年#在全国高校中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 自)%%H 年%中心&被教育部批准建设后#海南大学以
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推进各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 及上级主管部门极为重视#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大力支
&存在的问题
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
(&$ 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较为薄弱
)&3 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信息化建设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 分#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年H 月#教
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0- 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
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件的补充通知.*教 心&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实践能力和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4-2.国内外网络资源
国内网络资源:云南农业大学现购买及自建各类中文数据库31个,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年鉴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字期刊、会议论文;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等各类学术信息数据库有在校学生18000人,在职教职工1621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正高职、副高职600多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49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位于春城昆明,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农业大学。198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和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学院。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2005至2012年连续八年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中被评为优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
1-3.如申请升级或增类,请说明理由
2.查新机构依托部门概况
查新机构依托部门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浅谈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浅谈
J i a o Ho n g c h a o , Ya n g Pi n g pi n g, Cu i Ya n s h u n
S h a n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 a n , 2 7 1 0 0 0 ,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 Re v i e wi n g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s t a t e e x p e i r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c e n t e r( S E T DC)i s r e q u i r e d b y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c e n t e r ;s t a t e ; e x pe ie r nc e
实验室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不 可 或缺 的重要 基地 ,也是开展教学 、科研、生产实践三 结合的重要平 台 ' 2 ] 。实验室及实验中心 的建设是高等 院校建设中的一项 重要 内容 ,基于此 国家教育部为进
展 变 化 和 区 域 经 济 对 学 生 知 识 、 能 力 和 素 质 的 新 要 求 , 调 整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改 革 理 论 教 学 体 系 和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充 实 完 善 实 验 教 学 内容 , 加 大 实 践 教 学 投 入 , 改 善 实 验 和 实 践 教 学 条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析 与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创(1)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析 与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创(1)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析与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创(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析与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创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实验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将解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创建。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学立项与管理、实验教学设备和场地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其具体评审指标如下:1. 教学立项与管理(1)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的贯通情况。

(2)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情况,是否符合课程目标和要求。

(3)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4)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2. 实验教学设备和场地建设(1)实验教学设备配置是否齐全、先进、安全可靠。

(2)实验室布局是否合理,实验室环境是否优美干净,与实验教学内容是否相符。

(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4)实验室使用率和实验项目效率。

3. 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1)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

(2)实验教材是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精准融合,是否体现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特点。

(3)教学实验内容是否与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发展相适应。

(4)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创建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按照以下步骤实施:1. 立项申请。

立项申请书需要说明中心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方案等内容。

2. 材料审核。

相关部门对立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 现场审查。

建设单位需要组织现场的评估、评审和验收。

4. 入选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将会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并获得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创建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教学设备和场地条件、教学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科研水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资队伍-兼职教授风采
杜江博士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肖潜辉 上海春秋国旅总经理 原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司长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师资队伍-兼职教授风采
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戴斌教授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
吕尚怀 香港酒店业协会执行总干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开题论证 项目启动
过程评估
结题答辩
期末推优
教学控制流程 学生实习流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四)开放性与示范性的实验教学 实验中心注重对教学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强调实验教学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力求 实验资源的共享及与各方的交流合作,绝大部分实验项目面向国内外全方位开放。
企业开放与合作
1995年至今,实验中 心与省内外40多家高星级 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校
外实习基地互通有无,建
立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 作关系,并依托实验中心 网站和网络数字化实验教
学生在厦门闽南大酒店的技能表演
泉州酒店餐饮总监到校交流
学平台向国内外开放。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在泉州悦华酒店进行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3、师资队伍及社会影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职工职称及学历情况表
职称 人数 学位/学历 人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党政人员 总数
6
博士
11
硕士
9
学士
4
大专
7
其他
37
总数
12
11
10
3
1
37
注: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讲师含助理 和实验师,助教含助理实验师和实习研究员。
研究员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师资队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郑向敏
院长/教授/博导
师资队伍-院长风采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各种集体活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各种第二课堂活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7、学生培养
办学以来本专科学生人数变动情况表
注:1984-1999年简写为84-99;2000-2007年简写为00-07;2008年为计划招生人数;境外生数指学生中台港澳及外国学生的人数。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汇报人:汪京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外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1、组织架构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2、学科体系


全国旅游院校协作会常务理事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等国内外 旅游权威刊物的编委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4、科研教学成果
2003年9月至今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科研情况
项目 级别 国家级 省部级 纵向 课题 海外交流 各级教改课题 其它项目 横向 课题 论著 教材 获奖 情况 政府委托 社会委托 论文(篇) 著作(部) 教材(部) 省部级二等奖 省部级三等奖 项目数量 1 10 6 11 19 18 21 271 7 18 2 4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其中实训教材6部 项目经费(万元)或备注 5.5 20 23 2.2 11.8 265 135.6
泰 国 庄 甲 盛 叻 嚓 帕 大 学
泰 国 博 仁 大 学
·
注:面积5978平方米,仪器设备747台,总值1027万元 中心每年面向全校12个专业约1200多人开设10门创新学分实验课程,为旅游学院400多人开设28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达384个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汪京强(实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高级调酒技师)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旅游 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 学改革与创新的高校之一
创建于1988年的教学实验酒吧是国内 本科院校第一个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第1家
第 1家
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
第 2家 第 2家
第 2家
2006年
2007年
博士
高校教师研究生班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第1家
第 1家
第1家
全国四家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之一
※1“福建”指该层次创办时间在福建的排序; ※2“海外招生”指该专业层次向台港澳及其它国家和地区招生时间在国内的排序 ※3 指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展的200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位列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全国第12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旅游专业技能大赛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旅游文化节相关活动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旅游文化节相关活动2
调酒表演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我的泰国之行 走进西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各办学层次创办时间一览表
创办时间 1984年 1987年
1996年
专业层次 专科 本科
硕士
专业名称 旅游经济管理、导游翻译 旅游管理
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方向)
福建1 第1家 第1家
第 1家
海外招生2 第1家 第1家
第 1家
备注 全国第 8 家
2007年华侨大学吴季怀副校长对莅临我校开会考察 的200多名旅游管理类院/校长/系主任表示欢迎 原福建省旅游局黄晓炎局长来我院考察指导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资 源 与 环 境 实 验 室
旅 游 行 为 科 学 实 验 室
旅 游 信 息 系 统 实 验 室
中 西 餐 实 训 实 验 室 可 浓 西 餐 厅
饭 店 综 合 实 训 实 验 室
酒 吧 实 训 实 验 室
商 务 楼 层 实 训 实 验 室
模 拟 导 游 实 训 实 验 室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中心先后接受广西师范大学、泰山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黎明大学等省内外 高校50多名学员前来学习培训,并接待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德国 等国家、台港澳及大陆各省市200多家兄弟旅游院校同行的考察交流。
院校开放与合作
泰国法政大学教授及东方酒店营销总 监来我院考察交流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部分教材专著与旅游规划成果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5、对外交流与合作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学生风采-各种大型学生活动
6、学生风采
2008年福建省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1998年
1999年
硕士
研究生课程班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第1家
第 1家
第1家
2007年居全国第12位3
2002年
2002年 2004年 2004年 2006年
高职
专科升本科 本科 博士 硕士
旅游服务与管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方向) 人文地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郑向敏(实验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黄远水(实验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贾庆林同志的关心支持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中心每年面向全校12个专业约1200多人开设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华侨大学资产处、旅游学院 10门创新学分实验课程,为旅游学院 400多人开 设28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达384个
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旅游实验中心
校“三创”综合开放实践基 地
办学以来在校研究生人数变动情况表
注:2008年为计划招生人数,“+”后为东南亚及港澳台学生人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汇报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毕业生就业及成才情况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01-2007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年份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本专业岗位 国内升学 海外留学 其它 2001 107 103 51 6 8 38 2002 126 125 67 14 5 39 2003 119 107 58 10 12 27 2004 108 105 49 16 9 31 2005 124 114 66 11 10 27 2006 153 149 62 19 13 55 2007 111 109 54 15 11 29 总数 848 812 407 91 68 246 比例% 100.0 95.8 48.0 10.7 8.0 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