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

练习题(含答案)1.一辆汽车以匀速直线运动,2小时内行驶了54千米的路程,求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甲、乙两车以匀速直线运动,若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多少;若它们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多少。

3.甲、乙两辆车均以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经过450米路程时用了30秒,而乙车在经过9千米路程时用了12分钟,那么哪辆车的速度更快?4.一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前10秒内通过了150米路程,那么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多少米/秒?5.一位同学在第一分钟走了300米,第二分钟走了200米,第三分钟走了250米,那么这位同学前两分钟的速度是多少?后两分钟的速度是多少?整个路程的速度是多少?6.从南京到北京的列车在第一天晚上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3时半到达,全程为1050千米,那么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7.某同学跑100米所用的时间是12.5秒,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8.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已知在8秒钟内匀速通过了320米,那么在第5秒钟时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在前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9.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米/秒。

10.在平直铁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速度,错误的说法是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12.火车在2小时内行驶了120千米,飞机在5分钟内飞行了50千米,那么火车与飞机的速度之比为1:10.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1.一辆长200米的火车以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6700米的隧道,用时6.9分钟。

求该火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是多少?2.2007年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平均速度为146km/h,全程所需时间约为10小时。

目前,我国计划修建京沪高速铁路,预计初期运行速度可达300km/h。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二节运动的快慢(1)作业导航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看法、单位、公式变速直线运动均匀速度一、填空题1.速度是反应物体______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公式为 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作单位 .2.均匀速度是反应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 ______运动的均匀速度的看法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均匀速度大于 ______的均匀速度 .3.如图 11—1 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 .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____图 11—1叫匀速直线运动5.单位换算:.1 m/s=____km/h10 m/s=____km/h72 km/h=____m/s54 m/s=____km/h6.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 燕子飞翔速度可达48 m/s. 燕子比火车运动的______.7.甲、乙两辆汽车经过的行程之比是 6 ∶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4 ∶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 s 内经过的行程是160 m,它的速度是25 s 内经过的行程是______m,它在第 30 s 内的速度是 ______m/s.9.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历经 5 其中间站用了h,已知火车的均匀速度是______m/s, 它60 km/h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km.10.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 2 h, 它在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行程是______km;假如以这个速度行驶,要经过135 km 行程需要 ______h.二、单项选择题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翔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在轨道上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12.以下物体正在做直线运动的是A.水平抛出的球B.钟表秒针的转动C.直线行驶的汽车轮上的一点D.空中自由落下的粉笔1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tA.速度与行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行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行程成反比14.声音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是340 m/s, 人对着相距425 m 的高峰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A.1.25 s ss s三、多项选择题15.“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经过的行程比步行的人经过的行程长B.经过的行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同样的时间内,骑车的人经过的行程比步行的人经过的行程长D.以上说法都不对16.对于均匀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均匀速度就是速度的均匀值B.均匀速度是用来大概描绘做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C.均匀速度等于物体经过一段行程跟经过这段行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均匀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均匀值四、计算题驶了17.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 ,开始时汽车以10 m/s 的速度行h ,而后余下的行程要在45 min 内匀速行驶完,求:以后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1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乙车前面甲车的速度是 2 m/s, 乙车的速度是10.8 km/h ,问:20 m处,而且比乙车早 2 s 运动,(1)乙车要用多少时间追上甲车(2)当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离出发地多远第二节运动的快慢(1)一、填空题1.运动快慢单位时间经过的行程v=s/t m/s km/h2.变速大略变速龟兔3.匀速直线变速直线4.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36 20 156.快∶10200 8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四、计算题17.48 km/h 或 13.3 m/s s 52 m。

运动快慢测试题(附答案)

运动快慢测试题(附答案)

运动快慢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空3 分,共54 分)1、 某人坐在船上从河的上游A 地顺水漂流到下游B 地的时间为t ,若此人划着小船从A 地到B 地所用的时间为t/3,保持船对水的速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静水中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时间为2t/3B 、在静水中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时间为t/2C 、船在A 、B 两地往返所用时间等于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的时间D 、船在A 、B 两地往返所用时间小于在静水中往返同样距离所用的时间2、小明乘坐索道到山上游玩,每隔1min 能遇见6部缆车,已知索道单程距离为2160m ,缆车的速度保持1.2m/s ,则整个索道上的缆车总数为A.150部B.180部C.300部D.360部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 ,则A .乙的s-t 图可能为图线aB .乙的s-t 图一定为图线cC .甲的s-t 图可能为图线bD .甲的s-t 图一定为图线a4、图6是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则图7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 -t 图像的是( )。

5、如图2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线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是( )A . 他们同时出发B.骑车者用8s时间通过了80m路程C.跑步者的速度是8m/sD.骑车者的速度是8m/s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7、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 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8、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A. 0.1min B. 0.1s C. 0.1ms D. 0.1us9、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D.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小,它的速度就越大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 s内通过20 m的路程,则它在前2 s的速度一定是()A.80 m/sB.10 m/sC.5 m/s D.无法判断1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路程与时间成反比12、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米/秒B.12米/秒C.1.2厘米/秒D.1.2千米/秒1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时间 B.速度 C.路程 D.功率14、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 ()A.甲大于乙通过的路程B.甲小于乙通过的路程C.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D.无法判断15、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16、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详解(含课后习题)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详解(含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练习题及详解1. 下图是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比赛现场图片,观众小明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裁判员认为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运动的快,他的依据是 。

【答案】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详解: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我们需要把他们转化为相同路程或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我们科本上说的速度本质就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 歼——20战斗机以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和隐身能力,成为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

自2018年起服役以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歼——20战斗机装备了WS-15涡扇发动机后,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分钟52km ,合 m/s 。

【答案】866.67 详解:52km/min=52×min 11km =52×s m 601000=866.67m/s注意,在物理学科中,最终结果不能是分数形式。

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题目中无特别要求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可以用“=”。

3.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1.2m/sB. 12m/sC. 1.2cm/sD. 1.2km/h【答案】A 详解: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 、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大约10m/s 、自行车的速度约4.2m/s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 。

4. 某种电瓶车的速度为20km/h ,一中学生7s 跑完了50m ,一汽车的速度是30m/s ,他们的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汽车 中学生 电瓶车B.电瓶车 汽车 中学生 B. 中学生 汽车 电瓶车 D.中学生 电瓶车 汽车【答案】A 详解:我们可以先把三个速度单位转化为相同单位,然后再比较大小。

20km/h=20×sm36001000=5.56m/ss750m=7.14m/s 30m/s>7.14m/s>5.56m/s 故选A 5. 第三学习小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中,对速度公式v=t s的理解纷纷发言,以下发言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C.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就越长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s 与t 的比值,但与s 和t 的大小无关【答案】D 详解:速度的定义是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B.3∶1C.3∶4D.4∶5【答案】D【解析】由速度公式可得,选择D。

【考点】速度2.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1m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答案】A【解析】蜗牛的速度很慢,约等于1mm/s,人步行的速度约1m/s,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汽车的速度约是72km/h=72÷3.6m/s=20m/s,所以选择D。

【考点】速度3.图3所示的各图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像是()A.(1)(2)B.(2)(4)C.(1)(4)D.(2)(3)【答案】B【解析】(1)由图像知s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物体是静止的;(2)由图像知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关系,即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由图像知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关系,即物体做的是加速运动;(4)由图像知速度v没有发生变化,即保存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像是(2)(4)。

【考点】速度4.下表是2013年11月05 日(星期三)从广州到深圳高铁时刻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数据,求D7003车次从广州到深圳运行的平均速度。

【答案】25.26m/s【解析】由表格可知D7003车次从广州到深圳运行的时间从09:32开始,11:09到达,所以运行的时间是1h37min,即5820s,而广州到深圳的路程为147km,即147000m,所以平均速度为。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5.如图2所示,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象是:()A.(1)(2)B.(2)(3)C.(1)(4)D.(2)(4)【答案】D【解析】图像(1)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大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像(2)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图像(3)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图像(4)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

初中物理《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 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 ,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A . 10km/hB . 40km/hC . 70km/hD . 100km/h知识点:运动的快慢 【答案】B【详解】大客车的长度接近10m ,以大客车为参照物,小汽车运动的路程约为 10m ,小汽车相对于大客车的速度v ===10m/s=36km/h ,故 ACD 不符合实际, B 最接近实际.2、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 金牌.以每 50m 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 .一B .二C .三D .四知识点:运动的快慢 【答案】A【详解】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 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 1 个赛段运动最快;故 A 符合题意.3、通村公路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在没有斑马线的通村公路上,当人们横过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 2m/s ,人急行穿过 6m 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______ s ;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 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______ m 处开始穿越马路。

知识点:运动的快慢 【答案】330【详解】[1]人急行的速度v1= 2m/s ,通过的路程s1= 6m ,由知道,人急行穿过 6m 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2]汽车的行驶速度v2= 10m/s ,时间t2=t1= 3s由知道,穿越马路时距汽车最小的路程s2=v2t2= 10m/s × 3s= 30m4、国庆期间,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乘坐的火车总长为200m ,当火车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穿过一座大桥时,他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为 80s .求:(1 )此大桥有多长?(2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3 )火车完全在大桥上的运行时间?知识点:运动的快慢【答案】(1 ) 1600m (2 ) 90s (3 ) 70s【详解】(1) 火车速度是,根据可得,此大桥长:;(2)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时间:;(3) 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路程:;列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时间:。

运动的快慢(解析版)

运动的快慢(解析版)

1.3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1.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A.1080mB.108mC.18kmD.0.3km【答案】A;2.火车的速度为54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 )A.汽车的速度大B.火车的速度大C.两车的速度同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火车的速度v火=54km/h=m/s=15m/s,汽车的速度为v汽=18m/s,所以v火<v汽,汽车的速度大.故选A.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这个物体在6s钟内的速度是( )A.2.5m/sB.5m/sC.40m/sD.60m/s【答案】A【解析】解:在4s内通过10m的路程,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2.5m/s,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在如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所以这个物体在6s钟内的速度也是2.5m/s,故A正确.故选A.4.小丽在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跑出16s的成绩,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在终点处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5m/sD.7m/s【答案】B【解析】解:小丽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故选B.5.如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B.A与CC.C与DD.B与C【答案】D【解析】A、C是路程-时间图像,A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路程不变;C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是正比例函数图像,表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D是速度-时间图像,B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速度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加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这两种图像表示方法:s﹣t图像和v﹣t图像,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

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A.15﹣20米/秒B.20﹣25米/秒C.25﹣30米/秒D.30﹣35米/秒【答案】B【解析】小青乘坐轿车的车速为V=100km/h≈27.8m/s;一般轿车的长度大约为4m,所以两车的相对速度:V相对===4m/s;该轿车被小青的车超越了,该轿车的车速一定小于小青乘坐轿车的速度,所以该轿车的车速为V车=V﹣V相对=27.8m/s﹣4m/s=23.8m/s.故答案为:B.7.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A【解析】解:运动员的速度v===1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越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到了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9.甲、乙两物体同时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北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答案】C【解析】解:A、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错误.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北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北运动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

1.3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一、选择题1、速度是40km/h 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 行人B 卡车C 飞机D 人造卫星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B 2:1C 9:2D 1:2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 一定都不相等B 不一定都相等C 一定都相等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A 甲较快B 乙较快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6、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可知道(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7、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 )A 火车速度大B 汽车速度大C 两者速度一样大D 无法确定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 )A .甲车B .乙车C .一样快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A. 甲车快B. 乙车快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 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A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C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第8小题图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快慢》测试评价
1.小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m/s,这表明1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m。

答案:80 22.2 22.2
解析:汽车速度仪表示的汽车在某时刻的速度,它的单位是km/h,它与标准单位m/s 的换算关系是3.6km/h=1m/s。

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是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答案:12.50 0.125
解析:这是测速度的一种方法,频闪照相机每次拍照时间的间隔是相等的,即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相等。

路程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注意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速度计算中要注意单位统一,刻度尺读出来的长度单位是cm,而速度的单位是m/s,要把长度单位换算成标准单位。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据图像可以判断()
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
答案:C
解析:图像能比较直观的反映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运动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是物理学习接触的第一个图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它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由于路程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图像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不同。

本题中的运动分为三段,0-2s段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5s段内物体静止,5-7s物体又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计算要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如在0-7s内,时间为7s,路程为6m,平均速度为0.86m/s,中间2-5s内物体虽然静止,但仍在运动的时间段内,不能把这3s去掉。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中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在6s内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所以甲的速度比乙的,经过6s,甲在乙的前面0.6m处。

甲、乙相对于地面都是在向东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大,以乙为参照物,甲在乙的东面,并且距乙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在向东运动。

5.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答案:D
解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应该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本题中的总路程为105km,总时间应由三部分组成,前面50min,抢修道路的2h,最后的40min,总共为3.5h。

6.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A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可以理解成任何相同时间段内把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或任何相同路程内所用时间都相同。

本题中每隔相同时间曝光一次,记录的是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只要比较相邻两球间的间隔是否相同。

7.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m。

答案:东 30
解析:本题是利用速度-时间关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由图可知甲物体的速度始终等于15m/s,乙物体的速度为10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甲的相反方向运动。

在6s内甲运动了90m,乙运动了60m,它们相距30m。

8.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

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

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答案:80Km/h;80 Km/h
解析:汽车的速度计是记录汽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某段路程内的速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应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甲图中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为80km/h,并不表示后面一直都是这个速度。

行驶半小时后的路程可以从表盘下方的里程表看出来,原来是13561km,半小时后示数为13601km,说明行驶了40km。

在这期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8.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

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

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

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5 4 7.5
解析:甲乙的路程都是1000m,它们的时间相差10s。

乙同学分为了三段,第一段路程是400m,时间为100s;第二段路程为s=vt=6m/s×50s=300m,时间为50s;第三段的路程为300m。

在第一段结束时,甲在乙的前方100m,即甲已经跑了500m,刚好是全程的一半,甲乙同时出发,他们此时跑的时间均为100s,因为甲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的速度为。

甲全程所用时间为200s,乙比甲提前10S到,乙所用的时间为190s,最后冲刺的时间为190s-100s-50s=40s,乙冲刺的路程为300m,可以求出速度为7.5m/s。

9.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1)600s (2)7m/s
解析:根据出租车发票可以获得乘客上车时间和下车时间,出租车运动的里程,可以求出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10.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____ m/s。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

答案:1.25 1500 速度
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答案:D
解析:根据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时间差可以求出汽车在某时刻距测速仪的距离,根据相邻两次发出和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可以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汽车运动了多远。

第一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0.32s返回,可以算出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vt=340m/s×0.16s=54.4m。

第二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0.24s返回,可以算出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vt’=340m/s ×0.12s=40.8m。

汽车在这两次间运动的路程为54.4m-40.8m=13.6m,汽车运动的时间从第一次超声波接触汽车开始到第二次接触汽车为止,时间为1.12s-0.16s=0.96s。


车的平均速度为。

1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00km/h 600m
解析:(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过桥时,由得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