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逆流提取器运行原理示意图
中药提取设备原理培训ppt课件

冷却水箱 的水
冷却水泵 抽出
水温下降 3-5度
热水经过 填料风冷
经过车间冷 凝器
送到楼顶 冷却塔
.
防爆区冷却水泵55KW
.
一般区冷却水泵90KW
.
冷却循环水箱300立方
.
冷却塔
.
冷却塔填料
.
冷却塔原理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 冷却水的设备。是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 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循环 水的温度,随着冷却塔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冷却塔,也有很多企业进 入到了冷却塔行业并发展。
板式加热器原理图
.
提取板式加热器
蒸 汽 进 热 水 出
进 水
.
冷凝器
冷 却 水 出
溶
剂
蒸
汽
.
冷
冷
却
凝
水
液
进
冷凝器
冷 冷 凝 液
冷 冻 水 出
热冷凝液
冷 冻 水 进
.
注意事项
.
双效浓缩器
.
双效浓缩器主要结构及性能
本设备主要由二个加热室、二个蒸发器、列管式冷凝器、集液器及工艺管道 所组成。采用了分别进料,加热室与蒸发室分开,循环管在外的自然循环方式。 加热室为列管式换热器,上管箱喷液管通过导流槽和蒸发室相连通,下管箱通 过循环管与蒸发室下部连通,供溶液在蒸发时循环。加热室上部为快开结构, 下部底盖也可开启,供清洗列管用。蒸发室上设有视镜,供操作者观察药液的 蒸发状况,顶部装有消泡器,二次蒸汽经消泡器,通过管道排出。真空表和温 度计安装在蒸发室正面,便于操作者观察。本设备也可作为单效浓缩器使用。
室正面,便于操作者观察。
常见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态图

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态图1、活塞泵基本原理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2、往复泵工作原理利用偏心轴的转动通过连杆装置带动活塞的运动,将轴的圆周转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活塞不断往复运动,泵的吸水与压水过程就连续不断地交替进行。
特殊结构3、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
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
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形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面与叶轮轮毂相切。
由于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泵内进气空间。
随后气体进入左半部,由于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增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气空间及排气管被排至泵外。
4、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
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
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一般来说,罗茨泵具有以下特点:●在较宽的压强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起动快,能立即工作;●对被抽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水蒸气不敏感;●转子不必润滑,泵腔内无油;●振动小,转子动平衡条件较好,没有排气阀;●驱动功率小,机械摩擦损失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转维护费用低。
因此,罗茨泵在冶金、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电子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5、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
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提取罐工作原理

提取罐工作原理
提取罐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
它主要
用于从原料中提取特定的化合物或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分离设备。
提取罐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利用溶剂对原料的选择性溶解,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提取罐主要由罐体、进料口、出料口、溶剂加入口、搅拌装置、加热/冷却装
置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原料和溶剂加入提取罐中。
原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溶剂则
根据需要选择。
在加入原料和溶剂后,搅拌装置开始工作,将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合。
接着,通过加热或冷却装置对提取罐中的混合物进行温度控制。
温度的选择可
以根据目标物质的溶解度特性来确定,有时也需要根据反应热力学条件来调节温度。
随后,原料中的目标物质会根据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被选择性地溶解到溶
剂中,而其他杂质则会保持在原料中或沉淀出来。
这一步骤是提取罐实现分离的关键。
最后,通过出料口将溶解了目标物质的溶液从提取罐中抽出,经过后续的处理
步骤,如蒸馏、结晶、浓缩等,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提取罐的工作原理基于溶解度差异的分离原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目
标物质的特性、原料的性质、溶剂的选择等因素来合理设计提取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提取罐通过溶剂对原料的选择性溶解,实现了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它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我们生活中的化工产品提供了可靠的分离技术支持。
圆形逆流式工业冷却水塔设备工艺原理

圆形逆流式工业冷却水塔设备工艺原理引言工业冷却水塔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需大量使用水的问题而专门设计制造的一种高效节能、省水降温设备。
目前较为常见的冷却水塔类型包括:直冷式、交叉流式、逆流式和交叉逆流式水塔等,本文将重点介绍逆流式水塔。
工艺原理逆流式水塔处理冷却水的方式是将冷却水由上往下喷淋到水塔中,同时在水塔内的填料层内由下往上将空气吹送至塔顶,使冷却水在接触填料的过程中和上下逆向空气之间交换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喷淋层冷却水首先从进口管道进入水塔,通过喷头均匀喷洒到喷淋层中,形成水膜,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空气中。
其喷淋层通常采用的是卡式式喷喷淋头,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数量来控制冷却水的喷淋量。
填料层水塔填料层是冷却水和空气热量交换的主要场所。
填料可分为整体式、拼装式和卡式三类。
整体式填料一般采用铝、铜、镀锌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导热、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能防止虫害、腐蚀和磨损。
拼装式和卡式填料属于模块式填料,组装方便,而且也容易对填料进行清洗和更换维护。
风机层在水塔内下面的风机层,风机通过叶片将外部风气引入塔内,并向塔内吹送冷却空气。
风机通常有轴流和离心两类。
轴流风机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塔,其能耗低,但风量不大;离心风机适用于大中型水塔,风量大,但较为耗能。
底部水池在水塔的下方是一个底部水池,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冷却水以及净化剂,防止因短时间内水量过大而影响冷却效果。
底部水池还能起到缓冲、稳定水塔水位的作用,同时为设备维护提供方便。
结论圆形逆流式工业冷却水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降温效果明显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
通过了解逆流式水塔的工艺原理,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水塔的工作原理,有效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性能特点。
十二级旋流洗涤管工作原理及使用

十二级旋流洗涤管工作原理及使用用于悬浮液中的固体相与混合液相的分离,悬浮液体靠在锥体壁筒高速旋转的条件下进行分离,经常用于含有可沉降固体相与混合液相·的悬浮液的固液分离,不同密度物相分离是在双锥筒内10m/秒线速度的情况下,在离心场内以3500~12000倍地心重力加速度进行的。
比重轻的液体相聚集在转筒的中央,转重的固体相被自身重力旋压在双锥筒的周边。
在不断加入的重力固体相的不断推动下,向锥口集中并不断排出锥体,为使悬浮液体混合物能有最佳分离效果,相界层必须处在上升通道区,而且上升通道位置必须调整与相分离比率相适应(依据介质性质条件进行计算)。
双锥筒离心分离的典型应用范围是将尺寸在0.2~10微米,最小密度差别30~300公斤/米的悬浮液固相体分离开来,以及20~400公斤/米的密度差,经过洗涤或萃取得来的混合液体分离,这种双锥筒适宜加工较高浓液的悬浮液(按体积比约为≥25%)。
旋流洗涤精制工艺本工艺采用多级旋流分离器去除粗淀粉乳的杂质。
工艺原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图2-4-2 旋流洗涤精制流程由于精制的淀粉乳经过淀粉与麸质分离机和旋流分离器的洗涤,所以该工艺俗称为分离机加旋流器淀粉提取工艺。
用于淀粉乳洗涤精制的旋流器称为洗涤旋流器。
由于一般常采用旋流洗涤级数为12级,该工艺常称12级旋流洗涤。
在12级旋流洗涤中采用逆流洗涤原理,一次新鲜水从末级(第12级)进入洗涤系统,旋流器溢流逐级返回做为前一级的洗涤水,首级旋器的溢流进入淀粉与麸质分离机进行再分离,洗涤去除的杂质进入麸质水从分享机溢流排出。
这样在淀粉乳精制过程中,可充分回收淀粉,提高淀粉收率,同时减少一次新鲜水的用量。
目前国内玉米湿磨提取淀粉的工厂,大都采用分离机加12级洗涤旋流器工艺。
3、12级旋流洗涤工艺的发展从12级旋流洗涤流程中,不难看出首级旋流器溢流返回再进淀粉麸质分离机,相应增加了分离处理量,同时还会降低分离机进料浓度。
目前国内大多数玉米淀粉生产工厂(特别生产规模大的工厂)都将首级旋流器的溢流进行浓缩,而分离出大量的澄清过程中。
常见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态图

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态图1、活塞泵基本原理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2、往复泵工作原理利用偏心轴的转动通过连杆装置带动活塞的运动,将轴的圆周转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
活塞不断往复运动,泵的吸水与压水过程就连续不断地交替进行。
特殊结构3、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
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
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形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面与叶轮轮毂相切。
由于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泵内进气空间。
随后气体进入左半部,由于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增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气空间与排气管被排至泵外。
4、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
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
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一般来说,罗茨泵具有以下特点:●在较宽的压强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起动快,能立即工作;●对被抽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水蒸气不敏感;●转子不必润滑,泵腔内无油;●振动小,转子动平衡条件较好,没有排气阀;●驱动功率小,机械摩擦损失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转维护费用低。
因此,罗茨泵在冶金、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电子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5、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
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与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各种过滤设备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动画演示)

由许多块带凹凸纹路的滤板与滤框交替排列组装于机构成。
主要包括滤板、滤框、夹紧机构、机架等组成。
滤板:凹凸不平的表⾯,凸部⽤来⽀撑滤布,凹槽是滤液的流道。
滤板右上⾓的圆孔,是滤浆通道;左上⾓的圆孔,是洗⽔通道。
洗涤板:左上⾓的洗⽔通道与两侧表⾯的凹槽相通,使洗⽔流进凹槽;⾮洗涤板:洗⽔通道与两侧表⾯的凹槽不相通。
滤框:滤浆通道:滤框右上⾓的圆孔洗⽔通道:滤框左上⾓的圆孔为了避免这两种板和框的安装次序有错,在铸造时常在板与框的外侧⾯分别铸有⼀个、两个或三个⼩钮。
⾮洗涤板为⼀钮板,框带两个钮,洗涤板为三钮板。
板框压滤机为间歇操作,每个操作循环由装合、过滤、洗涤、卸饼、清理5个阶段组成。
装合:将板与框按 1-2-3-2-1-2-3的顺序,滤板的两侧表⾯放上滤布,然后⽤⼿动的或机动的压紧装置固定,使板与框紧密接触。
过滤:悬浮液在指定压强下送进滤浆通道,由通道流进每个滤框⾥;滤液分别穿过滤框两侧的滤布,沿滤板板⾯的沟道⾄滤液出⼝排出;颗粒被滤布截留⽽沉积在滤布上,待滤饼充满全框后,停⽌过滤。
根据滤液排出⽅式分为:明流和暗流。
洗涤:洗涤⽔经洗⽔通路从洗涤板上的孔道进⼊各个洗涤板的两侧,洗涤⽔在压差(洗涤板上的滤液出⼝关闭形成)的推动⼒下先穿过⼀层滤布及整个框厚的滤饼,然后再穿过⼀层滤布,最后沿滤板(⼀钮板)板⾯沟道⾄滤液出⼝排出。
这种操作⽅式称为横穿洗涤法。
洗涤⽔穿过的途径正好是过滤终了时滤液穿过途径的⼆倍,流通⾯积是过滤⾯积的⼀半。
卸渣、整理:打开板框,卸出滤饼,洗涤滤布及板、框。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占地⾯积⼩,过滤⾯积⼤。
可根据需要增减滤板的数量,调节过滤能⼒。
对物料的适应能⼒较强,由于操作压⼒较⾼(3~10kg/cm2),对颗粒细⼩⽽液体粘度较⼤的滤浆,也能适⽤。
间歇操作,⽣产能⼒低,卸渣清洗和组装阶段需⽤⼈⼒操作,劳动强度⼤,所以它只适⽤于⼩规模⽣产。
叶滤机由许多不同宽度的长⽅形滤叶装合⽽成。
滤叶由⾦属丝⽹制造,内部具有空间,外罩滤布。
离心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示意图

工作原理及结构示意图:本机由转筒、螺旋推料器,差速器及动力、机架主要部分组成。
转筒、螺旋推料器同向高速旋转,转筒、螺旋推料器在差速器作用下速差为10-30转/分。
分离原液经进料口进入高速转动的转筒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中质量大的悬浮物迅速地向筒壁积聚。
已分离的滤液由水层内圈之出水孔经出液口排出。
沉渣由螺旋推料器推送到转筒的圆锥端经出渣口排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用于某种污水处理的工艺方法的组合。
通常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回收的经济价值,排放标准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经过分析和比较,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试验研究,决定所采用的处理流程。
一般原则是:改革工艺,减少污染,回收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
在流程选择时应注重整体最优,而不只是追求某一环节的最优。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