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平面向量》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

平面向量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O 、A 、B 是平面上的三个点,直线AB 上有一点C ,满足2AC →+CB →=0,则OC→等于( )A .2OA →-OB → B .-OA →+2OB → C.23OA →-13OB → D .-13OA →+23OB →2.已知平面向量a =(x,1),b =(-x ,x 2),则向量a +b ( )A .平行于x 轴B .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C .平行于y 轴D .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3.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BC →+BA →=2BP →,则( )A.P A →+PB →=0B.PC →+P A →=0C.PB →+PC →=0D.P A →+PB →+PC →=04.设向量a =(3,3),b 为单位向量,且a ∥b ,则b =( )A .(32,-12)或(-32,12)B .(32,12)C .(-32,-12)D .(32,12)或(-32,-12)5.已知A 、B 是以原点O 为圆心的单位圆上两点,且|AB →|=1,则AB →·OA →等于( )A.12 B .-12 C.32 D .-326.若a =(x,1),b =(2,3x ),则a ·b |a |2+|b |2的取值范围为( ) A .(-∞,22) B .[0,24] C .[-24,24] D .[22,+∞)7.已知向量a =(x -1,2),b =(4,y ),若a ⊥b ,则9x +3y 的最小值为( )A .2 3B .6C .12D .3 28.已知|a |=2|b |≠0,且关于x 的方程x 2+|a |x +a ·b =0有实根,则a 与b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π6]B .[π3,π]C .[π3,2π3]D .[π6,π]9.已知三点A (2,3),B (-1,-1),C (6,k ),其中k 为常数.若|AB →|=|AC →|,则AB →与AC→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A .-2425B .0或2425 C.2425 D .0或-242510.若O 为平面内任一点且(OB →+OC →-2OA →)·(AB →-AC →)=0,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但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但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向量a =(3,1),b =(1,3),c =(k,7),若(a -c )∥b ,则k =________.14.若平面向量a ,b 满足|a +b |=1,a +b 平行于x 轴,b =(2,-1),则a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2010·江苏卷,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1,-2),B (2,3),C (-2,-1).(1)求以线段AB 、A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2)设实数t 满足(AB →-tOC →)·OC →=0,求t 的值.18.(12分)已知a =(1,2),b =(1,1),且a 与a +λb 的夹角为锐角,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19.(12分)(2010·盐城一模)已知向量a =(sin θ,3),b =(1,cos θ),θ∈(-π2,π2). (1)求a ⊥b ,求θ;(2)求|a +b |的最大值.20.(12分)已知向量a =(1sin x ,-1sin x),b =(2,cos2x ). (1)若x ∈(0,π2],试判断a 与b 能否平行? (2)若x ∈(0,π3],求函数f (x )=a ·b 的最小值.21.(12分)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t ∈R .(1)若a ,b 起点相同,t 为何值时,a ,t b ,13(a +b )三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 (2)若|a |=|b |且a 与b 夹角为60°,t 为何值时,|a -t b |的值最小?22.(12分)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2a -c )cos B =b cos C .(1)求B 的大小.(2)设m =(sin A ,cos2A ),n =(4k,1)(k >1),且m ·n 的最大值是5,求k。

(完整版)高一数学(上)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

(完整版)高一数学(上)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

高一数学(上)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5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C.平行向量方向相同D.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2.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AD 的是( ) A .;)++(BC CD AB B .);+)+(+(CM BC M B AD C .;-+BM AD M B D .;+-CD OA OC3.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21AB ,且|AD |=|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等腰梯形D.菱形4.已知a =(3,4),b =(5,12),a 与b 则夹角的余弦为( )A .6563B .65C .513D .135. 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 3b | =( )A .7B .10C .13D .46.已知向量a (cos ,sin )θθ=,向量b (3,1)=-,则|2a -b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24B .24,4C .16,0D .4,07.已知)(),点=(),,-=(-21x,P 1,1ON 32OM 在线段NM 的中垂线上,则x 等于( )A .;-25B .;-23C .;-27D .-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cos80o ,sin80o ),B(cos20o ,sin20o ),则|AB |的值是() A .;21 B .;22C .;23D .1;9.|a |=3,|b |=4,向量a +43b 与a -43b 的位置关系为( )A .平行B .垂直C .夹角为3πD .不平行也不垂直10.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设=c , =a , =b ,则a ·b +b ·c +c ·a 等于( )A .0B .1C .3D .-3二、填空题(4小题,每小题5分)11.若),4,3(=A点的坐标为(-2,-1),则B点的坐标为 .12.已知(3,4),(2,3)=-=a b ,则2||3-⋅=a a b .13.与向量a =(12,5)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14. 已知向量OP X 是直线设),1,5(),7,1(),1,2(===上的一点(O 为坐标原点),那么⋅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3小题,共30分)15.向量),1,(),2,1(x b a == (1)当2+与-2平行时,求x ;(2)当b a 2+与b a -2垂直时,求x .16.已知61)b a (2)b 3a (23,|b |4,a =+•==-||,(1)求•的值; (2)求b a 与的夹角θ; (3)求||b a +的值.17.(本题满分12分)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R t ∈)(1)记),(31,,t +===那么当实数t 为何值时,A 、B 、C 三点共线?(2)若ο1201||||夹角为与且b a b a ==,那么实数x 为何值时||b x a -的值最小?附加题:已知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 (3,0),B (0,3),C (cos α,sin α).(1) 若AC BC =u u u r u u r ,求角α的值;(2)若1,AC BC ⋅=-u u u r u u r 求22sin sin 21tan ααα++的值.高一数学(上)必修四《平面向量》测试题答题卡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1,3) 12. 28 13.)135,1312(或 )135,1312(-- 14. -8三、解答题15.(1)21, (2)27或-216.(1)-6(2)32π(3)1317.(1)t=21(2)x=21-时最小附加题. (1))(,4Z k k ∈+=ππα(2)95-。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设向量=,=,其中=(3,1),=(1,3).若=λ+μ,且0≤λ≤μ≤1,C点所有可能的位置区域用阴影表示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所以点在直线的上方,由0≤λ≤μ≤1可知A项成立【考点】向量运算及数形结合点评:求解本题首先由向量运算找到C点坐标,根据参数范围找到坐标的特点,从而确定C点的位置,求解过程中结合特殊点,如可排除部分选项2.在梯形中,与相交于点.若则()A.B.C.D.【答案】B【解析】取中点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故选B3.若,则的值为 _.【答案】【解析】,所以【考点】1.向量模的坐标计算;2.向量的坐标运算.4.已知,它们的夹角为,那么.【答案】【解析】,所以【考点】向量的模5.下列各组平面向量中,可以作为基底的是()A.B.C.D.【答案】B【解析】因为A,C,D选项中的两个向量均存在实数使得,所以两向量均共线,故不可作为基底.因为B选项中的两个向量不存在实数使得,所以两向量不共线,所以可以作为一组基底.故B正确.【考点】平面向量中基底的定义.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第二象限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1)求的值;(2)若向量与夹角为,且,求直线的斜率.【答案】(1);(2)直线的斜率为【解析】(1)由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的概念得==,=,所以(2)设点B的坐标,由向量的数量积及模长公式得即,又因为,所以或,从而得到点B的坐标,再由斜率公式或方向向量求出直线的斜率为.试题解析:(1)因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所以,解得=,又因为角是第二象限角,所以=,所以=,=, 2分所以; 6分(2)由(1)知,,设点坐标为,则=,因为,所以, 8分又因为与夹角为,所以,即, 10分联立解得或,所以点坐标为(,)或(,), 12分所以或,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14分【考点】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②向量的数量积及模长 直线的斜率7.已知,若,则=.【答案】【解析】向量垂直等价于其数量积为0,【考点】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坐标运算8.在中,若点满足,则()A.B.C.D.【答案】A【解析】由,可得,,故选择A【考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9.下列向量与共线的是A.B.C.D.【答案】C【解析】共线向量的坐标之间一定是整数倍关系,据此可以确定答案为选项C。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测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A
B
《平面向量》答案解析
19.解:(1)由题意知则AB (3,5), AC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AB AC (2, 6), AB AC (4, 4)
BDBAD BAADC AB
AB AC 2 10, AB AC 4 2
A. a b c d 0
B. a b c d 0
a b mq np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b c d 0
D. a b c d 0
A.若 a与b 共线,则 a b 0
B. a b b a
7.若 a (我2,3)去,b 人(4也,7) ,就则有b在a人方向!上为的投U影R为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C.意R调, 都剖有 (沙a)龙b 课 (反a 倒b) 是龙卷风D.前(a 一b)2天 (a我b)2分 a页2 b符2 ZNBX吃噶十
16.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1,点 E 是 AB 边上的动点,则 DE CB 的值为
(3)若点 M 为直线 OD 上的一个动点,当 MA MB 取最小值时,求 OM 的坐标.
, DE DC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其中 17 题 10 分,其余 5 个小题每题 12 分,共 70
AB AD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2)设C则(由x, 得y), AD BC (3,3) (x 3, y 2)
x 0, y 5
C (0, 5)
(3)设M则(a,b), OM (a,b),OD (1, 4)
O, M , D三点共线
a b 1 4
b 4a
MA MB (2 a,1 b) (3 a, 2 b)

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点P 〔3,-6〕,Q 〔-5,2〕,R 的纵坐标为-9,且P 、Q 、R 三点共线,那么R 点的横坐标为〔 〕。

A 、-9B 、-6C 、9D 、62. =(2,3), b =(-4,7),那么 在b 上的投影为〔 〕。

A 、B 、C 、D 、 3.设点A 〔1,2〕,B 〔3,5〕,将向量 按向量 =〔-1,-1〕平移后得向量为〔 〕。

A 、〔2,3〕 B 、〔1,2〕 C 、〔3,4〕 D 、〔4,7〕4.假设(a+b+c)(b+c -a)=3bc ,且sinA=sinBcosC ,那么Δ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5.| |=4, |b |=3, 与b 的夹角为60°,那么| +b |等于〔 〕。

A 、B 、C 、D 、6.O 、A 、B 为平面上三点,点C 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2,那么〔 〕。

A 、B 、C 、D 、7.O 是Δ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意条件,那么点O 是ΔABC 的〔 〕。

A 、重心B 、垂心C 、内心D 、外心8.设 、b 、 均为平面内随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那么以下4个命题: (1)( ·b )2= 2·b 2 (2)| +b |≥| -b | (3)| +b |2=( +b )2(4)(b ) -( a )b 与 不肯定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9.在ΔABC 中,A=60°,b=1, ,那么 等于〔 〕。

A 、B 、C 、D 、10.设 、b 不共线,那么关于x 的方程 x 2+b x+ =0的解的状况是〔 〕。

A 、至少有一个实数解B 、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C 、至多有两个实数解D 、可能有多数个实数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总分值16分.〕.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C=22,那么CA AB =_________12.ABCDEF为正六边形,且AC=a,AD=b,那么用a,b表示AB为______.13.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答案】【解析】略2.已知平面向量,且∥,则()A.-3B.-9C.9D.1【答案】B【解析】由两向量平行坐标间的关系可知【考点】向量平行的性质3.(12分)已知向量,令且的周期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1)本题考察的是求函数解析式,本题中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再结合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又的周期为,可以求出从而求出的解析式.(2)本题考察的是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本题中根据所给的定义域求出的值域,再根据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即可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的周期为∴(2),则【考点】(1)辅助角公式(2)三角函数的值域4.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中,设,,若,则的值为A.B.C.D.【答案】D【解析】由已知可得:D为BC中点,,又因为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中,所以,故解得,故选择D【考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5.若向量满足:,,,则 .【答案】【解析】【考点】向量垂直与向量的坐标运算6.设,向量,,且,∥,则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所以有即,,所以【考点】向量坐标运算7.向量a=,b=,则A.a∥bB.C.a与b的夹角为60°D.a与b的夹角为30°【答案】B【解析】根据两向量平行坐标表示公式“”可得A错误;根据两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公式“”可得B正确;根据B可知两向量夹角为,所以C,D错误,故选择B【考点】向量线性关系8.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点,则向量A.B.C.D.【答案】A【解析】因为,故选择A【考点】向量的加减法运算9.设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答案】D【解析】,,,,则动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垂心.故C正确.【考点】1向量的加减法;2数量积;3向量垂直.10.已知向量则x=【答案】6【解析】由题意可得,解得.【考点】向量共线.11.(2015秋•友谊县校级期末)已知△ABC和点M满足+=﹣,若存在实数m使得m+m=成立,则m等于()A.B.2C.D.3【答案】C【解析】作出图象,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M是△ABC的重心,故,代入m+m=可解出m.解:以MB,M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MBEC,连结ME交BC于D,如图.则,∵+=﹣,∴M在线段AD上,且|MA|=2|MD|,∵D是BC中点,∴=2=3,∵m+m=,∴3m=,∴m=.故选C.【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12.已知点(1)求证:恒为锐角;(2)若四边形为菱形,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解析】(1)只需证明且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2)利用菱形的定义可求得坐标,进而求出所求的值.试题解析:(1)∵点∴∴.若A,P,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得到,此方程无解,∴∴∠APB恒为锐角.(2)∵四边形ABPQ为菱形,∴,即,化简得到解得设Q(a,b),∵,∴,∴【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3.如图所示,是的边上的中点,则向量= (填写正确的序号).①,②,③,④【答案】①【解析】.故选A.【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名师】在向量线性运算时,要尽可能转化到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平面几何的性质,把未知向量转化为与已知向量有直接关系的向量来求解.14. O为平面上的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2)=0,则△ABC是()A.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B.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D.以A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将条件式展开化简,两边同时加上,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答案.解:∵(﹣)•(+﹣2)=0,∴+﹣2=+﹣2.即﹣2=﹣2.两边同时加,得()2=()2,即AB2=BC2.∴AB=BC.∴△ABC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故选:C.【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5.已知,,,则=()A.﹣8B.﹣10C.10D.8【答案】B【解析】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和向量的模即可求出.解:,,,∴=+|+2=16+25+2=21,∴=﹣10,故选:B.【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6.已知||=1,||=2,∠AOB=150°,点C在∠AOB的内部且∠AOC=30°,设=m+n,则=()A.B.2C.D.1【答案】B【解析】可画出图形,由可得到,根据条件进行数量积的运算便可得到,从而便可得出关于m,n的等式,从而可以求出.解:如图,由的两边分别乘以得:;∴;∴得:;∴;∴.故选:B.【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17.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是边上的中点,则的值为()A.1B.2C.4D.6【答案】B【解析】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考点】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8.=(2,3),=(﹣3,5),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答案】【解析】由已知向量的坐标求出与,代入投影公式得答案.解:∵=(2,3),=(﹣3,5),∴,,则=.故答案为:.【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9.已知向量,满足||=1,||=2,与的夹角为120°.(1) 求及+;(2)设向量+与-的夹角为θ,求cosθ的值.【答案】(1);;(2).【解析】(1)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以及;(2)根据公式,根据数量积公式,再根据公式试题解析:解析:(1)=||||cos 120°θ=1×2×(-)=-1,所以|+|2=(+)2=2+2+2=12+22+2×(-1)=3.所以|+|=(2)同理可求得|-|=.因为(+)(-)=2-2=12-22=-3,所以cosθ===-.所以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为-.【考点】向量数量积20.(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当为何值时,向量与共线?(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为坐标原点,,,当为何值时,向量与垂直?【答案】(1);(2).【解析】首先根据向量减法的线性运算得到向量与的坐标,当与共线时坐标交叉积的差等于零,当与垂直是数量积等于零,从而列出的方程,即可求得满足条件的的值.试题解析:(1)∵,又向量与共线,∴,解得(2),当向量与垂直时,,即,解得【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平行与垂直的坐标表示.21.已知a,b为非零向量,且|a+b|=|a|+|b|,则一定有()A.a=b B.a∥b,且a,b方向相同C.a=-b D.a∥b,且a,b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a,b方向相同,方向相同即是共线向量.【考点】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22.已知向量.(1)若点三点共线,求的值;(2)若为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求的值.【答案】(Ⅰ)-19;(Ⅱ)1.【解析】(Ⅰ)根据向量的减法运算和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即可解得;(Ⅱ)根据向量的减法运算和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即可解得.试题解析:解:(Ⅰ)∴,.(Ⅱ),则,∴,【考点】向量的减法运算;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23.平面内有一个和一点,线段的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分别为,设.(1)试用表示向量;(2)证明线段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根据向量的加法、数乘的几何意义,以及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并进行向量的数乘运算便可得到,从而同理可以用分别表示出;(2)设线段、的中点分别为,用分别表示出,从而可得,即证得线段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试题解析:(1),.(2)证明:设线段的中点为,则,设中点分别为,同理:,,∴,即其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考点】1、向量的三角形法则;2、向量的线性运算.【方法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加法、数乘的几何意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及向量的数乘运算,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另一种解法:(1);同理,;(2)证明:如图,连接,则,且,,且,∴,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线段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同理,线段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线段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24.已知是两个非零向量,当的模取最小值时.①求的值;②已知与共线且同向,求证:与垂直.【答案】①;②证明见解析.【解析】(1)设出两个向量的夹角,表示出两个向量的模长,对于模长形式,通常两边平方,得到与已知条件有关的运算,整理成平方形式,当底数为零时,结果最小;(2)本题要证明两个向量垂直,这种问题一般通过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来证明,求两个向量数量积,根据上一问做出的结果,代入数量积的式子,合并同类项,得到数量积为零.得到垂直.试题解析:①令,则.当时,.②证明:与共线且同向,,,,.【考点】(1)向量的模;(2)数量积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关系.【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模长形式,通常两边平方以及证明两个向量垂直,这种问题一般通过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来证明,因为在本题中主要是数学符号的运算,所以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启发学生在理解数量积的运算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把握数量积的运算律,引导学生注意数量积性质的相关问题的特点,以熟练地应用数量积的性质.25.已知,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则()A.3B.C.2D.【答案】B【解析】由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则,所以,故选B.【考点】向量的数量积及向量的投影的应用.26.给出下列命题:(1)若,则;(2)向量不可以比较大小;(3)若则;(4).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B.2C.3D.4【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1)中,例如,此时,但,所以不正确;(2)中,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所示向量不能比较大小,所以(2)是正确的;(3)中,根据相等向量的概念,可得“若则”是正确的;(4)中,由,则是成立的,但由,则与是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所以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个数为个,故选B.【考点】向量的基本概念.【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的概念——向量的模、相等向量、向量的概念、共线向量及相反向量的概念,其中牢记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判断此类问题的关键,试题很容易出错,属于易错题,本题的解答中,(4)中,,容易忽视相反向量的概念,造成错解,应牢记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一基本概念,防止出错.27.已知向量,若,则=()A.B.C.D.【答案】A【解析】,.故选A.【考点】数量积的坐标运算.28.已知向量,.(1)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的值;(2)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求的值.【答案】(1);(2)或.【解析】(1)根据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即可求解的值;(2)利用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则且,列出方程,即可求解的值.试题解析:(1),,由得x=-2,y=-5.(2),若为直角,则,∴,又,∴,再由,解得或.【考点】向量的运算及向量的垂直关系的应用.29.(1)已知,,且与的夹角为60°,求的值;(2)在矩形中,,点为的中点,点在边上,若,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利用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即可化简,即可求解的值;(2)设,利用,求得的值,又由,,即可运算的值.试题解析:(1) =169,得;(2)矩形ABCD中,∵点F在边CD上,∴设,,本小题也可建坐标系,用平面向量坐标运算解决.【考点】向量的模的计算及向量数量积的运算.30.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A.B.C.D.【答案】C【解析】【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31.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2,||=3,记,(1)若,求实数k的值。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1.已知平面上的满足,,,则的最大值为.【答案】【解析】略2.如图,将45°直角三角板和30°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其中45°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30°直角三角板的30°角所对的直角边重合.若,则等于A.B.C.D.【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若设 AD=DC=1,则 AC= ,AB=2,BC= ,由题意知,△BCD中,由余弦定理得 DB2=DC2+CB2-2DC•CB•cos(45°+90°)=【考点】空间向量的计算3.向量化简后等于()A.B.C.D.【答案】B【解析】,故选B.【考点】平面向量的加法4.如图,已知圆,四边形为圆的内接正方形,分别为边的中点,当正方形ABCD绕圆心M转动时,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析】由题意可得:,因为圆的半径为2,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即。

再由,可得,而,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选择B【考点】向量的数量积5.已知向量a=(1,2),b=(x+1,-x),且a⊥b,则x=()A.2B.C.1D.0【答案】C【解析】两向量垂直坐标满足【考点】向量垂直的判定6.已知向量则x=【答案】6【解析】由题意可得,解得.【考点】向量共线.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DE交AF于H,记、分别为、,则=()A.- B.+C.-+ D.--【答案】B【解析】过点F作BC的平行线交DE于G,则G是DE的中点,且GF= EC= BC∴GF= AD,则△AHD∽△GHF从而FH= AH,∴AH=AF又【考点】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8.已知函数,点为坐标原点,点,向量是向量与的夹角,则( )A.B.C.D.1【解析】由题意可得是直线的倾斜角,,,故选A.【考点】(1)三角恒等变换(2)裂项相消法求和【思路点睛】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要注意正项,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应注意到,由于数列中每一项均裂成一正一负两项,所以互为相反数的项合并为零后,所剩正数项与负数项的项数必是一样多,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即经过裂项后有“对称剩项”的特征.另外从实质上看,正,负项相消是裂项法的根源和目的.9.(2015秋•大兴安岭校级期末)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60°,||=1,||=2(1)求(2﹣)•;(2)求:|2+|.【答案】(1)1;(2).【解析】(1)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和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向量模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解:(1)(2)=.【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0.设R,向量且,则()A.B.C.D.10【答案】C【解析】因为,且,所以,解得,则;故选C.【考点】1.平面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判定;2.平面向量的模.【思路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判定以及模的求解,属于基础题;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涉及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数量积、夹角、模的计算或判定两平面向量平行或垂直关系,一般比较简单,往往思维量较小,计算量稍大一些。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设A(a,1)、B(2,b)、C(4,5)为坐标平面上三点,O为坐标原点,若与在方向上的投影相同,则a与b满足的关系式为()A.4a-5b=3B.5a-4b=3C.4a+5b=14D.5a+4b=14【答案】A【解析】据投影定义知,=⇒·-·=0⇒·=0,⇒4(a-2)+5(1-b)=0⇒4a-5b=3.2. (08·浙江)已知a、b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满足(a-c)·(b-c)=0,则|c|的最大值是()A.1B.2C.D.【答案】C【解析】由(a-c)·(b-c)=0得a·b-(a+b)·c+c2=0,即c2=(a+b)·c,故|c|·|c|≤|a+b|·|c|,即|c|≤|a+b|=,故选C.3. (2010·金华十校)△ABO三顶点坐标为A(1,0),B(0,2),O(0,0),P(x,y)是坐标平面内一点,满足·≤0,·≥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3【解析】∵·=(x-1,y)·(1,0)=x-1≤0,∴x≤1,∴-x≥-1,∵·=(x,y-2)·(0,2)=2(y-2)≥0,∴y≥2.∴·=(x,y)·(-1,2)=2y-x≥3.4.已知=(6,1),=(x,y),=(-2,-3),若∥,⊥.(1)求x、y的值;(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4×8=16.【答案】(1)x=2,y=-1或x=-6,y=3(2)S四边形ABCD【解析】(1)=++=(4+x,y-2),∴=(-4-x,2-y),由∥得,x(2-y)+y(4+x)=0①=+=(6+x,y+1),=+=(x-2,y-3),由⊥得,(6+x)(x-2)+(y+1)(y-3)=0②由①②解得x=2,y=-1或x=-6,y=3.(2)当x=2,y=-1时,=(8,0),=(0,4),∴S=||·||=×8×4=16;四边形ABCD当x=-6,y=3时,=(0,4),=(-8,0),∴S=||·||=×4×8=16.四边形ABCD5.已知a=(,-1),b=.(1)求证:a⊥b;(2)若存在不同时为0的实数k和t,使x=a+(t-3)b,y=-ka+tb,且x⊥y,试求函数关系式k =f(t);(3)求函数k=f(t)的最小值.【答案】(1)见解析(2)k=t(t-3).(3)-.【解析】(1)由a·b=-=0,得a⊥b.(2)由x⊥y得,x·y=[a+(t-3)b]·(-ka+tb)=0,即-ka2-k(t-3)a·b+ta·b+t(t-3)b2=0.-ka2+t(t-3)b2=0.∴k=t(t-3).(3)k=t(t-3)=-,所以当t=时,k取最小值-.6.已知||=1,||=,⊥,点C在∠AOB内,∠AOC=30°,设=m+n,则=()A.B.3C.3D.【答案】B【解析】∵·=m||2+n·=m,·=m·+n·||2=3n,∴=S=1,∴=3.7.已知直线ax+by+c=0与圆O:x2+y2=4相交于A、B两点,且|AB|=2,则·=________.【答案】-2【解析】∵|AB|=2,|OA|=|OB|=2,∴∠AOB=120°.∴·=||·||·cos120°=-2.8.一条宽为km的河,水流速度为2km/h,在河两岸有两个码头A、B,已知AB=km,船在水中最大航速为4km/h,问该船从A码头到B码头怎样安排航行速度可使它最快到达彼岸B码头?用时多少?【答案】船实际航行速度大小为4km/h,与水流成120°角时能最快到达B码头,用时半小时【解析】如图所示,设为水流速度,为航行速度,以AC和AD为邻边作▱ACED且当AE与AB重合时能最快到达彼岸.根据题意AC⊥AE,在Rt△ADE和▱ACED中,||=||=2,||=4,∠AED=90°.∴||==2,sin∠EAD=,∴∠EAD=30°,用时0.5h.答:船实际航行速度大小为4km/h,与水流成120°角时能最快到达B码头,用时半小时.9.已知△ABC中,点D在BC边上,且=2,=r+s,则r+s的值是() A.B.C.-3D.0【答案】D【解析】∵=-,=-.∴=--=--.∴=-,∴=-.又=r+s,∴r=,s=-,∴r+s=0.10.设非零向量a、b、c满足|a|=|b|=|c|,a+b=c,则〈a,b〉=()A.150°B.120°C.60°D.30°【答案】B【解析】∵|a|=|b|=|c|≠0,且a+b=c∴如图所示就是符合题设条件的向量,易知OACB是菱形,△OBC和△OAC都是等边三角形.∴〈a,b〉=120°.11.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答案】D【解析】由·=·得·(-)=0,即·=0,∴PB⊥CA.同理PA⊥BC,PC⊥AB,∴P为△ABC的垂心.12.已知向量a、b满足|a|=1,|b|=4,且a·b=2,则a与b的夹角为()A.B.C.D.【答案】C【解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意义,a·b=|a|·|b|·cosθ=4cosθ=2及0≤θ≤π,可得θ=,选C.13. (09·天津文)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平面内一点M满足=+,则·=_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 2- 2+·=-×12-×12+×12×=-2.14.已知|a|=,|b|=3,a与b夹角为45°,求使a+λb与λa+b的夹角为钝角时,λ的取值范围.【答案】<λ<且λ≠-1.【解析】由条件知,cos45°=,∴a·b=3,设a+λb与λa+b的夹角为θ,则θ为钝角,∴cosθ=<0,∴(a+λb)(λa+b)<0.λa2+λb2+(1+λ2)a·b<0,∴2λ+9λ+3(1+λ2)<0,∴3λ2+11λ+3<0,∴<λ<.若θ=180°时,a+λb与λa+b共线且方向相反,∴存在k<0,使a+λb=k(λa+b),∵a,b不共线,∴,∴k=λ=-1,∴<λ<且λ≠-1.本题易忽视θ=180°时,也有a·b<0,忘掉考虑夹角不是钝角而致误.15.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证明:当b与a+λb(λ∈R)垂直时,a+λb的模取到最小值.【答案】当b与a+λb(λ∈R)垂直时,a+λb的模取到最小值.【解析】当b与a+λb(λ∈R)垂直时,b·(a+λb)=0,∴λ=-.|a+λb|2=λ2b2+2λa·b+a2=b2=b22+a2-2.当λ=-时,|a+λb|取得最小值.即当b与a+λb(λ∈R)垂直时,a+λb的模取到最小值.[点评]本题是将向量、函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了向量与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注意a+λb的模是一个关于λ的二次函数.16. .已知a,b均是非零向量,设a与b的夹角为θ,是否存在θ,使|a+b|=|a-b|成立,若存在,求出θ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θ∈∪时,能使|a+b|=|a-b|成立【解析】假设满足条件的θ存在,由|a+b|=|a-b|,得(a+b)2=3(a-b)2.∴|a|2+2a·b+|b|2=3(|a|2-2a·b+|b|2),即|a|2-4a·b+|b|2=0,∴|a|2-4|a||b|cosθ+|b|2=0,由Δ≥0,得(4cosθ)2-4≥0,解得cosθ≤-或cosθ≥,又cosθ∈[-1,1],∴-1≤cosθ≤-或≤cosθ≤1,∵θ∈[0,π],∴θ∈∪,故当θ∈∪时,能使|a+b|=|a-b|成立.17.已知a=(2,1),b=(x,-2)且a+b与2a-b平行,则x等于()A.-6B.6C.-4D.4【答案】C【解析】∵(a+b)∥(2a-b).又a+b=(2+x,-1),2a-b=(4-x,4),∴(2+x)×4-(-1)×(4-x)=0,解得x=-4.18.已知向量a=(1,3),b=(2,1),若a+2b与3a+λb平行,则λ的值等于()A.-6B.6C.2D.-2【答案】B【解析】a+2b=(5,5),3a+λb=(3+2λ,9+λ),由条件知,5×(9+λ)-5×(3+2λ)=0,∴λ=6.19. (09·北京文)已知向量a=(1,0),b=(0,1),c=ka+b(k∈R),d=a-b,如果c∥d,那么()A.k=1且c与d同向B.k=1且c与d反向C.k=-1且c与d同向D.k=-1且c与d反向【答案】D【解析】c=(k,0)+(0,1)=(k,1),d=(1,0)-(0,1)=(1,-1),c∥d⇒k×(-1)-1×1=0,∴k=-1.∴c=(-1,1)与d反向,∴选D.20.若三点A(-2,-2),B(0,m),C(n,0)(mn≠0)共线,则+的值为________.【答案】-【解析】∵A、B、C共线,∴∥,∵=(2,m+2),=(n+2,2),∴4-(m+2)(n+2)=0,∴mn+2m+2n=0,∵mn≠0,∴+=-.21.设向量a=(1,-3),b=(-2,4),若表示向量4a,3b-2a,c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c为()A.(1,-1)B.(-1,1)C.(-4,6)D.(4,-6)【答案】D【解析】设c=(x,y),∵a=(1,-3),b=(-2,4),∴4a=(4,-12),3b-2a=(-8,18).又由表示向量4a,3b-2a,c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三角形,则有4a+(3b-2a)+c=0,即(4,-12)+(-8,18)+(x,y)=(0,0),∴x=4,y=-6,∴c=(4,-6).22.如图所示,点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则以图中点A、B、C、D、E、F、O中的任意一点为始点,与始点不同的另一点为终点的所有向量中,除向量外,与向量共线的向量共有()A.6个B.7个C.8个D.9个【答案】D【解析】与向量共线的向量有:,,,,,,,,,故共有9个23.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①长度为0的向量都是零向量;②零向量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单位向量的长度都相等;④单位向量都是同方向;⑤任意向量与零向量都共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答案】D【解析】由定义知①正确,②由于两个零向量是平行的,但不能确定是否同向,也不能确定是哪个具体方向,故不正确.显然,③、⑤正确,④不正确,所以答案是D.2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向量a与b共线,向量b与c共线,则向量a与c共线B.向量a与b不共线,向量b与c不共线,则向量a与c不共线C.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一定共线D.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答案】D【解析】当b=0时,A不对;如图a=,c=,b与a,b与c均不共线,但a与c共线,∴B错.在▱ABCD中,与共线,但四点A、B、C、D不共线,∴C错;若a与b有一个为零向量,则a与b一定共线,∴a,b不共线时,一定有a与b都是非零向量,故D正确.25.如图所示,点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四边形OAED,OCFB都是正方形.在图中所示的向量中:(1)分别写出与,相等的向量;(2)写出与共线的向量;(3)写出与的模相等的向量;(4)向量与是否相等?【答案】(1) =,=;(2)与共线的向量为:,,;(3)||=||=||=||=||=||=||=||;(4)不相等【解析】(1) =,=;(2)与共线的向量为:,,;(3)||=||=||=||=||=||=||=||;(4)不相等26.已知两个力F1、F2的方向互相垂直,且它们的合力F大小为10N,与力F1的夹角是60°,求力F1、F2的大小.【答案】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N和5N.【解析】设表示力F1,表示力F2,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表示合力F,由题意易得||=||cos60°=5,||=||sin60°=5,因此,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N和5N.27.若E,F,M,N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答案】略【解析】如图所示,连结AC,在△DAC中,∵N,M分别是AD,CD的中点,∴∥,且||=||,且与的方向相同.同理可得||=||且与的方向相同,故有||=||,且与的方向相同,∴=.28.化简-++的结果等于()A.B.C.D.【答案】B【解析】原式=(+)+(+)=+0=.2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C.-=D.+=0【答案】C【解析】A显然正确.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B正确.C中-=,故C错误.D中+=+=0.30.在平面上有A,B,C三点,设m=+,n=-,若m与n的长度恰好相等,则有()A.A,B,C三点必在一条直线上B.△ABC必为等腰三角形且∠B为顶角C.△ABC必为直角三角形且∠B为直角D.△ABC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m=+=,n=-=-=,由m,n的长度相等可知,两对角线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矩形.∴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平面向量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3,1=a ,()21,k k =-b ,且()+⊥a b a ,则k 的值是( ) A .1-
B .37
C .35
-
D .35
2.已知向量(3,2)=a ,(1,2)=-b ,(4,1)=c ,若()()2k +-∥a c b a ,()k ∈R , 则k =( )
A .43
B .1922-
C .1613-
D .1316
-
3.若向量()3,1AB =-u u u r
,()1,2=n ,且7AC ⋅=u u u r n ,那么BC ⋅u u u r n 的值为( )
A .6-
B .0
C .6
D .6-或6
4.在ABC △中,2BD DC =u u u r u u u r ,AD mAB n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m
n
的值为( )
A .12
B .13
C .2
D .3
5.四边形ABCD 中,AB DC =u u u r u u u r
,且ABCD 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6.如果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那么我们称⨯a b 为向量的“向量积”,⨯a b 的大小为
sin θ⨯=⋅a b a b ,如果5=a ,1=b ,3⋅=-a b ,则⨯=a b ( )
A .3
B .4-
C .4
D .5
7.已知向量(1,2)=a ,(1,1)=b ,若a 与λ+a b 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5
,3
⎛⎫-+∞ ⎪⎝⎭
B .()5,00,3⎛⎫-+∞ ⎪⎝

U C .5
,3
⎛⎫
-∞- ⎪⎝

D .5,3⎛⎫
-∞ ⎪⎝

8.已知向量a ,b 满足:29=a ,12⋅=-a b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3
⎡⎫
+∞⎪⎢
⎣⎭ B .(0,4] C .(4,)+∞ D .[4,)+∞
9.已知点(0,0)O ,(3,0)B
,(C 向量DC OB =u u u r u u u r
,E 为线段DC 上的一点,且四边形OBED
为等腰梯形,则向量OE uuu r
等于( )
A
.(
B
.(
52⎛ ⎝
或 C
.5
2
⎛ ⎝
D
.(
(或
10.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120︒
,则向量23+a b 在向量2+a 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B
C
D
11.在锐角ABC △中,60B =︒,2AB AC -=u u u r u u u r 则AB AC ⋅u u u r u u u r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2
B .1,124⎡⎫-⎪⎢⎣⎭
C .(]0,4
D .(]0,2
12.已知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 为平面ABC 内任一点,动点P 满足等式
1(1)(1)(12)3
OP OA OB OC λ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0)λλ∈≠R 且,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内心 B .垂心 C .重心 D .AB 边的中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向量()sin ,2x =a ,()cos ,1x =b ,满足∥a b ,则
. 14.已知()2,3A ,()4,3B -,点P 在线段AB
P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
15.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边AB 上的动点,则DE DC ⋅u u u r u u u r
的最大值为 .
16.在ABC △中,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1AB AC BA B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那么c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向量()1,3=a ,()2,2=-b , (1)设2=+c a b ,求()⋅b a c ; (2)求向量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
18.(12分)设a ,b ,满足1==a b ,及327-=a b . (1)求a 与b 的夹角; (2)求3+a b 的值.
19.(12分)已知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3(A ,)3,0(B ,)sin ,(cos ααC ,3,22αππ⎛⎫
∈ ⎪⎝⎭
. (1)若AC BC =u u u r u u u r
,求角α的值;(2)若1AC BC ⋅=-u u u r u u u r ,求22sin sin 21tan ααα
++的值.
20.(12分)如图,在OAB △中,点P 为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且满足AP AB λ=u u u r u u u r
. (1)若1
3λ=,用向量OA u u u r ,OB uuu r 表示OP uuu r ;
(2)若4OA =u u u r ,3OB =u u u r ,且60AOB ∠=︒,请问λ取何值时使得OP AB ⊥u u u r u u u r

21.已知圆O 的半径为R ,它的内接ABC ∆中,B b a C A R sin )2()sin (sin 222-=-成立,求三角形ABC 面积S 的最大值.
22.(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sin ,A b c =+p ,
(),sin sin q a c C B =--,满足+=-p q p q .
(1)求角B 的大小;
(2)设1sin ,32C ⎛π⎫⎛⎫=+ ⎪
⎪⎝



m ,()()2,cos 20k A k =≠n ,⋅m n 有最大值为3
2
,求k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