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合集下载

异构资源分布式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异构资源分布式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异构资源分布式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异构资源分布式管理和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异构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异构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

该系统通过建立资源管理中心和任务调度中心,将异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任务的合理调度。

同时,系统还设计了多种策略和算法来提高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异构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一、引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异构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云计算环境下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异构资源分布式管理和调度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包括资源管理中心和任务调度中心两部分。

1. 资源管理中心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对异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首先,该中心通过资源自动发现模块自动发现云计算环境中的异构资源,并将其加入到资源池中进行统一管理。

然后,通过资源监控模块实时采集资源的状态信息,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空间等,并将其存储在资源数据库中。

最后,通过资源调度模块根据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进行动态调度,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任务调度中心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对任务进行合理的调度。

该中心首先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资源需求对任务进行排序,并将任务存储在任务队列中。

然后,通过调度策略模块选择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案,并将任务分配到相应的资源上执行。

同时,任务调度中心还负责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并根据任务的状态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任务的高效执行。

三、资源管理策略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本系统设计了多种资源管理策略。

1. 资源分级管理策略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使用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本系统将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根据级别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pdf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pdf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型pdf分布式系统是指一个由多个自治计算机共同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互相协作,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

在分布式系统中,通信、协作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思想来处理这些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系统的目标分布式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将计算机资源划分为更小且互相独立的单元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这些单元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协作,从而实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标。

2. 数据管理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通常被分散在不同的节点上。

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特定的算法和机制来实现数据管理。

3. 通信协议分布式系统中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节点之间的通信。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4. 容错性由于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可能会发生故障或失效,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容错机制,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安全性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和资源往往非常重要,因此需要采用一些安全机制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分布式系统的范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共享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通常需要共享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需要采用特殊的数据共享算法来实现。

2. 任务分配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节点通常需要协同完成任务。

为了实现任务分配,需要采用特殊的任务分配算法。

3. 负载均衡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节点的负载可能不均衡,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需要采用负载均衡算法。

4.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来实现高性能计算。

5.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将文件分散储存在不同的节点中,从而实现高效的文件共享和管理。

总之,分布式系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和范型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布式系统。

极道 Alamo 分布式存储 管理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极道 Alamo 分布式存储 管理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极道Alamo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手册极道Alamo分布式存储 (1)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1)概要 (9)管理方式 (10)快速开始 (11)域管理 (11)域列表 (11)创建域 (11)添加域成员 (12)高可用双控制器管理(双控选) (12)配对列表 (12)配对探测 (13)创建配对 (13)磁盘管理 (13)磁盘列表 (13)硬盘清除 (14)硬盘初始化 (14)管理磁盘池 (16)列硬盘池 (16)创建硬盘池 (17)添加SSD读写缓存(可选) (17)添加元数据加速盘(可选) (18)管理卷 (18)创建卷 (18)启动卷 (19)查看卷状态 (19)数据管理(可选) (19)开启数据管理 (19)配额管理(可选) (20)开启配额 (20)设置配额 (21)查看配额 (23)设置soft-limit在hard-limit的百分比 (25)设置全局EQUOTA超时时间 (25)设置特定目录EQUOTA超时时间 (26)关闭配额 (27)快照管理(可选) (27)新建快照 (27)root-squash管理(可选) (29)开启root squash (29)设置no- root-squash-clients (30)关闭root squash (30)管理虚拟IP区域 (30)创建IPZone (31)添加IPZone调度资源 (31)IPZone状态 (31)DNS管理(可选) (32)初始化DNS (32)添加DNS记录 (32)查看DNS记录 (32)修改DNS属性 (33)提交DNS配置 (34)客户端挂载 (34)NFS挂载 (34)原生客户端挂载 (34)子目录挂载白名单,黑名单 (34)NTP管理(可选) (36)NTP 服务器添加 (36)NTP 服务器查看 (37)审计日志(可选) (37)开启审计日志 (37)修改审计日志文件操作类型 (37)查看审计日志文件操作类型 (38)修改审计日志文件路径 (38)查看审计日志文件路径 (38)web查看审计日志 (38)SAMBA/CIFS服务(可选) (39)开启samba (39)添加samba local用户和组 (40)加入AD域 (42)添加共享 (44)设置共享 (44)用户权限 (45)特权用户 (48)审计日志 (49)日志管理(可选) (51)告警日志 (51)日志服务器 (53)详细描述 (54)管理员登录和授权 (56)命令行密码登录管理系统 (56)获取免密码登录密钥 (56)授权管理员和设置密码 (56)非特权账号客户端 (57)xtorcli du:快速du (57)xtorcli fsstat:查看整个卷的使用状况 (57)xtorcli quota: 管理卷配额 (57)alamocli (61)WEBUI登录管理系统 (62)管理任意存储节点 (62)网络管理 (63)查看网络接口列表 (63)查看网络接口信息 (64)断开网络接口 (64)连接网络接口 (65)删除网络接口 (65)重置网络配置信息 (65)添加IP地址 (65)删除IP地址 (67)设置DNS (68)设置网关 (69)绑定网络接口 (70)解除网络接口绑定 (71)域管理 (72)域列表 (72)创建域 (73)删除域 (74)添加域成员 (75)删除域成员 (76)高可用双控制器管理 (77)配对列表 (77)配对探测 (79)创建配对 (79)硬盘管理 (79)硬盘列表 (79)硬盘清除 (81)硬盘初始化 (82)硬盘定位 (85)磁盘池管理 (86)硬盘池列表 (86)硬盘池创建 (87)硬盘池删除 (89)硬盘池扩容 (90)添加热备硬盘 (92)添加SSD读写缓存(可选) (92)硬盘池检错扫描 (94)硬盘池硬盘替换 (94)硬盘池成员列表 (95)硬盘池状态 (96)卷管理 (97)创建卷 (97)启动卷 (98)设置卷属性 (99)显示卷的配置和状态 (100)卷扩展 (102)卷的数据平衡 (103)停止卷 (104)卷删除 (105)配额管理 (106)root-squash管理 (107)开启root squash (107)设置no- root-squash-clients (108)关闭root squash (108)修改root-squash默认uid/gid (109)虚拟IP区域管理 (110)查看IPZone的详细资源信息 (111)销毁IPZone (113)查看存在的IPZone (113)添加IPZone调度资源 (113)移除IPZone调度资源 (114)IPZone状态 (114)DNS 管理 (115)初始化DNS (115)添加DNS记录 (115)查看DNS记录 (116)删除DNS记录 (117)WEBUI示例: (117)修改DNS属性 (117)提交DNS配置 (119)NTP管理 (119)时间设置 (119)NTP 服务器添加 (119)NTP 服务器删除 (120)NTP 服务器查看 (121)SNMP管理 (121)SNMP配置查看 (121)Trap添加 (122)Trap删除 (123)Trap级别设置 (123)Moniter管理 (124)SAMBA/CIFS服务 (125)创建samba集群 (126)配置共享目录 (126)共享内部挂载目录 (128)添加节点 (129)启动服务 (129)创建支持AD的SAMBA集群服务 (131)node加入AD域(join_ads) (132)SAMBA服务配置AD (133)修改历史1.211230 增加 xtorcli 及quota 的使用方式2.220420 更新disk pool 跨jbod配置方式概要极道Alamo系列分布式存储系统由独立的多个存储设备组成,为了便捷、统一的管理大规模存储集群,极道设计了Alamo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使集中、可靠的配置、管理和监控大规模Alamo存储集群变得异常简单。

云机房分布式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

云机房分布式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
很 多形 式的 自由上机并不是免费 的,这样就少不 了一些 经济方面 的核算 问题 ,登记上机卡的过程 中存在一些违规 的 操作 , 很 容易 出现徇私舞弊 的行为 , 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财务 管理 的统计 , 给学校造成一定 的经济损 失。
个 链 接 外 部 局 域 网 ,学 生 可 以按 照 要 求 请 求 管 理 的命
2 0 1 4 年 第 1期
信 息 通 信
I NF ORM AT1 0N & COM M I CAT 1 0NS
2 0 1 4
( 总第 1 3 3期 )
( S u m .N o 1 3 3 )
云机房
统 的设计应用
( 大庆 油 田信 息技 术 公 司增 值 业 务 分 公 司 ,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要 : 科技飞速发展 , 各种技 术对人 才的要 求逐 渐提 高 , 要求 高技术水平的人 才要 有扎 实的理论基础 , 还要具有很 强的综 合 能力 , 特别是应用技术的运 用能 力, 很 多高校 的计 算机机房都 向学生开放 , 为培 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打 下基础 , 文章主要 研 究云机房 的分布式管理方式 的应 用, 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 云机房 ; 分布式管理 ; 设计 ; 应用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9 3 .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1 3 1 ( 2 0 1 4 ) 0 1 . 0 2 7 1 . 0 1 序、 进 出管 理 程 序 、 电源 控 制 程 序 、 学 生 机 客 户 端 程 序 等
混合 管理 等多种模 式。
1 . 1传统机房管理工作量大
在 以往 的机 房管理模式 中, 都采 用纸质的上机卡 , 人 工管 理计 费方式是按照次数或者小时 。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指将控制系统的功能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的一种控制模式。

该系统结构可以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制造业、物流运输、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等。

在这些领域中,需要对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正确的设计和管理,以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控制。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等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节点之间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协作和同步。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动作,控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并生成控制指令,通信模块用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命令交互。

1.可扩展性: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节点增减和功能扩展,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当系统需要扩展时,只需增加新的节点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构。

2.高可靠性: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多节点结构,当其中一些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继续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这种结构还可以实现冗余备份,当一些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保证系统持续运行。

3.分布式处理能力: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各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实现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

这样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满足实时的控制需求。

4.灵活的通信能力: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可以使用各种通信协议和技术,例如以太网、CAN总线、无线通信等。

这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递。

尽管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节点之间的通信延迟和数据同步问题。

由于通信网络的时延以及节点之间的处理能力差异,可能出现数据同步不及时的情况,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是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在物联网等环境下,分布式控制系统面临更多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风险。

因此,分布式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安全的通信协议和机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管理1.系统结构设计: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系统规模,设计合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确定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

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

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

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机、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组成的一整套系统。

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则是指将整个电力系统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控制中心,各个区域的控制中心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围绕着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展开讨论,探讨其应用、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应用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主要应用于大型电力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将整个电力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中心,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具体来说,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分配和负荷管理在大型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变化和能源的分配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通过实现分布式控制,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在保证负荷均衡的同时,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

2. 故障处理和维护管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当发生故障时,详细的故障信息往往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而分布式控制可以在减少信息传输成本的同时,加速故障的定位和处理过程。

3. 实时仿真和预测在大型电力系统中,对不同负载场景下的电力系统进行实时仿真和预测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分布式的控制中心,可以对不同子系统进行实时仿真和预测,从而为系统决策提供支撑。

二、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的优缺点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有很多优点,比如:1. 提高了控制和管理的可靠性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是由单个系统组成的,一旦出现故障或者被攻击,整个电力系统将面临瘫痪的风险。

而分布式控制可以将电力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中心,一旦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只会影响到该子系统,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

2. 提高了控制和管理的灵活性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配置和管理各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控制中心,从而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控制和管理需求。

3. 增强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可以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对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分布式系统中的容错机制与稳定性控制

分布式系统中的容错机制与稳定性控制

分布式系统中的容错机制与稳定性控制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网络中的自治计算机所组成的系统,这些计算机对外表现为一个统一整体,提供连贯的服务。

在分布式系统中,容错机制和稳定性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确保系统即使在部分组件发生故障时也能继续运行,并保持服务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一、分布式系统概述分布式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任务的快速处理。

这种系统通常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具备计算、存储和通信的能力。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协同工作以完成任务。

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性能。

1.1 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透明性:用户无需关心系统的分布式特性,即可像使用单机系统一样使用分布式系统。

- 并行性:分布式系统能够同时在多个节点上执行任务,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

- 可扩展性:系统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来扩展其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 容错性:即使部分节点发生故障,系统也能继续提供服务。

1.2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场景分布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大数据处理: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集,如社交网络分析、金融交易监控等。

- 云计算服务:提供按需计算资源,如虚拟机、存储空间和应用服务。

- 物联网:连接和协调大量的设备和服务,实现智能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二、容错机制容错机制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当部分节点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检测到这些故障,并采取措施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2.1 故障检测故障检测是容错机制的第一步,系统需要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节点的故障。

这通常通过心跳机制实现,即节点定期发送心跳信号以表明其正常运行。

如果某个节点的心跳信号在预定时间内未被接收,系统就会认为该节点发生了故障。

2.2 故障恢复一旦检测到故障,系统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恢复。

故障恢复的策略包括:- 故障转移:将故障节点的任务转移到其他正常运行的节点上。

04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施工管理规范教程

04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施工管理规范教程

密级 内部资料编号航禹太阳能&江山控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施工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版)禹城航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山控股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目录1. 总则 (1)2. 范围 (1)3. 质量管理 (1)3.1. 质量管理体系 (1)3.2. 质量管理网络 (10)3.3. 创优规划 (13)附件:施工质量管理流程图 (16)版本号 修改页次修 改 原 因编写审核会签批准批准日期1.总则光伏是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国内光伏市场即将大规模启动之际,鉴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运维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和规范程度,与传统能源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国家新能源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新能源公司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公司的自建、合作项目进行最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知识深加工和科学管理,以供后续项目及行业借鉴。

为此,特制订、颁布本试行办法。

2.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环节,规范施工体系,优化施工环节,规范施工内容。

3.质量管理3.1.质量管理体系3.1.1.文件控制公司内部各级机构、部门,包括项目公司,在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等文件规定的同时,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公司涉及文件的分类、接收、编制、审批、发放、更新、保存和作废处置等做出具体规定,确保使用文件内容适宜、版本有效。

文件控制范围包括:1)承包商、项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项目质量目标、指标;2)项目应执行的国家、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3)项目公司提交的工程财务报表等;4)监理制定的项目管理制度、图纸、工作联系单等;5)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质检计划、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

3.1.2.记录控制项目公司委托监理单位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按监理对工程质量记录的要求,对记录的采用、标识、填写、打印、保管、移交等进行控制,以提供证实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系统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作者所在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作 者 姓 名 : 作 者 学 号 :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摘要 分布式系统作为网络上的重要软件系统之一,众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由于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的高可靠性的需求,使得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的研究变得相对比较重要。本文详细讲解有关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内容等,希望能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使用带来便利。 关键词:分布式,管理,系统

Abstract A distributed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ftware system on the network, many scholars never stop researching it. Due to people demand for the high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ed system, it makes the study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important. The articl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content and so on. We hope that we can bring convenience for the use of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1.引言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它与传统的网络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要在高层软件,更多的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个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网络连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一套特殊软件的管理下,整个系统在用户面前呈现为一个透明的整体;一个分布式系统是一组位于网络计算机上的并发构件,这些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任务协调都只能通过信件传递进行,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由基本的分布式系统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是保证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前提。本文将就分布式的系统管理进行相关的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理解。

2.分布式系统管理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系统管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系统管理是系统管理者在管理环境中,通过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应用,从而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分布式系统的管理呢?通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比较全面的概念:系统管理员通过网络各节点上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全在系统集成的操作环境中,运行管理应用,对系统资源(用户,任务,硬件,软件,网络)进行分布式控制,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能充分发挥分布式系统优势(透明性,并发性)的一系列活动。 3.分布式系统管理的分类、内容及策略 首先,将管理分为用户管理,任务管理,软件管理,硬件管理,网络管理。主要内容及策略如下: (1)用户管理:在分布式系统中,用户的概念从机器用户扩展到网络用户,他们可以在分布式系统的任意地方。这对用户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在用户管理中,将遵循“帮助用户即是使用户自己帮助自己”的原则。因为在分布式系统中,用户的技术水平不同,使用的平台也各异,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根据这一原则,一些分布式系统采用了电子公告栏和新闻组的方法。 (2) 任务管理:分布式系统中的任一个任务可以由多个子任务组成。这多个子任务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并发执行。很多子任务都是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由远程服务器来完成的。在任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进程管理和监控机制。当任务失败时,能自动恢复失败进程。 (3) 软件管理:异构环境的分布式系统中有多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也分布、配置在不同的系统中,构成不同的软件组合。这带来比单一系统多得多的问题,分布式系统的软件管理又可分为应用软件管理和系统软件管理,其中后者又可称为工作站管理,它最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无性繁殖,应用软件比系统软件易于管理,常采用划分的方法进行分类和分解。 (4) 硬件管理:它可能是分布式管理中最困难的管理。因为能自动处理的事务是有限的,如果硬件崩溃或者要增加新的硬件设备,必须有人修复或安装。硬件管理的策略基本与软件相同,其中,明确服务器和用户的界限极为重要。 (5) 网络管理:明确网络功能的正常,它也处理类似于软件,硬件,任务之类的问题,但管理的范围较为确定。 其次,在每一项管理中又有5项子任务,配置管理,失效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和资源管理。其主要定义如下: 配置管理:它主要通过控制产品的升级提供稳定性,如逐步地,并发地修改等。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它通过开始,升级,授权,修改来控制,记录和报告产品及其修改的历史和状态。作为开发支持工具,它维护产品的实际成分,记录每个成分和整个产品的历史,提供修改产品的稳定的工作环境。 失效管理:处理各种错误,并提供防范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出现。 安全管理:是失效管理的一部分,集中在系统的进入和外界用户的作用上。 性能管理:包括协调、优化各分类的各种任务。 资源管理:目标是收集资源使用数据,以便对将来进行规划,并完成性能管理。 4.分布式管理面临的困难 作为完整的多系统管理,不但单一系统管理的所有问题都带到了分布式系统,还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使分布式计算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地发挥,甚至带来很大的麻烦。 以下是分布式系统管理所面临的困难: (1) 可伸缩性 分布式系统允许加入新的系统成分,这一特性称为可伸缩性。理想的情况是随着系统成分的增加,系统性能不断地提高,但现实中常有瓶颈和约束限制了可管理的机器数目在100个左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分布式系统管理所关注的交点。 (2) 异构性 分布式系统通常是一个异构的环境,它包含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即使在同一个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上也会因为每个机器的配置不同而产生新的异构问题。如何将管理系统适用于所有的机器操作系统,或者说,如何将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统一成集成的分布式计算环境是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目标。 (3) 安全性 安全是管理的重要问题,分布式系统提出了全新的安全概念。在分布式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局部安全漏洞也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4) 一致性 一致性是分布式系统的典型问题,包括同步,互斥,并发和可恢复性。由于分布式系统的状态是由各个节点的状态共同决定的。所以,一致性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

5.分布式系统的管理模型 计算机系统被认为是计算资源和资源管理的集合,由于安全,可维护和抽象等原因,这些资源常被认为是封装在不同的管理对象中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因此,也被认为是管理和管理对象的集合。历史上有三种途径用来获取管理资源,分别是被保护的过程调用;Amoeba系统中的性能;客户/服务器模型。 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服务器是一组管理系统资源的进程,客户是一组使用系统资源的进程。它们可驻留在同一个处理机,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节点上。服务器定义了一组可被客户激活的服务接口,客户通过向服务器申请服务而使用系统资源。客户和服务器是相对的,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器的客户,最高层的不具有抽象性质的客户是应用。 服务器所管理的系统资源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硬件,软件,客户,任务等。因而,服务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典型的由文件服务器,目录服务器和安全服务器等。服务器和它所定义的服务为系统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系统资源的平台。分布式系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具有特殊的形式。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模式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结合—分布式。管理任务被均衡地分配给中央系统管理员和局部系统管理员。其中,中央系统管理员的任务属于组织一级,它包括:网络管理,电子邮件,打印,获取组织所需软件,安全、备份和建档,软件许可证管理,信息的集中和分散(如厂家的产品信息,策略等)。这些系统管理任务需要集中控制。局部系统管理员的任务属于部门一级,它向部门内的用户提供前端支持,同时也可申请中央系统管理员的帮助。

6.分布式系统的评价因素 一个分布式管理系统的好坏,不仅和可伸缩性,异构性,安全性,一致性等因素有关,而且它还应当是自动的和简洁的。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任务是繁杂的,完成一个任务经常要完成许多重复的操作。把这些任务交给自动工具完成,不但会节省系统管理员的时间,还减少了出错的次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效率。同时,保持简洁性,也会使解释和理解一个系统的工作变得容易,而且容易移植,较少出错。

7.结束语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由于分布式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它的管理,所以,我们对分布式系统的研究还在继续。虽然在这一领域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标准,比如,开放软件基金会的分布式管理环境和简单网络协议,但同其他领域相比,依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实践,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分布式系统的管理,钱方,高洪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2]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管理,张蒲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3]分布式系统管理的概念,钱方,邹鹏,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4]分布式系统管理的内容及其实现,钱方,邹鹏,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