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合集下载

50个小实验

50个小实验

1、点水成冰魔术演示:魔术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装满透明液体的塑料盒放在桌子上,然后对观众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新奇的节目,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然后魔术师伸出左后食指,在塑料盒透明液体的液面上轻轻一点,奇迹发生了:整个塑料盒里的液体,突然间变成了“冰”。

魔术揭秘: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在烧杯里倒入大半杯乙酸钠,然后加满水,点燃酒精灯,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的同时用玻璃棒搅动,使乙酸钠充分溶解,然后再试探加入一些乙酸钠,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最后制作乙酸钠过饱和溶液。

将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倒入干净的塑料盒,将塑料盒放入冰箱中冷却。

待其完全冷却后,就可以拿出来表演了。

乙酸钠过饱和乙酸钠有个特性,在没有外力,比如震动、摩擦作用时,就没有晶体析出。

当它受到外力影响时,就会立刻出现晶体析出。

当魔术师用手指按压静止的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的液面时,塑料盒里立刻出现针状晶体,眨眼之间,塑料盒里的液体几乎全部凝结成“冰”,好像气温骤降,一下子降到零下若干摄氏度。

2、线灰悬针: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段棉线,向观众展示之后,将一枚钢针系在棉线的一端。

魔术师对观众说:“朋友们好!我的手里拿着一根棉线,棉线的下端系着一根缝衣服的钢针,我用棉线提起钢针,没问题吧?当然没问题了,如果用火把棉线烧一下,过火之后的灰烬还能提起钢针吗?不敢确定吧,我说可以,并且我能做到!大家请看”魔术师一手用镊子夹起棉线,一手拿起打火机,打着火机。

魔术师从下面点燃棉线,火舌迅速上蹿,转眼之间,原本好端端的棉线已经化为灰烬。

令人惊奇的是,剩余的线灰并没有散落,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悬垂着,令人惊奇的是,剩余的线灰并没有散落,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悬垂着,令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枚钢针依然牢固地悬垂在线灰的下端。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藏在这段棉线。

在表演魔术之前,魔术师将大约100克食盐倒入烧杯,加入清水,再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里的食盐充分溶化,制成高浓度盐水。

50个科学小实验

50个科学小实验

(一)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二)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三)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四)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学生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学生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学生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学
习一些科学知识:
1. 食品染色实验:在一些凉白开中分别加入几滴食用色素液,
然后混合均匀。

分别放置在透明玻璃杯中进行比较。

可以观察到不同
颜色的食品染色效果。

2. 制作发光泥:在一碗中加入1杯淀粉,1/2杯水和几滴荧光液体颜料,然后混合均匀。

将其放置在黑光灯下,可以看到这种发光泥
的神奇效果。

3. 海盐实验: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海盐,然后搅拌均匀。

使
用放大镜观察中的晶体结构,可以学习到一些关于结晶和结晶过程的
基本知识。

4. 气球火箭实验:将饮料瓶中1/3的水倒掉,加入白醋和小苏打,然后立即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观察到气球的膨胀和火箭的“升空”效果,可以了解氢气球和生产气体的基本原理。

这些小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同
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08个趣味化学实验

108个趣味化学实验

108个趣味化学实验展开全文1、建造一座“水中花园”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2、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

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

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

实验步骤(1). 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

(2)把纸晾干, 钉在木架上。

(3)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

3、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反应原理: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使纤维素(C6H10O5)n失水而碳化,故呈现黑色或褐色。

洗去多余的硫酸,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或字。

实验步骤:用毛笔蘸取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画花或写字。

晾干后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时间,用水洗净,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或字迹。

4、蛋白留痕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

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

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

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 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

5、自动长毛的鸭子:用铝皮剪成一个鸭子形状(兔子、猫、老鼠……随便啦),用棉签沾上HgNO3溶液涂在铝皮上,过几分钟后将铝皮上的HgNO3搽干。

日常物理小实验(共41个)

日常物理小实验(共41个)

日常物理小实验(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实验1:浮力实验
材料:
- 水
- 空心塑料球
- 玻璃杯
操作步骤:
1. 把玻璃杯装满水。

2. 把空心塑料球放入玻璃杯中。

3. 观察空心塑料球会不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
空心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空心塑料球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实验2:色彩转移
材料:
- 两杯水
- 食用色素(红色和蓝色)
操作步骤:
1. 把一杯水加入红色食用色素,另一杯加入蓝色食用色素。

2. 把两杯水慢慢倒入第三个空杯中。

结论:
当红色和蓝色的水混合在一起时,会变成紫色。

这是因为色彩混合的原理。

实验3:磁力实验
材料:
- 磁铁
- 钉子
操作步骤:
1. 将磁铁靠近钉子。

2. 观察钉子是否受到磁力吸引。

结论:
磁铁会吸引钉子,这是因为磁力的作用。

......
(继续编写更多的实验内容)
总结:
以上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简单科学实验,旨在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这些实验能为小学生们带来快乐与学习的机会。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1、吞鸡蛋的瓶子材料:煮熟的鸡蛋一枚,牛奶瓶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一些,酒精棉球,当然蜡烛也可以。

先点燃酒精棉球,然后放入瓶中,迅速将鸡蛋放到瓶子上,看看鸡蛋是不是被吸入玻璃瓶中。

王颢老师建议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一做,既动脑又动手。

2、扎不破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铅笔,清水。

用家里的垃圾袋,当然用厚一些的保鲜袋做效果更好些。

3、变颜色的鲜花材料:用浅色的鲜花,最好用白色的鲜花如康乃馨,食用色素,水和杯子。

做法很简单,杯子里倒上水,然后把色素滴入几滴,搅拌后放入鲜花即可,过段时间观察鲜花颜色就可以。

4、静电现象材料:气球、小纸片。

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把小纸片靠近气球,就会看见气球把小纸片吸起来。

5、互不理睬的气球材料: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捆起来。

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提起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

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由于两个气球都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

6、钓冰块材料:冰块、绳子、盐。

先在冰箱里冻块冰块,然后用线绳把它钓起来,把冰块上面撒点盐,按住线绳10秒钟,再试试,就可以吊起来了。

7、松果与气候材料:水、干松果。

松树为了能更好的传播它的种子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松果是紧闭的,只有当雨季过去,天气比较干燥适合松果中的孢子飞出更远的距离的时候,它就会打开。

通过这个实验来观察松果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化。

8、利用自制降落伞观察空气阻力材料:塑料袋、绳子、小物品。

把小物品用绳子拴在塑料袋往空中一抛,就变成空投了。

9、神秘熄灭的蜡烛材料:可乐、蜡烛。

刚打开的可乐,平口接触点燃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瓶子里面的二氧化碳可以倒出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就会熄灭蜡烛。

10、固态到液态的转化材料:彩色蜡笔、电吹风。

将彩色蜡笔排成一排固定在纸板上,用电吹风加热使其融化,这个办法来做彩虹瀑布不错,要是有艺术细胞,可以排得更加有趣,最后做出来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55个简易小实验

55个简易小实验

简单易学得55个小实验小实验1:筷子得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得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与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得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与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得挤压,使杯内得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得压力大于杯内得压力,使筷子与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得杯子提起来.小实验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与装有水得两个同等重量得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得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与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得瓶子比装沙子得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得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得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得下滑速度比装水得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得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小实验3:带电得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得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您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2、用铅笔得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得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得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得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得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得空气干燥(尤其就是在冬天),如果您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得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与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小实验4:胡椒粉与盐巴得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得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她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搅拌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第二学期)实验1 醇和酚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

2.比较醇和酚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3.认识羟基和烃基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甲醇、乙醇、丁醇、辛醇、钠、酚酞、仲丁醇、叔丁醇、无水ZnCl2、浓盐酸、1% KMnO4、异丙醇、NaOH、CuSO4、乙二醇、甘油、苯酚、pH试纸、饱和溴水、1%KI、苯、H2SO4、浓HNO3、5%Na2CO3、0.5%KMnO4、FeCl3、恒温水浴锅三、实验步骤1.醇的性质(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醇、乙醇、丁醇、辛醇各10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如已溶解则再加10滴样品,观察,从而可得出什么结论?(2)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在一干燥的试管加入1ml无水乙醇,投入1小粒钠,观察现象,检验气体,待金属钠完全消失后,向试管中加入2ml,滴加酚酞指示剂,并解释?(3)醇与Lucas试剂的作用在3支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再加入2mlLucas试剂,振荡,保持26-270C,观察5min及1h后混合物变化。

(4)醇的氧化在试管中加入1ml乙醇,滴入1% KMnO42滴,振荡,微热观察现象?以异丙醇作同样实验,其结果如何?(5)多元醇与Cu(OH)2作用用6ml5%NaOH及10滴10% CuSO4,配制成新鲜的Cu(OH)2中,观察现象?样品:乙二醇、甘油2.酚的性质(1)苯酚的酸性在试管中盛放苯酚的饱和溶液6ml,用玻璃棒沾取一滴于pH试纸上试验其酸性.(2)苯酚与溴水作用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用水稀释至2ml,逐滴滴入饱和溴水,至淡黄色,将混合物煮沸1-2min,冷却,再加入1%KI溶液数滴及1ml苯,用力振荡,观察现象?(3)苯酚的硝化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0.5g苯酚,滴入1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并振荡,冷却后加水3ml,小心地逐滴加入2ml浓HNO3振荡,置沸水浴加热至溶液呈黄色,取出试管,冷却,观察现象?(4)苯酚的氧化取苯酚饱和水溶液3ml,置于赶试管中,加5% Na2CO30.5ml及0.5% KMnO41ml,振荡,观察现象?(5)苯酚与FeCl3作用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放入试管中,加入2ml水,并逐滴滴入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四、问题讨论1.用卢卡斯试剂检验伯,仲,叔醇的实验成功的关键何在?对于六个碳以上的伯,仲,叔醇是否都能用卢卡斯试剂进行鉴别?2.与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绛蓝色是邻羟基多元醇的特征反应,此外,还有什么试剂能起类似的作用?实验2 醛和酮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对醛、酮化学性质的认识。

2.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2,4-二硝基苯肼、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乙醇、NaHSO3、二苯酮、3-戊酮、氨基脲盐酸盐、NaAc、庚醛、3-己酮、苯乙酮、I2、KI、异丙醇、1-丁醇、对品红盐酸盐、Na2SO3、浓盐酸、AgNO3、NH3•H2O、环己酮、柠檬酸钠、碳酸钠、硫酸铜、Cr03、浓H2SO4、丁醛、叔丁醇、恒温水浴锅三、实验步骤<一>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1. 2,4-二硝基苯肼试验5支试管,各加入1ml2,4-二硝基苯肼,分别滴加1-2地试样,摇匀静置,观察结晶颜色试样: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二苯酮2.与饱和NaHSO3溶液加成4支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饱和NaHSO3,分别滴加1ml试样,振荡置于冰水中冷却数分钟,观察沉淀析出的相对速度。

试样:苯甲醛、乙醛、丙酮、3-戊酮3.缩氨脲的制备将0.5g氨基脲盐酸盐,1.5g碳酸钠溶于5ml蒸馏水中,然后分装入4支试管中,各加入3滴试样和1ml乙醇摇匀。

将4支试管置于700C水浴中加热15min,然后各加入2ml水,移去灯焰,在水浴中再放置10min,待冷却后试管置于冰水中,用玻璃棒摩擦试管至结晶完全。

试样:庚醛、3-己酮、苯乙酮、丙酮<二>醛、酮а-H活泼性:碘仿试验5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和3-4滴试样,再分别加入1ml10%NaOH溶液,滴加KI-I2至溶液呈黄色,继续振荡至浅黄色消失,析出浅黄色沉淀,若无沉淀,则放在50-600C水浴中微热几分钟,(可补加KI-I2溶液)观察结果。

试样:乙醛、丙酮、乙醇、异丙醇、1-丁醇<三>醛、酮的区别1.Schiff试验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品红醛试剂(Schiff试剂),然后分别滴加2滴试样,振荡摇匀,放置数分钟,然后分别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硫酸,边滴边摇,观察现象?试样:甲醛、乙醛、丙酮、苯乙酮、3-戊酮2.Tollen试验5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Tollen试剂,再分别加入2滴试样,摇匀,静置,若无变化,50-600C水浴温热几分钟,观察现象?试样: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环己酮3.Benedict试验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Benedict试剂各1ml,摇匀分别加入3-4滴试样,摇匀,沸水浴加热3-5min,观察现象?试样: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4.铬酸试验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试样,分别加入1ml丙酮,振荡再加入铬酸试剂数滴,边加边摇,观察现象?试样:丁醛、叔丁醇、异丙醇、环己酮、苯甲醛、乙醇一、问题讨论1.醛和酮与氨基脲的加成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入乙酸钠?2.土伦试剂为什么要在临用时才配置?土伦实验完毕后,应该加入硝酸少许,立刻煮沸洗去银镜,为什么?3.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定下列化合物?环己烷环己烯环己醇苯甲醛丙酮实验3 二苄叉丙酮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利用反应物的投料比控制反应物,利用衍生物来鉴别基化合物。

二、实验原理三、仪器与药品苯甲醛、丙酮、95%乙醇、10%NaOH、冰醋酸、磁力搅拌器、循环水真空泵四、实验步骤1.将5.3ml(0.05mol)新蒸馏的苯甲醛,1.8ml(0.025mol)丙酮,40ml95%乙醇和50ml10%NaOH依次加入小烧杯中。

2.电磁搅拌20min。

3.洗涤抽干水分。

4.用1ml冰醋酸和25ml95%乙醇配成混合液浸泡洗涤,最后用水洗涤一次。

5.将固体移到100ml三角烧瓶中,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用冰水冷到00C。

6.抽滤、干燥、称重、测定熔点。

7.计算产率。

实验4 羧酸的性质一、实验目的验证羧酸的性质二、仪器与药品甲酸、乙酸、草酸、苯甲酸、10%NaOH、10%盐酸、Ba(OH)2、乙醇、刚果红试纸、恒温水浴锅三、实验步骤1.酸性试验将甲酸、乙酸各5滴及草酸0.2g分别溶于2ml水中,用洗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应的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化线,比较各线条颜色和深浅程度。

2.成盐反应取0.2g苯甲酸晶体放入盛有1ml水的试管中加入10%NaOH液数滴,振荡并观察现象。

直接再加数滴10%的盐酸,振荡并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3.加热分解作用将甲酸和冰醋酸各1ml及草酸1g分别放入3支带导管的小试管中导管的末端分别伸入3支各自盛有1-2ml Ba(OH)2试管中,加热试管,观察现象?4.氧化作用在3支使馆中分别放置0.5ml甲酸、乙酸及0.2g草酸和1ml水所配成的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ml稀(1∶5)硫酸和2-3ml0.5%的KMnO4溶液加热至沸,观察现象?5.成酯反应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再加入0.2ml浓H2SO4,振荡均匀浸在60-700C的热水浴中约10min,然后将试管浸入冷水中冷却,最后向试管内加入5ml水,观察现象?实验5 苯甲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原理及方法。

2.掌握热滤、抽滤、回流、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药品甲苯、KMnO4、1:1HCl、NaHSO3、冷凝管、圆底烧瓶、循环水真空泵、电热套四、实验步骤1.在5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250ml水和5.4ml甲苯加几粒沸石。

2.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

3.分批加入17g KMnO4,回流加热1.5-2h至回流液中无明显油珠为止。

4.趁热抽滤。

(若滤液有颜色可加入NaHSO3固体至无色为止)。

5.冷却至室温。

给滤液滴加1:1HCl,至酸性为止。

6.抽滤、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五、问题讨论1.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氧化反应时,向反应中加NaHSO3的目的是什么?实验6 羧酸衍生物的性质一、实验目的验证羧酸衍生物的性质二、仪器与药品乙酰氯、2%AgNO3、无水乙醇、20%Na2CO3、NaCl、苯胺、乙酸酐、乙酰胺、20%NaOH、10%H2SO4、红石蕊试纸三、实验步骤1. 酰氯和酸酐的性质(1)水解作用:在试管中加2ml水,再加入数滴乙酰氯,观察现象,反应结束在溶液中滴加数滴2%AgNO3溶液,观察现象。

(2)醇解作用: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慢慢滴加1ml乙酰氯,冰水冷却,并振荡,反应结束后先加入1ml水,小心用中20%Na2CO3中和至中性,观察现象,如没有酯层,再加入粉状氯化钠至溶液饱和为止,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3)氨解作用:在干燥的试管中滴加苯胺5滴,慢慢滴加乙酰氯8滴,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5ml水并用玻璃棒搅匀,观察现象?用乙酸酐代替乙酰氯重复上述三个试验,比较反应现象及快慢程度。

2.酰胺的水解作用(1)碱性水解:取0.1g乙酰胺和1ml20%NaOH放入一小试管中,混合均匀,小火加热至沸,用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所产生气体的性质。

(2)酸性水解:取0.1g乙酰胺和2ml10%H2SO4一起放入一小试管混合均匀,沸水浴加热2min,闻气味,放冷并加入20%NaOH至陈碱性,再加热,用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所产生气体的性质。

实验7 乙酸乙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从有机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掌握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三、仪器与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浓H2SO4、饱和Na2CO3、饱和NaCl、饱和CaCl2、无水MgSO4、电热套、球形冷凝管、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四、实验步骤1.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9.5ml(0.2mol)无水乙醇和6ml(0.1mol)冰醋酸,再小心加入2.5ml浓H2SO4,混匀后,加入沸石,装上冷凝管。

2.小心加热反应瓶,缓慢回流1/2h,冷却反应物,将回流改成蒸馏装置,接受瓶用冷水冷却,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直到镏出液约为反应物总体积的1/2为止。

3.在镏出液中慢慢加入饱和Na2CO3,振荡,至不再有CO2气体产生为止。

4.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去水溶液,有机层用5ml饱和NaCl洗涤,再用5mlCaCl2洗涤,最后用水洗涤一次,分去下层液体。

5.有机层倒入干燥三角烧瓶中,用无水MgSO4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