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移舟泊烟渚 所感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羁旅愁思
课文主旨
《宿建德江》描写了停船夜宿建 德江中小洲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感慨人生的 复杂心情。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六月 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抓住“云”“雨”“风” “水”等景物,体会西湖山雨欲来及雨过天晴后的奇异 景色。
奇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
风
却突出天色变化
之快,显示了风
的巨大威力。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 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奇景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 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 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 净,一色的蔚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 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宿建德江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 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宿建德江》 时,先勾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想一想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结合文中的“客”
“愁”等关键字,感受诗人流露的淡淡哀愁。
宿建德江
会写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课《百合花》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百合花》是部编版⾼中语⽂必修上册第⼀单元的第三课的第⼀篇课⽂,所讲述的故事发⽣在解放战争时期。
⼩说写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和“我”到包扎所向⼀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以及此后发⽣的故事,表现了战⽕中的青春美和⼈性美。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三课《百合花》课⽂原⽂ ⼀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团创作室的⼏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连去帮助⼯作。
⼤概因为我是个⼥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早上下过⼀阵⼩⾬,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
两边地⾥的秋庄稼,却给⾬⽔冲洗得青翠⽔绿,珠烁晶莹,空⽓⾥也带有⼀股清鲜湿润的⾹味。
要不是敌⼈的冷炮,在间歇地盲⽬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步,⼀直⾛在我前⾯。
⼀开始他就把我撂了⼏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滑,怎么努⼒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怕他笑我胆⼩害怕;不叫他,我⼜真怕⼀个⼈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起⽓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没看我⼀眼。
等我紧⾛慢赶地快要⾛近他时,他⼜噔噔噔地⾃个向前⾛了,⼀下⼜把我摔下⼏丈远。
我实在没⼒⽓赶了,索性⼀个⼈在后⾯慢慢晃。
不过这⼀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快,他在前⾯⼤踏步向前;我⾛慢,他在前⾯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挑挑的个⼦,块头不⼤,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伙,他穿了⼀⾝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稀疏地插了⼏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会后,⾃⼰便在做⽥界的⽯头上坐了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生字讲解)

要注意仔细观看笔画顺序哦!
德鹊蝉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德 鹊 蝉
笔顺:
dé
部首:彳 结构:左右
组词:美德 品德
形近字:得
“罒”宜扁。
字义:①本课中用于地名。②道德,人
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
范。③好的品行。④信念。Βιβλιοθήκη què 部首:鸟 结构:左右
德
组词:喜鹊 鹊桥
鹊
形近字:鹃
蝉 “日”窄小;“鸟”字义:喜鹊,一种常见的鸟。
长于左部,横要平。
笔顺:
德 鹊 蝉
笔顺:
翘舌音
chán 部首:虫 结构:左右
组词:蝉联 蝉衣
形近字:禅
“虫”小而偏上,
字义:昆虫,又叫知了,雄的腹部有
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
“单”末笔要长。
锐的声音,种类很多。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优秀课件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 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要担当下来。”
2.“它们准是把它吃掉四分之一了,而且吃的净是好肉。”他 大声说,“我真盼望这是一场梦,但愿我根本没有把它钓上来”
文中的老人内心也有过消极、悲观的情绪, 内心也时刻激烈地进行斗争,但正是他的乐观、 勇敢和担当让他每次都选择坚定地迎接挑战。正 是因为内心有挣扎,有煎熬,并不完美,但有血 有肉,这样才让我们感觉到老人形象的真实、丰 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脉络; 2.把握人物形象;
3.探讨小说主题;
《老人与海》情节简介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 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 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 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然 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 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 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 巨大的骨架。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作战工具 结 局
第四次 第五次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鲭鲨 1条
作战工具
鱼叉
结 局
杀死鲭鲨,丢了鱼叉和四 十磅鱼肉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鲭鲨 铲鼻鲨 1条 2条
形象分析
寻找与鲨鱼搏斗部分中最能体现桑地亚哥 形象的句子,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 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 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4张PPT)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8/25/2021
我有一个梦想
“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 美好社会。我的梦想是 建立一个太平天国!”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仇视孔子,毁弃孔学 创立组织,传教宣传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 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种空想根本 无法实现。
8/25/2021
构构筑筑天天国国梦梦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实行平均主义
评价: 符合农民的利益需求,但是主张在小生
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 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乙:这几年,腐败的清政府把我们害惨了,我 也要参加太平军,推翻清政府,保住我的土地。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高农民反封建 的积极性。
甲: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我家只能分得一半 好田,一半差田。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 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
空想性 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5:16:3005:16:30August 25,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5时16分30秒05:16:3021.8.25
天津
武昌 西征(1853-
通用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草虫的村落》课文解读附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第3课草虫的村落(一)教材解读《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作者以他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颗不曾泯灭的童心。
(二)学习目标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背景资料作者简介1.郭枫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2.主要作品散文集:《早春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海之歌》;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1)对词语的理解。
静谧:安宁而平静。
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暄:温暖的意思。
野灌丛:野生的灌木丛。
灌木:一种比较矮小、丛生的木本植物。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
色:这里指神态。
悠悠忽忽:本文有形容神志恍惚的意思。
(2)对句子的理解。
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文章开篇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点出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共17张PPT)

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
贵贱分明,世代相袭。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
职业世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
婚。 实行内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种
姓 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教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 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 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人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 柬埔寨等国。
佛 教 传 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
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度的种梵姓文”①中一最称词高“在等瓦印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尔那”,②意刹为帝肤利色,。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③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 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
释
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
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
迦
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
脚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
牟
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
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
尼
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鸿门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多次,最后在巨鹿彻 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王。由 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 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 军纪,废除了秦朝的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刘邦派 兵守关,驻军于霸上,想做关中王。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 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的军队。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 发生了“ 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作品简介
1.《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52 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史事。
6.鸿门宴上,对比项羽对范增、项伯言行的态度,可以看出项羽有怎样的性格 特点? 范增为项羽重要谋臣,项羽虽尊其为亚父,却听不进其劝谏,“急击勿失” 的忠告不敌告密者项伯一番愚蠢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范增 不得已而召项庄舞剑。项伯为左尹,仅相当于丞相助手,但因其为“季父”, 项羽却对其言听计从;宴会上,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无所反应,任 其所为。这些足以表明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毫无主见、不辨忠奸、缺 乏政治远见。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5.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了什么?
项羽及其叔父项伯坐最上位,次之是范增,再次是刘邦,张良是侍坐。 从座位的安排上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谋士范增在项羽心 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析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保持人与自然的 和谐,以保护消 费者健康和节约 资源为主旨,实
反对破坏人与自 然的和谐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明
考
现可持续性消费
考
点
向
·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提 考 能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析
明
考 点
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__精__神__消费的倾向。
考 向
·
·
重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难
两 级
突
集
破
(1)绿色消费的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_节__约__资__源___和 训
提 考
___保__持__环__境____。
课
能
后
· 解
(2)绿色消费的核心:__可__持__续__性____消费。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级 集
破
训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提
考 能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课 后
·
限
解 题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时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解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竞争优势是
· 教
企业成功的关键,B说法错误;企业诚信和企业产品声誉
材
梳 理
固
考 基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漫画中“过去”与“现在”
· 教
问候的变化,“吃了吗”体现注重生存,“瘦了吗”注重
材
梳 理
健康发展,揭示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而这一变化的前提是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①③正 明
考
考
点 确;漫画中的对话没有体现消费观的问题,排除②;对话 向
破
训
提
4._求__实___心理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温馨提示】 四种消费心理并不是独立地影响着我
· 教
们的消费,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
材
梳 理
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
链 时 政
·
·
重 难
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③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
两 级
突
集
破 前提,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训
提 考
【答案】 D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1.消费心理
教
材 梳
表现
特点
评价
理
优点:健康的、合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
·
·
重 难
显示的仅仅是消费问题,没有涉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两 级
突
集
破 ④与题意不符。
训
提 考
【答案】 C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考向2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
教
2.(2012·山东文综)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材
梳 理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要靠企业自身努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C、D两项说法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不当。
明
考
考
点 ·
【答案】 A
向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训
提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考向2 消费原则
·
教
4.(2012·江苏单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
材
梳 理
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告诉我们(
后 限
解
有利态度:大力提倡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解 题 指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明 考 向 · 两 级 集 训
课 后 限 时 自 测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做到戒奢从俭
反对铺张浪费, 骄奢淫逸
训
课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坚持适度消费,既要防止超前消费,又要防止消费滞
明 考
点 ·
后;倡导贷款消费,并不是鼓励超前消费;崇尚节俭并不
向 ·
重
两
难 突
限制消费,而是与适度消费一致的。
级 集
破
平和习惯 消费观
训
提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明
考 点
人们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是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当前可
考 向
· 重
支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也影响消费水平,但影响的不是
· 两
难
级
突 破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是居民的消费水平。
向 ·
重
两
难 突
(2)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
级 集
破 可能性就会_加__大___;反之,人们会节制当前消费。
训
提
考 能
(3)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_降__低_; 课 后
· 解
反之,总体消费水平会___提__高_____。
限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时 政
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
· 学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品的出现弊端:代价 大,社会不认可态度:
以 致 用
过分标新立异,不可
析 考
提倡
明 考
点 ·
弊端:不实用,对个
向 ·
重 难 突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 人生活不利态度:不
性
健康的心理,不应提
两 级 集
破
训
倡
提 考
优点:理智的消费,
课
能 ·
求实心理 讲究实惠 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
链
2.消费原则
时 政
·
学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
以 致
量入为出, 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既反对超前消费,
用
适度消费 消费要与国情及家 也反对消费滞后
析 考
庭收入相适应
明 考
点 ·
向
反对跟风随大流、
·
重 难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健康消 情绪化消费、只重
两 级
突 破
理性消费
费
物质消费忽视精神
集 训
消费
提
考
课
能
后
·
固
考
基
·
教 材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
梳 理
具体分析。盲__目__从__众______是不可取的。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2.__求__异____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
明 考
点
向
· 得提倡的。
·
重
两
难 突
级
3.攀__比__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集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解析】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财
· 教
政支出,增加税收,以达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这和扩大
材
梳 理
消费需求正好相反,排除①。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回笼资金,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了消费需 明
考
考
点 求,排除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除居民的后顾之 向
· 学 以 致 用
析 更鲜明。
明
考
考
点
向
·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