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古典诗歌作为我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古典诗歌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古典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让他们真正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等。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进行探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古典诗歌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产生浓厚的情感体验。

因为古典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故事传神,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增强情感体验。

老师还可以通过朗诵诗歌、讲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思考,培养鉴赏能力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让他们逐步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种途径,创新教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多种途径,创新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朗诵外,老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诗歌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诗歌鉴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进行诗歌学习与交流,从而激发他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注重实践,巩固学习古典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种途径,创新教学,同时要注重实践,巩固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和创新的。

在本文中,将围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展开探索,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一、现状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

由于古诗词语言古奥晦涩,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较少,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以解析古诗词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生平为主,缺乏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

3.重视记忆而忽视理解。

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倾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和成效,亟待我们进行探索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模式探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探索和构建。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教学模式:1.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古诗词的影子,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诗词的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对古诗词的背景故事、艺术特点等进行展示和解说,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3. 启发式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问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4. 诗词欣赏和创作结合。

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诵读优秀古诗词,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古诗词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感悟古诗词的魅力,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学习古典诗歌,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文学造诣,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进行探析,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古典诗歌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唱、背、诵、赏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古诗词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意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更加感悟其中的美。

古诗词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在语言上,更多的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学生要能够感受到这些内在的美。

二、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需要注重其传承。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风采和生活习俗,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风情,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三、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情感深沉,可以通过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让学生通过古诗词感悟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细腻度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让学生通过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意境来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甚至理解能力有限。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增进体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是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古迹,体验古人的生活环境,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利用影视资源,邀请文学爱好者与学生一起欣赏古诗词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情感上更贴近古诗词的内涵。

通过创设这些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从而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二、注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是让学生背诵和默写古诗词,而对于古诗词的创作和演讲能力却忽视了。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创作,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和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创作和演讲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古诗词比赛和朗诵会,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热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多维拓展,促进综合发展古诗词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的,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可以将古诗词与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通过音乐欣赏古诗词所改编的音乐作品,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和领悟。

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和社会进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拓展和应用,通过写作作文、参加校园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传承古诗词文化。

一、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导读、分析、解读、赏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意义、表达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

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创作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创作。

可以通过给学生写作任务、组织写作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古诗词的启发题目,或者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风格创作新的古诗词。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诗词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拓宽古诗词教学的表现形式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拓宽教学的表现形式,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诗词曲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还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讨古诗词的意义和作用。

四、多渠道推广古诗词文化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多渠道推广古诗词文化。

可以通过举办古诗词比赛、组织古诗词欣赏会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古诗词的价值和魅力。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设专门的古诗词学习网站或APP,提供古诗词的学习资料和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方便地学习古诗词。

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通过发布古诗词相关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创作,拓宽古诗词教学的表现形式,并多渠道推广古诗词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1. 引言1.1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的重要性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深入探索其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

古诗词中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学素养,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2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背诵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倦,影响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教学模式缺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得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和单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导致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古诗词教学缺乏跨学科整合和个性化教学的思路,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和探索,以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技术和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文学艺术修养。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模式。

教师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寓意以及诗词的韵律、字音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品味古诗词的内涵,同时进行诗词的默写和朗诵等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同时也能够明确地传达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不浓烈等情况。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代古诗词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现代古诗词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互动性较强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验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建立在线诗词社区,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诗词交流和讨论。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但是这种模式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更细致的教学设计,以及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化的需求。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去选择和设计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古诗词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古诗词产生排斥情绪,觉得古诗词难以理解,无法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对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多种方式下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传统的古诗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韵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性认识。

歌曲、音乐和舞蹈等形式的表演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古诗词更加感兴趣。

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比赛、配乐创作等活动,鼓励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结合生活和实际情境古诗词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时代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行走江湖,感受诗词的情感意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进行写生,或者举行古风服饰秀、古代音乐演奏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情感意境,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注重思维拓展和创新实践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的赏析、解读和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全面理解和感悟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古诗词的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改编比赛,让学生通过改编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还可以开设古诗词创作小组,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古诗词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古典诗词以其隽永的内涵,深邃的意境,凝练的语言,流传至今。

很多初中生对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意象上,难以深层次地挖掘诗歌的含义,因此无法感知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须要解决的。

一、走进作者,知微见著
走近作者,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会形成诗人自己的诗歌风格,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决定着其诗歌的不同主题。

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李清照的忧苦与愁思,陶渊明的田园情结等。

诗词是最简洁的文学体裁,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作者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大背景。

例如,南北朝时期,北朝战乱频繁,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一种粗犷彪悍的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因此南朝诗歌多以男女相思立意。

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在高度繁荣的大一统时期,诗歌题材也就自然丰富多彩,以至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

二、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
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

建议教师一定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

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

尽量不齐读,因为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

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

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体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

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其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

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三、鉴赏分析,提升能力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语意含蓄。

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
点,只有从细节入手,反复品评,认真赏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层次结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理解。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互文。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应理解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比喻。

古典诗歌中运用比喻,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论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游子”“母亲的恩泽”。

倒装。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主谓错位。

应还原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诗句的意思是:洗衣的女子高兴地归来,竹林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渔舟顺流而下,莲花在水中轻轻摇动。

借代。

借代是古典诗歌中运用很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

“岸芷汀兰,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鳞”就是采用部分代替整体的借代手法,借指“鱼”。

四、同类比较,形成系统
古典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分别包括了田园、边塞、哲理、言志、叙事诗等诗歌题材形式。

当然,其中也有的诗词题材分类并不是很明显,如一首好的诗词往往是将叙事和
抒情、写意和写景、咏物和言志融合到一起。

但从诗词的内容上,我们大体可以把古典诗词分为三类:叙事抒情类;写景抒情类;状物、托物言志类。

叙事抒情类。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写主人公和童子的对话,依然是通过对话叙事。

而诗人“问”的内容则省去了。

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

但我们通过对话叙事可以想象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此情此境,读者对诗人那种闲适的心境便也可窥视一斑。

写景抒情类。

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第首颔联,秋日傍晚,新雨初晴,诗人只身来到寂静的山中,一切仿佛洗涤过一般,寂静中带着清新之气。

第颈尾联,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洒下,清泉在山石上流淌,月光水声,更衬托山林的宁静,后两句,以动写静道出诗人对这美景的爱。

这首吟咏山居的诗着眼于对雨后秋暝时大自然美景的呈现,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雨后山野景物,表达了自愿归隐山林之意。

全诗富有生活气息,动静结合,声影相间,画面优美,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状物、托物言志类。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路
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

这首诗是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

诗人备受当权者贬抑压制迫害,报国无门,尽忠无路,宁可粉身碎骨不移其志,虽零落成泥碾作尘而香如故,借梅花而咏出,陆游的咏梅诗作百首之多,他曾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可见陆游写梅花的神韵,风骨,气质,品格是虚,借梅言志才是实。

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了巩固提高的目的。

这样也就把打开诗词的一把金钥匙交给了学生。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五、学以致用,提升境界
在学生学完后,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或创作等。

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将古诗词作为写作的内容,这不仅拓宽了学生选择的范围,更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的跑题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学习了古诗词,对诗词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
诗词。

诗词里隽永的内涵,深邃的意境,不衰的妙句,凝练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只有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丰厚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导向,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的文化。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53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