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不合逻辑
病句——不合逻辑

“日前”是“几天前”的意思,与“正在”矛盾。
——自相矛盾 ★对策:看句子中是否有说法不一致的地方、互 相冲突的地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 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 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前文“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后文“…发生冲 突时”“权衡应该选择前者”矛盾,应该选择后者。
(概念混乱,“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 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 “妇女”。)
5、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 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 达2000余项之多。
“足迹”就是脚印,即脚踏过的痕迹。“足迹踏遍” 从事理上讲不通,改为“足迹遍布”。
——不合事理
★对策:当句子较为复杂,看是否有不合事理之处。
不合逻辑
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有的句 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不合逻辑。不 合逻辑指句子使用的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 逻辑性等。
自相矛盾
不
合 逻
概念范围不清
辑
不合事理
4、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 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 ——概念混乱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同一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句中有并列短语时, 看并列是否恰当。
5、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 老工人和妇女。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 有的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 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句子使用的概念不清,推 理不合逻辑性等。
修改病句: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例如: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例如: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例如: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4)主客倒置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病句辨析之不合逻辑

五、主客颠倒 • 1、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 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 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 确实感到困难。 • 2、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 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 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 其严厉。
-10-
五、主客颠倒 • 3、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 陌生,中国的饺子队外国人也充满了 难以抗拒的诱惑。 • 4、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 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 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 就一定能够学好。
-8-
四、因果不当
• 1、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 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 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 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 2、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 国当代文学中“现代经典小说”之一,因 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 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
-13-
即时巩固 • 1、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 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 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同样不容忽视。 • 2、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 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 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14-
• 3、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 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 和武器物资。 • 4、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 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 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 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6-
三、数量误用
• 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 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 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 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 时。 • 2、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 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 程度大专以上。
病句修改解题指导之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解题指导之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不清
主要指概念并列不当属种并列的现象。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2、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否定失当多重否定,表意易弄反
例: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4、强加因果
例:“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从而”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
这里不存在因果关系,删掉“从而”
5、以偏概全
例:他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靠不断的拼搏干出来的,可见,只有拼搏才能出成绩。
成绩的取得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本句以偏概全
6、不合事理
例: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葫芦岛上保留的一片热带雨林中,有一株胸径20厘米左右的树长在林间道路两旁,为“绞杀榕”所杀。
“一株”不可能长在“两旁”
7主客颠倒
例: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病句类型之不合逻辑

病句类型之不合逻辑一自相矛盾在同一句话中,前面已经说出了某个意思,后面又说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前后句缺乏一定的照应,从而造成前后不一、互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3.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二不合事理整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与客观现实或事理明显地相违背,给人以不真实、不可信的感觉,让人无法想象、无法感知、无法推断。
例如:1.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实用的价值。
路上飞驶着。
3.《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4.(2007年辽宁卷)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5.(2007年宁夏卷)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三范围不清在一个句子里,常常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并列在一起,使得部分与全体、特殊与一般、小范围与大范围之间界线不明,从而导致句意的模糊。
例如: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3.我们要坚决反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和各种腐败行为。
4.(2007年湖北卷)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四主客倒置在一句话中,同时说到一个人或一件事、几个人或几件事时,将主要的和次要的混淆倒置,从而造成对象不明,主客关系不清。
例如:1.我们对“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2.他去年的学习精神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不合逻辑

例题引路
不合事理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 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 不合逻辑。 (尤其是带有绝对意 义的词如“全”“都”“凡”“从 来”“历来”“一定”“必须”等)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集体讨论”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绝对前 提。
4、否定失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误例: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 适当加大跟车距离,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追 尾事故不再发生。 解析:否定混乱,“防止”“不再发生”所 表达的正是“要发生”之意,与上下文的意思 相悖。
例题引路
否定失当,注意多重否定、 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防止、避免、忌、戒、 禁止等。
例4、下了晚自习,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 小王还打着手电在偷偷摸摸地搜索着什么。
自 相 矛 盾
例5、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 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 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例6、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 “志愿者突击队”。 例7、我断定他大概会做这道题。 例8、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 《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上演,日前 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
例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 少的。
主 客 颠 倒
例2、居里夫人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 的。 例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例4、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 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例5、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 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 生的境地。
6、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 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误例: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 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 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解析:不合事理,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 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 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06病句修改专题之六:不合逻辑(精心校对,无任何错误,附答案解析)

病句修改专题之六: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有不合事理、概念混乱、自相矛盾、否定不当、照应不周、主客颠倒、复句关系混乱七种类型。
(一)内容不符合客观真实(不合事理)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
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合事实例1: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几千条胳膊呢?应改为“一千多条”)例2: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大学所有课程”浩瀚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应去掉“所有”)2.不合事理例1: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在夏天、冬天,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例2: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3.过于绝对例1: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句子中“凡是……都……”言过其实,犯了绝对化的毛病)(二)概念分类不合逻辑(概念混乱)因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关系的误解而造成的误用。
1.从属关系并列不当例1: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把“和”字改为“等”字)例2: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各种财产”应包括“房屋、庄稼”,应把“和”改为“等”)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例2: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名著”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3.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使用例1:陈述句、疑问句、判断句和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分类标准不统一,前三者按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分类,后者主谓句是按句子的结构特点分)例2: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不合逻辑

7.基数与序数不明
如:①我公司已经提前完成了三季度的生产任务。
②三季度的销售额比前两个季度的总数还多了三个 百分点。
“三季度”“四章”这类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 看“三”“四”等数词是否存在基数与序数不明而 造成歧义的问题。
就是句子表 达的语意与通常 的事理相悖,不 能使人信服。
手术,过去有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集体讨论”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绝对前
2提、。 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 基本的常识。
“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表“水 是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
3 使用数词前后矛盾
例如:“最多……以下”和“至少……以 上”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五 千八百元以上。
分析:“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 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 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 的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删去“以下”,或删去 “最多”而代之以“在”;例②“以上”或“至少” 使用一个即可。
4.使用数词前后重复
例如:“大约(超过、将近)……左右 (上下、多)”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依然很硬朗。
“超过”“大约”“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 约数,若其后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 “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 样的表述存在语病,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 例①可删去“超过”或“以上”,例②可删去 “大约”或“上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不合逻辑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不合逻辑?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考纲》中规定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之一——不合逻辑
2、过程与方法:给出知识点,讲练结合,逐步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语感是关键,学以致用。
不合逻辑:
1、偷换概念
2、前后矛盾
3、不合事理
4、判断不当
5、否定不当
6、照应不当
7、概念并列不当8、分类不当
1、偷换概念
在会上,大家谈了对学校的看法,看来,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看法”与“希望”,更换了概念。
2、前后矛盾
①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笔、直尺和圆规。
其它什么也不准带
②我校编写的语文复习资料已经在付印中。
3、不合事理
①只要是生病,就一定会发烧。
不合情理,太绝对。
②他是南方人,很会游泳,可见,南方人都很会游泳。
以偏概全
4、判断不当
①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青年人是时期”不当,“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时期”。
②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一个崭新的题材。
“崭新的题材”可以改为“新电视剧”之类。
5、否定不当
①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②会议达成了重要协议,难道还能否认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吗?
6、照应不当
①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②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概念并列不当
①学雷锋小组常常为孤寡老人做饭、挑水、搞卫生、干活等。
②植树节那天,不少青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8、分类不当
①校图书馆有许多小说,有长篇的,古典的,中国的,短篇的,现代的,外国的。
分类概念混乱。
改为:有长篇的,短篇的;有古典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
②该到会的都已经到了,有老教师,全国先进教师,年青教师,省市先进教师,校先进教师。
改为:有老教师,年青教师;有全国先进教师,省市先进教师、校先进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