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医学频率分析实验报告

医学频率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医学频率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医学信号中频率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3. 分析特定医学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等)的频率成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

三、实验原理频率分析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

在医学领域,频率分析常用于分析生物信号,如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等,以揭示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一种高效的频率分析方法,它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通过FFT,我们可以得到信号的幅值谱和相位谱,从而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ECG信号、EEG信号等。

2. 实验仪器:计算机、信号采集设备、傅里叶变换软件等。

五、实验步骤1. 采集ECG或EEG信号。

2. 使用傅里叶变换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FFT变换。

3. 观察和分析信号的幅值谱和相位谱。

4. 标识信号中的主要频率成分,如基线频率、心跳频率、呼吸频率等。

5. 分析不同频率成分的临床意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ECG信号分析- 采集了一位受试者的ECG信号,使用FFT变换得到其幅值谱和相位谱。

- 在幅值谱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基线频率(约1Hz)和心跳频率(约1Hz)。

- 通过分析心跳频率的变化,可以评估受试者的心率和心律不齐情况。

2. EEG信号分析- 采集了一位受试者的EEG信号,使用FFT变换得到其幅值谱和相位谱。

- 在幅值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个频率成分,包括α波(8-12Hz)、β波(13-30Hz)、θ波(4-7Hz)和δ波(0.5-3Hz)。

- 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成分的变化,可以评估受试者的脑电活动状态,如清醒、睡眠等。

七、讨论1. 频率分析是医学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 FFT是一种高效的频率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生物信号的频率分析。

实验 三 示波器的双踪显示 李萨如图测频率和相位

实验 三 示波器的双踪显示 李萨如图测频率和相位
实验3:示波器的双踪显示,李萨如图法频率、 相位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示波器双踪显示的原理。 2. 熟悉用李沙育法测量频率和相位
二、实验设备 双踪示波器 YB4320G F05A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2台
三、实验原理
示波器的双踪显示:
交替方式
断续方式
需要解决的问题:双通道如何触发,才能观测到 稳定的信号?
其中,x为椭圆于x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 x0为最大的水平距离。
几种常用的李萨如图形


fy 1 fx
fy 2 fx 1 fy 3 fx 1
fy 3 fx 2
45 °
90 °
13 5°
18 0°
四、实验任务
1、在双踪显示中,分别观察交替和断续工作状态下对 信号的显示。
2、在双踪显示中,两通道显示不同信号时(频率,幅 度,波形)实现稳定的波形显示。总结方法,分析无法 稳定显示的原因。 (做实验报告时回答)
李萨如(Lissajous)图形:示波器两个偏转 板上都加正弦信号电压时显示的图形。
U y
U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1
0 12 34 t
0,2 ,4
3 0 1 23 4 t
1
3
0
U
1
X
2
3 4
t
(a)
2
0
1
Ux
2
3 4
t
(b)
在测量频率和相位时常会用到,此时示波器变 为一个X—Y图示仪。
李萨如图形法测相位是利用示波器X和Y通道
分别输入被测信号fx和一个已知信号fy,调节已 知信号的频率使屏幕上出现稳定的图形,根据

实验一:李萨育图形测量频率和相位

实验一:李萨育图形测量频率和相位

实验⼀:李萨育图形测量频率和相位李萨育图形。

⼀、概述将被测正弦信号和频率已知的标准信号(由信号源提供)分别加⾄⽰波器的Y轴输⼊端和X轴输⼊端,在⽰波器显⽰屏上将出现⼀个合成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李沙育图形。

李沙育图形随两个输⼊信号的频率、相位、幅度不同,所呈现的波形也不同。

当两个信号相位差为90°时,合成图形为正椭圆,此时若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的话,合成图形为圆;当两个信号相位差为0°时,合成图形为直线,此时若两个信号振幅相同则为与x轴成45°的直线。

⼆、⽰例下图为⼀些典型的李沙育图形:三、实验步骤⽰波器的使⽤(李沙育图形测频率)(1)⽰波器的调整⽰波器接通电源,待预热后顺时针调节“辉度”旋钮,将触发⽅式开关置AUTO,并使Y轴、X轴位移旋钮置中,银屏上显⽰出⼀条扫描基线,调“聚焦”旋钮使基线细⽽清晰。

(2)练习并掌握下列旋钮的作⽤调整信号源(⽐如:YB4320)输出2V、1kHz信号,作为⽰波器输⼊信号(怎样连线?)。

调节⽰波器有关旋钮,使屏幕上显⽰清晰⽽稳定、幅度为4格的三个完整波形,按表1逐⼀了解各旋钮功能,注意每次动⼀个旋钮,作完后恢复原状,再作另⼀个旋钮。

(3)⽤⽰波器测量信号幅度调整YB4320信号发⽣器f=1.5kHz,表头指⽰为4V。

⽰波器“微调”旋钮⾄“校准”位置,适当改变V/div的位置,测试表的内容。

(4)⽰波器测量信号周期及频率先校准TIME/div灵敏度(扫描速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信号源(⽐如:YB4320)输出为3V。

按表记录。

(5)⽤李沙育图形测频率:⽤⽰波器测频率⽅法很多,如李沙育图形法、亮度调制法等。

以李沙育图形法最简单,最准确。

其⽅法是:将已知频率的标准信号加到CH1(X)输⼊端,被测信号加到CH2(Y)输⼊端,TIME/div置“X-Y”位置。

根据两信号之⽐不同,李沙育图形法的形状不同,可求出被测信号;若在荧光屏上作互相垂直两直线x、y,且x、y不与图形相切,也不通过任⼀交点,则李沙育图形与x、y交点数Nx,Ny之⽐就是两信号频率之⽐:Fy/Fx=Ny/Nx。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与相位特性研究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与相位特性研究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与相位特性研究滤波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信号频率组成的电子设备,常用于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以及音频等领域。

在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频率响应和相位特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对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相位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一、频率响应的定义与特点频率响应是指滤波器对输入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程度。

在滤波器设计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滤波器的幅频响应。

幅频响应描述了滤波器对各个频率的信号的衰减或增益程度。

频率响应通常以幅度-频率曲线的形式表示,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它们的频率响应特点各不相同,能够实现不同的信号处理效果。

二、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设计方法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是由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器系统的设计参数决定的。

常用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有IIR滤波器设计和FIR滤波器设计。

IIR滤波器是一种递归滤波器,其频率响应由传递函数确定。

传递函数是滤波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通过对滤波器的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

常见的IIR滤波器类型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

FIR滤波器是一种非递归滤波器,其频率响应由滤波器的冲激响应确定。

冲激响应是滤波器对单位冲激信号的响应,可以通过离散时间域卷积计算得到。

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和最小二乘法。

三、滤波器的相位特性及其研究方法相位特性是描述滤波器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情况。

相位特性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比如音频信号处理中的音像定位和音频合成。

滤波器相位特性通常以相位-频率曲线的形式表示,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相位。

相位可以分为线性相位和非线性相位两种。

线性相位是指滤波器的相位随频率线性变化。

滤波器设计中常通过相位延迟来实现线性相位。

非线性相位是指滤波器的相位随频率非线性变化,这会导致不同频率分量在时域上的失真。

研究滤波器的相位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常用信号测量实验报告(3篇)

常用信号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信号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

3. 学会运用信号处理方法对实际信号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信号测量实验主要包括信号的时域测量、频域测量以及信号处理方法。

时域测量是指对信号的幅度、周期、相位等参数进行测量;频域测量是指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分析各频率成分的幅度和相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幅度、周期、相位等参数。

2. 频率计: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周期。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4. 滤波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5. 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6. 调制器和解调器:用于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处理。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时域测量(1)打开示波器,调整波形显示,观察标准信号的波形。

(2)测量信号的幅度、周期、相位等参数。

(3)观察不同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波形特点。

2. 频域测量(1)打开频率计,调整频率显示,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周期。

(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信号,如正弦波,通过频谱分析仪分析其频谱。

(3)观察不同信号的频谱特点。

3. 信号处理方法(1)滤波处理:使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观察滤波前后信号的变化。

(2)放大处理:使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观察放大前后信号的变化。

(3)调制和解调处理:使用调制器对信号进行调制,然后使用解调器进行解调,观察调制和解调前后信号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时域测量结果通过时域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信号的波形、幅度、周期、相位等参数。

例如,正弦波具有平滑的波形,周期为正弦波周期的整数倍,相位为正弦波起始点的角度;方波具有方波形,周期为方波周期的整数倍,相位为方波起始点的角度;三角波具有三角波形,周期为三角波周期的整数倍,相位为三角波起始点的角度。

2. 频域测量结果通过频域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信号的频谱。

实验一:李萨育图形测量频率和相位

实验一:李萨育图形测量频率和相位

李萨育图形。

一、概述将被测正弦信号和频率已知的标准信号(由信号源提供)分别加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和X轴输入端,在示波器显示屏上将出现一个合成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李沙育图形。

李沙育图形随两个输入信号的频率、相位、幅度不同,所呈现的波形也不同。

当两个信号相位差为90°时,合成图形为正椭圆,此时若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的话,合成图形为圆;当两个信号相位差为0°时,合成图形为直线,此时若两个信号振幅相同则为与x轴成45°的直线。

二、示例下图为一些典型的李沙育图形:三、实验步骤示波器的使用(李沙育图形测频率)(1)示波器的调整示波器接通电源,待预热后顺时针调节“辉度”旋钮,将触发方式开关置AUTO,并使Y轴、X轴位移旋钮置中,银屏上显示出一条扫描基线,调“聚焦”旋钮使基线细而清晰。

(2)练习并掌握下列旋钮的作用调整信号源(比如:YB4320)输出2V、1kHz信号,作为示波器输入信号(怎样连线?)。

调节示波器有关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清晰而稳定、幅度为4格的三个完整波形,按表1逐一了解各旋钮功能,注意每次动一个旋钮,作完后恢复原状,再作另一个旋钮。

(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幅度调整YB4320信号发生器f=1.5kHz,表头指示为4V。

示波器“微调”旋钮至“校准”位置,适当改变V/div的位置,测试表的内容。

(4)示波器测量信号周期及频率先校准TIME/div灵敏度(扫描速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信号源(比如:YB4320)输出为3V。

按表记录。

(5)用李沙育图形测频率:用示波器测频率方法很多,如李沙育图形法、亮度调制法等。

以李沙育图形法最简单,最准确。

其方法是:将已知频率的标准信号加到CH1(X)输入端,被测信号加到CH2(Y)输入端,TIME/div置“X-Y”位置。

根据两信号之比不同,李沙育图形法的形状不同,可求出被测信号;若在荧光屏上作互相垂直两直线x、y,且x、y不与图形相切,也不通过任一交点,则李沙育图形与x、y交点数Nx,Ny之比就是两信号频率之比:Fy/Fx=Ny/Nx。

电子测量实验4 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 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4 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四 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一、实验目的1 理解李沙育图形显示的原理;2 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3 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相位差的方法;4 用示波器研究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 李沙育图形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时,Y1通道变成x 通道,在示波器的y 通道(Y2)和x 通道(Y1,与Y2通道对称)分别加上频率为f y 和f x 的正弦信号,则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称为李沙育(或李萨如)图形。

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主要取决于f y 、f x 的频率比和相位差。

例如,当f y /f x =1,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条对角线;当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当f y /f x =1,但相位差不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个椭圆。

图4-1所示为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的李沙育图形。

2 李沙育图形法测量未知信号的频率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被测信号加到Y2通道,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信号加到X 通道(Y1),Y1、Y2的偏转灵敏度置相同位置,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当屏幕上显示一个稳定的椭圆时,信号发生器指示的频率即为被测未知信号的频率。

3 李沙育图形法测量信号相位差 设u x = U xm sin (ωt+θ),u y = U ym sin ωt ,分别加到x 通道(Y1通道)和Y2通道,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或李萨如)图形如图5-2所示。

则mx x 01sin-=θ (4-1) 4 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研究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与信号频率的关系。

采用李沙育图形法可以测量相位差。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频率,逐点测量各频率对应的相位差,采用描点法作出相频特性曲线。

三、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 1台2、示波器 1台3、实验箱 1台图4-1 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的李沙育图形 U x t tU y图4-2李沙育图形法测相位差 x 0x m4、单管、多级、负反馈电路实验板 1块四、实验步骤1 观察李沙育图形(1)f x与f y同频同相时的李沙育图形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10m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射极输出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三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三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实验三 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计算方法与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具有不同频率响应特性的滤波器对信号的滤波作用;3、学习与掌握幅度特性、相位特性以及群延时的物理意义;4、掌握用MA TLAB 语言进行系统频响特性分析的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LTI 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与频域数学模型的MATLAB 描述方法,深刻理解LTI 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物理意义,理解滤波与滤波器的概念,掌握利用MATLAB 计算与绘制LTI 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曲线中的编程。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频率响应所谓频率特性,也称为频率响应特性,简称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就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的稳态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包括响应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与响应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两个方面。

上图中x(t)、y(t)分别为系统的时域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h(t)就是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为:)(*)()(t h t x t y =,由傅里叶变换的时域卷积定理可得到:)()()(ωωωj H j X j Y =3、1或者: )()()(ωωωj X j Y j H =3、2)(ωj H 为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它实际上就就是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t)的傅里叶变换。

即⎰∞∞--=dt e t h j H tj ωω)()( 3、3由于H(j ω)实际上就是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t)的傅里叶变换,如果h(t)就是收敛的,或者说就是绝对可积(Absolutly integrabel)的话,那么H(j ω)一定存在,而且H(j ω)通常就是复数,因此,也可以表示成复数的不同表达形式。

在研究系统的频率响应时,更多的就是把它表示成极坐标形式:)()()(ωϕωωj ej H j H = 3、4上式中,)j (ωH 称为幅度频率相应(Magnitude response),反映信号经过系统之后,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发生变化的情况,)(ωϕ称为相位特性(Phase response),反映信号经过系统后,信号各频率分量在相位上发生变换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李沙育图形显示的原理;
2 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
3 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相位差的方法;
4 用示波器研究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 李沙育图形 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时,Y1通道变成x 通道,在示波器的y 通道(Y2)和x 通道(Y1,与Y2通道对称)分别加上频率为f y 和f x 的正弦信号,则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称为李沙育(或李萨如)图形。

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主要取决于f y 、f x 的频率比和相位差。

例如,当
f y /f x =1,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条对角线;当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当f y /f x =1,但相位差不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个椭圆。

图4-1所示为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的李沙育图形。

2 李沙育图形法测量未
知信号的频率
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被测信号加到Y2通道,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信号加到X 通道(Y1),Y1、Y2的偏转灵敏度置相同位置,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当屏幕上显示一个稳定的椭圆时,信号发生器指示的频率即为被测未知信号的频率。

3 李沙育图形法测量信号相位差
设u x = U xm sin (ωt+θ),u y = U ym sin ωt ,分别
加到x 通道(Y1通道)和Y2通道,扫描速度旋钮
置”X-Y ”位置,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或李萨如)
图形如图5-2所示。


m x x 0
1sin -=θ (4-1)
图4-1 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的李沙育图形 U x
t t U y x 0 x m 图4-2李沙育图形法测相位差
4 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研究
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与信号频率的关系。

采用李沙育图形法可以测量相位差。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频率,逐点测量各频率对应的相位差,采用描点法作出相频特性曲线。

三、实验器材
1、信号发生器 1台
2、示波器 1台
3、实验箱 1台
4、单管、多级、负反馈电路实验板 1块
四、实验步骤
1 观察李沙育图形
(1)f x与f y同频同相时的李沙育图形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10m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射极输出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

正确调节有关旋钮,屏幕上应看到一条斜线,其斜率即为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2)f x与f y同频不同相时的李沙育图形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00Hz、1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RC低通滤波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RC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

正确调节有关旋钮,屏幕上应看到一个椭圆。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00Hz、1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RC高通滤波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RC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

正确调节有关旋钮,屏幕上应看到一个椭圆。

2 李沙育图形法测量信号频率
把单管、多级、负反馈电路实验板接入实验相,搭接一个RC正弦波振荡器,利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应无失真。

(1)采用“周期法”测量RC正弦波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2)采用“李沙育图形法”测量RC正弦波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示波器有关旋钮置“X-Y”图示仪位置。

将RC正弦波振荡器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用一个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幅度适当的正弦信号加到X(Y1)通道。

由小到大改变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当屏幕上出现一个稳定的椭圆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即为RC正弦波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

(3)比较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前者比较直观,直接在这图形上测几个周期得到频率,后者要利用不断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得其得到一个稳定的椭圆时才能测出频率,较之前者麻烦一些,但更准确。

3 李沙育图形法观测RC低通和高通滤波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1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RC低(高)通滤波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RC低(高)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

正确调节有关旋钮,屏幕上应看到一个椭圆。

根据图4-2读数,并根据式4-1计算相位差,填表4-1。

表4-1 李沙育图形法测相位差
电路R(kΩ)C(μF)x0x mφ(计算)
RC低通0.1 10 20mV 120mV 9.6
RC高通 1.5 10 4mV 420mV 0.6
4 射极输出器相频特性测量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V p-p的正弦波,加到一个射极输出器,同时加到示波器的Y1通道。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加到Y2通道。

正确调节有关旋钮,使屏幕上看到一个椭圆。

根据图4-2读数,并根据式4-1计算相位差,填表4-2。

表4-2射极输出器相频特性测量
频率
5 10 15 20 50 100 2M 3M 4M 5M
(Hz)
(mV )x 0 440 320 240 200 80 40 12 14 18 22
(mV )x m 480 480 480 480 500 500 400 320 300 250
φ(计
算) 67 42 30 25 10 5 1.8 2.5 3.5 5.1 五.预习与思考题
1 李沙育图形的显示原理?
答: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时,Y1通道变成x 通道,在示波器的y 通道(Y2)和x 通道(Y1,与Y2通道对称)分别加上频率为f y 和f x 的正弦信号,则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形称为李沙育(或李萨如)图形。

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主要取决于f y 、f x 的频率比和相位差。

例如,当f y /f x =1,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条对角线;当f y /f x =2,且相位差为0时,屏幕上显示“∞”;当f y /f x =1,但相位差不为0时,屏幕上显示一个椭圆。

2 如何用李沙育图形法测量频率和相位?
答:(1)测量频率:示波器有关旋钮置“X-Y ”图示仪位置。

将待测信号加到Y2通道,用一个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幅度适当的信号加到X (Y1)通道。

由小到大改变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当屏幕上出现一个稳定的椭圆时,标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即为待测信号的频率。

(2)测量相位:设u x = U xm sin (ωt+θ),u y = U ym sin ωt ,分别加到x 通道(Y1通道)和Y2通道,扫描速度旋钮置”X-Y ”位置,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或李萨如)图形如图4-2所示。


m x x 0
1sin -=θ
3 如何用“逐点法”研究电路的相频特性?
答: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与信号频率的关系。

采用李沙育图形法可以测量相位差。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频率,逐点测量各频率对应的相位差,采用描点法作出相频特性曲线。

六、实验心得
本次试验充分利用李萨茹图形测量信号的频率,相位差。

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李萨茹图形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实验过程中在运用公式计算相位差时,所测量的参数误差有时候会比较大,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得测量后计算的结果和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

实验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测的有用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