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入学参考科目

合集下载

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全解

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全解

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全解博士入学考试是评估考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全面解读博士入学考试大纲,我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这一挑战,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本文将全面解析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大纲概述博士入学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依据和指导文件,它明确了考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对大纲进行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以确保备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1.1 考试目标博士入学考试的目标是评估考生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和创新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对所申请的学科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1.2 考试内容博士入学考试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概念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科研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的应用能力。

二、学科基础知识解析学科基础知识是博士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基础。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考生在所申请学科领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学科的核心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并能够应用于研究和实践中。

2.2 方法和技能方法和技能是考生在博士研究中必备的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具体研究项目中。

2.3 学科前沿进展学科前沿进展是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了解程度的重要评判标准。

考生需要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了解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

三、专业知识解析专业知识是博士入学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它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程度。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考生在博士研究中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

考生需要掌握学科领域核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灵活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上海大学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大学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理学类
1、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数学、系统科学、智能科学和计算科学、信息论、生物数学、统计物理学、计算
物理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概率论、应用动力系统、复变函数论、代数几何、几何分析、拓扑学、数学物理、非线性动力系统、金融数学
2、物理学类:理论物理学、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电磁学、流体力学、
热力学、非线性物理学、声学、光学
3、化学类:化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无机配位化学
4、地球科学类: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学、大气物理学、大气
环境科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气候科学、空间环境科学
二、工学类
1、力学类: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分子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噪声与振动控制、应力分析、工程材料力学、应力强度理论
2、机械工程类: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元件与装备、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机械电子一体化
3、材料类: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加工、现代材料科
学与工程、材料力学
4、电气工程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器。

上海大学学科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上海大学学科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1、社会学院
社会工作硕士 (09.07)
汉语国际教育硕 士
(10.09)
2、文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
(18.03)

五、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
20、管理科学与工程 3、管理学院
06.01-⑩ 06.01-⑩
1.项目管理 04.06 2.物流工程 07.06
会计硕士 (10.09) 工程管理硕士 (10.09)
上海大学学科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2018.04.03
学 院 博士点及批准日期 一、社会学(一级) 1、社会学 2、人口学 3、人类学 4、民俗学 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 5、文艺学 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汉语言文字学 8、中国古典文献学 9、中国古代文学 10、中国现当代文学 1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三、中国史(一级) 1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4、历史地理学 15、历史文献学 16、专门史 17、中国古代史 18、中国近现代史 四、世界史(一级) 19、世界史 11.03-⑾ 00.12-⑧ 11.03-⑾ 06.01-⑩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06.01-⑩ 03.09-⑨ 11.03-⑾ 11.03-⑾ 11.08-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06.01-⑩ 11.08-⑾ 11.03-⑾ 硕 士 点(代 码)及批准日期 一、社会学(一级) 1、社 会学 2、人口学 3、人类学 4、民俗学 5、行政管理 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 6、文艺学 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汉语言文字学 9、中国古典文献学 10、中国古代文学 11、中国现当代文学 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三、中国史(一级) 14、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5、历史地理学 16、历史文献学 17、专门史 18、中国古代史 19、中国近现代史 四、世界史(一级) 20、世界史 五、政治学(一级) 21、政治学理论 22、中外政治制度 2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4、中共党史 25、国际政治 26、国际关系 27、外交学 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 28、管理科学与工程 七、工商管理(一级) 29、会 计学 30、企业管理 31、旅游管理 32、技术经济及管理 八、理论经济学(一级) 33、经济思想史 34、经济史 35、西方经济学 36、世界经济 3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九、应用经济学(一级) 38、国民经济学 39、区域经济学 40、财政学 41、金融学 42、产业经济学 43、国际贸易学 44、劳动经济学 45、数量经济学 46、国防经济 (0303) (030301) (030302) (030303) (030304) (120401) (0501)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4) (050105) (050106) (050107) (050108) (0602) (060201) (060202) (060203) (060204) (060205) (060206) (0603) (0603) (0302) (030201) (030202) (030203) (030204) (030206) (030207) (030208) (1201) (1201) (1202) (120201) (120202) (120203) (120204) (0201) (020102) (020103) (020104) (020105) (020106) (0202) (020201) (020202) (020203) (020204) (020205) (020206) (020207) (020209) (020210) 06.01-⑩ 96.06-⑥ 06.01-⑩ 03.09-⑨ 03.09-⑨ 03.09-⑨ 06.01-⑩ 03.09-⑨ 06.01-⑩ 00.12-⑧ 06.01-⑩ 00.12-⑧ 98.06-⑦ 06.01-⑩ 06.01-⑩ 11.08-⑾ 06.01-⑩ 06.01-⑩ 06.01-⑩ 98.06-⑦ 03.09-⑨ 03.09-⑨ 11.08-⑾ 06.01-⑩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18.03-⑿ 06.01-⑩ 90.11-④ 06.01-⑩ 96.06-⑥ 03.09-⑨ 03.09-⑨ 06.01-⑩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11.03-⑾ 03.09-⑨ 11.03-⑾ 06.01-⑩ 06.01-⑩ 06.01-⑩ 06.01-⑩ 98.06-⑦ 96.06-⑥ 96.06-⑥ 06.01-⑩ 06.01-⑩ 06.01-⑩ 国际商务硕士 (10.09) 专业学位领域 及批准日期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 博士招生简章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 博士招生简章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拟招生人数1. 招生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人口学。

2. 拟招生人数:每个专业拟招生5-10名博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1.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社会生活与文化、社会心理与社会调查。

2. 政治学:政治理论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与公共政策、国际政治与比较政治。

3. 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与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与老年人。

4.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组织与治理、公共事务管理。

5. 人口学: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与城市化。

三、报名条件1.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 具有良好的学术成绩和科研能力;3.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5. 本研究院招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和政治面貌。

四、报名材料1.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报名表》(可在研究院全球信息站下载);2. 最高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3. 成绩单或学习成绩证明;4. 2封推荐信;5. 个人简历;6. 研究论文;7. 唯一识别信息复印件。

五、招生流程1. 报名时间:每年4月至6月;2. 考试时间:7月;3. 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面试、学科专业能力测试;4. 公示名单:7月底;5. 录取公布:8月。

六、学费与奖助政策1. 学费标准:按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规定执行;2. 奖学金:招生学院提供一定数量的全额或部分学费减免的奖学金,资助对象为表现优秀的学生。

七、其他注意事项1. 报名费:300元;2. 报名方式:上线报名,递交电子版及纸质版报名资料;3. 共同培养联合办学:研究院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可提供共同培养联合办学机会。

备注:以上信息如有变化以研究院全球信息站公告为准。

以上是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希望各位有意向的学生能通过资料准备和考试拿到研究生录取资格,成为该研究院未来的博士研究生。

上海大学2013社会学博士招生目录及书目

上海大学2013社会学博士招生目录及书目

030300 社会学上海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学、人类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都市社会管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两个目录外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点。

该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社会学唯一一本专业学术刊物《社会》。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师资来源合理,海外背景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30%。

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学科在未来会特别加大海外深造和海外田野调查研究的资助力度。

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实施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指导教师:李友梅教授、张文宏教授、仇立平教授、张海东教授、陆小聪教授、张敦福教授、刘玉照教授、范明林教授、张江华教授、张佩国教授、巫达教授、张亦农教授、沈瑞英教授、翁定军教授。

校外兼职导师:高柏教授招生人数:22考试科目:初试笔试科目:1. 英语或法语或日语或俄语或德语(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2.社会学理论或人类学理论或社会工作理论(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3. 社会学方法或人类学方法(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复试笔试科目:根据报考导师研究方向选一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经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族群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全球化与人类学都市社会管理:城市社会学、社会发展理论、都市休闲与消费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政策、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群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研究复试面试:面试包括外语和专业知识,面试时考生需提供详尽的研究计划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社会学(030301),都市社会管理(0303Z1)韦伯,《经济与社会》,世纪出版集团。

考研书目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考研书目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考研书目】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649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第5版)吉登斯著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现代社会学教程》(第3版)张敦福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J•特纳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或2006年最近两年《社会学研究》、《社会》两本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章
878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仇立平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社会定量研窕的数据处理一一原理与方法》(考前六章)翁定军编著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最近两年《社会学研究》、《社会》两本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章。

2019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校介绍、参考书目

2019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校介绍、参考书目

2019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校介绍、参考书目院校介绍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四位(A-)。

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市级重点研究平台,办有大陆高校知名学术刊物《社会》,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合办)。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现有专职导师5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占50%。

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29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和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各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东方学者和青年东方7人;兼职导师15人,其中院士2人、东方学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国际学术视野宽、人才梯队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课题30余项。

招生目录学制:3年研究方向:01.(全日制)组织社会学02.(全日制)社会分层研究03.(全日制)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04.(全日制)都市社会学05.(全日制)消费社会学06.(全日制)体育社会学07.(全日制)理论社会学08.(全日制)政治社会学09.(全日制)经济社会学10.(全日制)社会质量研究11.(全日制)社会人口学12.(全日制)数据科学与社会分析招生人数:55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47社会学理论4.888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5.复试科目:综合考试备注: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博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博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博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高级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一、考试要求(一)非应用伦理学方向:1、要求学生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研究途径形成清晰的认识,准确理解与掌握西方社会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衍生的主要问题域,掌握一些重要的社会学家的主要理论观念与学术贡献,形成理论反思与批判意识,为利用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把握西方现代社会思想史的总体脉络,特别是了解西方欧洲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和主要特色,并且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使之具备将西方主流思想与社会、政治背景结合起来的思想能力,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社会思想的连续性和谱系。

3、理解现代社会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熟练地掌握现代社会统计学的主要分析方法,能利用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社会学研究。

(二)应用伦理学方向:要求考生具有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及研究能力,掌握中西方哲学史、伦理学、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基础理论,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研究分析当代社会伦理学实践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非应用伦理学方向:1、社会学理论方面⑴社会学中的一般性理论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途径:建构主义、功能主义、功利主义、批判结构主义、女性主义主要概念:行动、理性、结构、系列、文化与意识形态、权力与国家、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⑵行动:社会安排中的意义和动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帕森斯、哈贝马斯、吉登斯的行动理论⑶理性: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帕累托,交换理论,公共选择,理性选择⑷结构:决定经验的隐秘模式弗洛伊德,列维-斯特劳斯,吉登斯、帕森斯、阿尔都塞的结构理论,晚期的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⑸系统:统领性秩序。

涂尔干的功能主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的沟通论⑹文化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与韦伯,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当代建构主义文化理论,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新韦伯主义批判,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⑺权力与国家奠基性主张,批判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多态权利理论⑻分化与分层分化:奠基性主张,现代化:功能主义的乌托邦,分化之未来的一些理论;分层:奠基性主张,批判结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
《社会学名著提要》(第一版)谢立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社会学》(第十版)[美]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社会学主要思潮》[法]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2000年
《社会学二十讲》[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2000年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社会研究方法》仇立平,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01《共同体与社会》[德] 滕尼斯 商务印书馆1997年
02《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李友梅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03《社会网分析讲义》罗家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03《社会资本》林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03《社会分层》[美]格伦斯基华夏出版社2006年
03《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边燕杰主编,三联书店2002年04《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周怡著2004 年
04《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美)克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