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测试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

现代测试技术论文 -X-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原理及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一班 080330110袁野摘要: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XRD 布拉格方程物相分析点阵常数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

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2dsinθ=nλ式中:λ是X射线的波长;θ是衍射角;d是结晶面间隔;n是整数。

波长λ可用已知的X射线衍射角测定,进而求得面间隔,即结晶内原子或离子的规则排列状态。

将求出的衍射X射线强度和面间隔与已知的表对照,即可确定试样结晶的物质结构,此即定性分析。

从衍射X射线强度的比较,可进行定量分析。

X射线分析的新发展,X射线分析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已逐步变成晶体研究和材料测试的常规方法。

例如在如下领域,X射线都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物相分析: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作者:李立杨福馨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5期摘要对包装产品质量进行最后把关的包装测试技术,是包装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从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式的改进、考核机制的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提出通过选择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辅之以案例教学,并通过课程论文、PPT讲述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

关键词包装测试技术案例教学考核机制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包装工程专业是一门含有多分支、全方位、立体式的典型综合学科,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开设。

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包装产品的要求日益增长,促进了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包装人才的需求,而包装工程专业在国内开办时间只有20多年,发展时间短,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①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包装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是包装工程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教学内容上,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包装测试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包装材料学及包装工艺学后,学习对包装材料的物理、力学、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

也包括对制成包装产品如瓶、罐等具体形状的包装容器之后进行测试,都属于本课程的范畴。

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更新是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骨架。

②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大纲不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③课程大纲的完善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并要充分地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我校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时数少,34学时,同时专业方向又是以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为主要方向,以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为主要应用领域,如何选择甚至编写合适的教材,如何确定本课程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合理分配学时,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提升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论文:我国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有关技术标准介绍

论文:我国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有关技术标准介绍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论文物理性能论文:我国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有关技术标准介绍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对相关企业的产品性能以及产品标识、包装贮运等都给出了相关要求。

关键词: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物理性能标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指用树脂或其他热塑性材料通过热塑成型加工得到的一次性餐饮具。

塑料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成为制造价格便宜的一次性餐盒的极佳材料。

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实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工作时,一次性塑料餐饮具没有国家标准,由生产企业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良萎不齐,不利于消费者识别、使用。

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改变了一次性塑料餐具无标可依的局面,但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并不了解国家标准中相关技术标准规定,依然采用以前制定的企业标准,导致部分企业因为企业标准低于国家标准而无法顺利换发证。

因此有必要让更多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了解国家标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的具体技术指标、技术要求。

一、产品加工工艺一次性塑料餐具生产工艺如下表: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国家标准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定义和术语、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并对一次性餐饮具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壶、吸管等,也包括有外托的一次性内衬餐具,但不包括无预期用餐目的或类似用途的食品包装物,如生鲜食品托盘、酸奶杯、果冻杯等。

该标准要求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树脂,助剂、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符合gb9685的规定。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一般要求满足如下基本条件:1.产品外观、物理性能指标---感官:不得有异嗅;---外观:色泽正常;成型品不能有裂缝口及填装缺陷;无油污、尘土、霉变及其他异物;表面平整洁净、质地均匀,无划痕,无皱褶,无剥离,无破裂,无穿孔;有颜色的餐饮具不能有明显的变色、褪色、颜色深浅不匀(有装饰要求除外)、污点等;---餐饮具表面如有涂装,涂装面应无流挂、起皮、裂开、起泡等;---不能有明显异物、起泡、模型缺陷、毛刺、膨胀及其他缺陷;---边缘光滑、规整;有盖的产品,其盖合应方便平整,且容器与盖应匹配;具有容器功能的产品,应能放置稳定;对反弹性盖的产品,其盖应可别扣;---耐温性能(耐热水及热油):95℃±5℃的热水(方便面碗用100℃热水)、热食用油(饮具只作100℃水耐温试验),在移到60℃恒温箱内静置30分钟后无变形、无阴渗、渗漏的迹象,对无需耐温及标识不耐温的一次性餐饮具不作要求;---容积偏差应不大于5%,仅对有容器盛装功能的一次性餐饮具有要求,对刀、叉、勺等不作要求;---负重3kg,高度变化≤5%,指可能堆放或手握的餐盒、碗、杯等一次性餐饮具,对刀、叉、勺等以及有外托的一次性内衬餐饮具不作要求;---盖体对折性能:(指盖与身联体产品)合盖方便平整,对折15次无裂纹和损坏;---0.8米底部朝下自由跌落至平整水泥地面无破裂;---不漏水,对于盛装液体功能的盒、碗、杯等一次性餐饮具,注满23℃±2℃的水,静置30分钟后应无变形,无阴渗、渗漏的迹象,明示不用于盛装液体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不作要求;---标识可微波炉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饮具需要做微波炉性能检测,要求微波炉试验应无变形、缺陷、渗漏和异常。

半导体技术论文

半导体技术论文

半导体技术论文[摘要]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一种将芯片用绝缘的塑料、陶瓷、金属材料外壳打包的技术。

封装技术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半导体器件封装技术”是一种将芯片用绝缘的塑料、陶瓷、金属材料外壳打包的技术。

以大功率晶体三极管为例,实际看到的体积和外观并不是真正的三极管内核的大小和面貌,而是三极管芯片经过封装后的产品。

封装技术对于芯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

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

封装也可以说是指安装半导体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芯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建立连接。

因此,对于大功率器件产品而言,封装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半导体器件有许多封装形式,按封装的外形、尺寸、结构分类可分为引脚插入型、表面贴装型和高级封装三类。

从DIP、SOP、QFP、PGA、BGA到CSP再到SIP,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

总体说来,半导体封装经历了三次重大革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引脚插入式封装到表面贴片封装,它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电路板上的组装密度;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球型矩阵封装的出现,满足了市场对高引脚的需求,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芯片级封装、系统封装等是现在第三次革新的产物,其目的就是将封装面积减到最小。

高级封装实现封装面积最小化。

一、封装材料封装的基材有陶瓷、金属和塑料三种。

从数量上看,塑料封装占绝大部分,半导体塑料封装用的材料是环氧塑封料,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后发扬光大于日本,现在我国是快速掘起的世界环氧塑封料制造大国。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范文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范文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范文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

包装材料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必要步骤。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包装材料检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现在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破坏性、耐压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包装材料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为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对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塑化剂等。

通过这些检测,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另外,我们还对包装材料的印刷质量进行了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表面的印刷质量、颜色牢度、图案清晰度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的印刷质量符合要求,提升产品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还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了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包装材料检测工作,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毕业论文范文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毕业论文范文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电机试验微机检测系统研究思路: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机试验检测的自动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采用自动化装置,可以减少试验员繁重的试验工作量,大大提高试验效率,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数字式的自动测试系统,可以控制测量过程,采集并处理测试数据,记录与显示测量结果。

本论文根据国家最。

题目:基于机器视觉的泡罩药品缺陷检测系统研究思路:药品的包装是流水线上的一道重要工序,但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药品漏装、破碎、缺损、有污染物等包装缺陷问题。

自动视觉缺陷检测AVI (Automated VisualInspection)已经成为现代制药行业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AVI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国内企业应用的AVI系统仍以国外产品为主。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

题目: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思路:随着电网持续快速发展,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种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装置的正常工作,离不开统一时间的基准。

近年来电网故障情况日益复杂,特别是涉及多个电网节点故障的事故后分析,常常暴露出时钟设备时间不同步的问题,对事故的全面客观准确分析造成困难,甚至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题目:沥青路面行车性能检测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思路: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精确、快速、全面地检测车辙、平整度、横坡度和构造深度等参数,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及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市干线道路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来源于湖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沥青路面行车性能激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本文主要研究该课题中的摄像机标定技术部分。

题目:界面结合性能激光划痕检测方法优化与实验研究思路:涂层技术用极少量的材料赋予材料独特的优越性能,充分发挥基体材料和涂层材料的潜能,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

包装技术创新方法

包装技术创新方法

( 1) 、材料的差异性; (聚丙烯、聚酯) ( 2) 、改善的节点(宽度、截面、打包法、接头、打包带位置裂口) ; 4、中空钙塑板的问题; ( 1) 、强化标准指标; ( 2) 、底座一体化方案的改善; 5、包装外观的改善: ( 1) 、色差;掉色;面纸颜色; ( 2) 、图文与网点; ( 3) 、易开启与扣手; 6、运输包装的测试规范; ( 1) 、跌落; ( 2) 、标准夹持力(960) ; (3) 、堆码层数的安全性; 7、物流规范问题: ( 1) 、规范操作作业;减少中转环节、缩短仓储时间; ( 2) 、规范物流管控: (工厂内部控制、中转控制、仓储装卸控制) ; ( 3) 、物流破损优化: ( 4) 、saver 监控物流跌落跟踪; 8、标识与标签: ( 1) 、警示标识; ( 2) 、质量保证章; ( 3) 、低碳标签; ( 4) 、物联网射频识别标签及喷码技术 9、有效解决价格与标准偏离问题;
二、包装件品质控制要点
包装件最容易出现问题主要有两种:一、位移或古包;二是纸箱的破损。 产生包装破坏性原因:1、跌落 2、背负 3、挟抱 4、踩踏 5、振动 6、装不满 7、碰撞冲击 8、 戳穿 9、翻滚 10、挤压 11、潮湿 12、堆码 物流过程存在问题:1、车辆选择不规范 2、产品顶部距离 3、没有监管人员 4、装御不规范 5、 逢布未盖好 6、直接踩踏 7、夹抱不规范 8、物流规范问题 9、包装箱表面磨损脏污 10、设计问题 11、 材质不好 12、印刷不稳定 实际上,绝大部分 的产品都不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保证百分之百的完好率,考虑到保护性能和成 本的关系,需要的是一个适度的破损率。把握这个适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这个工作需要我们 考虑两个问题:技术上如何实现,实现的费用是否合理。在保证出口商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适当 降低包装成本。 无论从微观物流,还是宏观物流来看,在我们研究包装改进时,不要局限于仅研究包装本身, 还要广泛地认识它与运输、装卸,特别是仓储的关系,必须在这几个环节作到合理化,才能达到综 合性好的理想效果。建立新的运输体制,并采用相应的新包装形态。

食品检测技术毕业论文

食品检测技术毕业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食品分析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食品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2009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海南豇豆含毒事件等。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有必要的。

本论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介绍,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等;接着提出了食品式样新的预处理方法,即微波消解技术;最后,介绍了新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如近红外光谱、免疫分析、原子荧光等检测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将进入智能化的阶段。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原子荧光,免疫分析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APPLICANTION OF FOOD ANALYSIS NEWTECHNICAL IN OUR COUNTRY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ll kinds of food are increasingly rich, greatly satisfy people's needs, but for the food in food safety problems, such as 2009 melamine powder, 2010 HaiNan contain poisonous events, cowpea due to food safet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image, so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is necessary.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Chinese food safety statu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food security measures, etc. Secondly, put forward a new style of food, namely microwave digestion technology. Fi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food, such as analysis of near infrared spectrum, immunoassay, atom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ology, etc.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foo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will enter the intelligent stage.KEY WORDS:Food security, examination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immunity analysis目录前言 (1)第1章食品安全的概论 (2)1.1 食品安全的认知 (2)1.2 食品安全的意义 (3)1.2.1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意义 (3)第2章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5)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形成的原因 (5)2.1.1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5)2.1.2 从生产者角度分析 (5)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5)2.2.1 加强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5)2.2.2 加强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6)2.2.3提高分析测试技术 (7)第3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 (8)3.1微波消解(辅助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8)3.2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技术 (9)3.2.1 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9)3.2.2 生物酶法和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1)3.2.3 原子荧光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 (12)3.3 食品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14)第4章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6)结论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19)外文资料翻译 (21)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从而引起了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测试技术课程论文纸质包装测试材料工程学院10包装工程指导教师:解林坤姓名:白学勇学号:20101052042摘要:纸和纸质包装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特别是纸盒和纸箱,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纸质包装测试是测试各类性能,其中包括一般性能、表面性能、光学性能、结构性能、强度性能测试,本文主要对纸质包装材料的五大性能测试做基本介绍。

关键词:包装测试;纸质;材料。

正文纸质包装材料测试主要内容[1]①一般性能测试:定量,厚度,紧度,松厚度,尺寸稳定性、均匀性。

②表面性能测试:粗糙度,平滑度③光学性能测试:白度,颜色,光泽度,透明度、不透明度④结构性能测试:透气性,透湿性,施胶度⑤强度性能测试:抗张强度,抗压强度,挺度,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剥离强度、拉伸性能、戳穿强度、撕裂度⑥印刷适性⑦其他特殊性能不论什么测试,我们首先要进行式样采集和预处理,式样采集基本要求: 以尽可能少的试样,最大程度地代表整批产品的特征。

选取原则与方法:GB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集”[2]预处理原则:GB 10739“纸浆、纸、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3]预处理条件:RH=65±2%,T=20±1 ℃(常用)RH=50±2%,T=23±1 ℃(国标)一般我们需要鉴别纸的纵横向与正反面,在本文中不做具体说明。

一、材料的一般性能测试1、定量指单位面积上纸或纸板的质量(g/m2)。

纸与纸板的物理性能与纸、纸板的定量有关。

测试方法:100mm³100mm 或200mm³250mm,抽出20个试样进行称重。

试样为100m以下的卷盘纸,应按卷盘全宽切取长为300mm试样称重,尺寸精度±0.1mm,然后计算面积。

G=M/A=M/naG--定量,g/m2;M--试样叠的质量,g;A--试样叠的面积,m2;a--每一张试样的面积,m2;n--每一叠试样的层数。

2、厚度指在一定单位面积压力下,纸或纸板纸板两个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不同的纸要求我们用不同的仪器测量其厚度,一般用YQ-Z-11型电动式厚度仪即可测量普通纸张;用D20/C厚度仪可测量瓦楞纸厚度。

测量步骤:取样→预处理→仪器校准→放置试样→测量→读数(测试结果以全部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纸或纸板厚度(mm),取三位有效数字;测试结果以全部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瓦楞纸板厚度(mm),精确到0.05mm!)。

3、紧度和松厚度紧度: 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由纸或纸板的定量及厚度计算而得。

松厚度为紧度的倒数(1/D)紧度:D=G/100dD--紧度,g/cm3;d--试样厚度,mm;G--定量,g/m2;紧度与耐破度、抗张强度成正比,与撕裂度、透气度成反比。

4、尺寸稳定性纸张伸缩率大小有一定差别,影响尺寸稳定性和套印精度。

测试方法:游标卡尺测量法、专用长度刻度板测量法、劳海利伸缩测量法。

影响伸缩率的因素:紧度;干燥次数;放/吸湿平衡。

测试步骤:取样→预处理→划线标记→浸泡试样→测量→计算T’=(L2-L0)/L0×100%T--试样长度相对增量,%。

L0--预处理后的试样长度,mm。

L2--试样浸泡后的长度,mm。

5、均匀性描述纸张在一定面积上纤维和填料的分布均匀程度,主要表现为定量、厚度在纸幅上的变化。

目的:对于印刷用纸,不但要求纤维分布均匀、厚度一致、定量差别小,还要求整个纸幅平整,平滑度波动小。

试验原理:利用透光率评价匀度,即用一定光强和光点的光束扫描给定面积的被测纸面,逐点接受透射纸面的光强变化,求得平均透光率和偏差值,再乘以适当的加权系数。

二、材料的表面性能测试1、粗糙度/平滑度粗糙度、平滑度是衡量纸、纸板表面凸凹、平整程度的重要物理量。

粗糙度: 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试样与平面金属环接触,环内通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单位时间内从试样与金属环面之间流出的空气量(ml/min)。

平滑度: 在预定的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一定压力下、一定面积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间隙所需的时间(s)。

测试方法:空气泄露法、光学接触法、印刷试验法、电容法、摩擦法、液体挤压法、针描法。

试验仪器:Bekk平滑度仪、Gurley三用仪、Bendtsen测定仪、SE-3A针描粗糙度仪、IGT印刷适性仪。

空气泄漏法空气泄露原理:恒定压强的微弱气流,从金属环与试样的接触面之间通过,以泄露空气量的多少衡量纸及纸板表面的粗糙度,单位时间内泄露的空气越多,表面越粗糙。

光学接触法光学接触指纸张的凸峰部分与棱镜的间隙≤入射光波长的接触。

非光学接触指间隙>入射光波长。

该方法能够检测纸张与加压物体之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测量数据与加载大小、纸张的压缩特性有关,但不能反映纸张凹下部分的深浅程度。

针描法针描法是测量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方法之一。

试验原理:利用一个很尖的触针在粘于平滑玻璃板上的纸张试样表面做匀速滑动。

由于试样表面峰谷不平,使触针上下移动。

若将触针上下位移参数通过机械的或电学的方法加以放大和处理,就可用记录仪器显示其微观几何形状的图形。

水迹法测试原理:测量印刷过程中纸张平滑度/粗糙度,在一定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和衬垫条件下模拟圆压圆印刷状态,纸张表面的几何形状与实际圆压圆印刷工艺相近,表征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平均粗糙度,可用单位面积内凹穴容积标定印刷平滑度。

三、材料的光学性能测试包括白度、颜色、光泽度、透明度、不透明度等。

纸与纸板的白度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纸或纸板表面对蓝光的反射率,以相对于蓝光照射氧化镁标准板表面的反射百分率表示。

白度也反映纸与纸板的光亮程度,可用亮度表示。

试验仪器:SBD型白度仪、ZBD型白度仪、光电反射计测试方法:白度仪测试法、Elrepho光度计测试法、Elrepho 2000色度仪测试法。

颜色三原色呈色原理:物体被光照射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物体对照射光的反射和吸收特性。

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所合成的颜色效果最好。

三刺激值:人们为合成某种颜色所需的三原色的数量。

光泽度用于度量光学平滑度,检验制品表面的均匀程度。

试验方法:某种光源以一定入射角照射试样,在与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处接受试样镜面反射光量,以试样镜面反射光量与同种条件下标准光泽板的镜面反射光量之比(%)表示光泽度。

透明度/不透明度透明度:单层试样反映被覆盖物影像的明显程度,用%表示。

(GB 2679.1“纸透明度的测定法”)不透明度:白度仪、光度仪、不透明度计测定平行透射光的成分。

光光是一种辐射能量,光波本质上是电磁波。

在电磁波波长范围内,由380~780nm波长构成了日光,在日光波长范围内,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称为可见光,可凭肉眼观察,以区分各种不同的颜色。

波长/nm 400--450 450--500 500--570 570--590 590--610 610--700 颜色紫蓝绿黄桔黄红①反射:光从纸面上呈镜面反射,反射量的大小用光泽度来评价。

②透射:光射入纸层,形成散射光,用散射系数来评价。

③散射:光透过纸层,形成折射光,用不透明度来评价。

④吸收:光被纸张吸收变成热能,用吸收系数来评价。

⑤漫反射:当一部分光进入纸张内部,并在各个方向上反射出数量相同的光。

则形成半球形的漫反射现象,用漫反射率来评价。

若入射光线被镜面反射的量很大,则纸张呈现很高的光泽度。

当某种颜色的漫反射光量大时,物体主要呈现出这种颜色。

如果全部波长的光反射率都是100%,则物体是理想白。

当光被物体全部吸收,则物体就呈绝对黑。

如果光从物体上透过量大,则不透明度低;如果100%透过,则物体就是绝对透明体。

四、材料的结构性能测试主要测试项目:透气度;透湿性;施胶度。

透气度在一定面积、一定真空度条件,每秒透过单位面积纸张的空气量(m3/s),或透过100ml空气所需的时间(s)。

影响透气度的主要因素:a.打浆度越高,纸张透气度越低。

b.环境相对湿度增大,纸张透气度降低。

试验原理:空气泄露法、Schopper透气度仪、Gurley透气度仪、Bendtsen透气度仪、Siudall透气度仪、Dalenos透气度仪、微孔性纸张透气度仪、非多孔性纸张透气度仪。

透湿性描述纸/纸板抵抗透过水蒸气的特性。

纸张抗液体渗透性常用防湿、抗湿或防油性试验评价。

测试用仪器①调温调湿箱②干燥箱③透湿杯④透湿快速试验仪⑤气动式蒸汽透湿测定仪⑥抗水性能试验仪水分测试测试原理:纸与纸板的水分指纸或纸板在100-105℃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减少的重量与试样原重量之比,以%表示。

测试方法:GB 462 “纸与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透湿度和折痕透湿度测试透湿度:指薄片材质两面保持一定的蒸汽压力差,在一定温湿度下,水蒸气24h 透过1m2试样的质量(g/m2²24h)。

折痕透湿度:指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水蒸气24h透过100m试样折痕的质量(g/100m²24h)。

测试原理:将试样密封在装有吸湿剂的透湿杯口上,放置于恒温恒湿箱内,一定时间间隔后称量杯子重量,当重量增量与时间间隔成比例时,以质量的增量表示透湿度。

测试方法:GB 2679.2 “纸与纸板透湿度和折痕透湿度的测定法(盘式法)”。

抗水性能试验纸与纸板抗水性指纸或纸板阻隔水从一个表面渗透到另一表面的性能。

透油性试验透油度:在一定温湿度和压力下,标准变压器油在给定时间内向给定面积纸、纸板渗透油的质量(mg/m2²h)。

透油度=(W2 −W1 )/At试验原理:在一定压力下,使某种特定的油渗透纸张。

在一定时间一定面积上透过的油量越大,表明纸张的透油度越大。

测试方法:GB 16929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透油性”。

施胶度施胶:对纸浆或纸板进行处理,使其获得抵抗液体(水,油,水蒸气)渗透扩散的性能,以保证内装物不受水或潮气的侵蚀。

测试方法:墨水划线法、表面吸收能量法、吸水高度法、浸水增重法、电导法、卷曲法、接触角法。

测试方法:GB 1540 “纸与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表面吸收重量法)”GB 460 “纸与纸板施胶度测定法(墨水划线法)”。

五、材料的强度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抗张强度:衡量纸张抵抗外力拉伸的能力,指一定宽度的纸或纸板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抗张力(kN/m)。

断裂长:指一定宽度纸条在本身质量的重力作用下被拉断时所需的长度。

纸张横断面的抗张强度:试样横截面上单位面积的抗张力(kPa)。

伸长率:衡量纸与纸板韧性的一项指标,指试样受到拉伸至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对试样原长的百分比。

测试方法(1)Schopper测试法(2)恒伸长仪测试法GB 453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测定法(恒速加荷法)”除瓦楞纸板、蜂窝纸板外的所有纸与纸板。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指材料受压直到压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以单位长度、单位面积上的抗压能力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