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

合集下载

比一比中间的一读几声

比一比中间的一读几声

比一比中间的一读几声
“一”是读:第四声。

比一比仿写
看一看,瞧一瞧,找一找,听一听,跳一跳,跑一跑,跳一跳,蹦一蹦,玩一玩,揉一揉,拍一拍,抱一抱,缓一缓,想一想,说一说,敲一敲,打一打,摇一摇。

造句
1往下比一比会有愉悦感,往周围比一比会有进取心,如果总是抬头往上比,会越比越失落,比来比去就受内伤了,因此人得善于调整心态,才能活得自在舒心。

2于是他们就“痛痛快快地比一比”了,结果比得两个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3女生节到心欢喜,我把女生比一比。

你如春风拂人面,青春之气难自抑;你如鲜花绽开颜,美貌活力更第一;你如雪花落人间,纯洁浪漫令人迷。

愿你节日人更美,开心笑颜永不离!
4比一比这两条鱼谁长的帅,长的帅就是明天的菜。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1讲:比一比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1讲:比一比

第一讲:比一比一、知识点;1. 比长短、比大小、比轻重、比多少等;2. 比较的方法:直接比和间接比;二、课堂引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所带的东西,自由比较,想比什么比什么;展示教具,引导同学们如何比较,比较什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需要比较的问题,下面老师就来教教大家应该如何来比较;三、课堂内容:例1. 哪只铅笔最长,在它旁边的括号里打“√”()()()分析:三只铅笔的头尾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支笔与第二支笔比较,第二支笔更长,第二支笔与第三支笔比较,第二支笔更长,所以最长的是第二支笔,第一支笔和第三支笔无法比较;同步练习1:在最短的尺子后面打“√”()()()()例2:在装有同要多酒的两个坛子,分别向两个一样的玻璃杯倒酒后,现在哪个酒坛剩下的酒多,就在括号里打“√”酒酒()()分析:因为两个坛子里装的酒是同样多的,那么右图中倒出的酒多,剩下的酒就少;而左图中倒出的酒少,那么酒坛中剩下的酒就多,所以应该在左图的括号里打“√”;同步练习2:小明和小花喝用同样大的杯子喝饮料(满满一杯),两人分别剩下如图所示的饮料,问谁喝的更多?例3:爸爸买来四种水果,放在天平上称,情况如下,仔细比一比,哪种水果最轻?哪种水果最重?A BC D分析:用天平比较水果的重量,哪边低表示这边水果就重,哪边高就表示这边的水果就轻,. 从图A知道梨比桃重,从图B知道苹果也比桃重,从图D知道梨比香蕉重,从这两个图得出梨比苹果重,所以四种水果中,梨最重,桃最轻。

同步练习3:比轻重,在重的边上打“√”并写出谁是最轻的;()()()()例4:三个容器一样大,哪个容器正好装了一半的水?(1)(2)(3)分析:(1),(2)都比一半都,(3)的水容器的是一半。

同步练习4:三个容器一样大,分别装了一些水,如果里面放了同样多的盐,哪个容器里的盐水最淡?例5. 小猴子去拿桃子,走哪条路线最短?哪条最长?()(1)()(2)()(3)分析:在这样的方格纸中比较三条线的长短,我们可以用数格子边的方法判断,占格子边多的线比较长;相反,占格子边少的线就比较短,第一条线占8条格子边,第二条线占12条格子边,而第三条线占14条格子边,所以走第一条路线最短,走第三条路线最长。

数学《比一比》课件

数学《比一比》课件

比一比的乘法运算规则
总结词
乘法运算规则适用于比一比的计算,通过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结果。
详细描述
在比一比中,乘法运算规则与普通乘法运算规则相同。将两个数相乘时,应将 相同类型的数相乘,如整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在进行乘法运算时 ,应注意积的符号和进位的情况,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比一比的除法运算规则
01
02
03
排序
通过比较大小,可以将一 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排列。
分组
根据数值的大小关系,可 以将一组数分成不同的组 别。
决策
通过比较大小,可以确定 最优方案或做出其他决策 。
比一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与加减法的联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函数和方程的联系
加减法是比一比的基础,通过加减运 算可以比较数值的大小。
函数和方程中也有比较大小的概念, 例如不等式和方程的比较解法。
数学《比一比》ppt课件
目录
• 比一比的概念 • 比一比的基本性质 • 比一比的运算规则 • 比一比的实例解析 • 比一比的练习题及答案
01 比一比的概念
比一比的介绍
定义
比一比是指比较两个或多个数量 或数值的大小关系。
目的
确定数量或数值之间的相对大小 ,以便进行排序、分类、选择和 决策等。
比一比在数学中的应用
比一比的乘法性质
总结词:等比相乘
详细描述:比一比的乘法性质是指,如果两个比值相等,那么它们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数值的乘积。例如,如果 a:b = c:d,那 么 a/b = c/d。
比一比的除法性质
总结词:等比相除
详细描述:比一比的除法性质是指,如果两个比值相等,那么它们的商等于它们的数值的商。例如, 如果 a:b = c:d,那么 a/b = c/d。

《比一比》评课稿

《比一比》评课稿

《比一比》评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

怎样写评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一比》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一比》评课稿1《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关注学生识字兴趣。

”紧扣“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特点,使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特色:一、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学习情感。

新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受新鲜事物吸引。

如果识字课是枯燥无味、机械单调的,他们哪能认真上好一堂课?识字目标哪能体现?课堂上,胡老师凭借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充满童趣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紧扣“三新”,胡老师创设“去丁丁家小院观看”的教学情境,贯穿整个课堂。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享受。

赋予枯燥的识字课以载体,使词语有了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

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二、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胡老师在课堂上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出示大幅情境图,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情趣盎然的农家小院,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学生们很兴奋,他们边识字边认识事物。

当一种种可爱的动物、果子出现时,让学生叫一叫他们的名字,与他们打打招呼,与字词交上朋友。

这样设计富有童趣,符合学生喜欢动物、水果的特点。

此时老师不以局外人存在,而是参与其中,以丰富的表情、激励性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好胜心强、喜欢表现的.他们主动识字。

留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当然,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上,在量词的教学上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量词的使用则体现的规律性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难,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比一比》PPT课件

《比一比》PPT课件

易错详解 看一看
正确解答: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 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 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重的画“√”,轻的画“ ”。


想一想
知识回顾
仔细观察图,请你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升
做一做
.杯里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比一比
知识要点
知识梳理
1、比较长短 2、比较高矮 3、比较轻重 4、比较远近
按顺序仔细观察图,说 一说,图上有些什么?
认一认
知识梳理 知识要点
.比较轻重的方法
可以用手掂一掂,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如 果用手掂一掂也很难比较,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
高的画“√”。
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 放在同一高度上,身要站直。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我们会比较两件物品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我们还学会了比较三件物品的长短、高矮 、轻重等。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2、3 题。

摘草莓比赛
2<4
典例精析
看一看
分析 : 天平的左边放着1个苹果,右边放着2个橘子 ,这时天平正好平衡。说明1个苹果和2个橘子同 样重,那么1个苹果比1个橘子重。
天平
当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时天 平是平的;如果两边都不平, 下降的一端物体比较重。
典例精析
看一看
分析 由:第一台天平可以看出:1只螃蟹和2条鱼同样重, 那么1只螃蟹比1条鱼重;由第二台天平可知,1只螃蟹 和4只小虾同样重,那么1只螃蟹比1只小虾重;还可以 知道2条鱼和4只小虾同样重,那么1条鱼比1只小虾重 ,从而可知螃蟹最重,小虾最轻。

数学《比一比》

数学《比一比》

数学《比一比》比一比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运算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比一比,我们可以明确地了解数的大小顺序,进而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围绕比一比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展开探讨。

一、比一比的概念比一比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数学运算方法,用于确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在比一比中,通常使用符号“>”、“<”或“=”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其中,“>”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等于。

二、比一比的方法比一比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直观比较和数值比较。

1.直观比较直观比较是通过观察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的方法。

对于小的数值范围,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观察数的数值大小,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对于2和5这两个数,我们可以直观地比较出5大于2。

2.数值比较当数的范围较大或者需要更精确的比较时,我们可以使用数值比较的方法。

数值比较通过数的绝对值、分数、小数等数值特征进行比较判断。

例如,对于-3和-5这两个负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来确定其大小关系。

三、比一比的应用比一比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基础算术和代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其他数学领域中有着诸多应用。

1.基础算术在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一比正是帮助我们确定数值大小顺序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解决“谁比谁多/少”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一比确定数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2.代数在代数中,比一比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解方程时,我们经常需要比较等式两边的表达式大小关系,以确定解的范围和性质。

比一比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解方程时准确地判断数的大小。

3.概率与统计在概率与统计中,比一比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当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比一比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数据,确定数据的大小顺序,进而找出规律和趋势。

比一比的方法在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四、总结比一比是一种常见而有用的数学运算方法,用于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12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12篇】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优秀12篇】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难点:讲述比较的结果二、活动准备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三、活动过程(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4)比一比,说一说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四。

活动延伸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篇二目标: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二年级《比一比》精品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比一比》精品教案(精选11篇)

二年级《比一比》教案二年级《比一比》精品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比一比》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比一比》教案篇1教学目标:1. 掌握“多--少”、“大--小”两对反义词,理解本课量词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

2. 学生熟读韵文,并能掌握韵文规律,自编儿歌。

3.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比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反义词,并能正确使用数量词。

2、自编儿歌。

正文:比一比教学目标:1. 掌握“多--少”、“大--小”两对反义词,理解本课量词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

2. 学生熟读韵文,并能掌握韵文规律,自编儿歌。

3.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比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反义词,并能正确使用数量词。

2、自编儿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孩子们,咱们一块儿做个游戏好吗?(师请一生到讲台前,师对学生说“我比你高”、“我年纪比你大”、“我头发比你长” 等等.2. 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读---“比一比”。

3. 声音-头脑灵活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

二、复习词语:1. 声音-比一比,谁会读词语师:第一关,谁会读词语。

2. 生字大转盘字停音乐不停停6下一词游戏:生字大转盘。

开始。

3. 师总结:在这一轮比赛中xx大组获得了胜利。

三、读韵文:1. 我们马上进入第二关,谁会读儿歌(音乐-比一比,谁会读儿歌。

小朋友还记得这幅图画吗?这幅图画多美呀!有个小朋友根据这幅图编了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藏在书89页,看谁能把这首儿歌读流利?2. 看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老师想你们肯定准备好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的最流利? 请你来!3. 谁来说说?一个大,一个小掌握了节奏。

可以边拍手边读,你们来试试!4. 小朋友刚刚读得可好了,让我们男女生来比比赛,看哪一边更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 个字。

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量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导语:老师有一次外出秋游,无意中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勤劳善良的黄牛,悠闲自在的花猫,有雪白欢跃的小鸭,小巧活泼的小鸟;果树上,香喷喷的苹果,红艳艳的枣;木桌上,圆溜溜的杏子,甜丝丝的桃。

门前,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正在和鸭子玩耍着,再加上篱笆,青草,房子,辣椒,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看得我心旷神怡,如入天堂。

当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这幅温馨和幸福的图画,现在带来与小朋友共赏。

(出示图片课件)
2、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图片里都有些什么?(并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词语)
3、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名称呢?(指名领读词语)
4、(出示刚刚读过的词语)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可以分成两类:水果类、动物类)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师:老师发现词语大家已经都会读了,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韵文,可以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2、师:刚刚老师听大家都读得不错,那么,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分小节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朗读)
(三)体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量词的用法。

1、(出示主题图里动物及水果的分割图)师:小朋友们看,老师又把刚刚那些动物、水果都请来了,接下去呢,我们要来帮它们比一比,你们觉得,它们之前可以比些什么呢?
(生:比大小,比多少……)
2、
(四)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五)情景顿悟,运用题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

“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让学生说说课后“我会说”。

3、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六)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

“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七)作业:课外读背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四:板书:(图片略)
大------------------------ 小
黄牛猫
苹果枣
多--------------------------少
鸭子鸟
杏子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